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偌大的紫禁城,金瓦紅墻圍起了四方的天。
瑯嬅、晞月、玉妍、海蘭、綠筠、婉茵、蕊姬、意歡、嬿婉、香見……如流水價的女人,一生好的年歲,便在這長街上迂回,誰理會她們各自心事凋落。
有個烏拉那拉氏的女子,一路顛沛走來,得到后位,得到榮光,以為年少渴盼的真心相許,已然得到,卻是鏡花水月,明明成空,卻懵然不知。
那帝王家專屬的明艷色澤刺痛了雙眼,才知綾羅衣衫是勇氣,貼膚予以溫度,撐住她灰敗的內心,予以表面的光鮮,日復一日,行走下去。
她的愛,她曾經一往情深執念不肯放低的愛,都給了誰呢?
是那個眉目清澈的少年,永遠在她的記憶深處,輕輕喚她一聲,青櫻。
那是一生里好的年歲,丟不開,舍不得,忘不掉,卻再也回不去了。
如懿,如懿,來生,你可愿得一世平凡夫妻?
后宮小說始祖、全國熱播電視劇《后宮 甄嬛傳》續篇
流瀲紫再造古典主義!
一部后宮女人的生存史詩,
一個由帝王恩寵所牽系的權謀旋渦,
宮墻深深,壁影朱紅,嬌媚顰笑間,是什么在如汐暗涌……
凡在購買的讀者,均可獲得流瀲紫特別簽章版,以及獨家的書簽和阿紫寫給讀者們的感謝信!
吳雪嵐(流瀲紫),1984年生,中國民主同盟盟員,類型小說名家、知名新生代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團委員,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西湖青年編劇聯盟首任會長。
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近200萬字的長篇小說《后宮 甄嬛傳》,發表以來,被數百家網站轉載,點擊量破百億次。2009年受邀擔任電視劇《甄嬛傳》編劇,該劇一經播出便以良好的口碑和高收視率席卷熒幕,為社會各界所研究,并衍生出漫畫、游戲、越劇等多種類型的文化藝術形式。
代表作有《后宮 甄嬛傳》、《后宮 如懿傳》,劇本《甄嬛傳》等。曾獲浙江省青年作品獎、首屆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銀獎。榮獲2012年浙江省“青春領袖”“年度浙籍作家”等稱號。其編劇作品《甄嬛傳》獲得金榕樹電視作品電視劇獎、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劇獎、澳門國際電視節電視劇獎等。
及時章 香事
第二章 好逑
第三章 傾雨
第四章 紅顏哀(上)
第五章 紅顏哀(下)
第六章 寶月明
第七章 環敵
第八章 空月幽
第九章 梅邊影邊
第十章 故劍
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
第十二章 朱色烈(下)
第十三章 紅粉意
第十四章 木蘭情及時章 香事
第二章 好逑
第三章 傾雨
第四章 紅顏哀(上)
第五章 紅顏哀(下)
第六章 寶月明
第七章 環敵
第八章 空月幽
第九章 梅邊影邊
第十章 故劍
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
第十二章 朱色烈(下)
第十三章 紅粉意
第十四章 木蘭情
第十五章 流
第十六章 茂倩
第十七章 同林鳥
第十八章 分飛
第十九章 辱身
第二十章 竊心
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無蹤
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
第二十三章 花事艷
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
第二十五章 春弭
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
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凄涼(上)
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凄涼(下)
第二十九章 幽夢
第三十章 令懿
番外 萬壽長夜歲歲涼
及時章 香事
其實香見的眼睛很美,似一眸春水,照得人生出碧涼寒意。而那寒意深處,盡是凜凜殺機。
皇帝的嘴唇微微泛白,面孔卻是少年人才有的桃花泛水時的桃紅艷灼,他極和藹地勸下凌云徹,“寒氏不懂御前規矩,你仔細傷著她。”
話音未落,如懿已然覺得太過露骨,卻又不便勸什么,只向凌云徹道:“把刀劍利器收起,免得誤傷他人。”
凌云徹答應著退到一旁。香見泫然欲泣,卻死死忍住了眼淚,仰天長嘆,“寒歧,對不起,我報不了你的仇了!”
太后笑意淡淡,仿佛是看著一場鬧劇,慵懶道:“寒氏,你可不是真的想要行刺皇帝吧?容你揮劍起舞,是我大清的勇士并不將這些雕蟲小技放在眼里。你還真以為到了御前,就能任你為所欲為?”
嬿婉滿臉鄙夷之色,“夜郎自大,還真把自己瞧得多了不起了!拼上整個部族的力量,也不過是螞蟻撼樹,還想行刺皇上?”她轉了隱隱笑意,軟語道:“皇上,此等逆賊,不必姑息。若皇上心慈,也須得即刻趕出宮去!”
皇帝不為所動,只是望著香見溫煦如春風,“下次再不許動兵刃了。化干戈為玉帛,朕讓你們不遠萬里來京,就為如是。你可千萬別糊涂了。”
香見見皇帝如此殷切,愈加不豫,冷冷道:“揮以鋼刀,再給蜜糖。皇帝就是這樣將我寒部落玩弄于股掌,來滿足自己平定疆域的野心么?”
皇帝原本善于辭令,可眼見香見動怒,亦是皓月清輝、花樹凝雪之貌,口中訥訥,一時不能應對。
“愚蠢!”如懿的聲音似晴空春雷,驟然劃過私語切切的殿中,她雙眸微垂,覆落如烏云般的陰翳,語氣凌厲,臉上神情卻如常清淡,“寒歧以一己私欲,不惜動搖邊地安寧,平地起干戈,引來殺生大禍,只能說是咎由自取。你既口口聲聲自稱為寒歧的未亡人,就該贖他往昔罪孽,化干戈為玉帛,保全族人安穩。豈可血濺當場,為這樣妄動生殺之事的人殉情?”
香見悲憤不已,雙眸血紅,指著皇帝道:“可他殺死了我心愛之人,又連累我族人不能保全,成為階下囚虜,我怎能不恨!我自知殺不得他,但我要以我的鮮血,來寫下對皇帝、對你的王朝最深的詛咒!”
“本宮聽你念及族人,以為你總算深明大義。可如今看來,也是感情用事、無知魯莽之徒!皇上為何興兵寒部?你族人為何成為階下囚虜?皆因寒歧戰起不義。所謂武道,乃指止戈為武!皇上為保家國才不得不出兵平叛。歸根究底,大小寒才是使你們家園不保之人。因戰傷命,不仁!因戰亡族,不義!為這樣的不仁不義之徒傷害自己,埋下仇恨,你便罔顧了你父親與族人的心意,成為不智不孝之人。這樣看來,你倒與寒歧是一雙絕配!”
香見激怒不已,滿臉漲得血紅,死死盯著如懿。如懿也不懼,只將纖纖十指垂落于十二朵西番蓮沉香紫廣袖之外,似霞光縈旋,自云端拂過。
半晌,香見似覺對不上如懿的氣定神閑,氣息稍餒,怔怔垂下淚來,凄然道:“我怎會不知寒歧起兵,只為滿足自己私欲,并非真正為族人爭取利益。可我沒有辦法,他是我心愛的男子,他勇猛,他有智謀,他是草原上的駿馬,天空翱翔的雄鷹。我勸他,求他,想要改變他,可他不聽我的。在他的心里,只有他的雄圖大業。可那樣的雄圖大業,會毀了整個寒部。”她頹然坐倒于地,痛哭失聲,“我只是一個女子,我知道他的錯,他的罪,可我對他的情感,是無法改變的。”
如懿望向太后,見她頗為慨然,心下自是憐惜。太后溫然輕語,“寒部損毀大半,你與族人千里迢迢入京不易,皇上要見你們,自然不會嚴加責備,一定會體諒你們身不由己的苦楚。”
皇帝深深頷首,容色清明,“皇額娘所言極是,皇后的話也是朕的心聲。”他的目光如柔軟的春綢,緊緊包裹著凄苦無依的香見,“你放心。朕會設伊犁將軍統轄邊地各部,再設參贊大臣管理寒部,一定會為你們重建家園,重歸富庶安定的日子。”他見香見只是落淚不語,沉浸在巨大的哀慟之中,渾然未將他的話放在心上,也不覺有些尷尬。
太后見此情形,便好言解圍道:“你一路風塵辛苦,又兼飽受驚嚇。哀家讓人替你在京中整理一個宅子,你與族人且安心住下。過些時日,皇帝會給你一個恰如其分的名位,讓你以尊榮之身,回到……”
太后話音未落,皇帝急急打斷,心急火燎道:“皇額娘思慮極是,兒子也是如此認為。”他喚道:“毓瑚,你帶寒香見入承乾宮沐浴更衣,暫住歇息!”他尋思片刻,似下了極大的決心,深吸一口氣,“寒部事宜,朕有許多不明之處。將寒香見帶入承乾宮,朕會細細問明。”
如懿聽得太后之意,大約是想給香見一個固山格格或多羅格格的名位,或是給個誥封,加以厚待安撫之后再送回本部,如此兩下安然,也有些神意松弛。豈料皇帝之語突兀而起,驚得四座震動,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綠筠驚得失色,又不敢看皇帝,只得低著頭絞著絹子,壓抑喉頭即將涌出的咳嗽。忻妃求助似的望著如懿。嬿婉又驚又怒,只不敢露了神色,少不得死死按捺住。太后想要說什么,嘴唇微張,但還是忍住了,默默數著念珠不語。而其余嬪妃,無不色變,默嘆。
如懿眉心一動,正欲出言,只覺得手背上多了溫暖的沉重。她回首,但見海蘭目視前方,平和無瀾,只是微微搖首,暗示她不要多言。
如懿胸口一悶,已然抽出了自己的手,穩穩站起,屈身道:“皇上,臣妾忝居皇后之位,不敢不多說一句,承乾宮乃六宮之地,不宜外命婦擅居,還請皇上思量。”
她的話,再明白不過。寒香見怎么封誥安撫都無妨,只要于大局安定有益,她都只會贊成,不會有一絲反對。可若將此女引入后宮,皇帝初見便已神魂無措,若真成為嬪妃,只怕憑空要惹出無端大禍。
皇帝哪里能細細分辨她語中深意,急不可耐道:“奉皇太后懿旨,寒香見移居承乾宮,為承乾宮主位。”
如懿只覺得胸口大震,恍若巨石從天墜落,她卻毫無防備,眼見得正中心口,腦中一片白雪紛墜的空茫。而眼前的香見,一味沉浸在哀哭追思之中,全然不懂這道旨意是何意思。如懿極力鎮定心神,正色喚道:“皇上,寒氏方才指劍于皇上,此刻就納入宮中,只怕她心性未馴……”
皇帝一擺手,收起眼底般的迷戀,口角決斷如鋒,將眾人的疑慮與震驚生生割裂,“不必多言,朕自有分寸。”他起身,欲走出殿外,嬿婉忍不住上前幾步,將笑意漫上酸楚而焦慮的容顏,“皇上,您方才說過,要去臣妾宮里看永璐。”
皇帝轉首看她,那笑容顯得有些敷衍,“朕若得空,就會去看永璐。”他的目光空洞而并無留戀的意味,只有逡巡過茫然失神的香見時,才滿溢著溫軟而纏綿的情味。他鄭重囑咐李玉,“將承乾宮好好打理出來。否則,朕就摘了你的腦袋。”李玉諾諾答應,悄然抹去額頭冷汗。皇帝再不多言,闊步離去,將一眾目瞪口呆尚未回過神來的人丟在身后。
嬿婉見皇帝三魂不見七魄,手心一陣陣冷汗直冒,滑膩得幾乎抓不住絹子。如懿輕嘆一聲,向著身邊的海蘭低低道:“皇上他,已經不知自己在說什么了。”
海蘭輕蔑一笑,“皇上也算見慣天下美女。皇后娘娘且看座下內寵這般多,皇上什么沒有見過。今日初見,皇上就這般忘乎所以,皇后娘娘不勸勸么?”
如懿心下微涼,仿佛秋日寒蟬冷露逼仄浸入,“海蘭,本宮從未見過皇上這般模樣。本宮……”她欲言,卻有無力感深深攫住了四肢百骸,“你看皇上這個樣子,本宮說什么,他還聽得見么?”
嬿婉從未見如懿這般灰心喪氣,想要說什么,卻又頹然坐下了。
嬿婉無可奈何,求助似的望向太后。太后并不看她,含了一絲苦笑,“奉皇太后懿旨。你們都在這里,可曾聽見哀家下什么旨意?”
如懿滿心不安,立刻屈膝向太后道:“兒臣無能,請皇額娘降罪。”
太后緩緩撥動手中的念珠,“你的確無能。”她將視線掃向一旁心急如焚的嬿婉,“枉你連連生育,也算得皇帝歡心。皇帝如此,你不是也一言不發無能為力么!所以誰也怪不得誰!真要追究,那就是咱們的皇帝心氣太過堅硬,無人可以動搖。牢牢記著這句,有你們的好兒!”
嬿婉悄然望向穎嬪處,見她一臉氣恨難耐,也不稍加掩飾,只得默然垂首,勉強笑道:“太后莫往心里去。皇上……皇上一時縱情,說不定一時半會兒心勁過了,也就丟開手了。”
太后并不作聲,只是將憂疑的目光投向如懿,沉聲道:“皇后,你相信么?”
如懿沉默著低首,太后長嘆一聲,憂然起身,“哀家本想給寒氏一個固山格格或多羅格格的名位,讓她在外安然度日,也好安撫寒部其余人等。卻不想皇帝陡然生了招納后宮的心志。此女入宮,只怕后宮從此永無寧日。皇后,你好自為之吧!”
太后的憂懼是永夜來臨前的蒙昧,將惶惑不安的情緒傳遞到每顆心的底處。如懿身形微微一晃,復又穩穩站住,“有皇額娘在,兒臣等有所依靠,必無憂慮。”
話雖如此,可走到殿外時,如懿還是覺得心頭的窒悶如殿外陰翳的鉛云,低垂著重重逼迫而下。山雨欲來呵!
她扶著容珮的手,聽著心浮氣躁的穎嬪在耳邊聒噪:
“皇后娘娘,這種亡族克夫的妖女,怎配入宮侍候皇上?
“皇后娘娘,這種禍水,雖然沒有嫁人,但到底也是許過人家的,怎么可以為嬪為妃呢?
“皇后娘娘,您得拿個主意啊!”
如懿只覺得腦仁隱隱作痛,終于忍耐不得,以沉默的姿態定定望向她,“那么,你覺得本宮該拿什么主意呢?”
穎嬪登時啞然,卻按捺不住氣性,急道:“皇后娘娘,皇上即便娶遍蒙古各部,臣妾也不敢有絲毫異議,只為滿蒙聯姻乃是國俗。可是這種邊地小部,又是逆臣賊子的親眷,野心昭昭,皇上怎能娶她在側?”
長街的風霍霍穿行,將穎嬪的質問扯出尖厲的余音。這話勾得綠筠原本帶著病色的面孔愈加顫顫,“皇后娘娘,穎嬪妹妹這話倒說得是。那寒氏今日敢揮劍直指皇上,明日保不齊要做出什么謀逆之事。和這樣的女子在一起,只怕會危害皇上龍體啊!”
如懿立在長街正中,任憑嘯行的風吹起輕飄的云絲袍角,飛起如撲騰的蝶。她面色陰沉,如墜寒冰,“這樣的話,本宮難道沒有勸皇上么?”她看向默默跟在身后的忻妃,溫然道:“忻妃,你如何打算?”
忻妃垂著臉,靜靜道:“回皇后娘娘的話,臣妾什么打算也沒有。臣妾好容易才有了八公主,一心一意只以公主為念,不作他想。”
如懿微微頷首,“你本是甘于滿足之人,如今有了公主,更加恬淡隨和。”
忻妃牽動唇角柔和笑意,低頭捻著衣角,“臣妾進宮時,阿瑪就說過,得不高不低之位,爭不榮不辱之地,才得長久平安。”
如懿眼中閃過欣慰之色,牽過她的手道:“春來風燥,于小兒不宜。你先回去看顧八公主吧,免得她惦念。”
忻妃聞言,如逢大赦,急急請安告退。如懿徐徐環視周遭之人,緩聲道:“都像忻妃這般有個記掛多好。人有記掛,才會心安,少了那么多心思心眼在旁人身上。”
綠筠有些訕訕,默默退了兩步,掩身人后。如懿向著她綻出溫和笑顏,“純貴妃,聽說永璋的側福晉又替他生了個女兒。真好,含飴弄孫,這是旁人羨慕不來的福氣。”
綠筠如何不懂,又露出那副怯怯的神氣,垂首恭謹,“皇后娘娘說得是。孩子的寄名符還沒換,臣妾心中記掛,先告退了。”
如懿關切,唇角綻出一片明凈的愉悅,“昨兒皇上賜了本宮兩支極好的山參,等會兒本宮便著人給你送去。這兩個月來你的咳疾一直未愈,太醫說怕是傷著肺腑了,必得好好養著。你切莫操心太過了,你的福氣,還長著呢。”
綠筠一壁答應,忍不住又側首咳了幾聲,勉強笑道:“皇后娘娘的教誨臣妾都懂了,也請娘娘寬心,皇上只說讓她移居承乾宮,終究還沒定位分,只怕一切還來得及。”
如此,穎嬪也有些尷尬,不自在地摸著衣袖上繁復的綴珠花紋,眼睛望著不知名的地方,鼻子輕哼一聲,“什么位分不位分,都給了主位了,到時候不是妃位便是嬪位,都要和臣妾平起平坐了。”
如懿笑吟吟望著她,口氣卻肅然,“穎嬪,蒙古諸妃中,你資歷最深,也最得皇上寵愛。可是你入宮多年都未有生育,只能撫養令妃之女。若能有一兒半女穩固地位,說話也會更有分量了。”
穎嬪的面孔是典型的蒙古女子的圓臉。可她長得那樣好看,是圓月,是玉盤。若是面上那種心高氣傲的神氣可以稍稍減弱些,她的美會有更攝人的意味。這一刻,她終于被如懿的話擊中,不安地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退到路邊,恭送如懿離開。
待回到翊坤宮中,容珮奉上了涼到正好的百合釀金桂露,小心翼翼道:“春來風沙大,易生了燥火,娘娘先喝碗甜露吧。”
如懿就著她的手喝了幾口,溫潤的甜意順著喉舌流入身體,才覺得渾身的煩悶減去了些許。外頭的風更大了,吹得窗扇撲棱作響。菱枝帶著小宮女忙不迭地將窗扇密密關上,生怕吵著郁郁沉悶的如懿。
容珮低低道:“看樣子是要下大雨了呢。這個時候,開窗風大吹著人,關上又悶得很,真是左右兩難。”
如懿眸色沉郁,瞟她一眼,“說話不要這樣語帶雙關。這樣的話本宮聽得還少么?”
容珮慌忙跪下道:“娘娘心里煩,奴婢知道。可如今這個局勢,娘娘不也是兩難么。”
如懿伸手蘸了點薄荷膏,輕輕揉著額頭,任由清涼的氣息滲透肌理,撫平焦躁,“山雨欲來,誰能阻擋?熬得過去的就好好活下來,熬不過去的就成了吹落的殘枝敗葉。”她郁然長嘆,“唉,聽著一堆人聒噪,聽得本宮腦仁發麻。”
容珮兩眼一掃,道:“愉妃小主倒沒來說什么。出了殿就沒見她人影。”
如懿淺淺一笑,稍有安慰之色,“海蘭輕易不開口,要是開口,必定是要緊的話。不像旁人閑扯八道,卻無章法。”
兩人正說著,卻聽外頭三寶道:“皇后娘娘,愉妃小主來向娘娘請安。”
如懿看一眼容珮,由著她扶正身子,理云鬢,正衣衫,方才道:“請。”
外頭湘妃竹簾輕輕一打,海蘭已然轉了進來,福了一福道:“外頭要落雨了,天氣怪悶的,便去花房選了些燕草來,清芬滿室,又可寧神,最適宜姐姐了。”
如懿淡淡一笑,將手邊盛著荔枝蓼花的銀羅碟推向海蘭,“這荔枝蓼花是你最愛吃的,嘗一些吧。”說罷,又向容珮道:“愉妃身子弱,吃不慣百合這樣性涼的東西,你去端一碗梨肉枇杷飲來吧。”
海蘭取了一片荔枝蓼花慢慢吃了,方道:“姐姐還有閑情逸致想著我愛吃什么,我也謝姐姐一番心意吧。”她起身,牽過如懿的手步至廊下,盈然一笑,“姐姐瞧,我把這些燕草都放在庭中,風吹草動,是不是很好看?”
如懿看著庭下風吹草仰,起伏無狀,深深望向她,“疾風知勁草,你想告訴本宮這個么?”
風頻頻刮起,庭中十數盆燕草修長的草葉狂舞若碧蛇。海蘭穿著淺綠的衣衫,盈盈身姿在卷席著微塵的狂風中顯得格外怯弱。她的衣裙上繡著大朵大朵盛放的玉色菡萏,被風鼓動得如波縠蕩迭的漣漪。她倚在朱漆紅柱下,定定道:“人說勁草才能在疾風后留存,我卻不太相信。因為只有柔弱的草,懂得隨風變化,才不會被摧折。姐姐有沒有見過,狂風之后,首先倒下的都是平時看似枝粗葉壯的大樹,而細弱的草葉,風來則倒,風去則仰,才能安然無事。我很希望,姐姐不要做一棵樹,而要如燕草一般,雖然細弱,但能審時度勢,俯仰自如,才能清芬滿天下。”
仿若有雨水從天空墜落,跌入水面,漾起漣漪微瀾。如懿的眸光有了些微變化,她的聲音極低,“你覺得,本宮說了不該說的話?”
海蘭扶住如懿的手臂,鄭重道:“恕我說句大不敬的話,姐姐以為皇后和嬪妃有什么區別么?在我來看,雖然名分有別,但都是仰皇上鼻息,看他喜怒做人。姐姐今日駁斥了寒氏那些昏話,于大禮義正詞嚴,于小節得皇上歡心,好不過了。我雖在旁不能置喙,但心里也為姐姐擊節贊嘆。”
如懿縱然為香見之事惱怒,提起皇帝平定邊地的韜略,亦不禁歡喜,“皇上心懷大略,平定邊地,有不世之功,豈能被寒氏的兒女情長詆毀?本宮雖然身在后宮,不能出去見識掃平叛亂的沙場之戰,也能感知皇上運籌帷幄的天縱之才。”
海蘭輕輕嘆息,“所以姐姐這般忍耐不住?”
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二十七章 無H處話凄涼(上)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凄
大結局,有點悲啊,本來也是,歷史上就是那樣一個結局,有點難過,到底皇帝這一生愛的是誰
一直都很喜歡流瀲紫的書,如懿傳大結局看得我心力交瘁,二行情淚
等了很久的大結局,雖然個人感覺結局結的倉促和莫名其妙,但又比較符合史實,書的包裝也還可以
感覺真不錯!價格便宜!又不是盜版!是正版!字跡清晰,一看就知是正版,比書店里一本36塊錢便宜多了
等了一年,追了四五年,終于大結局,滿紙辛酸淚哇,故事么遠不如《甄嬛傳》那般驚心動魄,一切回歸細水長流,文字依舊那么古典雅致,給人以一種悲傷之感,期待電視劇版《如懿傳》。
追了好幾年,終于結束了,如懿的結局是既定的,只是有些惋惜。
買的時候正好生寶寶,一直沒看,兩三個月了還是沒看完,帶娃的日子真心累,之前的都買了,大結局肯定也要買,等有空再看吧
書里有阿紫的章,就算是簽名了。還有阿紫的完作感言。書好虐啊,像我這樣不容易哭的人都哭了好多次,所以看時要備紙巾啊。發貨好快,第二天就到了。
靜等一年,終收到了故事大結局... 因故事是按歷史改編,人物命運無法逃離既定軌跡,但是轟轟烈烈終其一生,一個女人經歷這樣的一生,也值了~!
一套終于收集齊了,很開心,很好看的書,環環相扣,很吸引人,當當買書送貨快,售后有問題的話也能及時處理,特別放心
因為結局讓人悲傷,總感覺結局是匆匆收筆,有些情節有些倉促
這是流瀲紫《后宮如懿傳》系列的最后一本--大結局,我今天終于買了,很期待這個系列的大結局!!!包裝還是一如當年《后宮甄嬛傳》一般好,有古代風格
這本比之前的差了些 但是已經有了五本 所以一定要湊齊 雖然結局是悲劇 但是一點也不感覺可惜 可能這樣對如懿來說才是解脫 也是最好的結局
看的心里酸酸的,從古至今,癡情的女人一旦得不到相應的回應,往往都是不幸的。也不知道電視劇拍的如何。
給一個朋友買的書,比了好幾家,最后還是當當的合適!
每次出一本買一本,真心是一本很好看的書,女主的絕地反擊,宮斗
與前幾部銜接不上。感覺作者在匆匆結尾,為了和歷史一致,直接寫死算了。如懿這個人都變了,尖銳、孤注一擲,但是轉變的原因呢?不好看。白白追了這么多年。
哭的我是稀里嘩啦。但感覺有甄嬛傳影子。令妃那個生的女兒給了別人養有絲像朧月給了敬妃養,容妃像寧妃。
幾本書間隔的時間太長了,拿到書翻開第一頁,反應就是這個人是誰,那個人再哪一部里的啊……又得從一開始補了T_T當當你的快遞包裝敢不敢再簡單點,書差點又破了!
最后一本,小說終于看完了,雖然結局悲涼,現在就期待一下電視劇了。小說真的很好看,作者關于人物心理還有清裝描述都非常的細致,故事情節也很緊湊,推薦!
終于等到了大結局,為了看如懿的故事,追了三年之久,甚是煎熬,常常是看得盡興之處,“要知后事如何請看下集”,而翹盼已久等到了后一部,前一部的內容已遺忘得支離破碎...以后還是等書出全了再一鼓作氣一睹為快吧!看到如懿自裁,并沒有太傷心,也許對已經心如死灰的她來講拼死博一個“疑心”“愧疚”“追思”,還是值了吧!
凌晨的時候,才將這本書看完。一口氣讀完,心疼到無法言喻。人已去,樓已空,帝王終將孑然一身。如懿,如懿,如懿……
看過流瀲紫的甄嬛傳,所以就想在看看如懿傳,可惜一本一本的出,前邊的內容都忘了,每次新書一出就得看看之前講了什么也是聽有意思的,終于大結局啦
《后宮·如懿傳》全書共六冊,講述了乾隆即位,甄嬛成為皇太后,乾隆后宮嬪妃青櫻(如懿)、高晞月以及富察氏皇后之間的明爭暗斗。
又一部流瀲紫的宮斗大戲,只不過,這一次的如懿傳,大背景放在了清代,延續了電視劇版《甄嬛傳》的故事。目前,霍建華和周迅拍的同名電視劇估計也快殺青了,好期待
當初是因為看了甄嬛傳,然后忍不住就又買了如懿傳,不知不覺如懿傳也結局了,這本結局篇必須買的,哈哈。其實只看了前兩本,之后都還沒時間看,最開始的兩本劇情都忘記了,現在開始慢慢看。
結局 揮以鋼刀 再給蜜糖,雖然看第一冊扉頁時就早以知曉結局,還是有點小失落。最后一本書的封面是紫禁城宮墻一樣的顏色,更是襯出了寂寞空庭紅葉暈染的凄楚 ,透過如懿傳似乎能聽到皇城草木千年的呢喃。也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么一座城池 是窮盡一生也漂離不出的,我們喚它作執念……
一直在等這本大結局,終于等到了,如懿最終還是死了,很讓人傷心,紅墻綠瓦困住的是一個又一個女子的身體和夢,也許正如她所說,每個人都在發瘋。也許如懿根本是不屬于這紫禁城的,最終脫困牢籠,如懿如懿,來世可愿得一世平凡夫妻?
終于可以把如懿傳湊齊了。其實,我會更喜歡甄嬛傳,因為女主角沒有如懿那么悲劇,如懿的一生,可以說付出了所有,但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