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維爾雖認為真理不可企及,但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始終秉持客觀態度,同時又沒有放棄自己的熱情:帶領世界人民脫離苦難、自由追求夢想。為此,他一直在深入思考社會現實、歷史發展、哲學問題,試圖解開人類天性如何應對歷史殘酷考驗的萬謎之謎。最終,他寫出《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等不朽巨著,沒有人能比他更地論述民主的優缺點、更清楚民主政府的能耐。本書作者以客觀的筆觸、清晰的條理,勾勒出托克維爾獻給人類進步事業的充實一生,描畫出他身上各種令人驚異的復雜性,塑造出一位思想大家的立體形象。
跨越時代的民主領路人
殿堂級民主論集大成者 當代中國轉彎指路明燈
美國著名作家、評論家約瑟夫·艾普斯坦
客觀展現托克維爾復雜且矛盾之性格
詳述《舊制度與大革命》《論美國的民主》背后故事
托克維爾屬于被引用次數多過其作品被閱讀次數的人。他的預言性論斷屢屢一語中的,無數學者政客對他頂禮膜拜。他被譽為民主論的先驅,所著《論美國的民主》"為政治科學研究開辟了一個新時代",《舊制度與大革命》是"歷史本身和歷史哲學的結合"。然而,人們甚至說不清他的身份。托克維爾是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還是哲學歷史學家,是自由黨還是保守黨,是貴族還是民主人士?出身貴族的他為何熱衷于研究民主和革命?曾積極投身政壇的他為何郁郁不得志?他如何與個性迥異的博蒙成為志同道合的終身好友?本書為你一一解答。
約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美國作家、文化批評家,西北大學文學教授,《美國學者》雜志博學編輯。著有:散文集《熟悉的領域——美國生活觀察》、《似是而非的偏見——美國文學隨筆》,短篇小說集《高爾丁的男孩們》、《驚人的小猶太佬》,以及2002《紐約時報書評》年度暢銷圖書《勢利:當代美國上流社會解讀》等。
引言 及時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后記 致謝
在托克維爾的三本著作、幾本筆記和上百封信中,散布著他留下的大量政治智慧。他所寫的并不成系統,也不是能夠拆解或輕易理解的概念。以賽亞·伯林被托克維爾的思想深深吸引,他認為托克維爾"不是一個系統化的思想家,也不是一個研究概論的,更加不是一個思想深廣、跨越人類思想諸多領域的所謂的哲學家"。他評價托克維爾"是一名天才的觀察者,他用雋語或格言來概述他所看到的,瞬間做出短期的歸納;但他幾乎從沒有像霍布斯、休謨、盧梭那樣有力、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他也沒有密爾那樣系統化的頭腦和感人的坦率;他的文字也不像黑格爾和馬克思一樣深奧難懂"。伯林的定論既批評又表揚了托克維爾:"托克維爾獨創性極強,但從不試圖建立體系,也從不宣揚自己的理論。"
用另一位非系統性的思想家佩吉·李的話來說,這就是全部嗎?通過一年多來對托克維爾作品的研究,我發現關于托克維爾還有很多可說。有天賦并有此偏好的人會覺得建立系統性思想有好處,但是人們必須認識到,至少現在來看政治理論體系已經夠多了。"人類制度可以改變,但人不能。"托克維爾的這一觀點也是受到了帕斯卡思想的影響。
法國偉大的作家概括并發展先驅們的思想。在閱讀普魯斯特時,人們會想到司湯達和巴爾扎克,思考普魯斯特是怎樣吸取前人經驗,再運用自己非凡的智慧超越前人的。就托克維爾來說,他的前人是孟德斯鳩和盧梭。托克維爾和孟德斯鳩一樣熱愛自由,同樣堅持研究國家歷史、現實等一系列相關情況,并支持孟德斯鳩其他觀點——但他反對政體決定行為方式的理論(君主制,榮耀;貴族制,中庸;共和制,德行;專政,恐怖)。托克維爾認為世事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行為方式也能決定政體,而且常常可能出現混合政體——比如民主君主制。托克維爾認同盧梭貴族制已滅亡而民主勢不可擋的觀點。但他卻不太關注《社會契約論》里隱含的其他一些抽象政治概念,比如烏托邦式公平,也不認同盧梭一些稍顯淺薄的觀點,比如"高貴野蠻人"。正如普魯斯特一樣,托克維爾憑借自己對于習俗、價值、信仰重要性的認識,以及自己對人性、人類社會中復雜的融合與矛盾的敏銳理解,發展了孟德斯鳩和盧梭的理論。
喬治·威爾遜·皮爾森形容托克維爾的思維如"望遠鏡"一般,這一描述十分恰當,因為托克維爾可以看得比普通人更深更遠。他有個罕見的天賦,可以同時對一件事熱情滿滿卻不偏不倚,也能夠發現事物的兩面性。他寫道:"我斥責平等并不是因為它促使人們違法尋歡,而是因為它使人們在允許范圍內想方設法找樂。"雖然很難想象托克維爾談論貿易,但他仍然認為貿易是"所有激情的天然敵人。貿易使人喜歡中庸、樂于妥協、小心翼翼地控制怒火,它使人向往自由而不愿意革命"。
在托克維爾看來,大多人不知道為何相信,也不知道該相信什么。但是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存在,另外"一種信念——經過深思熟慮后堅定的信念,植根于知識中,孕育于質疑之焦慮中——只有極少的人能通過不懈努力得到它"。托克維爾在寫這句話時還不到30 歲;當他53 歲去世時,他已經是那極少人中的一員了——也許不能說他快樂,但他具有洞察力。
托克維爾作為民主論的集大成者,始終無人能夠超越。沒有人能比他更地論述民主的優缺點;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民主政府的能耐。現代社會平等的出現是有所得也有所失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托克維爾知道如何"權衡";而他之后恐怕沒有人能更深入地闡釋了。
……
民主把一個人永遠地拋回給他自己,最終將他禁錮在內心的孤獨里。
——托克維爾
我們現在很多學者看的是后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
美國民主之所以避免了托克維爾所擔心的"多數暴政"和"社會平庸化",正是因為美國國父們將"托克維爾式的悲觀"融入了制憲時的考慮。
——學者、作家劉瑜
傳記題材,先收藏著,可以和其他傳記一起看。
送貨時機,包裝很好,性價比高
好
還來不及讀。
書好,服務也很好
書很好,便于理解
物流贊,超級快!
這本書非常好,送貨非常快,當當相當給力必須贊一個
質量嗷嗷的好
挺好的,以前從來不用去評價,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后積分可以抵現金了,才知道評論的重要性,積分的價值,后來我把這段話復制了,走到哪里,復制到哪里,既能賺積分,還非常省事,特別是不用認真的評論了,既健康快樂又么么噠,哈哈哈
一般
很喜歡這套書,加之做活動,都買了
此書很薄,但是內容不錯,應該是托克維爾的傳記中較為公正客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