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是現代足球發源地,其足球的發展對世界足球百余年的嬗變產生過根源性的影響。其歷史上誕生過馬修斯、博比.查爾頓、博比.穆爾、萊因克爾、貝克漢姆等球星,定義了不同時代的球員形象。英格蘭隊曾在1966年捧起本土世界杯冠軍獎杯,是不可忽視的豪門。然而,這樣一個足球歷史悠久,擁有世界上富有聯賽——英超,誕生無數球星的國家,國家隊在1966年之后就再也沒有染指過冠軍。
為什么?為什么英格蘭隊總是輸?
本書對英格蘭隊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深刻分析,還球迷一個真實的、不夸大的英格蘭隊。
1.本次世界杯期間成系列的世界杯專題書籍。品類齊全,包括七本冠軍隊的專集以及一本球星漫畫集,還有一本1930年以來的全套彩圖世界杯紀實。
2.由內地體育媒體集團全程參與——體壇還是國際足聯中國合作平面媒體——由周發行量500萬份的體育媒體《體壇周報》的博學編輯與記者聯合打造,保障了專業水準,獨家的深度解讀和剖析歷屆世界杯,使本書具有更強的性、廣泛的認可度以及足夠的可讀性。
3.本書由神奇教練米盧與CCTV張斌作序,還有國際足聯副主席維拉,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羅納爾多,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等等數十位國際足球名人的聯袂推薦。足球評論員劉建宏、詹俊與蘇東全力支持。內地的各界關心足球的名人《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作者老榕與自媒體聯盟盟主青龍老賊紛紛點贊。
4.本系列圖書有大量正版珍貴照片,隨書贈送著名球隊奪冠具有紀念意義的大幅海報,物超所值。
球迷們喜愛的還有:
圖說世界杯》
世界杯冠軍志之阿根廷》
世界杯冠軍志之四冠德國》
世界杯冠軍志之巴西》
世界杯冠軍志之德國》
世界杯冠軍志之無冕之王荷蘭》
世界杯冠軍志之意大利》
世界杯冠軍志之法國》
世界杯冠軍志之西班牙》
世界杯群英譜》(球星漫畫)
1.本次世界杯期間成系列的世界杯專題書籍。品類齊全,包括七本冠軍隊的專集以及一本球星漫畫集,還有一本1930年以來的全套彩圖世界杯紀實。
2.由內地體育媒體集團全程參與——體壇還是國際足聯中國合作平面媒體——由周發行量500萬份的體育媒體《體壇周報》的博學編輯與記者聯合打造,保障了專業水準,獨家的深度解讀和剖析歷屆世界杯,使本書具有更強的性、廣泛的認可度以及足夠的可讀性。
3.本書由神奇教練米盧與CCTV張斌作序,還有國際足聯副主席維拉,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羅納爾多,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等等數十位國際足球名人的聯袂推薦。足球評論員劉建宏、詹俊與蘇東全力支持。內地的各界關心足球的名人《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作者老榕與自媒體聯盟盟主青龍老賊紛紛點贊。
4.本系列圖書有大量正版珍貴照片,隨書贈送著名球隊奪冠具有紀念意義的大幅海報,物超所值。
體壇傳媒,是以體育、健康、時尚為核心的體育文化產業傳媒集團。旗下紙媒體包括《體壇周報》、《足球周刊》、《高爾夫大師》等1報10刊,占據中國70%以上的體育平面媒體市場份額。
創辦于1994年的《體壇周報》是中國發行量的體育媒體,為廣大讀者提供專業、、周到的體育資訊和信息傳播服務。
世界杯冠軍志之英格蘭
推薦序
只有足球可以
張斌
我們大多數人沒有能力追趕時間,只是被時間推著向前而已。四年,要多快有多快,又是一屆世界杯即將開賽了。我腦海中不斷有一個場景蹦跳出來--清晨,巴黎街頭,我快速地奔向國際電視報道中心,還有個片子等著我去編輯。這就是1998年法國世界杯期間我的工作。當時幾乎每24小時都是這么過去的。對了,還有一個場景--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在中央電視臺的世界杯系列節目《豪門盛宴》的演播室中,同事告訴我,阿根廷隊和德國隊比賽的那一晚,北京長安街上的車格外少。大約半個月之后,我們拿到的收視材料顯示,那一晚進行的阿根廷隊與德國隊的比賽是南非世界杯在中國大陸地區收視率較高的一場比賽,而且比賽開始的時間為北京時間22∶00,時間好得不能再好了。
每當這時,就會有很多記憶的碎片被我在腦海中拼湊起來。但總執拗懷舊不是事,會讓人嬉笑為老人家的。可是,世界杯不就是不停地懷舊嘛,誰是冠軍一定那么重要嗎?我們要的不就是傳奇嘛。
國際足聯說,在南非世界杯期間,全世界最少有60億人次坐在電視機前老老實實地看了比賽,國際奧委會也會有類似的數據證明奧運會的收視率之高。其實,世界杯與奧運會,不必爭個高下,兩者是不同的慶典。但是,足球作為一項運動很有必要與同類不斷比肩,那么,足球這個"及時運動"的稱號還有意義嗎?悶頭發展掙大錢不就成了嗎?"及時"的稱號其實啥也換不來,不過是我等熱愛足球的人的心理感受罷了。這一刻我想起了前皇家馬德里俱樂部主帥穆里尼奧的近期格言--"足球,就是人類情感的總和。"
我的這篇推薦序的題目一定會遭到其他運動熱愛者的不屑,"只有足球可以",到底可以什么?坦白講,我并非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選。但我知道,世界杯是可以攪動世界,讓其在一個月之中為之持續沸騰的比賽。看著歐洲冠軍杯比賽深夜里的歡騰,我一直在比對其與世界杯的異同,我依然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選,但我知道那份強大的情感關聯的存在感。
讀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太多的書,需要我們去選擇。我羨慕《體壇周報》的世界杯系列圖書的出版,更羨慕他們旗下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足球觀察者們,他們身處異鄉,在那里足球已是國家、民族的精神血脈。我很少在江湖走動,見識漸少,行萬里路的想法總被自己牽絆。我買過英國人寫的幾個版本的世界杯史話,文字密密麻麻,有些排版很古典,但是堅持每四年更新版本,我想那幾乎是英國足球迷們的國民讀物了吧。
我期待著,《世界杯冠軍志》未來也能有此功效。此書尚不得見,期待它很扎實、很精美,讓我們隨時可以從某一頁翻起就進入一段歷史歲月。謝謝所有作者,安靜地寫段歷史,該是很有意思的,你們如若滿意了,我們讀起來就會饒有興趣的。在這個夏天,足球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找回閱讀的快樂和沖動,謝謝世界杯。
(本文作者系中央電視臺賽事頻道編輯部主任)
推薦序二
沒有什么比足球更美妙
米盧
足球世界里最盛大的表演即將在最了不起的足球王國巴西上演。對足球迷而言,沒有什么比這更美好了!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我和世界杯有著特殊的緣分,從1986年到2002年,我曾經率領5支不同的球隊征戰過世界杯,12年前與中國男足一起出征韓國西歸浦,這些始終都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回憶。
中國人講究12年一個輪回,12年過去了,或許中國國家隊沒有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我本人和世界杯的緣分也沒有續寫新的篇章,但中國球迷對世界杯的熱愛卻與日俱增,而作為我和球迷共同的老朋友--《體壇周報》,也始終戰斗在世界杯報道的前沿陣地。
在巴西世界杯的舞臺上,所有8支曾經成功捧杯的球隊都將悉數亮相,豪門對決,快意恩仇。《體壇周報》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將借此機會推出一套冠軍叢書,向所有中國球迷講述屬于冠軍們的故事。在我看來,對所有中國球迷而言,這都將是一份意義非凡的禮物,它不僅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更揭示了屬于勝利者的成功秘訣。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足球更美妙的東西了;生活中,也沒有什么比享受足球更重要的事了。打開這本書看到這段話的中國球迷們,你們即將欣賞到足球世界里最激動人心的傳奇故事。
(本文作者系著名足球教練)
推薦序三
體壇周報》與世界杯同成長
張敦南
世界杯這項世界上最盛大的足球賽事見證了《體壇周報》的成長。
體壇周報》創刊于1988年,迄今逾1/4個世紀,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這個歷史都不算太久。1998年,第16屆世界杯,《體壇周報》才及時次派出記者現場采訪,團隊規模為3人。2002年世界杯,欣逢中國隊歷史性出線,《體壇周報》特派記者組驟增至20余人,《體壇周報》也及時次在大賽期間出版日報,并為此廣招人才,他們中很多人日后成了《體壇周報》的精英骨干。
雖然中國隊此后再未出線,但《體壇周報》的世界杯報道繼續升級。2006年,《體壇周報》及時次在世界杯報道中采取"跟隊"戰術,每支強隊都有特派記者全程追蹤。2010年,大批外國特約記者加入《體壇周報》報道團隊,奉獻了"梅西過生日"等獨家圖文報道。
正是在與國際媒體"同場競技"的過程中,《體壇周報》迅速成長起來。如今,《體壇周報》是國際足聯及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是法國《隊報》等世界知名體育報的版權合作媒體,擁有國際足聯金球獎的中國媒體投票權,是"金足獎"評委會成員,2013年還創立了"亞洲金球獎"評選活動。
通過多年建立的關系網,《體壇周報》在國際足球領域做出了真正的獨家新聞,如2003年全球首發"貝克漢姆將加盟皇馬"等新聞。《體壇周報》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2012年歐洲杯期間,德國足協少有地安排國腳專訪,當時只讓三家國際媒體到場,除了法國《隊報》和意大利《米蘭體育報》,還有就是《體壇周報》。
值此2014年世界杯臨近之際,《體壇周報》與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北京亨通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推出《世界杯冠軍志》系列圖書,盡述世界杯七大冠軍之風云,實乃盛事一樁。《體壇周報》的國際足球報道團隊從業時間幾乎都在十年以上,親身經歷過無數場比賽、無數次采訪,他們為世界杯冠軍立傳,定能提供獨到視角。
撰寫阿根廷卷的程征是《體壇周報》最博學的國際足球記者。1986年世界杯,他曾現場見證了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他和巴西卷作者小中,都是中國現在僅有的阿根廷足球和巴西足球專職記者。
趙威(法國)、彭雷(意大利)、梁宏業(西班牙)、王恕(德國)都是常年旅居歐洲的《體壇周報》記者。每個人的寫法都有獨到之處,趙威在述史中融入了他對當事人的采訪;彭雷的意大利卷集合了各種趣事,讓你大開眼界;梁宏業沒有拘泥于歷史記錄,而是將西班牙隊、西班牙足球和皇馬巴薩的前世今生聯系起來;王恕的德國卷重點描述了一些幕后故事,如1974年世界杯上所謂的"貝肯鮑爾奪權"等。
如此系統、深入地梳理世界杯歷史,在中國是破天荒之舉。看了作者們的書稿,我才發現,很多熟知的"歷史"不盡不實。例如1950年美國隊1比0勝英格蘭隊,堪稱世界杯史上較大冷門,事后出現了很多嘲笑英格蘭隊的報道,流傳至今。本報駐倫敦記者劉川特地泡在大英圖書館查資料,發現很多"軼事"只是段子。對于想洞察歷史真相的足球迷來說,這套書不容錯過。
向辛苦寫書的同事們致敬,向所有讀者致敬。
祝享受世界杯、享受足球!
(本文作者系體壇傳媒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四
不僅僅是談資
林良鋒
寫書是件苦差事!我早就領教過了。數年前為《足球周刊》寫連載《德、荷史話》,各連載六期,每期不過七千字,尚且不得不暫停為《體壇周報》撰稿,專心研究史料方才勉強完成。此后但聞編輯邀約長文,必然頭皮發麻,輾轉失眠。劉川埋首案頭月余,寫成這本十幾萬字的《世界杯冠軍志之英格蘭》,其焚膏繼晷,更百倍于鄙。
駱明囑我為其作序,不過千把字短文,我卻不知從何說起,今日推明日。非不愿也,實不擅也。更有珍重同行力作,唯恐遭拙文辱沒之患。每逢大賽,《體壇周報》循例有應景之作問世,今年逢巴西主辦世界杯,球場能不能按期竣工不得而知,而這套《世界杯冠軍志》系列叢書卻不會錯過佳期,劉川的這本書借此機會也填補了國內研究歐美足球發展文獻之空白,善莫大焉。
撰史艱難,僅搜尋原始記錄一件便讓人通宵達旦,四處奔波,更難的是將原始材料咀嚼揣摩,化作腹中故事娓娓道來,劉川不辱使命。撰史另一挑戰,乃多方求證,將史料去偽存真,以絕傳訛。鄙人為《足球周刊》寫"德、荷史話"這個連載,遇材料不齊,無奈取巧妄斷,錯漏頻頻,同行讀者沒有計較,實在是很給面子。英格蘭隊乃史上及時支國家隊,彼與北鄰爭斗系國際賽事之濫觴,一百四十多年過去,多少史實湮沒在故紙堆里,又有多少故事隨風消逝,未有片言只語留下?劉川史海鉤沉,代你我讀書,省去大家多少寶貴光陰以供花前月下!字里行間可見劉川核對史料縝密,破解疑竇欣喜,頗有"明月"、"瀟水"之風,令人莞爾。
英格蘭隊的身世值得研究,成績和場面就不敢恭維。多年蹉跎,"洋相"百出,是"三獅軍團"留給世人的印象,球迷戲謔其為"歐洲中國隊",一語而辱兩家。可見,中英在足球上同病相憐,沉疴難愈。
普通人對英格蘭在大賽頻頻折戟一笑置之。劉川卻在分析史料的過程中,洞悉大英足球半世紀的沒落,實乃國祚不昌,統嗣不濟之折射,管營顢頇,教習落后的寫照,將兩者聯系起來,別有一番啟迪和觸動。
讀者發思古之幽情,不難推測大英的國運與球運互為對照,難覓經天緯地之領袖,必然屢屢錯過上天賜予的發展良機,誠非大英天然不產曠世奇才,屢為官僚所誤罷了。英國人以現代足球始祖自居,于傳播布道有累世之功,若非英足總傲慢無知,何以錯過戰前三次大賽輕松折桂的絕佳機會,以至于勞斯爵士從國際足聯卸任,英格蘭隊從此屢遭一干肖小魚肉?中國以四大發明為榮,發明火藥不過是做民間節日喜慶驅鬼之用,再無尺寸跟進,反倒被英國人的堅船巨炮敲開國門,被迫進入現代社會,何其相似乃爾?
回顧英格蘭在世界杯、歐洲杯的辛酸血淚,你未必有切膚之痛,卻無法不感觸良多。如果此書只是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段子的匯總,那就辜負了劉川一番苦修,希望中國足球的管理機構也能撥冗通覽,借鑒一二,少走些彎路,也不枉吾輩一番努力。
(本文作者系《體壇周報》英超主筆,博學國際足球記者、
國際足球評論員)
目錄
一、肇始歲月(1870-1900年)001
前國際比賽時代001
蘇格蘭隊VS英格蘭隊:世界上的首場國際比賽005
風格之爭008
柯林希安精神012
及時位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球員:科博爾德015
不列顛錦標賽017
二、英足總的分庭抗禮(1901-1930年)021
埃布克羅斯球場坍塌事件022
加入國際足聯024
兩度退出國際足聯027
低迷的20世紀20年代前期029
1929年首敗于外敵(西班牙)034
鼻祖落伍037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英格蘭隊(1931-1939年)043
"特約主帥"查普曼043
惡戰海布里047
納粹禮事件052
柏林羅生門055
四、戰時歲月061
溫特伯特姆掛帥065
英才輩出068
無冕之王076
五、初戰世界杯(1950年)083
預選賽風波083
世界杯上僅有的退賽潮086
不靠譜的備戰088
更不靠譜的對手094
離譜的比賽098
外界嘩然101
再敗于西班牙隊104
不以為然105
六、英足總的黑斯廷斯之役(1950-1954年)109
"維也納雄獅"109
足球界的"黑斯廷斯之役"113
遍地哀鴻119
回訪再戰122
出征瑞士124
七、慕尼黑之殤(1954-1958年)131
改弦更張131
約戰諸強135
世界杯預選賽139
慕尼黑空難141
1958年世界杯143
八、溫特伯特姆的謝幕(1958-1962年)151
告別老將151
公關危機153
否極泰來157
遠征智利163
將帥謝幕168
九、拉姆齊掌印(1962-1966年)171
選帥風波171
身兼兩職175
查漏補缺:更換隊長和守門員179
蜜月期終結:賄賽丑聞的打擊185
"六君子"事件188
不斷試驗192
十、溫布利榮耀(1966年)197
金杯失竊197
的備戰199
開局不利201
小組出線203
余波難平206
惡戰阿根廷208
殺入決賽212
金杯榮耀,決戰疑云215
十一、盛極而衰221
1968年歐洲杯221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223
波哥大珠寶店疑案225
墨西哥風云228
帥印易手231
十二、艱難復興(1980-1990年)235
重返大賽舞臺235
墨西哥世界杯240
1990年世界杯242
十三、廁所里的辭呈:鬧劇年代(1990-2000年)247
格雷厄姆 泰勒,"好被我們遺忘的時代"247
本土歐洲杯251
霍德爾風波254
廁所里的辭呈258
十四、67個月的埃里克森時代261
慕尼黑大捷261
日韓迷夢265
2004年葡萄牙歐洲杯270
酋長丑聞273
鏖戰德國276
十五、"救世主"卡佩羅和本土教練的逆襲(2010-2014年)283
麥克拉倫插曲283
"救世主"卡佩羅285
何去何從287
節外生枝291
蝴蝶效應293
太公掛帥295
附錄299
一、肇始歲月(1870-1900年)
前國際比賽時代
英格蘭隊理應是世界上及時支國家足球隊。英格蘭足球總會①(簡稱英足總)成立于1863年。直到1870年3月,英足總才開始組建及時支英格蘭代表隊,看上去已經有拖沓之嫌。不過即便如此,英格蘭隊的生日還是被定在了1873年11月30日,那時距離英足總及時次組建自己的代表隊已經過去了整整44個月,英格蘭代表隊也已經征戰了5場比賽。然而,由于對手蘇格蘭代表隊的組建方式一直和國家隊的規則和級別不相吻合,因此這前5場比賽在國際足聯那里還夠不上國際賽事的標準。國際足聯的規章制度非常清楚:參加及時場國際比賽的兩支國家隊會同時成為世界上最早誕生的國家代表隊。因此,這也意味著必須有另一支球隊和英格蘭隊分享國家隊的首創之功。
1870年,已經成立7年的英足總開始籌備英格蘭代表隊和蘇格蘭代表隊之間的比賽。主要的籌辦人為時任英足總秘書的阿爾考克。當時年僅27歲的阿爾考克同時也是效力于流浪者隊的一名前鋒。由于蘇格蘭地區還沒有足協之類的組織可以聯絡,所以阿爾考克只能聯系幾家蘇格蘭報館,以刊登廣告的形式招募蘇格蘭球員組建球隊。
對于這一史實,足球史學家現在所能找到的最早資料是1870年11月3日由阿爾考克投寄到《格拉斯哥預言者報》報社的一封信件。那已經是英足總聯絡報館籌備英格蘭隊和蘇格蘭隊第二場友誼賽的信函:"請貴報為我刊登數行招募蘇格蘭球員的廣告,比賽將在這個月10日,即下一個星期六舉行,比賽將使用英足總制定的規則。我們的目標在于選擇兩個地區最為的11名球員參賽。"英格蘭隊和蘇格蘭隊進行正式國際比賽前的5場較量全部都是以這種方式招募隊員的。
阿爾考克在報紙上所刊登的廣告既是針對蘇格蘭代表隊的挑戰書,也是英格蘭代表隊的招募令。不過,考慮到公平競賽的原則,阿爾考克本人不便同時包辦兩支球隊的組建工作,因此廣告在報紙上刊出之后,有興趣應募的蘇格蘭球員將申請寄到阿爾考克的朋友--亞瑟 金奈爾德勛爵那里。身為蘇格蘭人的金奈爾德勛爵只負責收集球員名單和資料,首發陣容的遴選工作則由另一名蘇格蘭人詹姆斯 科克帕特里克負責。而這兩人和阿爾考克一樣,也是遠近聞名的球員。那個時代,足球管理機構的不少工作人員仍然由熱心公益的球員兼任,因而官僚氣息并不濃重,英足總的組織和執行力與現在相比,可以稱得上是驚人的高效。
英格蘭隊和蘇格蘭隊之間的首場比賽原定于1870年2月下旬舉辦,由于是首次嘗試,因此那場比賽的籌辦相當倉促,而且初春嚴重的霜凍天氣也讓場地遲遲無法達到比賽狀態。當時溫布利球場還未興建,阿爾考克將西倫敦肯星頓的一座板球場--橢圓形球場選定為英格蘭隊的首秀場地。這座球場也成了英格蘭隊成立早期的主場。1870年2月,一場霜凍來襲,并足足持續了兩周時間,直到3月10日,該座球場才解除了"不宜比賽的危險狀況"警報,兩支不同地區的代表隊這才終于首次對陣。
作為組織方的籌辦負責人,阿爾考克不僅親自出場,而且還擔任了英格蘭隊隊長。而蘇格蘭隊則由詹姆斯 科克帕特里克領銜。這支蘇格蘭隊中的所有球員都是居住在倫敦的蘇格蘭人,因此大多身份顯赫。負責球員報名的金奈爾德擁有勛爵爵位,隊長詹姆斯 科克帕特里克在不久之后也繼承了家族的從男爵①爵位,成為第八代科克帕特里克從男爵。而另一名球員格萊斯頓,則是當時英國首相威廉 格萊斯頓的長子。光是蘇格蘭隊內的這些顯貴人物,就已經足夠吸引各家報館的注意了。
兩支球隊上半場互交白卷。中場休息后交換場地(據當時的《體育公報》記載,中場交換場地是當時剛剛制定的新規則之一)再戰,蘇格蘭隊的克勞福德首開紀錄,而英格蘭隊的貝克在終場前扳平比分,兩隊最終以1比1握手言和。《曼徹斯特衛報》對首相公子小格萊斯頓的表現格外關注,在次日的報道中稱小格萊斯頓"表現出色"。
這是英格蘭隊的首場比賽,但是如前所述,國際足聯卻并未將其視為世界上的首場國際比賽。其原因是蘇格蘭隊的組建并未通過類似蘇格蘭足協一類的機構,這支蘇格蘭隊的源頭發起人其實也是英足總。
之后在籌劃人阿爾考克的努力推動之下,英足總從1870年11月到1872年2月又先后組織了四場性質相同的友誼賽。每次都是通過蘇格蘭報館刊登廣告招募隊員的。由于時間緊湊、旅費昂貴,因此每場比賽蘇格蘭隊的球員總是由那些居住在倫敦的蘇格蘭人組成。這四場比賽,英格蘭取得了三勝一平的戰績。英足總的數據顯示,1870年11月的那場比賽,上座的觀眾人數約為650人。這是一個讓人略皺眉的數字,而兩支球隊在一場比賽中都排出了1-1-8陣型,即1名后衛、1名中場和8名前鋒。
總體而言,阿爾考克對這5場比賽的效果和影響并不滿意。媒體和球迷都對倫敦當地的蘇格蘭人組成的蘇格蘭代表隊不以為然。他們渴望看到的,是能夠代表兩地足球真實水平的較量。而阿爾考克也因此開始期望能夠率隊北上和真正由蘇格蘭人組建的代表隊一決高下。
蘇格蘭隊VS英格蘭隊:世界上的首場國際比賽
由于蘇格蘭隊在前5場比賽中三負兩平,被英格蘭隊壓倒,極不服氣的蘇格蘭人開始質疑這種比賽的籌劃模式。他們最不滿的是所謂的蘇格蘭隊內極少有真正的蘇格蘭本土球員,其間只有效力于女王公園隊的羅伯特 史密斯專程從格拉斯哥趕去參戰。不過,他也僅僅是在1870年11月和1871年的兩場比賽中出過場。1872年2月的那場比賽,他和另一名俱樂部隊友詹姆斯 史密斯象征性地入選比賽大名單,但是并未出場。其余三場比賽,代表蘇格蘭隊應征上場的球員,多是像格萊斯頓和科克帕特里克這樣居住在倫敦的蘇格蘭人,因此蘇格蘭人認為這五場比賽并不能代表蘇格蘭的真實足球水準。
針對蘇格蘭人的批評,阿爾考克不斷地在報紙上積極澄清。此后他又公開提議,在靠近蘇格蘭的英格蘭北部城市選擇一處場地和蘇格蘭隊再戰一場。這樣,英格蘭隊從倫敦啟程,而蘇格蘭隊則從格拉斯哥啟程,兩隊相當于是在中立場地較量。而英格蘭隊的行程甚至要比蘇格蘭隊更遠,蘇格蘭人不會吃虧,也不會再抱怨公平問題。不過,阿爾考克的這紙戰書空懸了很久,卻一直無人響應。這是因為:及時,蘇格蘭足協當時并未成立,無人可接洽;第二,當時蘇格蘭境內使用的比賽規則和英足總的規則也并不相同。
隨著英國社會對此事的關注逐漸升溫,蘇格蘭當時的豪門俱樂部女王公園隊終于正式接下阿爾考克的戰書,同意由自己組建一支蘇格蘭隊和英格蘭隊交戰。而英足總也在1872年10月3日的一次會議上正式決定,派遣一支代表隊前往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在對手的主場進行一場友誼賽。英足總之所以邁出這關鍵的一步,除了要消弭當時社會上的爭議之外,還宣稱"要教會蘇格蘭人如何運作協會比賽,并且將足球的影響擴大到哈德良長城以北"。
1872年11月底,英格蘭隊抵達格拉斯哥。比賽在11月30日進行,女王公園隊借用了蘇格蘭板球俱樂部的球場作為比賽場地。之前社會上的那場爭論和阿爾考克的戰書都為這場比賽做了免費宣傳,當天涌進了數千名球迷觀戰。而蘇格蘭方面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他們參照當年英格蘭足球總會杯(簡稱足總杯)決賽的票價,將這場比賽的球票定價為1先令。這在當時可謂價格不菲,因為工人在維多利亞時代每周所能拿到的薪水一般也只有20先令而已。
根據的門票收入,主辦方統計出比賽的上座人數應該在2000~4000人之間。由于這兩個估算數值間的差距太大,因此不少史料索性取了較高值,將上座人數定為4000,這大約為兩隊在倫敦期間比賽上座人數的6倍。而讓主辦人員感到意外的是,這場比賽居然吸引了不少女性前來觀戰,她們也成為了國際足球比賽史上的及時批女球迷。
蘇格蘭隊最終派出的首發球員全部來自女王公園俱樂部。他們原本想邀請在英格蘭俱樂部效力的兩名蘇格蘭球員亞瑟 金奈爾德和亨利 雷尼 泰里奧爾參戰,但是這兩名球員最終都未能成行。蘇格蘭隊由球隊隊長、門將羅伯特 加德納負責遴選首發球員。而英格蘭方面,首發11人則由隊長阿爾考克負責遴選。他最終選出的首發陣容來自9家不同的俱樂部,的遺憾是他本人由于腿傷而不能出戰這場比賽。
比賽原定在下午兩點鐘開球,但是由于當天的濃霧天氣,最終推遲了20分鐘開球。兩支球隊的球員也為這場比賽精心修飾了一番,蘇格蘭球員效仿同年2月的蘇格蘭英式橄欖球代表隊,選擇身穿深藍色球衣出場,而英格蘭球員則身穿白色球衣,并且人人戴著一頂時髦的小帽。關于這場比賽已經很難找到圖片和影像資料,只有當時幾家畫報根據現場情形繪制的新聞插圖。
兩隊球員的衣飾很快就糊上了一層泥水,賽前蘇格蘭連降了3天大雨,場地濕滑、泥濘不堪。蘇格蘭隊在這場比賽的上半場踢得更加自如,他們排出了一個偏于保守的2-2-6陣型。由于對方場上11人原本就來自同一家俱樂部,彼此之間早已非常熟悉,因此英格蘭隊一開始顯得并不適應。英格蘭隊這場比賽使用的是1-2-7陣型(一說是1-1-8陣型),用造越位陷阱來限制蘇格蘭隊的進攻。他們普遍比蘇格蘭隊球員更加高大強壯,因此到了比賽的下半場,體力下降的蘇格蘭隊逐漸被英格蘭隊壓制。
在比賽中,英格
世界杯是一個傳奇,其本身正是一套厚重的圖書,記錄了太多的精彩。
——國際足聯副主席、西班牙足協主席維拉
讓我們一起讀懂世界杯,更加了解巴西!
——前巴西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羅納爾多
世界杯年,總有別樣的精彩,我們在球場上享受這一切,也由衷地希望你們可以在這套叢書中享受這一切。
——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
因為四年的周期,它令人期待;因為足球的民族性,它令人心動;因為強的不可預知性,它令人瘋狂。世界杯來了!
——CCTV“足球之夜”制片人劉建宏
一書在手,寶典我有!世界杯功課做起來!
——著名足球評述員詹俊
一部世界杯的“足球通鑒”,讓你更加了解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著名足球評論員蘇東
這個商品不錯~
書非常好 值得收藏 有紀念價值 強力推薦
獻給英格蘭球迷的一本好書
不錯,自娛自樂。
這個商品不錯~
棒棒噠,送貨速度挺快,興奮了一晚上
書收到了,內容不錯,值得收藏
還沒看,不過包裝不錯,快遞很快
包裝值得一贊,每本書都用薄膜包裝,正!
不多說,好東西
包裝很好,質量不錯,滿意。
質量嗷嗷的好
足球鼻祖英格蘭隊的歷史。
了解
英格蘭球迷!
物流贊,超級快!
很好
整體算下來,性價比還不錯
內容不錯
嗯
還行
書籍非常好 本人很喜歡,書的質量一看就是正版的,在當當買書多年,信的過的還是當當。書中自有黃金屋,會一直繼續支持下去的!
好好了解一下英格蘭為啥叫歐洲中國隊呵呵
當當尾品匯,價美物廉,支持!
特價買的,不錯。為什么不能整單回復。。買了一套評論好累
買來看看,了解一下英格蘭足球的歷史.
書很好,體壇周報用心了,內容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這是一本介紹世界杯足球冠軍英格蘭的資料書,內容豐富,資料全面,極具參考價值,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