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人間詞話精讀:大師筆下最美詩詞品鑒圖書
人氣:31

人間詞話精讀:大師筆下最美詩詞品鑒

人間詞話》是學術大師王國維的代表作,也是一百年來最負盛名的詞話經典。《人間詞話》誕生于新舊時代與中西學術之交,王國維用中國傳統詩論的形式,傳達西方美學的嚴密體系,使得這篇精妙的詞話充滿了美麗的陷阱。...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中國現當代詩歌  
  • 作者:[蘇纓]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0470692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2
  • 印刷時間:2015-02-01
  • 版次:5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人間詞話》是學術大師王國維的代表作,也是一百年來最負盛名的詞話經典。《人間詞話》誕生于新舊時代與中西學術之交,王國維用中國傳統詩論的形式,傳達西方美學的嚴密體系,使得這篇精妙的詞話充滿了美麗的陷阱。

蘇纓將《人間詞話》放進哲學、美學與時代的大坐標里,融入中國傳統詩論及西方美學理論,參考有清一代的文學背景,從《詩經》到納蘭詞,舉凡數百首詩詞佳作,對六十四章詞話依序解讀。作者在當代審美視角的觀照下,發前人所未見,細致入微,切中肯綮。

這是一部蔚為壯觀的詞的歷史,有關詞人的天機人世,有關詞的演進興衰。循著王國維的行跡,在這條時而婉轉時而激蕩的詩詞之河漫溯,與心底一個個名字重逢,溫庭筠、馮延巳、李煜、歐陽修、蘇軾、秦觀、辛棄疾、納蘭……無論帝王與浪子,偉丈夫與傷心人,只有詞可以銘記他們的風雅與深情,傾聽他們的曠放與憂傷。

編輯推薦

《人間詞話》《人間詞話》是學術大師王國維的代表作,也是一百年來負盛名的詞話經典,中國有史以來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

詩詞品鑒圣手蘇纓,解讀不朽美學經典。蘇纓以清麗流暢的文字,寫就一部蔚為壯觀的詞的歷史。在當代審美視角的觀照下,發前人所未見,細致入微,切中肯綮。

收錄250首經典詩詞,時間跨度從《詩經》到納蘭詞以至晚清佳作。欣賞美中國詩詞,聆聽大師美學絕唱。

附錄《〈人間詞話〉背景談》。將《人間詞話》放進哲學、美學與時代的大坐標里,融入中國傳統詩論及西方美學理論,參考有清一代的文學背景,真正讀懂《人間詞話》。

王國維在美學上的一大貢獻是以西方的哲學、美學來分析、解釋中國文學,所以為了讀懂《人間詞話》,我們首先要讀懂王國維的西學背景;另一方面,這部《人間詞話》并非憑空立論,而是一部"對話之書",時時處處都在針對著他那個時代的詞壇風氣,與當時詞壇名宿和曩昔詞學大家隔空過招。……我在這本書里除了仔細分析理論背景之外,還會更多地列舉一些詩詞實例,以作品選講配合理論思辨,做足百余首詩詞的積淀。事實上,本書總共選講的詩詞在二百五十首左右。

——蘇纓

作者簡介

蘇纓,著名暢銷書作家,擅長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文筆溫婉流暢。出版作品有:《納蘭容若詞傳》《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傳與詩全集》《大唐詩人往事》《大宋詞人往事》《名字的故事》《納蘭詞典評》《納蘭詞全譯》《納蘭詞全編箋注》《少有人看見的美》《多情卻被無情惱:李商隱詩傳》《詩經講評》《詩的時光書》等。

目錄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于理想故也。

[三]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四]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五]

自然中之物,互相關系,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

[六]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七]

"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八]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附記:性靈與學力

[九]

嚴滄浪《詩話》謂:"盛唐諸公[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附記:獨創與暗合

[十]

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十一]

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余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劉融齋謂飛卿"精艷[妙]絕人",差近之耳。

[十二]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于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

[十三]

南唐中主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十四]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十五]

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

附記:帝王之淚與百姓之淚

[十六]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附記:周濟的詞

[十七]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

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十九]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中、后二主詞皆在《花間》范圍之外,宜《花間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二十]

正中詞除《鵲踏枝》《菩薩蠻》十數闋最煊赫外,如《醉花間》之"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余謂韋蘇州之"流螢度高閣"、孟襄陽之"疏雨滴梧桐"不能過也。

[二十一]

歐九《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秋千"。晁補之謂: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謂: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

[二十二]

梅舜[圣]俞《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事[又]了。滿地斜[殘]陽,翠色和煙老。

[二十三]

人知和靖《點絳唇》、舜[圣]俞《蘇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闋為詠春草絕調,不知先有正中"細雨濕流光"五字,皆能攝春草之魂者也。

[二十四]

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二十五]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詩人之憂生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似之。

[二十六]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二十七]

永叔"人間[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直須看盡洛城花,始與[共]東[春]風容易別",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

[二十八]

馮夢華《宋六十一家詞選?序例》謂:"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二十九]

少游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凄厲矣。東坡賞其后二語,猶為皮相。

[三十]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樹樹皆秋色,山山盡[唯]落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氣象皆相似。

[三十一]

昭明太子稱:陶淵明詩"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王無功稱:薛收賦"韻趣高奇,詞義晦遠;嵯峨蕭瑟,真不可言"。詞中惜少此二種氣象,前者唯東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三十二]

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三十三]

美成詞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及時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三十四]

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以下,則用代字更多。

[三十五]

沈伯時《樂府指迷》云:"說桃不可直說破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說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為工,則古今類書具在,又安用詞為耶?宜其為《提要》所譏也。

[三十六]

美成《青玉案》[蘇幕遮]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覺白石《念奴嬌》《惜紅衣》二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

[三十七]

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均而似元唱。章質夫詞,元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三十八]

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最工,邦卿《雙雙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著,視古人"江邊一樹垂垂發"等句何如耶?

[三十九]

白石寫景之作,如"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高樹[柳]晚蟬,說西風消息",雖格韻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

[四十]

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

[四十一]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寫情如此,方為不隔。

[四十二]

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及時流之作者也。

[四十三]

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幼安耳。

[四十四]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四十五]

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白石雖似蟬蛻塵埃,然終不免局促轅下。

[四十六]

蘇、辛,詞中之狂。白石,猶不失為狷。若夢窗、梅溪、玉田、草窗、中[西]麓輩,面目不同,同歸于鄉愿而已。

[四十七]

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四十八]

周介存謂:"梅溪詞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劉融齋謂:"周旨蕩而史意貪。"此二語令人解頤。

[四十九]

介存謂夢窗詞之佳者,如"水[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極,追尋已遠"。余覽《夢窗甲乙丙丁稿》中,實無足當此者。

[五十]

夢窗之詞,吾得取其詞中一語以評之曰:"映夢窗,凌[零]亂碧。"玉田之詞,余得取其詞中之一語以評之曰:"玉老田荒。"

[五十一]

"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黃[長]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

[五十二]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五十三]

陸放翁跋《花間集》謂:"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能此不能彼,未可[易]以理推也。"

[五十四]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

[五十五]

詩之《三百篇》《十九首》,詞之五代、北宋,皆無題也。非無題也,詩詞中之意,不能以題盡之也。

[五十六]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矣。

[五十七]

人能于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

[五十八]

以《長恨歌》之壯采,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四字,才有余也。梅村歌行,則非隸事不辦。白、吳優劣,即于此見。不獨作詩為然,填詞家亦不可不知也。

[五十九]

近體詩體制,以五七言絕句為最尊,律詩次之,排律最下。蓋此體于寄興、言情,兩無所當,殆有韻之駢體文耳。

[六十]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

[六十一]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六十二]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六十三]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元人馬東籬《天凈沙》小令也。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六十四]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劇,沈雄悲壯,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籟詞》,粗淺之甚,不足為稼軒奴隸。豈創者易工,而因者難巧歟?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讀者觀歐、秦之詩遠不如詞,足透此中消息。

附錄:《人間詞話》背景談

后 記

在線預覽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1.

每一個文學評論家都會有自己最為標榜的美學趣味,或是性靈,或是興趣,或是舂容大雅,或是雅人深致,每每成為文人或派別頭上的標簽。而為王國維所標榜的,就是"境界"。

作為美學概念,"境界"是指藝術品為我們營造出來的一種幻境,使我們可以輕易地迷失其中,渾然忘記了現實世界的存在。無論你看一幅畫,聽一首歌,讀一首詞,只要你深深陶醉了,陷入物我兩忘的狀態了,那么你就進入了它的"境界"。

之所以說"詞以境界為最上",并不意味著詞以外的藝術形式另有審美上的較高標準,只不過相對而言,尤其是相對詩歌而言,詞于境界上的要求更高。

我們初學詩詞的時候,往往很難分清詩與詞的區別,以為詞就是不整齊的詩,詩就是整齊的詞,于是當我們讀到《浣溪沙》這類整齊的詞牌,便很難理解這為什么是詞而不是詩,更難理解詩與詞究竟有什么本質性的區別。

在古代的語境里,詩與詞的分野好比古典音樂與流行歌曲的分野,更加形象一點來說,好比巴赫與鳳凰傳奇的分野。詩,于詩人自身是"言志"的工具,于社會而言是"教化"的工具;而詞,無論于詞人自身抑或社會,都僅僅是一種娛樂手段罷了。寫詩,總少不得端幾分架子,扮一點端莊;填詞,不妨放浪形骸,聲色犬馬。

宋代是詞的及時個盛世,那時候文人寫詩重在理趣,要把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講給你聽,諸如"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即便藝術性再強一點,也無非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者"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于是情趣的抒發便寄托于詞了。文人在詩中端起架子,在詞中放下架子。編纂文集,詩每每列于全集之首,詞則不予收錄。這意味著詩是大雅中的大雅,詞是全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物。

所以我們才會發現,同一首詩哪怕流傳有不同的版本,字句出入往往相當細微,而同一首詞的不同版本,非但字句會出入到幾乎看不出是同一首詞來,甚至關于創作者身份的說法也往往五花八門。在很長的時期里,詞都不曾被人們認真地保存,著作權也不曾得到人們的認真對待。

2.

詩和詞原先都是入樂的,都是作為"歌詞"而存在的。當然,古時候的音樂并不是今天意義上的音樂。

儒家提倡禮樂之道,音樂是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化手段被標榜出來的。既然意在教化,旋律與歌詞當然不可以輕浮。但是,哪怕是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們,也不可能徹底脫離低級趣味,總還想找一點輕浮的娛樂,好比一個人縱是聽慣了瓦格納的恢宏歌劇,甚至自己也能寫出《馳騁的女武神》那樣的莊嚴之歌,但總還喜歡在KTV包間里胡亂喝些佳釀,和小歌星們合唱幾首通俗歌曲。這就是宋代士大夫經典的生活模式,詞就是他們放縱的休閑。

詞牌就是歌譜,每一個詞牌都是一段固定的旋律。按照旋律的要求撰寫新的歌詞,是謂填詞。一首詞填好之后,便可以當即交給歌女演唱。然而古代樂譜是一種相當不嚴格的事物,于是隨著時代嬗變,詞的唱法漸漸失傳,詞終于變成了一門純粹的文字藝術。

當詩與詞先后脫離了音樂,先后成為純粹的文字藝術之后,原先的森嚴壁壘便顯得毫無必要了。詩已經不再是廟堂雅樂的歌詞,詞也不再是酒筵歌女的淺斟低唱,又何必再存什么雅俗之分呢?于是到了清代,喜好填詞的人不斷為詞爭取地位,到了王國維的時代,詞與詩幾乎可以并駕齊驅了。時代的文學呼聲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復在意詞與詩是否地位相當,而是在意在旗鼓相當的地位上,較之于詩,詞究竟有哪些特殊的妙趣。

3.

一切可以入詩的題材亦可以入詞,反之亦然,但我們只要多讀同一題材的詩與詞,就會發現兩者在表現形式上最本質的差異:詩永遠是對稱的,詞幾乎都是不對稱的。正是因為這一點差異,詩宜于大開大合、往來暢達,詞宜于吞吞吐吐、欲說還休。所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句子只能是好詩而不能是好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樣的句子只能是好詞而不能是好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聯很宜于舉例,因為作者晏殊既將它放進詩里,又將它放進詞里。

詩是一首七律,題為《示張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律詩章法森嚴,可以說是詩歌里的八股文,每兩句一聯,四聯以起、承、轉、合的套路銜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位于全詩之頸聯,起到轉折的作用。再看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首先要提醒讀者留心的是:今天絕大多數的詩詞選本都是以語意為依據來加標點的,這雖然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卻在相當程度上犧牲了詞的形式美;我這里是依照詞譜上的韻腳規范來做的標點,每個句號代表一個韻腳,亦即代表語句"形式上的結尾"。這首《浣溪沙》貌似和七言詩區別不大,但讀起來韻味迥然:詞的上闋是獨立的三句,每句一韻;下闋仍是三句,卻只有兩韻,前兩句構成了一聯對仗。

對比之下我們會發現:詩屬于偶數之美,詞屬于奇數之美。前者無論句式、韻腳,都要求兩兩成對;后者即便是貌似齊整的形式(《浣溪沙》即是七言六句),本質上仍然是參差不齊的。所以,詩是閉合性的,有穩定感;詞是開放性的,有不穩定感。正是因為這樣的差異,才有了詩與詞在美學追求上的不同。以古建筑來比擬,詩如同北京故宮,詞如同蘇州園林。

詞有開放性,所以更需要讀者來加入其中;詞有不穩定性,所以更需要讀者來"攙扶"。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較之于詩,詞更宜于藝術幻境的營造,更容易將讀者帶入物我兩忘的沉迷里。

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五代、北宋的詞確實勝過南宋,這正是王國維所謂"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的道理。當然,標準不同,優劣之分自然隨之不同。有清一代號稱詞學的中興時代,盛世勝于兩宋,大宗大派各有一套美學標準,對南宋的詞壇名家每多推崇。王國維提出境界說,其實就是在和清代詞壇對話,指出那些前輩名家因為看錯了詞的美學本質,所以才有了或錯誤或偏頗的詞學追求。

……

媒體評論

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一個人沒有性靈,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

——傅雷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北漂198**的評論:

一直喜歡蘇纓的書,不像很多美文作家只是編排故事,真的有古詩詞的底子和素養在那里,評析精當,語淡言深,如坐春風。六百多頁很厚重,開心。春節就抱著這個看了。

2015-03-02 15:07:1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看的書,值得細細品讀。很好看的書,值得細細品讀。

2017-04-25 07:30: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這個作者寫的書,文字的韻味都特別美,并沒有深究只是單純欣賞文字和詞。

2016-08-16 21:33: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喜歡蘇纓買的 不知道有這么大本 收到被嚇到了超級大超級厚 內容看了一下還不錯吧

2017-04-27 20:03:32
來自曉菡豬**的評論:

世人對王國維的評價那么高。所以就像一探究竟。這本書看著質量不錯。值得細細讀。

2016-08-16 15:58: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人間詞話精讀:大師筆下最美詩詞品鑒 蘇纓的書都是高質量,每一本都值得收藏,這一本尤其如此。

2017-11-08 22:54:04
來自風***葉**的評論:

喜歡詩詞品鑒一類的書,尤其這一冊,不隨便,有主張,將傳世名篇的韻味品得恰到好處,有特點,有共鳴。

2017-07-03 20:35:21
來自愛餓的**的評論:

蘇纓的大作,64則細讀,幾百首詩詞的積淀,而最核心的卻是對王國維及其時代的理解,對千年前那些詞人的理解,讀起來很有啟發,文字也很美,喜歡。

2015-03-02 15:06: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王大師的作品經過蘇纓的解讀,讓人流連忘返!商家服務態度很好!物流也非常給力!值得表揚!!

2017-10-20 17:32:26
來自n***g(**的評論:

圖書館里借閱過,就覺得值得買一本來隨時翻閱,解讀細致詳盡,點評理性客觀,文字清幽淡雅,文風簡潔大氣,順帶也買了作者其他的書

2017-02-04 23:25: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大師的作品這得一讀 詩詞愛好者的經典讀本 人生自有詩意 不值生活和遠方

2017-11-11 11:15: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拿到書才發現不是人間詞話原作而是品鑒,不過也還不錯~

2015-04-19 11:18: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觀點新穎,立意高遠,卻又別出心裁。

2017-09-20 20:06:13
來自ghghfdh**的評論:

蘇纓的書沒的說,語言很美,結合詩詞閱讀可以培養詩詞素養,更何況是講的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厚重,贊一個

2015-03-02 13:48:02
來自芥末老**的評論:

這是至今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的評寫人間詞話的書,沒有之一。

2015-11-05 12:59: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挖掘深入,分析透徹,例證豐富,文筆精美,是品讀《人間詞話》很好的著作。

2017-03-14 01:27:42
來自yqlyl**的評論:

詩詞品鑒圣手蘇纓,解讀不朽詞話經典。從《詩經》到納蘭詞,欣賞最美中國詩詞,聆聽大師美學絕唱

2015-05-28 08:58: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蘇纓老師的書,一定要買來看的,從之前讀的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到納蘭容若,把歷史文學都融合在一起,讀書如看畫,眼前一片畫卷都用文字描繪地淋漓盡致!所以,看準老師了,老師出的書必買。

2017-01-17 22:28:41
來自歲月如**的評論:

《人間詞話》確實是經典,言簡意賅,不容易看懂,但真的值得一讀在讀。王國維評析詞人,蘇纓評析王國維,評析李煜、馮延巳、姜夔、吳文英、辛棄疾,很中肯。

2015-03-02 14:40:24
來自戀***諾**的評論:

人間詞話精讀這本書有最平實的語言把大師筆下最美詩詞,用最簡潔最易懂的文字方式讓你體會詩詞之美

2017-03-03 10:18:50
來自黃***遠**的評論:

錄250首*經典詩詞,時間跨度從《詩經》到納蘭詞以至晚清佳作。欣賞*美中國詩詞,聆聽大師美學絕唱。

2017-03-01 16:37:38
來自f牧羊人**的評論:

蘇纓,著名暢銷書作家,擅長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文筆溫婉流暢。出版作品有:《納蘭容若詞傳》《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傳與詩全集》《大唐詩人往事》《大宋詞人往事》《名字的故事》《納蘭詞典評》《納蘭詞全譯》《納蘭詞全編箋注》《少有人看見的美》《多情卻被無情惱:李商隱詩傳》《詩經講評》《詩的時光書》等。

2015-06-21 18:08: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詩詞品鑒作品的巔峰,國學精粹。本書又是精讀,值得深讀。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一說吳宓)被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塾弟子遍充中國史學界。

2016-01-06 08:17:0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