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常常為有這樣一位大膽創新的弟子、而贊不絕口:苦禪仁弟有創遺之心手,可喜也!余門下弟矛數百人,人也學吾手,英也奪吾心,莫也過吾英也無敵。來日英若不尊欠名1,"天地間是無鬼神矣!苦禪畫思出人叢,淑度風流識此工。贏得三千同學輩,不聞揚子扯雕蟲。
苦禪學吾不似吾……思想與筆墨色色神奇,八十八歲老師過目記之。雪個先生雨此超縱,白石老人無此肝膽。白石后筆墨當推苦禪。
…………
徐志興
1942年生,江蘇徐州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江蘇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并應聘為臺灣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自幼隨舅父、著名畫家蕭龍士學習書畫,后又拜師李苦禪、王鑄九、許麟廬諸家門下。曾出版專著《中國書畫美學簡論》、《徐志興論畫題畫詩三百首》、《徐志興論書絕句三百首》、《徐志興畫集》及《志興書畫藝術》等。
自序
上篇 道德立身,仁義鑄風骨
士志于道窮且益堅
仁者好人且能惡人
民族浩氣愛國第
中篇 博采眾長,丹青寫傳奇
徐門受教苦中悟禪
拜師白石體用中西
含辛茹苦石破天驚
南潘北李熔鑄古今
形上之道取神求真
英杰妙會墨彩飄香
揮毫切磋大師情誼
寄情黑烏氣壯河山
戲理畫理原是一理
情深意篤仁者高風
老驥伏櫪藝攀高峰
一代大師當之無愧
下篇 傳道授業,桃李滿天下
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民族高格中華精神
附作者《題詠李苦禪書畫作品》絕句三十六首
參考書目
圖錄
跋人品與藝品的交融
鳴謝
有24小時,一群鄉村藝人被請來修復古廟內的雕塑與壁畫。他們在院子里搭起了席棚。小英杰十分好奇,但大人不讓他靠近,并說: "別看!把你的像畫去,魂攝去,你就見不到爹娘啦。"可英杰并不怕,他還是偷偷地看到了席棚里的秘密:藝人們在一副副木架上捆上草把,又糊上泥,經過他們靈巧雙手的制作,草把便神奇地變換成一尊尊威嚴無比的神像,白色的廟墻上也多了許多色彩繽紛的釋道人物及民間故事形象。小英杰覺得叔叔和爺爺們手中的畫筆奇妙極了,沒用幾天工夫,整個廟宇即煥然一新。當時在廟里負責重修塑像和壁畫的李賓爺爺,是英杰遠房的親戚,他見英杰對畫畫非常癡迷,便常給他講些有趣的壁畫故事及作畫的一些基本方法,遂成了英杰繪畫上最早的啟蒙老師。當英杰目睹老人為增福財神描金填彩時,他心里便想: "多美啊,我要是能畫該多好啊!"在那生活十分貧困的歲月里,他家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給他買紙筆呢?懂事的英杰便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開始學畫:大地作紙,樹枝為筆,對著李賓爺爺的作品照著畫;畫了擦,擦了畫,直到滿意為止。他學畫人物、花鳥及各種珍禽異獸,畫好便請李賓爺爺指導。老人每次總是先夸獎他一番,然后指出不足,幫他修改。
一次,英杰在老人的帶領下,走進大殿,觀看了剛剛刷過油彩的關公塑像:臥蠶眉,丹風眼,赤面長髯,綠袍金甲,不怒而威,猶如一尊天神注視著人間的善善惡惡與種種不平。老人給英杰講了"過五關斬六將"、"岳武穆大敗金兀術"、"散財童子助窮人"及其他一些故事。`漸漸地,關羽之"義"、岳飛之"忠"以及散財童子之"無私"`,便悄悄地在幼年英杰的心田里播下了種子。英杰常常是一邊聽著老人的諄諄教誨,一邊仔細地觀看著老人作畫的過程與技法,他把抹墻、拍粉本、勾線、罩色、退暈、著色乃至堆金立粉這些繪制`壁畫的復雜工序流程都——記在了心上。
……
P2-3
書寫的太好了,樸素,語言簡潔,太有藝術造詣了
好
幫父親買的,快遞不錯,書不錯。
好
不錯
1萬個贊
先收藏著,以后再讀
這本書,非常的好。這是我自己喜歡的書。當然會很好。
老公從書店看的書名 應該是他喜歡的 不過好像也沒有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