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國家法學基礎教育中,英美契約法(Contracts)及侵權行為法(Torts)為二基本科目,凡修習法律學之學子,所必修習之。本書即對英美契約法之起源、發展以及今日吾人所見英美契約法之態樣及日后之去向,均作有系統之介紹。特別是英美契約法中之"約因"(Consideration)為英美契約法之重點及特色,乃大陸法中無之,本書對其起源及十九世紀發展出之禁反言(Estoppel)理論及其判例,均有詳細之介紹及討論。第三版中特別以電子商務與契約法設立專章討論。英美契約法中之其他主要內容如要約與保障,防止詐欺條例,意思表示瑕疵如錯誤、虛偽意思表示、強暴脅迫及不當影響,口頭證據法則,當事人行為能力,契約內容之解釋,不法約定及契約違約之救濟等均列有專章介紹,討論時并附有判例詳細論述。附錄中特增列原文式樣英美一般通用之契約樣本。
楊楨,臺灣東吳大學法學學士、澳洲國立蒙納西大學法學碩士、澳洲龐德大學法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現任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教授兼院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及時章 概論
及時節 契約之意義
第二節 契約之類別
第三節 發信主義與到達主義
第四節 美國法律整編契約法第二資匯編
第五節 契約法在20世紀之現狀
第二章 要約與保障
及時節 要約
第二節 懸賞廣告
第三節 拍賣
第四節 保障
第三章 約因
及時節 概說
第二節 約因之意義
第三節 約因之功能
第四節 約因之判斷
第五節 雙方契約之約因
第六節 約因之替代——允諾禁反
第七節 無約因之契約
第八節 蓋印契約
第九節 結論——約因之存廢及大陸法系契約"原因"間之比較
第四章 電子商務與英美契約法
及時節 概說
第二節 契約法之角色定位
第三節 EDI AND B2B
第四節 電子商務契約何時成立
第五節 網際網絡案例一探
第五章 防止詐欺條例
及時節 概說
第二節 防止詐欺條例下須為書面契約之種類
第三節 防止詐欺條例之效力
第六章 錯誤
及時節 概說
第二節 錯誤之種類
第三節 有影響力之錯誤
第四節 衡平法對錯誤之救濟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虛偽意思表示
及時節 總說
第二節 虛偽意思表示
第三節 虛偽意思表示之種類及其效力
第四節 虛偽意思表示與撤銷權
第八章 強暴脅迫及不當影響
及時節 概說
第二節 強暴脅迫
第三節 不正當影響
第九章 口頭證據法則
及時節 口頭證據法則的意義
第二節 適用口頭證據法則之標準
第三節 口頭證據法則之限制
第十章 當事人之行為能力
及時節 概述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締約能力
第三節 心神喪失及酗酒者
第四節 法人
第五節 特殊身份者之締約能力
第六節 元首、公法人與歐洲共同體之締約能力
第十一章 英美法上契約內容之解釋
第十二章 不法約定
第十三章 契約違約之救濟
第十四章 英美契約法形成的歷史過程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法律名詞英中對照表
英美通用商業契約樣本
秩序社會的契約化思考——《英美契約法論》評介
還可以
看過再來評論
非常好,值得一讀,值得收藏
非常經典
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一如既往的好
好,支持,如果需要,下次還找你
質量非常好,真出乎我的意料,包裝非常仔細,非常感謝 ,祝生意興隆!
還可以,包裝可以,沒有損壞
好書 非常好
寫的很用心
想看看這方面的書,還沒看
非常滿意啊
質量非常hao,與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真非常滿意當當的服務太棒了,h考慮非常周到,wan全超出期望值賣家發貨速度非常快,l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hao,yun送速度很快
值得推薦,引用量大,紙質還行
書里面的語言偏向臺灣民法,讀起來有一定難度
臺灣學者所寫,可以用于參考。質量如何有待考察
老師推薦購買的,在作業寫不下去的時候很有參考價值~
書的內容很不錯,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質量也不錯!
此書寫的極其詳實,有些作者自己的觀點也很有意思
臺灣人寫的書讀起來一般都會補習慣,不過本書還好一些,特別是書中講得例子很形象,不那么枯燥乏味。
最近一直在看,內容和我學的不是太相符,部分還是用的上的。
實際上里面得內容我還沒開始看,不過,從質量上看,書身肯定是全新包裝也不錯,里面得內容廣泛,基本上都是我想要看得相關主題。非常喜歡~
最系統介紹歐美契約法理的著作。英美社會構筑于契約之上,所以契約法也可以理解為其社會的“基礎法”,值得讀
這本書也算比較透徹的說出了英美法的契約法的特點,值得一讀。
大學時早已聽聞此書的大名,但鑒于學生時代散漫的玩心太重,一直無暇顧及。最近因為研習英文合同,得到一張書單,照單買回,才發現此書旁征博引,案例豐富,理論透澈,不愧為名符其實的經典教科書,推薦給所有正在研習法律的同仁及想了解英美契約法的讀者們。
聽張淳老師推薦購買,書寫的真不錯!一個段子:出版社邀請作者出此書,作者唯一的要求是紙張薄一點,便于更多的學生低價購買。張老師開玩笑說,不像現在的所謂大家,外表華麗,內容塌塌糊~!~
對楊楨教授仰慕已久,然一直未讀過其作品。大學時代的選修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英美契約法,參考書即是這一本,這門課聽得我如醉如癡,但是玩心太重,每次只聽課,不看書,所以也就沒買過。工作幾年,越發覺得契約精神及契約法之精深和重要,所以決定靜下心來拜讀此書,是以為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