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于2015年8月在遼寧大學成功舉行,為充分展示中韓兩國刑事法學界關涉反恐問題的研究進展,并將會議研討情況反饋向社會,本書將學術研討會收到的22篇相關論文予以編輯,內容涉及刑事法學的各個方面,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總序
前
及時專題反恐問題的研究現狀暨國內立法研討
韓國有關恐怖主義犯罪的研究現狀文採圭
對新型恐怖主義犯罪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朱勝姬
中國反恐刑法的新進展及其思考
——《刑法修正案(九)》相關內容評述
趙秉志杜邈
我國反恐刑法立法基本問題論綱陰建峰侯日欣
中國反恐專門立法的現況、問題點及解決路徑邢志人
反恐立法的應然發展方向金成龍
恐怖主義犯罪相關刑事立法的現狀及其問題趙炳宣
論中國反恐刑法立法缺陷及完善屈耀倫黃曉亮
第二專題反恐的國際公約與國內立法的協調問題研討總序
前
及時專題反恐問題的研究現狀暨國內立法研討
韓國有關恐怖主義犯罪的研究現狀文採圭
對新型恐怖主義犯罪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朱勝姬
中國反恐刑法的新進展及其思考
——《刑法修正案(九)》相關內容評述
趙秉志杜邈
我國反恐刑法立法基本問題論綱陰建峰侯日欣
中國反恐專門立法的現況、問題點及解決路徑邢志人
反恐立法的應然發展方向金成龍
恐怖主義犯罪相關刑事立法的現狀及其問題趙炳宣
論中國反恐刑法立法缺陷及完善屈耀倫黃曉亮
第二專題反恐的國際公約與國內立法的協調問題研討
反恐、法治、人權:國際公約視角的考察陳澤憲周維明
國際反恐公約與國內相關立法的推進現狀崔錫胤
核恐怖主義犯罪與中國刑法的應對趙丙貴
制止核恐怖行為國際公約》與相關立法的協調研究
王文華
第三專題反恐的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問題研討
反恐刑事政策的考量及其調整莫洪憲
刑事政策視角下的恐怖犯罪及其對策河泰認
犯罪學視角下的韓國恐怖犯罪
——以自發性恐怖主義為中心崔星振
"互聯網+"時代中國恐怖活動犯罪的應對梅傳強張永強
論互聯時代的微恐怖主義皮勇楊淼鑫
第四專題反恐的人權保障與國際合作問題研討
恐怖主義犯罪的應對與人權保障
——以美國聯邦大法院判例為中心李基
完善反恐刑事偵查權的運行機制研究劉廣三李艷霞
刑事訴訟程序視野下恐怖主義犯罪的特征及問題樸味淑
中國反恐國際合作的立法、實踐及相關思考黃風龍在飛
預防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的現狀與課題李東熹
附錄
深化研討加強合作推進反恐法律體系建構
——第13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綜述黃曉亮肖舒婷
第十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議程
第十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與會人員名單
中韓兩國一衣帶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鄰;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隋、唐之前。從古至今,中韓兩國人民互相學習,彼此借鑒,創造了兩國燦爛的文化。兩國地緣相近,文化一脈相承,兩國民眾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文化傳統相近使兩國國民比其他國家的國民之間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溝通,更容易"尋求友誼、繁榮文化"。中韓建交以來,兩國友好關系發展迅速,雙方積極開展交流活動,尋求友誼,吸收對方有益的文化精髓,把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介紹給對方,介紹給世界,繁榮了文化,亦為人類文明事業作出了貢獻。
為適應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良好態勢,促進中韓刑法學界的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在中國法學會的支持下,本著相互尊重、自主、互惠平等的精神,2002年12月18日,由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教授和時任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會長的金永鈺教授分別代表兩學會,在北京正式簽訂了《關于中韓兩國刑法學學術交流協議書》。兩學會約定在如下方面深入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1)及時交換學術研究之出版物及相關資料;(2)共同進行學術活動與學術研究;(3)強化兩學會會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并積極提供方便;(4)攜手舉辦國際學術會議;(5)其他關于兩學會友好協作的事項。
為貫徹該項協議,應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的邀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以會長趙秉志教授為團長的十位知名教授組成的學術代表團于2003年8月訪問了韓國,參加了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主辦的國際會議,并訪問了韓國司法機關、法學院和研究機構。此次中國刑法學者代表團訪韓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而該次訪問的另一個成果,就是中韓雙方籌劃了今后每年一次、在中韓兩國交替召開的"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時至今日,"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已分別在北京、首爾、重慶、釜山、昆明、大邱、沈陽等城市成功舉行了13屆,成為中韓刑事法學界交流與合作的著名品牌。
為了將"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的相關成果及時反饋社會,擴大中韓刑法學術交流的規模與影響,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與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共同決定將歷次研討會成果分別在中、韓兩國以本國文字公開出版。其中,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將在其所主辦的刊物《比較刑事法研究》上以特輯號之形式發表所有會議論文,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則決定與秘書處所在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共同合作,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負責"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的組織與領導工作,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則協助組織會議并承擔會議文集的策劃、翻譯、編輯、出版等具體工作,從而將歷次研討會所提交之論文編輯成冊,以"中韓刑法比較研究系列"為題,交付中國法律出版社予以公開出版。
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中韓刑法學界的共同努力和不斷積累,雙方的學術交流將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并將有力地促進兩國的刑事法治進程。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
趙秉志教授
謹識于2015年初秋
前
2015年8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的遼寧大學成功舉行。本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聯合主辦,遼寧大學法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聯合承辦。在24小時半的會期中,來自中韓兩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央和地方政法機關的四十余位代表,以及遼寧大學法學院、遼寧省公安廳的六十余位師生、干警參加了此次盛會。
2015年8月25日上午舉行的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師范大學法學兩院院長暨反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教授主持。在開幕式上,趙秉志教授首先向與會者介紹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歷屆會議的情況。接著,較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暨第二巡回法庭庭長胡云騰教授致辭,對來中國沈陽參加此次盛會的韓國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介紹了中國反恐怖活動犯罪的現狀與未來立法發展簡況;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文采圭教授則在致辭中盛情贊揚中國承辦的熱情和周到接待,并認為此次會議的主題非常重要,將會推動中韓兩國反恐刑事法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的發展;遼寧省公安廳副廳長林魯波先生、遼寧大學副校長徐平教授在隨后的致辭中介紹了遼寧省的基本狀況,歡迎中外專家學者到沈陽考察指導,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本次研討會根據中韓雙方學者所提交的20篇學術論文,將研討分為四個單元進行,分別討論了反恐問題的研究現狀暨國內立法、反恐的國際公約與國內立法的協調問題、反恐的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問題、反恐的人權保障與國際合作問題,內容涉及刑事法學的各個方面,且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及時單元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陳澤憲教授,與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副會長、韓國海洋大學崔錫胤教授聯合主持。來自中韓兩國的六位學者在此單元發表見解。趙秉志教授、遼寧大學法學院邢志人教授分別就中國刑法修正案對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反恐怖活動的立法,做了和深入的闡述;文采圭教授、韓國德成女子大學法學院朱勝姬教授、韓國慶北大學法學院金成龍教授,以及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副會長、清州大學法學院趙炳宣教授,分別就韓國反恐犯罪的研究現狀、新型恐怖犯罪的海內外研究狀況、韓國恐怖犯罪的立法方向以及存在的問題,做了明確和清楚的介紹和討論。遼寧大學法學院唐煜楓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王充教授對上述發言做了精彩的點評。
第二單元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憲教授與趙炳宣教授共同主持。陳澤憲教授、崔錫胤教授以及遼寧大學刑法研究中心主任趙丙貴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文華教授等中韓四位學者,從國際刑法的角度,對反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問題進行了研討。陳澤憲教授是從國際人權公約以及有關國際反恐條約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反恐活動中對人權的合理限制問題;崔錫胤教授則探討了國際反恐怖活動條約與韓國國內立法的合理協調問題;趙丙貴教授、王文華教授則分析了核恐怖活動犯罪以及中國應對的法律問題。隨后,吉林大學法學院李綦通教授、遼寧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路軍教授對上述發言做了精到的點評。
第三單元由北師大刑科院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教授、文采圭教授聯合主持,莫洪憲教授、韓國慶南大學法學院河泰認教授、韓國東義大學法學院崔星振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梅傳強教授以及武漢大學法學院皮勇教授等五位教授作主題發言,莫洪憲教授和河泰認教授從刑事政策學的角度分析了針對恐怖活動犯罪的應對策略,崔星振教授則是從犯罪學的角度分析了韓國恐怖犯罪的現狀,著重分析了自發性恐怖活動犯罪的特征,梅傳強教授、皮勇教授從互聯網和微媒體的角度分析了恐怖活動犯罪的特征和應對的策略。接著,北師大刑科院證據法研究所所長、較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劉廣三教授、南京大學法學院楊輝忠教授做了點評。
第四單元是由梅傳強教授、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趙大利教授共同主持的,韓國警察大學治安政策研究所李基秀教授、劉廣三教授、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樸味淑研究員、黃風教授、韓國警察大學李東熹教授,相繼作主題發言。李基秀教授以美國聯邦較高法院有關恐怖活動犯罪的判例為出發點,分析了應對恐怖活動犯罪過程中人權保障的問題;劉廣三教授則是從刑事程序法的角度探討了反恐刑事偵查權的運行機制問題,并分析了其中有關的證據認定和運用問題;樸味淑教授較為地分析了恐怖活動犯罪的特點以及在韓國法律中應對的相關問題;黃風教授從中國關于反恐怖活動犯罪的國內立法以及國際合作的有關問題出發,分析了中國反恐國際合作的立法完善和實踐問題解決;李東熹教授也討論了預防恐怖主義國際協作的現況以及有關資金追討、人權保障等問題。
8月26日上午的閉幕式由遼寧大學刑法研究中心主任趙丙貴教授主持。遼寧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松教授盛贊此次研討會的順利進行和研討活動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并感謝與會專家學者對此次會議的支持;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副會長崔錫胤教授指出,此次研討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也表明中韓兩國刑事法學界的合作從開始到現在就呈現出很強的理論現實意義;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在中國將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本屆中韓刑法學研討會有著特別的意義,表明了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多個領域的良好交流與合作,十余年來十多次的中韓兩國刑法學術交流表明中韓兩國刑法學界已經形成深厚的學術情誼和堅固的學術交流關系,并在中韓兩國刑法學界發揮了積極的影響。
為了充分展示中韓兩國刑事法學界關涉反恐問題的近期研究成果,并將此次會議的研討情況及時反饋社會,我們將會前所收到的20篇論文以及會后收到的2篇相關論文一并予以編輯,遂成本書。本書作為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與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合作項目,納入"中韓刑法比較研究系列",交付法律出版社予以公開出版。同時,本書系趙秉志教授主持的北京師范大學自主科研基金資助的2010年度創新研究群體建設項目"中國刑事法的修正與發展——以聯合國公約在中國的貫徹為中心"和劉志偉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主持的2014年度校級自主課題項目"國際反恐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本書由趙秉志教授擔任主編,由陰建峰(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反恐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擔任副主編,由黃曉亮(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法學博士)、李穎峰(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擔任主編助理。由于編輯水平有限,論文編輯未必精當,不妥之處,望學界同仁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本書的出版離不開法律出版社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高級策劃編輯張巖女士為本書的編輯和及時出版付出了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勞動,我們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謝!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
趙秉志教授謹識
2015年11月
好
書不錯
很好的書,提高個人修養的必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