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橫跨了從南北朝末期到唐朝的四百年歷史,既沿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軌跡,又不拘泥于此,他緊貼大唐的歷史,加以豐富的細節,把詩人們當成一個個鮮活的人來講述。他們也“刷著朋友圈”,喝酒擼串,在人世間策馬奔騰。作者別出心裁地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敘事變得妙趣橫生,再加上幽默風趣的“六神體”,把一段段詩歌的起轉承合、刀光劍影、愛恨情仇娓娓道來,帶你領略大唐精彩絕倫的詩歌江湖,讓我們在忍俊不禁中重溫溫暖風雅的唐詩記憶。
毫無疑問,六神磊磊是當今自媒體寫作的高峰。 他引得無數英雄竟“折腰”:羅振宇、魯豫、蒙曼、史航、張帆、史杰鵬、野夫、十年砍柴………他們都愛六神磊磊。
他是草根英雄,追隨者無數:粉絲近千萬,篇篇十萬加。文章不脛而走,常常霸屏,創造了自媒體寫作的奇跡。
他是2016中國年度新銳榜“年度個人新媒體”獲得者。
究竟為什么,他讓千萬人喜愛?
他讓人忍俊不禁。毫無疑問,六神磊磊是有趣的。“世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有趣的靈魂,寫有趣的文字。他的文字,從來不為了取悅而撩撥,而是讓你讀著讀著,情不自禁地,甚至毫無預料地,捧腹大笑。
他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全唐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被他用活色生香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從初唐到晚唐,重要的人物,他用輕盈的筆觸,栩栩如生地還原在我們面前。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唐詩的力量與美。
他對人性洞若觀火。這世上的兒女情長、世態炎涼、升遷貶謫、草莽英豪、離愁別恨,細微之處見人性,讓人禁不住懷疑,這樣的對人性、對官場、對世情的洞察,怎會出自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之手。
他溫柔敦厚,深情,正直。無論是對唐詩的流失散佚,還是對老杜的一往情深,無論是四杰的多舛命運,還是杜甫對李白的“基情”,他對人,對事,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了解、同理、正直和深情。所以,北大的張帆教授說,他的價值觀和我是一樣的。
這是一本淺近的唐詩入門讀本。六神磊磊用了兩年的光陰,傾情于唐詩,寫出一個輕諧版、深情版、史詩版的唐詩三百年。只要你常用漢字,懂得21世紀的漢語,通過這本書,你和唐詩的距離,就只隔著一道矮墻。
王曉磊
筆名六神磊磊,曾為時政記者。著名自媒體人。2013年12月開設專欄“六神磊磊讀金庸”,借武俠人物評說時事熱點、社會現象,成為最有影響的自媒體之一。獲2016中國年度新銳榜“年度新媒體”(個人)等獎項。
除了評點金庸外,六神磊磊的“唐詩系列”也大受讀者歡迎。由于風格獨特,有個人見解,其單篇唐詩題材文章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往往迅速閱讀傳播數百萬次,成為當前新媒體上的一大景觀。
目錄
序
今天能讀到唐詩,你知有多幸運嗎?
謝?I死后,王勃生前
唐詩的崛起,還是沒半點征兆
引爆!唐詩的寒武紀
有趣的王家人
宋家的長子
軍曹的絕唱
浪漫的初唐
我只留下了六首詩,但還是無冕之王
盛唐,那個偉大的詩人朋友圈
如果沒有李白
李白到底有沒有千金裘
猛人杜甫,一個小號的逆襲
杜甫的太太:我嫁的是一個假詩人
老實的情圣
大唐的學渣和考霸
還我煌煌大唐
唐代詩人里的好男人
從唐朝的節婦到明清的蕩婦
武俠小說怎么用唐詩才高明?
中唐的幾場“華山論劍”
放下筷子罵娘的白居易
我活二十七歲,讓你爭吵千年
“三百首”里不會有的那些“冷門”好詩
何當共剪西窗燭
李商隱的小宇宙
唐詩里最美的四種植物
聶夷中的兩個夢
從長城窟到菩薩蠻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唐詩,就是一場太陽和月亮的戰爭
盛唐,那個偉大的詩人朋友圈(節選)
轉眼間,已是公元719年,大唐開元七年。這是一個平靜的年頭。
這一年里,值得一記的事,似乎就是五月發生了一次日食。在一番象征性的厲行節約、裁樂減膳之后,皇帝唐玄宗百無聊賴,在朋友圈里刷了條信息—“今年無事”。
要真是無事才怪。
其實,在這一年的詩歌圈子里,發生了許多日后會震動天下的大事。
在四川,有一個官宦人家的女孩兒出生了,后來叫做楊玉環。
在湖南,有一座壯觀的大樓修好了,主持工程的是大文豪張說,這座大樓后來定名岳陽樓。
在河南,一個七歲的孩子開始嘗試作詩,他的作文題目是“鳳凰”,他叫做杜甫……
當然,此刻的詩歌江湖上,還輪不到杜甫亮相。
就在他咿咿呀呀念詩的時候,一個白衣飄飄的少年走來了。他摸了摸杜甫的頭:
“你還小,先不忙出場。這詩的盛世,且先讓我來開啟吧。”
二
白衣少年打開了手機。在朋友圈里,許多詩人都在七嘴八舌,熱烈討論著未來。
一個叫王昌齡的京兆人說:我要高考。
一個叫孟浩然的湖北人說:我要異地高考。
一個叫李白的安西人傲然一笑,說:我要保送。
白衣少年淡淡一笑,留了個言:我要選秀。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少年昂首出發了,目的地是長安。他隨身帶著心愛的吉他,哦對不起,是琵琶。在當時,琵琶就相當于今天的吉他。
那時長安的娛樂圈競爭很激烈,最紅的一個新人叫做張九皋,此人不但有才,而且很有后臺。他有個親哥哥叫做張九齡,是大唐詩歌俱樂部常務副主席。
更要命的是,這個張九皋還得到了當時大唐文藝女青年俱樂部名譽主席—玉真公主的青睞,已經內定了要當選秀冠軍。
然而我們的白衣少年毫不畏懼。他提著吉他,啊不,是琵琶,傲然走上了舞臺,開始演奏。
要知道,那時候的琵琶只有四個音位,遠遠沒有現在表現力強,但那又怎樣呢?有才就是任性。
少年的這一首搖滾琵琶曲,就是千古名曲《郁輪袍》。聽名字都很ROCK。
一曲奏罷,全場掌聲雷動,臺下的導師玉真公主更是激動得站了起來:
“小鮮……啊不,小伙子,除了吉他,你還有別的什么才藝嗎?”
“我還會寫詩。”
公主不禁動容。要知道,那時候可是唐朝,當時所謂的“會寫詩”,和現在不是一個概念,不像現在,只要能湊齊五十六個字的老干部都敢說自己會寫七律。
“那我就考考你。不要讓我失望哦。”
公主當場給他出了一道題:“十秒之內寫一首詩,必須要有愛情、有暖男、有季節、有地理、有植物、有王菲。”
我們的白衣少年脫口而出: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玉真公主頓時淚流滿面。她說出了改變少年一生命運的話:“I want you!”
旁邊的導師—大唐詩歌俱樂部主席張說先生小聲提醒:“公主,之前您要內定的冠軍張九皋呢?”
公主滿臉無辜:“張九皋是誰?”
這個白衣少年,叫做王維。
順便說一句,那個被他黑掉的才子張九皋,后來雖然也人生事業順利,當了大官,但在文壇上卻一輩子都沒抬起頭來。
直到很多年以后,張九皋的第N代重孫子里才終于出了一個猛人,拿到了“大元好聲音”的冠軍,算是給先人爭了口氣。這位牛人的代表作你一定聽過,就是那首“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他的名字叫張養浩。
唐詩,就是一場太陽和月亮的戰爭(節選)
一場又一場日與月的戰斗,仍然在不斷爆發,讓人眼花繚亂。
比如哪一首是好的五言律詩?一位叫王灣的高手先聲奪人,拋出了關于太陽的金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同時代的大師張九齡,則以一首關于月亮的神作捍衛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接著,王維出手了,歌詠的是太陽: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師杜甫淡淡一笑,又寫出了《旅夜書懷》: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他們從五律殺到五絕,從初唐殺到晚唐。有“藍田日暖”,就有“月落烏啼”;有“落日照大旗”,就有“月下飛天鏡”;有“白日放歌須縱酒”,就有“夜吟應覺月光寒”;有“東邊日出西邊雨”,就有“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于,廝殺進行到了最激烈的階段。一頂萬眾矚目的金冠被捧了出來:誰,是唐詩的及時名?
它一直被不少人認為是屬于太陽的,正是崔顥的《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相傳李白看到了這一首詩,都覺得服氣,說自己沒法再寫黃鶴樓了。這首詩也經常被列為唐詩及時—連李白都為它低頭,誰還
這才幸運地被一些樂府詩的集子保留了,傳了下來,否則說不定都已經失傳了。
李攀龍激動得一拍桌子:“這樣牛的一首詩,居然沒有人注意它?”
他讀了又讀,鄭重地把它選了出來:我要推這首詩!
有了大才子的力推,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傳誦著它,這首詩的江湖地位也青云直上,從當初的默默無聞,變得蜚聲天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它就是被埋沒了數百年的《春江花月夜》。
它華麗又空靈,深沉又壯美。學者稱它為“孤篇橫絕”,這一句評語后來被通俗地演繹成了另一句話:孤篇壓全唐。
看來,日月之爭徹底勝負已分了?
不是的。“孤篇橫絕”,是一座耀眼的金杯。但是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五萬篇唐詩中,究竟哪一首,才是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記憶,不論生長環境、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千古一詩?
讓我們的目光來到盛唐。我們的老朋友王之渙,正昂然立在鸛雀樓頭,高高舉起了權杖: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們之前介紹過這首詩。這二十個字,之洗練,之壯闊,之雄視千古,仿佛不是出自人的手,而是出自神的剪裁。它是唐詩里的最強音,是盛唐氣象最的代表。
如果沒有下一首詩,“白日依山盡”要奪魁的。我們每個小孩子背的及時首詩,都會是它。
然而,在這最最關鍵的一戰里,李白出手了。他是帶著一身月色而來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論境界、論匠心、論巧奪天工,“白日依山盡”都不輸給“床前明月光”。它是輸給了人心—前者是宏偉的豪言,后者卻是心靈上柔軟的一擊。日間的浩蕩氣象,再寫到極處,也終究沒有月下的相思打動人。
這兩首詩,其實也正是中國人矛盾的兩面。在白天,裹挾在大時代的征塵里,為了生存和理想奔走,勉勵自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夜晚,則又每每想起了鄉土、故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潸然淚下。
太陽和月亮,對于中國人來說,早已不只是遙遠的天體,它們早已鐫上了李白、杜甫、張九齡、薛濤們的悲憂喜樂,并時時提醒著我們,在千百年前的某一日、某一夜,那些才華橫溢的先人們看著它們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跟著六神慢慢游走在唐詩中,用現代化的語言減少古詞的難懂,喜歡
六神磊磊讀金庸的忠粉,電子版很喜歡,果斷入手。說實話,真心怕以后讀唐詩都跟著六神磊磊跑偏。
評論唐詩的書籍有很多。六神磊磊切入角度比較新穎。又運用了符合當下閱讀的寫作方式。但是看完發現頭重腳輕。文字水平不在一個水準。休閑讀物。可看可不看之間。
很不錯!內容非常有特色,語言簡潔而極其幽默,而且淺顯易懂!拉近現代人與古代詩詞的距離!
六神磊磊曾說,他看過的書,比別人光看過書名的書還多,從這本書中便可見其功力,并非吹牛啊。
原本就對唐詩人的先后分不清,對詩的背景了解也不細,有了這本書,OK!
一直看六神磊磊的公眾號,有的文章在公眾號里出現過,解讀唐詩和詩人的文章,不錯
喜歡作者風趣幽默的語言,同時又具有詳實的資料和歷史知識儲備,在評價各位詩人時似是信手拈來、旁征博引,而實是有備而來、厚積薄發,使讀者既增長知識,又有讀書的樂趣。
難得有趣又有料的書,作者筆法詼諧,文史功底扎實。對唐朝的有名詩人,一一點到了,唐詩的發展脈絡也介紹了個大概。用他自己的話說,摘一朵唐詩的花給眾生,整座花園的芬芳還留給大家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