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勞動法》從20世紀90年代初版以來,在歐洲深受讀者歡迎,該書定期再版,至今已出版至第13版。其內容覆蓋面廣、信息更新及時,具有性和實務指導性。全書分為總論、個人勞動法與集體勞動法三大部分。
及時冊為原書的“總論”部分,主要著眼于形成歐洲聯盟法律的機構性框架。討論了主要的歐洲條約、歐盟的主要機構及立法程序、歐洲的社會合作伙伴,涉及了歐盟有關勞動法事項的管轄權限問題,并考察了歐洲勞動法的起源和發展。
從歐洲共同體到歐盟,歐洲勞動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其在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平等就業、勞動安全與健康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本書所包含的法規、學者們的先進理念、以及歐洲法院的判例等對于我國勞動法領域的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均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歐洲勞動法》自20世紀90年代初版以來,在歐洲深受讀者歡迎,該書不斷更新再版,至今已出版至第13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書的內容覆蓋面廣、信息更新及時,具有性、前瞻性和實務指導性。
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進程的中期階段,就我國的勞動法發展而言,雖然在勞動合同、勞動安全和勞動條件、工時與工資支付等涉及勞動基準的方面已經有了立法和相應配套法規予以規范和保障,但是勞動與社會保障總體制度的建設仍然沒有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何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如何充分有效地發揮工會的作用?如何安排集體勞動權利?針對勞動者跨地域流動的頻繁性和廣泛性,如何解決社保基金在全國聯網或在不同省份之間轉移?針對勞動法領域的工資拖欠、男女性別歧視以及個人平等機遇等問題,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針對未成年或女性勞動者,如何在實踐中保障其基本權利?
將布蘭潘先生的《歐洲勞動法》引進并翻譯成中文出版,可能為我國目前解決上述問題,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羅杰•布蘭潘,比利時魯汶大學法學院榮退教授?,F為荷蘭蒂爾堡大學教授,講授比較與國際勞動法以及全球化等課程。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法學院院長、國際勞資關系協會主席、比利時參議院議員、國際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協會榮譽主席。擔任《國際法律百科全書》《國際勞動法與勞資關系百科全書》等主編。
付欣,1971年生,陜西戶縣人。香港城市大學法學博士,西北政法大學教師。曾任非政府組織(NGO)法律項目官員、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副研究員、北京吉利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主要研究方向:刑事司法、人權法、法學實證研究及法律翻譯。先后在國內外發表“論我國的死刑復核制度”等文章10余篇 ,出版獨著《中國刑事司法之實證研究》、獨譯或合譯《歐盟勞動法》《拉丁與日耳曼民族史》等作品5部。
張蕊楠,英國愛丁堡大學理學碩士,任職于西北政法大學。
高一波,香港大學文學碩士,任職于西北政法大學。
陳潔,西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