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怎么了——女孩讀本》以女孩的青春期心理為出發點,從青春期女孩的心理、情緒、思維、情感、交際、個性、學習、性心理等方面列舉困擾青春期女孩的種種心理情形和思想問題,給出了合理的建議和合適的解決方法,旨在解除青春期女孩在這個特殊時期所產生的困惑,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以積極快樂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青春是快樂奔放的,青春是夢幻多姿的,青春是迷惘糾結的,它讓你煩,讓你哭,也讓你笑……《我的青春怎么了——女孩讀本》讓青春期女孩對自己青春期的行為和心理釋然,也為女孩排憂解惑。
劉穎,有近10年的心理學研究經驗,曾供職現代教育雜志社,在國內知名雜志發表教育類文章近百篇,出版了《0—3歲寶寶早教方案》《80后新爸媽育兒經(0—7歲)》《讓孩子愛上閱讀》《玩出健康聰明寶寶》《與爸爸一起成長》《三代同堂育兒經》《好人格決定孩子的一生》《正能量的孩子—找準心理時機教育孩子》等十余部家教類圖書。她提倡 “走心”教育理念,給諸多教育機構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指導,幫助不少家長解決了家庭教育的問題。她的成功寫作事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齊魯晚報、菏澤廣播電視報、山河網站、菏澤市電視臺等煤體相繼采訪并報道了她的寫作經歷及其作品。
及時章 青春期女孩的心理:自主又自惑
1.我的事情我做主:獨立性增強/003
2.一會兒樂一會兒愁:情緒多變/008
3.誰也別想接近我:心理上“鎖”/013
4.幼稚可愛漸行漸遠:向成熟過渡/016
5.我就喜歡追求時尚:個性很強/021
第二章 青春期女孩的情緒:細膩又脆弱
1.我不想做乖乖女:叛逆心理/027
2.我怎么總是懷疑別人:多疑心理/031
3.我不想去公共浴池洗澡:羞怯心理/036
4.我永遠都是丑小鴨:自卑心理/040
5.我喜歡上了鏡子:自戀情結/045
第三章 青春期女孩的思維:多愁而善變
1.我討厭比我的人:嫉妒心理/051
2.我不好意思說出口:我有小秘密/055
3.怎樣打扮才漂亮:個人形象提升/059
4.我怎么不是“白富美”呢:虛榮心理/062
5.活著真沒意思:輕生念頭/066
第四章 青春期女孩的情感:敏感而單純
1.一見到他就臉紅心跳:初戀/073
2.她總是一廂情愿地喜歡他:單戀/076
3.愛情的小鳥飛走了:失戀/080
4.我喜歡上了老師:畸形戀/084
5.我是喜歡他還是愛他:友情還是愛情/088
第五章 青春期女孩的人際交往:困惑又自鎖
1.大家為什么都不喜歡我:排斥心理/195
2.她總是害怕別人的目光:社交恐懼癥/098
3.我很難向別人敞開心扉:閉鎖心理/101
4.一花難成春,落花人獨立:孤獨心理/106
5.我就是看不慣這樣的老師:抵觸心理/109
第六章 青春期女孩的個性:反復又無常
1.她在崇拜中失去自我:追星/115
2.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離家出走/118
3.她總是草木皆兵:多疑/122
4.為什么他們都喜歡欺負我:懦弱/126
5.她像一根軟弱的藤:依賴/130
第七章 青春期女孩的學習:多變又迷茫
1.我不想去學校:厭學心理/137
2.又要開學了,心里好緊張:開學恐懼癥/141
3.我怎么努力成績都上不去:“高原現象”/144
4.為什么總在考試的時候精神崩潰:考試焦慮癥/148
5.高分不報喜:考試作弊/152
6.一到考試就全想不起來了:遺忘規律/156
第八章 青春期女孩的性心理:茫然而沖動
1.她總是偷偷地閱讀與性有關的書刊:性意識/163
2.我怎么做這樣的夢:性幻想/167
3.過早發生性行為真的不好嗎:“禁果”的誘惑/171
3.誰也別想接近我:心理上“鎖”
隨著生理的發育和心理的發展,青春期孩子不但在身體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在心理與自我意識等方面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漸漸褪去了童年時期的天真、直爽與情感外露的特點,逐漸轉向含蓄、穩重、成熟。這時新的“自我”出現了,獨立意識不斷增強。這樣一來,大部分孩子都會發生一個很大變化,比如原來那些“話語連篇”、“言無不盡”的愛說愛笑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起來。有些女孩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與人交往,越來越不愿意與人接近,更不愿意別人靠近自己。她們將自己的心思鎖在狹隘的空間,層層保裹起來,顧影自憐,不愿意向任何人吐露心思。這樣長期封閉,會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讓個體與世隔絕的實驗。為了吸引試驗者參加,心理學家給出十分優厚的條件,參與者的生活是“自由”、“舒適”的。不但可以隨意吃喝玩睡,而且可以得到一大筆酬金。每一個實驗室都設置一張舒適的床,還放置著許多美味佳肴,的要求就是與世隔絕一周的時間,并且房間里是無聲、無光,也沒有任何人陪伴。試驗開始前,幾個大學生自告奮勇地去報名,他們在進入試驗室之前,都拍著胸膛說自己一個人在里面待一個星期是沒有問題的。進去之前,他們個個誓言旦旦,但進去之后,沒有一個能睡得安穩、吃得香甜,更沒有一個覺得舒適和好玩。,沒有一個能熬過一周,在里面待的時間最長的才三天,兩天時間還不到他們就急躁地敲打墻壁要求將自己“釋放出去”。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們出來時竟然個個都神經兮兮的,不但行為愚笨,神情木訥,而且連動作都不協調了,過了好幾天才慢慢恢復原來的樣子。
從上面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脫離了社會是難以生存下去的,因為孤獨的心理與閉鎖的環境,會嚴重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見,正常的社會生活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而正常的人際交往對人的成長也極其重要。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任何人都不可能獨自一個人生活。因此,青春期孩子不能將自己禁錮起來,更不能給自己的心靈上鎖。
心理上“鎖”的女孩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及孤獨感,她們不想與他人交往,不想向別人吐露自己的心聲。她們認為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常常覺得自己不被別人理解。這些女孩常常表現為: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不愿與家長溝通,不愿與老師交流,不愿與同學或朋友對話,對氣氛熱烈的場景無動于衷。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害怕交往,總是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
一般來說,有閉鎖心理傾向的女孩要比男孩多一些。因為步入青春期的女孩,自我意識的覺醒往往比男孩要早,而且女孩的心思比較細膩,敏感多穎,羞澀感也特別強。此外,她們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內隱性很強,她們常常會不好意思向他人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還會在面對異性或陌生人時感到羞怯難當。她們的情感世界極其豐富,同時又非常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生怕自己的言行不慎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這種強烈的自我抑制心理之下,她們思想與內心的情感總是堵多疏少。如此長期發展下去,就會漸漸形成自我封閉的心理。
小菲自從上中學以后,沒有以前開朗活潑了。平時,她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待在房間里。她不想與父母溝通,不喜歡與同學交流,從不輕易向別人吐露自己的心思,尤其討厭自己的弟弟小強,因為弟弟經常隨意翻看她的東西。于是,她把自己秘密的東西都收藏在抽屜里,并且將抽屜上了鎖。
對于小菲的做法,媽媽非常不解,覺得女兒的行為不可理喻,總是指責女兒太小氣。不過,爸爸不但沒有責怪小菲,還格外關心她。不管小菲的情緒如何變化,他都會耐心地聽小菲把話說完,并幫她認真地分析情況,然后告訴她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好。當小菲表示不想聽時,他就馬上停止說話。爸爸還給小菲買了一個帶鎖的日記本,鼓勵她寫日記,向自己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盡管家里的房子不是很大,但爸爸還是留出一個房間給小菲,而且將房間里的抽屜都安了鎖。這樣,弟弟再也不能亂翻小菲的東西了,而小菲也擁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間。爸爸的關心,讓小菲覺得爸爸很在意自己,漸漸地她開始信任爸爸,覺得爸爸可以和自己產生“心靈共鳴”,也不再那么“沉默寡言”,愿意向爸爸敞開心扉了。
女孩產生閉鎖心理以后,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就會對她以后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家長平時應多了解孩子,多關心孩子在青春期的“不正常”表現。一旦發現女兒有閉鎖心理,應及時疏導,多了解她的內心,多安慰和幫助她,多注意融洽親人及同伴之間的關系,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及朋友的關心,以滿足女兒心理歸屬感的需要。這樣,可以使她消除戒備心理,慢慢產生安全感與信任感,從而能夠放開自己,接受別人。總之,一旦發現女兒患有“閉鎖心理”,一定要及時調適,不可任其發展下去。希望以下方法能對你有所幫助:
(1)融入同伴之中
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在文化教養及興趣愛好等方面,與別人會有諸多的不同之處。即將走入社會的青少年,要盡可能地縮小自己與同齡之間的差異,不要脫離同伴,更不可以做索然獨居的“超人”。要知道,自傲清高是不利于一個人的成長的,強烈的孤獨感只會摧殘身心。如果把自己融入同伴之中,快樂就會不請自來。
(2)學會廣交朋友
平時要主動地接近他人,為自己創造一些交往與互動的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女孩只有親近他人,關心他人,才能廣交朋友,才能擴大社交面。多與閨蜜或好友真誠、坦率地交往,多與她們溝通交流,孤獨感自然會慢慢地消退,心也就慢慢打開了。
(4)培養廣泛的興趣
十幾歲的女孩應該是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如果發現自己有不愿與人交往或不喜歡向別人傾訴時,就應及時調整,給自己安排一些豐富有益的活動,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當你投入到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中去時,你就會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豁然開朗了。
4.幼稚可愛漸行漸遠:向成熟過渡
青春期女孩的身體往往會發生很大變化,除了身高、體重增加、力氣增長外,還會出現第二性征,如胸部慢慢變大了,每月一次的“例假”開始來臨,臉上長出了“痘痘”…… 看到自己的身體悄然發生變化,相信每一個青春期女孩在驚異的同時還會不安,也有一些女孩會感到惶恐、害怕,對自己成長的變化感到神秘而恐懼,特別是那些敏感而脆弱的女孩,會覺得這一切是那么的令人難堪而又羞于啟齒。她們往往會懷疑自己會不會是生病了。這些倒霉的事情怎么都發生在我身上?我該向誰求助呢?面對這些糟糕的情況,我怎么好意思向爸爸媽媽開口呢?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女孩會覺得很迷茫,頭上像圍繞著一層迷霧,看不清方向。其實,這些征兆充分說明女孩成長的突破與青春期的到來,這預示著之前那個幼稚可愛的小女孩要蛻變成一個的大姑娘啦!
葵芳12歲了,讀初中一年級。這段時間她心里煩躁不安,因為她身上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個頭長高很多,說話的聲音變尖了,胸部慢慢隆起了。24小時洗澡的時候,她驚異地發現自己的腋窩下長出了一些細小的毛毛,這令她驚恐不安。她想將這事告訴媽媽,但又不好意思開口。沒過多久,更糟糕的事情來了:那天她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覺得小腹有些疼痛,隨后就發現內褲黏糊糊的,感覺有東西在流動。難道這就是那個叫“月經”的不速之客嗎?幸好以前媽媽對自己說過這個情況,要不然面對這么恐怖的事情自己還不嚇死了?現在該怎么辦呢?自己事先一點準備都沒有。下課后,葵芳不得不硬著頭皮向同學“求救”,幸好小玉多帶了兩個“小棉包”,不然,葵芳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青春期是由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意味著孩子將要長大成人了。這個時候女孩的身體會發生很大變化,仿佛是在一夜之間身體的某些特征都猶如春雨過后的竹筍一般破土而出了。伴隨著這種變化,她們還會產生一股躁動不安的情緒,產生困惑的心理。在這個特殊時期,女孩的內心充滿矛盾和沖突,比如,有的女孩情感脆弱,神經過于敏感;有的女孩變得沉默起來,拒絕與他人交往;有的女孩情緒不穩定,一會兒歡樂一會兒哀愁;還有些女孩變得自卑自憐,整天一副苦惱的模樣……這時父母要多關心女孩,密切關注她的生理變化與心理變化。
通常來說,青春過渡期是指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的一個時期,年齡范圍一般為十三四歲至十七八歲。女孩往往會比男孩子早一段時間進入這個時期,但不管是女孩還男孩,他們一般都要經受生理的巨大變化以及心理發展上的諸多不安與震蕩。在這個時期,女孩的身體進入了快速發育期,體內的荷爾蒙與雌性激素等都在大幅增加,身體出現顯著的性別特征。與此同時,這個時期的女孩情緒上非常不穩定,如喜怒無常、焦躁不安,爭強好辯等,嚴重的還會出現抑郁狀態、攻擊傾向等諸多的適應性障礙。所以,在這個非常時期父母一定要多關心女兒,多撫慰女兒的情緒。雖然她們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們的行為也會變得奇怪而神秘,但這并非說明她們變壞了,只是她們的身體發生變化的同時心理也發生了變化。當生物鐘催促她們前進的時候,她們就必須去開辟新的生活征程,去迎接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在這個時期,家長要特別注意,不但要關注女孩的生理變化,更要注重對女孩品質、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尤其要避免耗力而無效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的到來使女孩經歷一種全新的經驗,她們朝著更為廣闊的世界前進。她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一切疑惑需要外界的幫助和支持。父母一定要引導女孩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并且還要付出比對男孩更多的關心,因為女孩比男孩更加敏感和脆弱。媽媽要及時對女孩講一講關于青春期身體發育的常識,并且需要通過細心觀察來關心女孩,讓她多了解一些生理衛生知識,多傳授性教育知識,從而幫她消除疑惑和困惱。希望以下幾點方法能對你有所幫助:
(1)幫女孩正確認識身體發育問題
在青春期,很多女孩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會驚恐不安,不能坦然接受這個事實。父母應該早一點幫助女孩樹立正確的身體發育意識,讓她明白身體的變化是成長的必然結果,這個變化會讓她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告訴她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自己的身體發育狀況,并讓她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
(2)對女孩的關心要適度
青春期女孩一般會情緒不穩定,這時對她多一些關心和愛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過分的關懷往往會阻礙女孩的正常發展。一般來說,只需三四年就能走出青春過渡期,但在父母過度的保護和關懷之下,女孩子的自理能力與生存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磨練和提升,這個過渡期就會因其心理的不夠成熟而延長,使女孩在成長中的“自然過程”變成“過于保護的過程”。在家庭關系的阻礙之下,女孩還會產生明顯的“行為障礙”,變得柔弱或膽小,這對女孩的成長非常不利。
(3)給女孩傳授生理衛生知識
父母有義務傳授給女孩一些生理衛生知識,要叮囑女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媽媽要囑咐女孩在經期勤換內褲,告訴她如何正確使用衛生棉,學會每日清洗會陰部,但盡量不要用洗陰液,以免破壞它的自凈功能。媽媽應告訴女孩日常飲食要有規律,不要喝大量的冷飲,也不要用冷水洗頭和洗澡,還要注意身體保暖,不要穿暴露的衣服,等等。這些都是青春期女孩必須要知道或做到的。早些告訴她就可以為她打消心中的疑惑,當這些變化來臨的時候,她可以從容面對,妥善處理。
(4)啟發、引導女孩學會自理
女孩到了青春期之后,父親在孩子的生活中便不再占據主導地位,但女孩需要一個非常了解她身體成長情況的人來引導,這時母親的角色對女孩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要完成從幼稚到成熟的轉變,女孩就得從身邊親近的人找榜樣,找到自己可以借鑒并可以幫助自己走出迷惑的人,她才可以慢慢地適應自己的成長與變化。母親有責任手把手地教給女孩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內衣,教會她如何正確地穿戴文胸等。母親只有盡到應盡的責任,才能讓女孩擁有一個快樂健康的青春期。
5)啟發、引導女孩學會自理
青春期女孩的身高雖然接近成年女性,但她們的心智并不成熟,處事能力也有待提高。有時候一些簡單的事情也會搞得亂七八糟,但她們還常常自以為是。在這個年齡階段,她們的情緒變化多端,難以溝通,難以相處,逆反心理嚴重。父母一定要放下家長的架子,耐心地與女孩溝通和交流,給她講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生存技能與一些處理事情的方法等,以提高她的自理能力與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她不能一下子接受,可以多啟發,也可以派給她一些合適的任務,讓她自己自去完成,以檢驗她的生活自理能力。相信經過一定的歷練之后,她會慢慢自立的。
(6)教給女孩青春期如何預防疾病
青春期對女孩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在這個時期她們不但心理脆弱,還容易患一些生理疾病,比如痛經、炎癥等,生活中稍微不注意就會引發身體不適。父母要教給女孩一些生理衛生的健康知識,告訴她當發現自己有外陰痛癢、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分泌物增多、痛經、白帶異常等情況時要及時告訴母親并去醫院醫治,并告訴她這些都是女性最常見的疾病,不要羞于開口,也不要害怕。此外,還要教導女孩注意平時的飲食平衡。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盲目節食或減肥,遠離一些生冷、辛辣的食物,營養攝入要均衡,不要偏食挑食等。這樣就能遠離疾病,與健康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