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戰(zhàn)國策(精裝典藏本)圖書
人氣:39

戰(zhàn)國策(精裝典藏本)

(博采謀略經典,全新精裝,記載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斗爭的*完整的著作。堪稱謀略寶典,論辯寶典,文學寶典)
  • 所屬分類:圖書 >古籍>史類>編年類   圖書 >歷史>史家名著  
  • 作者:([西漢]) [劉向]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博采謀略經典
  • 國際刊號:9787539272412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6
  • 印刷時間:2014-06-01
  • 版次:5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書中記載的歷史,從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筑擊秦始皇,是我國古代記載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斗爭的一部完整的著作。

編輯推薦

本書為文白結合對照足本,出版社修訂,全新精裝,印制精美,系列囊括中國古代所有謀略經典,適合閱讀和收藏。

古代謀略學的經典內容,精心輯錄、翻譯,并結合古今中外的著名事例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闡述了為人處世應遵循的各種規(guī)則,揭示了在職場、商場中處理各種復雜關系的智慧,對加強個人修養(yǎng),應對職場難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存和發(fā)展,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劉向(約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是《戰(zhàn)國策》的編注者之一,他編注的版本在當下流傳最廣、最。劉向原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末年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目錄

及時章 東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陽

第二章 西周策

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

雍氏之役

蘇厲謂周君

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

第三章 秦 策

衛(wèi)鞅亡魏入秦

蘇秦始將連橫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

陳軫去楚之秦

齊助楚攻秦

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義渠君之魏

醫(yī)扁鵲見秦武王

甘茂亡秦且之齊

秦客卿造謂穰侯

范睢至秦

應侯曰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蔡澤見逐于趙

秦王欲見頓弱

或為六國說秦王

謂秦王

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四國為一

第四章 齊 策

靖郭君將城薛

邯鄲之難

鄒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秦伐魏

蘇秦為趙合縱說齊宣王

韓、齊為與國

昭陽為楚伐魏

孟嘗君將入秦

孟嘗君在薛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齊欲伐魏

齊人有馮諼者

孟嘗君為從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齊人見田駢

蘇秦謂齊王

蘇秦說齊閔王

田單將攻狄

齊閔王之遇殺

齊王建入朝于秦

第五章 楚 策

荊宣王問群臣

江乙為魏使于楚

楚王問于范環(huán)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蘇子謂楚王

五國伐秦

魏王遺楚王美人

莊辛謂楚襄王

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

天下合從

汗明見春申君

楚考烈王無子

虞卿謂春申君

第六章 趙 策

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

晉畢陽之孫豫讓

秦王謂公子他

武靈王平晝間居

趙恵文王三十年

齊破燕,趙欲存之

平原君謂平陽君

秦攻趙于長平

秦、趙戰(zhàn)于長平

秦圍趙之邯鄲

齊將攻宋,而秦陰禁之

五國伐秦無功

虞卿請趙王

秦攻魏,取寧邑

趙太后新用事

第七章 魏 策

文侯與虞人期獵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于西河

魏公叔痤為魏將

魏公叔痤病

魏恵王死

齊、魏戰(zhàn)于馬陵

田需貴于魏王

秦、楚攻魏,圍皮氏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

秦敗魏于華,走芒卯而圍大梁

秦敗魏于華,魏王且入朝于秦

華陽之戰(zhàn)

秦將伐魏

魏王欲攻邯鄲

秦、魏為與國

信陵君殺晉鄙

魏攻管而不下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第八章 韓 策

秦、韓戰(zhàn)于濁澤

史疾為韓使楚

段干越人謂新城君

第九章 燕 策

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

蘇秦死,其弟蘇代欲繼之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蘇代自齊使人謂燕昭王

昌國君樂毅

客謂燕王

趙且伐燕

第十章 宋衛(wèi)策

公輸般為楚設機

第十一章 中山策

犀首立五王

在線預覽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這則故事說的是九鼎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得九鼎者得天下,秦國興師威脅東周,妄圖奪鼎,就是想代東周成為天下的新主人。求鼎不是簡單的索取器物,而是直接關系到周室能否繼續(xù)存在的大事。危急關頭,東周重臣顏率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勸說齊解救這場國難,而齊正是當時可以和秦抗衡的強國,所以齊將陳臣思率領的齊兵一出,秦軍隨即退去,東周的尊嚴也得以挽回。

齊國出兵的交換條件是東周獻出九鼎,秦兵既退,如何向齊國交代,這又成了新的難題。顏率不愧為一個的戰(zhàn)略家,怎樣收場早已在他的謀劃之中。他用夸張、鋪陳的語言,極力渲染九鼎運輸之難:首先,九鼎笨重,運送途中需要大量人力,難以解決;其次,無論從哪條道路運輸,九鼎都有可能在途中落入他國手中。這些難題是客觀存在的,齊王無奈,只好知難而退,顏率也沒有失信。周君化險為夷,齊王也得到美譽。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顏率②。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③于齊。”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④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⑤,與秦,不若歸之大國⑥。夫存危國⑦,美名也;得九鼎,厚實⑧也,愿大王圖之。”齊王大悅,發(fā)師五萬人,使陳臣思⑨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注釋:

①九鼎:東周傳國之寶。

②顏率:東周重臣,有計謀,擅言辭。

③救:求救,救援。

④無道:不講道義。

⑤畫計:商量、計議。

⑥大國:指齊國。

⑦危國:指東周。指秦兵臨城下,東周面臨亡國之危。

⑧實:實際利益。

⑨陳臣思:即田臣思,齊國名將田忌。古代田、陳同音。

譯文:

秦兵臨城下,向周索取國寶九鼎。周君憂心忡忡,召來大臣顏率商議,顏率勸慰說:“大王不要擔心,我愿向東方的齊國,借兵援救。”顏率到齊,對齊王說:“秦王暴虐無道,不講道義,發(fā)兵威脅周君,妄圖奪取東周的九鼎。我東周的君臣一致認為,與其將鼎給秦國,還不如給貴國。挽救瀕危的國家,是美名;得到九鼎,是很實際的利益,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齊王聽后,非常高興,發(fā)兵五萬,任命陳臣思為統帥前往救援東周,秦兵于是撤回。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梁。”顏率曰:“不可。夫梁①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②之下、沙海③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楚④。”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于葉庭⑤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⑥耳,可懷挾提挈⑦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⑧,漓然⑨止于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⑩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注釋:

①梁:指魏國。魏惠王時,定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故魏又稱梁。

②暉臺:地名。

③沙海:今河南開封西北。

④寄徑于楚:由周至齊,并不經過楚國,這是擬議的話。

⑤葉庭:今湖北華容。

⑥醯壺醬甀:醯(xī),醋。甀(zhuì),甕。醋瓶子和醬罐子。

⑦懷挾提挈:懷里揣著,手里提著。

⑧兔興馬逝:比喻像兔子跑跳、駿馬疾馳那樣飛快。

⑨漓然:水滲流的樣子。

⑩(wǎn):牽拉。

被具:運鼎需要用到的器具。

譯文:

齊國向東周索要九鼎,周君又憂慮起來。顏率說:“大王不必擔心,我愿到齊國解決此事。”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仰仗貴國的仗義相助,周國上下才得以保全,現在心甘情愿獻上九鼎,但不知貴國要借哪條道路運至齊國?”齊王說:“我打算向梁國借道。”顏率說:“不可以。梁國的君臣一心想要得到九鼎,他們在暉臺和沙海一帶謀劃這件事已很長時間了。九鼎一旦進入梁國,肯定有去無回。”齊王說:“那我向楚國借道。”顏率回答說:“不可以。楚國的君臣為了得到九鼎,早就在葉庭密謀過。假如九鼎進入楚國,就很難再出來。”齊王說:“那我該從哪條道路把它運到齊國呢?”顏率說:“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里替大王擔憂此事。因為九鼎可不像醋瓶醬罐,可以隨意揣在懷里提在手上就能到達齊國,也不像鳥聚鴉飛、兔跑馬奔,瞬間就能抵達齊國。當初西周人戰(zhàn)敗殷商才得到九鼎,運送一只鼎就動用了九萬人,九只鼎共用了九九八十一萬人,此外還要準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如今大王即使有足夠運送的人,又從哪條路運送回國呢?所以我私下為你擔憂啊!”齊王說:“你多次前來,無非是不愿把鼎交給齊國罷了。”顏率趕緊解釋說:“我不敢欺騙大國,只要大王盡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東周定將鼎遷出,隨時待命。”齊王只好打消獲得九鼎的念頭。

東周策》)

秦攻宜陽

宜陽是韓國的軍事重鎮(zhèn),秦國志在必得,韓國勢在必守。對戰(zhàn)事的結局,周君和趙累看法各有不同。

周君認為,宜陽是方圓八里的大城,有精兵十萬,糧儲可用數年,附近還有韓相公仲親率的二十萬大軍,楚將景翠也帶領人馬,在周邊聲援,因而秦國不可能攻下宜陽。

趙累的看法則正好相反,他認為攻城的大將甘茂是從楚國入秦的客籍人士,是否能在秦國立足,全在此一戰(zhàn),所以必定傾盡全力。至于秦武王,他不顧重臣們的反對,堅持任用甘茂,假如無功而返,將難以面對群臣。所以宜陽必將陷落。

進而,趙累向周君獻計,對楚將景翠表明當下各國的沖突利害關系,各種抉擇所產生的不同后果,以利益誘惑他,使景翠按照周的謀劃行事。

結局正如趙累所料,秦攻下宜陽,景翠乘機出兵。于是秦國割地,韓國獻寶,景翠兩面得利,感激東周給他出了個好主意。

秦攻宜陽①,周君謂趙累②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③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④十萬,粟支數年,公仲⑤之軍二十萬,景翠⑥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⑦曰:“甘茂⑧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⑨也;無功,則削跡⑩于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議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君曰:“子為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zhí)圭,官為柱國,戰(zhàn)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陽,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

注釋:

①秦攻宜陽: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韓國重鎮(zhèn)宜陽,次年攻克。

②趙累:周大臣。

③拔:攻陷,攻破。

④材士:材同才,有強勁戰(zhàn)斗力的兵士。

⑤公仲:韓相國,名朋。

⑥景翠:楚國之將。

⑦對: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年少者對年長者的回話稱為“對”。

⑧甘茂:楚國下蔡(今安徽壽縣)人,秦國左丞相。

⑨周公旦: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曾輔佐武王伐商。

⑩削跡:除名。

執(zhí)圭:亦作“ 執(zhí)珪 ”。指執(zhí)珪上朝朝見君主,象征高級爵位。圭,上圓下方的玉。

譯文:

秦國攻打宜陽,周赧王對大臣趙累說:“你認為這場戰(zhàn)爭將是怎樣的結果?”趙累回答道:“宜陽必然會被秦國攻陷。”周君說:“宜陽城方圓八里,城內有十萬驍勇善戰(zhàn)的兵士,糧食儲備幾年都吃不完,再加上宜陽城附近韓相國公仲的二十萬軍隊,另外,楚國大將景翠也率兵前往救援,秦軍必定會無功而返。” 趙累回答說:“秦將甘茂是寄居秦國的客將,如果攻下宜陽,他就會成為另一個周公旦;如果失敗,他將無法在秦國立足。秦武王不聽群臣的意見,執(zhí)意攻打宜陽,如果宜陽攻不下來,他會感到恥辱。所以我認為宜陽必定會被攻破。”周赧王說:“那你替我謀劃一下,我該怎么辦?”趙累說:“請您這樣對景翠說:‘將軍的爵位已是執(zhí)圭,官職也升到了大司馬,即使打了勝仗,也不能再加官進爵了;但是如果打了敗仗,你就難逃一死。不如背叛秦國,等秦軍攻下宜陽之后你再出兵,秦國害怕你會攻打他的疲憊之師,必定會拿出寶物送給你,而韓相公仲敬慕你乘虛攻打秦國,替宜陽解圍,也一定會獻出全部珍寶。’”

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于秦,受寶于韓,而德東周。

譯文:

秦軍攻下宜陽后,景翠果然聽取周赧王的建議發(fā)兵攻秦。秦國害怕,趕緊獻出煮棗城,韓國果然也獻出了珍貴的寶物。景翠不但從秦國得到了煮棗城,還從韓國得到了珍寶,因此很感謝東周。

東周策》)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由西漢劉向所整理編寫。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zhàn)演習手冊。本書亦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2014-07-16 17:13: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書中以短小的故事,敘述了戰(zhàn)國的歷史,體現出當時又爭霸戰(zhàn)爭轉變?yōu)榧娌?zhàn)爭的事實,同時也可以看出當時各國為了各自利益而斗爭。并且之中出現了很多大智大勇的英雄人物。。值得一看,

2014-10-20 11:07: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屬刪減版本,不全,不過對于我們一般讀者來說夠了,都是精華

2016-01-12 20:00:32
來自nathanw**的評論:

包裝很好,沒有看呢,不知道怎么樣,應該還可以,書挺大的

2014-12-01 23:10: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經典之作,好的作品經得起檢驗,細細品味,很有味道。

2014-10-20 11:34: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收到了,很新,精裝沒有磕碰,送過來一點褶皺都沒有。

2014-10-20 11:02: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物流是超快啊,昨天下單今天上午到貨,書本整體材質不錯,價格便宜,值得購買

2015-02-05 14:43:43
來自盈盈小**的評論:

還沒拆,不過買過很多種精裝典藏的書了,保存的時候一定得注意

2015-04-21 18:18: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不愧是先秦文學的經典之作。了解歷史,了解古代人民的口才與智慧

2014-07-16 17:26: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那種一打開就放不下的好書。江西教育這套書很好,每個故事前都有一個故事背景的簡略介紹。讓讀者更了解來龍去脈。

2014-07-16 16:59: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坑,這種書適合初高中的學生看,我說怎么這么便宜呢!坑到死!照片拍的好像有多厚,其實就200來頁!坑死!關鍵不知道怎么退

2014-08-07 20:14:44
來自端莊姐1**的評論:

書是寄到朋友那的,還沒看到,不過據他說精裝的質量很不錯。其實內容肯定是好的,能經歷時間沉淀下來的,肯定是經典的!

2014-10-20 10:34:51
來自xrainz**的評論:

很好看,對文言文的學習挺有幫助,更能加深對歷史的了解

2015-05-25 00:08: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有邏輯,有故事,有人性,有沖突,有夠貧。象北京的士司機一樣關心世事,象管理咨詢顧問一樣慎思篤行。熟讀半部,在街面上混個肚圓不是問題。

2014-10-20 11:12: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就是字太小了不適合低年級小孩看,怕傷了孩子的眼睛,暫時讓其睡覺

2016-09-07 17:01: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一直再看,白話文翻譯,對了解戰(zhàn)國的歷史很有幫助。

2016-04-06 18:53:18
來自十里煙**的評論:

當初初中語文課本就有幾篇文言文是出自戰(zhàn)國策的,一直比較喜歡,只是當初一切以考試為重點,現在自己經濟獨立了終于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書看了。

2014-11-26 15:01: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很不錯,可以學到很多國學智慧,和處事哲學

2017-05-09 07:04:28
來自碧海情**的評論:

還不錯,值得閱讀和收藏。裝幀設計、排版與紙張還都不錯,主要是這個版本性價比很高。

2016-12-16 16:26: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戰(zhàn)國策》既體現了時代思想觀念的變化,也體現出戰(zhàn)國游士、俠士這一類處于統治集團與庶民之間的特殊而較為自由的社會人物的思想特征,不完全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說話。由于《戰(zhàn)國策》突破了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又不完全拘泥于歷史的真實(當然從歷史學的眼光看這是缺陷),所以就顯得比以前的歷史著作更加活潑而富有生氣。

2014-10-20 10:11: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西漢文學家劉向或許不是最璀璨的一顆明珠,但他留下的《戰(zhàn)國策》,卻無疑是中國歷史學的著作。它為司馬遷《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極大的影響。

2014-10-20 11:16: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將讀者帶回風起云涌、爾虞我詐的戰(zhàn)國時代。古文、白話對照,注解清楚,非常不錯。

2017-02-03 18:17: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不錯的了解戰(zhàn)國時期各種韜略的書 是中華的經典藏書,說的一點也不錯,戰(zhàn)國策是一本記錄歷史的書,是一本無可相比的好書,文言文的形式,相信對于古文愛好都一定是一本相當好的書

2014-07-16 17:06: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昨天下午買的,今天上午就到了,速度很快,拆開看了,是我要的那種。同時還買了同類型的《左傳》,《國語》.還在別的網站買了一部《史記》,個人特別喜歡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趁過年有時間好好讀一下。紙質不錯,印刷和排版也不錯,贊一個,我很喜歡。

2014-07-16 17:50:35
來自goodcow**的評論:

《戰(zhàn)國策》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主體上體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傾向,同時也反映出了戰(zhàn)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戰(zhàn)國策》的政治觀比較進步,最突出的是體現了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戰(zhàn)國策》一書是游說辭總集,幾乎所有縱橫家謀士的言行都在此書。有三大特點:一智謀細,二虛實間,三文辭妙。

2014-07-16 16:41: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它作為一部反映戰(zhàn)國歷史的歷史資料,比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是戰(zhàn)國歷史的生動寫照。它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跡,展示了這些人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記錄了一些義勇志士的人生風采。

2014-07-16 16:34:4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