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詩里特別有禪圖書
人氣:35

詩里特別有禪

(詩是至美的文字,禪是玄妙的哲學。復旦大學中文系駱玉明教授以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學養,對近百首詩詞進行精辟品鑒,開創以詩解禪的新視野。讓您于云淡風輕的古詩中,輕松了解禪文化,領悟人生智慧,享受心靈寧靜。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中國古詩詞  
  • 作者:[駱玉明]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3949921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8
  • 印刷時間:2017-08-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很多人覺得禪深奧玄虛,說不明白,其實她就在詩詞中等你發現。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在這些耳熟能詳看似普通的景物和情懷描寫中,實際蘊含著豐富的禪趣。

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主編駱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傳統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對中國古代近百首詩詞進行精辟品鑒和解析,使讀者從中了解到中華禪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書意蘊深邃、悠遠,文字優美洗練且平易近人,使讀者從閱讀中收獲真正的寧靜,升華自己的心靈。

編輯推薦

² 詩是至美的文字,禪是玄妙的哲學。

² 十八篇哲理散文,開創以詩解禪的獨特視野,帶你品詩中禪趣,以禪意解詩。

² 優美而洗練的文字風格,豁達而深廣的人生智慧,可讓心靈享受真正的寧靜。

² 駱玉明教授曾主編《中國文學史》引發學界震動,所著《簡明中國文學史》由海外著名文化機構出版,為首次引起西方學術界關注和重視的中國大陸學人文學史著作。

² 2017全新精裝修訂版,內文附有齊白石先生精美插圖,帶你走進詩與禪的獨特意境。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因講課風格幽默生動而深受廣大學生喜愛。有魏晉名士之風,愛好圍棋與茶酒。

駱教授自評:“我是一個俗人,教書吃飯,喜歡孩子。”

與章培恒先生共同主編《中國文學史》引起學術界的震動。

所著《簡明中國文學史》

由歐洲著名學術出版機構“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Brill)出版,

成為首次引起西方學術界關注和重視的中國大陸學人文學史著作。

代表作品:

老莊隨談》

世說新語精讀》

南北朝文學》

美麗古典》

目錄

一、鳥鳴山更幽 / 002

一切都會過去,

變化的背后仍然是一個深邃的幽靜。

二、拈花微笑 / 012

花雖微渺,

卻顯示著人世的美好。

三、何處惹塵埃 / 022

煩惱不起,清靜自如,

便能達到真正的覺悟。

四、滿船空載月明歸 / 036

什么也沒有得到,

空船而去,空船而歸,但心是歡喜的。

五、坐看云起時 / 046

落花隨流水而去的所在,

有另一片美好的天地向你展開。

六、春在枝頭已十分 / 058

那個遍尋不得的意中人,

原來就在身邊不曾注意到的地方。

七、只許佳人獨自知 / 066

生死流轉,

不知是誰在何處栽下了最初的種子。

八、我今不是渠 / 078

影子是我,

但我并不是那個影子。

九、夜半鐘聲到客船 / 084

人生總是有很多艱辛,

除了對自己,沒有人可以說。

十、禪意的月亮 / 096

月亮只是一輪,卻普遍地在一切水中顯現出來,

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顯現。

十一、平常心是道 / 106

世俗的知識和欲念就像一件濕衣服一樣,

緊緊裹在我們身上,脫不下來。

十二、吃茶去 / 116

世事無常,都在變化之中,

該來的總要來,該走的總要走。

十三、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 124

我們看到的『清清楚楚』的東西,其實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十四、雁過長空,影沉寒水 / 134

生命只是一種偶然。

萬千景象不過都是瞬間的變化。

十五、長嘯一聲天地秋 / 142

一輪孤月,無限江山,禪者驚破夜空的長嘯,

令天地為之動容,于是蕭瑟之氣,彌散四野。

十六、春來草自青 / 152

禪在自然中,

也在樸素的生活中。

十七、禪者,活潑潑也 / 162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剎那里收藏。

十八、四廂花影怒于潮 / 174

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

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跋:如何說禪 / 184

在線預覽

也許,每個人都曾在生活的某個時刻體會到幽靜又深長的意味。

各種各樣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中響起,喧囂嘈雜的、清朗悠揚的、氣勢宏大的、悲切低回的,然后逐一消退下去。在此起彼落之間,你聽到深邃的幽靜,莫可名狀,令人心動。

換一個角度來說,世界像一個熱鬧的舞臺,各色人物你來我往,推推搡搡。有的自命不凡,躊躇滿志;有的身敗名裂,灰心喪氣。然而一切都會過去,在一切變化的背后仍然是一個深邃的幽靜。

我們常說的“安靜”,有時指一種單純的物理意義上的狀態:聲音愈是低微愈是安靜。它也許會讓人感到幾分寂寞或枯燥,但終究跟人的心情沒有多大關系。

而另一種安靜,或者換一個詞,幽靜,卻更富于精神性和情感意味的。那是脫離了虛浮的嘈雜之后,面向生命本源和世界本源的一種感受。這種幽靜得之于自然,同時也得之于內心,物我在這里并無區分。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詩中“艅艎”是一種比較大的船,“泛泛”是任意漂蕩的樣子。王籍是在游覽,不是要趕路。心情很放松,天氣也好,眼前的景色顯得格外清朗、開闊。所謂“空水共悠悠”,寫出天水一色、相互映照,一片遼遠恬靜的樣子,而“悠悠”二字,也體現了心境的清朗和從容。遙望遠處的山峰縈繞著淡淡的云霞,近處陽光伴隨著水波的流動而閃耀。這是一個生動的自然,它有美妙的韻律。

偶然間注意到有些聲音響起來。是蟬鳴,是鳥啼,但蟬鳴和鳥啼卻更令人感覺到山林的幽靜。說得更確切一些,是把人的靈魂引入到山林的幽靜,融化在自然的美妙韻律中。這時忽然想到在官場、在塵俗的人世奔波太久了,如此疲倦,令人憂傷。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中國詩史上不斷被人提起的名句。《梁書 王籍傳》中特別提到這兩句詩,說“當時以為文外獨絕”。怎么叫“文外獨絕”呢?就是在文字之外,別有意蘊,奇妙之處,世人不能及。當然,后代類似的寫法很多,但在王籍的時代,這樣的寫景筆法卻是首創,所以有這兩句,王籍足以名垂千古了!

一般人分析這兩句詩的妙處,總是歸納為“以動寫靜”,認為這樣比單純地寫靜更為生動,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也說:“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這當然不錯,但是還可以追究得更深一些。在這首詩里所寫的“靜”,不是物理意義上的靜,而是體現著自然所內蘊的生命力的靜,是人心中摒除了虛浮的嘈雜之后才能體悟到的充實瑩潔的恬靜。這種靜自身沒有表達的方式,而蟬噪鳥鳴,正是喚起它的媒介——你聽到聲音,然后你聽到了幽靜。

……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整首詩沒有完整的景物畫面,沒有游覽者的行動過程,它只是擷取了兩件事物——聲音與光的變化,便恰好地呈現出“空山”的靜謐與幽深,以及含蘊于其中的深長意味。

如果說,世界根本是個“無常”,海也會枯石也會爛,但那種過程不是某個人在某個當下可以體會到的,它有賴于知識和推理。而聲音和光,則無時不在變化之中,無時不在演示無常,只是它太平凡,人們未必能注意到。

王維在這首詩中用了一個特殊的選擇,將它凸現出來了。

這里寫到的聲音是不見其人而但聞其聲,它是虛渺的,若有若無的,好像浮動在一個不能確切把握的地方;而光,是黃昏時透過樹林投射在幽暗的青苔之上的陽光,它也是虛渺的,若有若無的。你凝聽著那個從虛空里傳來的聲音,想要確認它、捕獲它,可是它已經消失了;你凝視那個浮動的光影,想要感受它、體會它,可是它已經黯淡下去。聲音和光處于“有”和“無”的邊界,把人心從“有”引入到“無”。在一瞬間,你也許能夠對世界的真實與虛幻獲得一種生動的體驗和深刻的理解。你如果知道佛家所說“五蘊皆空,六塵非有”的理念,這一刻難免會想起它。

不過王維寫的是詩,不是佛學講義。詩止于感性,它給出了提示,讓人受到感染,然后停留在意味深長的瞬間。終究,禪的本質是悟,不是一個依賴言說的道理。

媒體評論

禪是中國文化中玄妙的一個部分,也是與人心能相互打動的一個部分。今天市面上有很多人都在說禪,他們只是把禪看成一種哲理,或者說心靈雞湯。但禪不是心靈雞湯。禪也不是人人都能夠說得的。駱玉明老師可以。不僅僅因為他的學識,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禪的境界,他能夠把他看到的禪的境界,用禪的語言來向我們表述。讀這樣的人寫的書,我們才有可能理解什么是禪。

——知名學者 鮑鵬山 教授

駱老師是我們學術界里都非常尊敬的前輩。他門生弟子如云,也是我的老師。

——復旦歷史系 錢文忠 教授

駱玉明先生在古典文學研究圈內,可稱“別才”,一種獨特的本領是以性靈馭學問。詩史名作,注說者已多,而駱先生以與禪思映照,則每能寓新意而得正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趙昌平 總編輯

他(駱玉明老師)把切己的生命體驗融入豐富的知識學問之中,通過具體的文學作品,使得已經死去了的歷史、歷史人物復活過來,歌哭談笑,淋漓盡致,仿佛那一切就發生在我們中間。

——復旦中文系 張新穎 教授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次購物太糟了,10號的訂單,21號才到

2017-11-21 20:15:4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this is a new edition book.

2017-11-15 10:16:42
來自a***8(**的評論:

這本書的內容很好,值得一讀,性價比較高。

2017-11-15 13:01:14
來自元始天**的評論:

書不錯!!!

2017-11-15 16:21: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美的一本書,字體、配色、紙張觸感都剛剛好,到手之后非常驚喜。很早之前就想讀一讀禪,所以看到書名就下單了。正如腰封上的文字:詩是至美的文字,禪是玄妙的哲學,兩者結合,妙不可言。

2017-09-18 15:00:01
來自書語陽**的評論:

書名比內容要好

2017-10-06 20:09: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尋找了很長時間的書,在書店看到了,新出版的立即下單訂了。而且這次快遞也很給力,晚上9點訂的,第二天早上9點就到了。謝謝。

2017-10-08 11:03:11
來自仇池狷**的評論:

一般般。。。。

2017-10-14 14:11: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受益匪淺,喜歡

2017-10-14 18:23: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2017-10-14 22:20:52
來自***(匿**的評論:

挺好的。。

2017-10-23 08:03: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其它內容未看

2017-11-05 00:08:56
來自姜肖波**的評論:

特別好,書沒有被損壞,內容也很好看,五星!

2017-11-10 15:20:23
來自行者劉**的評論:

駱玉明的這本書寫得很好。宗教、哲學原本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和感悟,后人愈發的將其神秘化。此書將禪宗還以本源,拋棄了禪修的視角,而強調禪宗的“參悟”。人類的信仰不應當是令人痛苦的,而應該是是令人愉悅、快樂的。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試圖向信仰尋求解決之道,而信仰卻告訴我,你受的苦難還不夠,這是不講道理的,也是違反人性的。本書關于蘇軾的部分尤為推薦,“空”與“悟”理應是一種狀態,不應是執念,“空”必須要空掉其本身。蘇軾在朝堂之上能為國家、為百姓謀福祉,在江湖之遠可以沉浸在酒食之中獨享其樂,方是“禪”的本源。此書副線還是禪宗簡史,對于禪宗的…

2017-11-13 17:33:22
來自夜行的**的評論:

這是我收的第二本了,以前看過平裝本的,非常喜歡,精裝本毫不猶豫,買來收藏

2017-10-07 12:19:28
來自黃山淮**的評論:

知道這本書的時候上個版本已經缺貨,終于再版了,書的質量很好,喜歡

2017-11-10 19:42: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詩里特別有禪 應該是今年讀到的好書之一,詩詞與禪意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個幽深的視角,作者解說得很到位,一本不忍讀完的好書!

2017-10-31 14:21:4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