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參考前人之作、理順中國古詩詞古詩詞的發展脈絡以及人們的各種閱讀需求等要素的基礎上精選編著而成,所選詩詞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傳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見錄于一般選本的清新之作,盡量做到、包羅萬象。為了幫助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唐詩宋詞,編者除了收錄原作以外,還對每位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行了介紹,并對每篇作品的寫作背景、藝術特色、創作技巧等進行了細致生動的解析,同時,還輔以注釋、譯文等欄目,讓讀者無障礙閱讀,給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盡情沉浸在中國古詩詞的美麗世界中。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孕育出魅力無窮的燦爛文明。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代代傳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曉風殘月,讓人流連忘返,魂牽夢繞,更讓人眼界大開,獲益匪淺。你的靚麗、優雅、知性和聰慧,你的親和力、一顰一笑,都會來自古詩詞的滋潤。
讓我們用心感受詩詞文學的精彩之所在吧!領會其意境美,品味其語言美,體會其韻律美。讓好的作品陶冶我們的性情,培養我們的氣質,提高我們的修養,激勵我們熱愛生活,珍惜年華,創造自己的絢麗人生。世間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古詩詞會帶領著我們去尋找、去發現、去聆聽、去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
肖淑琛,女,漢族。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碩士學位。曾在717研究所工作多年,現退休。平時熱愛文學,喜歡書法。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與方法,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完成大量體現創作者個人特性的作品。
上編 唐詩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新嫁娘詞
相思
雜詩
竹里館
鹿柴
送別
問劉十九
哥舒歌
怨情
獨坐敬亭山
勞勞亭上編 唐詩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新嫁娘詞
相思
雜詩
竹里館
鹿柴
送別
問劉十九
哥舒歌
怨情
獨坐敬亭山
勞勞亭
登樂游原
送崔九
終南望馀雪
宿建德江
送靈澈上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憫農其二
江雪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八陣圖
尋隱者不遇
七言絕句
清平調
客中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赤壁
過華清宮
贈別其
贈別其二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近試上張水部
賈生
夜雨寄北
出塞
芙蓉樓送辛漸
采蓮曲(其二)
宮詞
暮江吟
滁州西澗
江畔獨步尋花
江南逢李龜年
春雪
題都城南莊
瑤瑟怨
寄人
涼州詞
楓橋夜泊
烏衣巷
夜上受降城聞笛
桃花溪
隴西行四首 其二
五言律詩
渡荊門送別
送友人
早寒江上有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終南別業
山居秋暝
次北固山下
送李端
月夜憶舍弟
旅夜書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喜見外弟又言別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風雨
落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題破山寺后禪院
望月懷遠
章臺夜思
七言律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閣夜
客至
錦瑟
無題 其
登金陵鳳凰臺
滕王閣詩
五言古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西施詠
夢李白二首 其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佳人
夏日南亭懷辛大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宿王昌齡隱居
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四)
七言古詩
石魚湖上醉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南陵別兒童入京
夢游天姥吟留別
麗人行
夜歸鹿門歌
登幽州臺歌
樂府
將進酒
長相思
長干行其
古從軍行
兵車行
烈女操
長干曲四首
塞下曲其三
下編 宋詞
點絳唇 感興
長相思 吳山青
漁家傲 秋思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千秋歲 數聲鶗鴂
醉垂鞭 雙蝶繡羅裙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
賀圣朝
訴衷情 清晨簾幕卷輕霜
漁家傲 近日門前溪水漲
鳳簫吟 鎖離愁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
鷓鴣天 小令尊前見玉簫
少年游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水調歌頭
……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里,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后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
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作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云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
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后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后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里有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以《登鸛雀樓》這篇而經典詩作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他現存的生平資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里,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閑放。”。后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寫詩,多引為歌詞,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互相唱和,名動一時。
新嫁娘詞 作者:王建
原文: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注釋:
1.入廚下:下廚做飯。
2.羹湯:稀飯。
譯文:
出嫁三天都要下廚,洗手去做羹湯。
沒有問婆婆喜歡吃什么,做完了先讓小姑嘗。
賞析: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余《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后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詩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于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及時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咸,有說淡。這里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夫婿么,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娘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于規定情景。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詩人寫到“嘗”字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余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化為表達的優長。由于詩人善于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于
推薦購買!!!
很好,只是還沒來得及看呢
非常不錯啊
詩詞,是我心中永遠向往的夢境!
值得一看的經典。
兒子喜歡看書,給他囤著慢慢看。
中國文化,尤其是古詩詞真的是美
內容不錯,就是宋詞的篇幅有點少
書還沒看,看上去不錯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代代傳唱至今,就像高山流水,曉風殘月,讓人流連忘返,魂牽夢繞。
很信賴當當的送貨服務 包裝完好 送貨及時
中國古詩詞在電視上看到后深有感觸,學習
字有點兒小,傷眼睛,錢可再掙,但孩子的眼睛卻…但內容還行。
紙質較差,還有點味道,本想好好鑒賞,奈何此書不盡如人意,寄希望于書的內容了
經典古詩,重點解析,講的非常好,非常詳細,有注釋,有譯文,有賞析,很好的課外書。
紙質有些薄,屬于偏學術性的一類書吧,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本書屬同類精品丶當當網物流配送快,價格優丶
而且有大量的參考文獻可以借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也是一本很好的進階引導書。
速度就是個快!昨天中午下單,今早貨到。就是書紙質量差些。
很厚實的書,我看中的是“精講趣賞”。慢慢讀,相信定有別樣收獲。
內容很全面,能幫孩子學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很好,有釋文和詩詞背景,看詩詞大會,更喜歡這種文本了
書很厚兩本,光看紙質的話不值這么多錢,總有種盜版書的感覺,再就是排版很密集,看看內容再來追評吧。
古人云:“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見,只有三者并用才能達到良好的讀書效果。而朗讀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
自從買了這本書后,兒子每天早上起來都會背誦一篇古詩,對他的幫助很大。很不錯的書。
要好好研究古詩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好好學習
不但書已破爛,快遞更惡心,包裹根本沒到,物流卻顯示早已簽收。打了N多個服務電話,才把書送達。當當這是要關門的節奏?書的內容個人喜歡,所以爛書也將就留下了。
中國古詩詞 精講趣賞(上下)中國古詩詞 精講趣賞(上下)
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孕育出魅力無窮的燦爛文明。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代代傳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曉風殘月,讓人流連忘返,魂牽夢繞,更讓人眼界大開,獲益匪淺。你的靚麗、優雅、知性和聰慧,你的親和力、一顰一笑,都會來自古詩詞的滋潤。
所選皆為名篇,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淺顯易懂。內容豐富,紙質一般,對于學生或者初學者有利,作為古代文學愛好者,閑來翻閱,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