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民法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先生一生筆耕不輟,著書立論,還多次參與國家的立法、司法活動,先后參與了民法典(草案)、民法通則、破產法、公司法、海商法、保險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和立法研究活動,對中國民法學的體系構建和發展、以及中國的法治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先生將其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民商法學事業。這是一種持之以恒的堅毅。1996年,先生已近古稀高齡,卻仍然和我們青年教師一起遠赴河北的貧困地區支教,并且,解囊資助數名家境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這是一種關愛他人、心系弱者的豁達。1999年,先生指導的吳漢東博士的學位論文成為惟一榮獲當年首次評選的全國博士學位論文的法學類論文,先生作為指導老師獲得了一筆數目不大的獎金。先生卻毅然將其中的大部分捐獻給法學院作為貧困生的助學金,并且將剩下的一部分捐給了教研室作為活動資金,而自己卻所取甚少。這是一種無視名利的淡泊。先生品正德馨,宛如我人生航道上的一盞明燈,指引學生能正確前行。先生的言傳身教,使我漸漸懂得了為人師的真正意境——從教盡責,默默耕耘。
翻看《情緣集》匯編的書稿,發現里面的名字和面孔都是如此的熟悉和親切,有曾施教于我的老師,有享譽學界的前輩,有早已事業有成的師兄弟和同學,還有仍在先生門下苦讀的學弟和學妹。書稿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詩詞、散文、回憶錄、書畫作品還有媒體的采訪。仔細品茗這些真切的文字和珍貴的圖片,不由輕輕吟詠。從大家發自肺腑的贊美之詞中,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先生的德高望重!
文字在筆尖緩緩流露,時常停筆沉思,追憶往昔。日月更替,歲月流逝,我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稚嫩的民法研究生,先生也不再是那個身著中山裝的青年才俊,然而,與先生的師生情誼在歲月的釀造中愈發醇厚?;叵肫甬敵跚髮W人大時的情景,先生的點滴歷歷在目,而如今先生已是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老人,不由感慨歲月催人。
今生有緣是民法,輝煌的事業,平凡的人生,淡泊藏情誼,平常現真情,情系桃李,愛灑人間,流連山水的歌者。
是您領我走進了民法神圣的殿堂,愿趙老師永遠健康年輕,追尋您的足跡探索法律正義,希望我們的緣分能延續到永遠,知識造福學子,終生奉獻國家。
序
一、擷影流歷
二、書畫刻跡(略)
三、詩詞表意
敬賀中孚教授從教55周年大慶
賀函贈詞
賀鄉兄趙中孚學長從教55周年
賀中孚同志從教55周年
賀趙中孚教授從教55周年
為趙公中孚教授從事法學教育55周年而作
祝福
賀趙中孚教授從教55周年
祝賀人大法學院建立暨趙中孚老師任教55周年
遙祝
法緣
贈趙老
賀趙中孚教授從教55周年
與趙老之緣
紅燭
師生緣
九德鴻儒
恭賀恩師趙公中孚先生執教55周年
四、感懷隨筆
好人長壽好人健康好人平安
德高望重的民法學者
回憶與祝福
趙中孚同志的敬業精神和為人處事
朝陽民法學子之風采
老同學的來信
桃李芬芳滿九州園丁開懷數風流
衷心的祝愿
思念與祝賀
回憶與趙中孚教授共事的一點感受
我所認識的趙老師
年輕一代的良師益友
趙中孚先生印象
法意遠播師恩永志
為尊敬的趙中孚老師執教55周年而作
德藝雙馨趙老師
恩師和摯友
紀念趙中孚老師執教55周年有感
學者楷模良師益友
難以忘卻的記憶
母校難忘恩師情長
我認知的趙中孚老師
……
五、媒體仿敘
六、京珠心曲
七、大會巡禮
八、拜讀躬揖
年輕一代的良師益友 張寶貴
欣聞趙中孚教授從事高等法學教育55周年暨《情緣集》即將出版,我以喜悅的心情寫此小文對趙中孚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賀!
在趙老師55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學人才,在法學界、法律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作為晚輩,我在上大學時就聽別人說起過趙老師的學識、人品和在民法學界的影響力。我非常要好的一個同學畢業后考取了趙老師的民商法方向的研究生(現為北京某大學法學院教授),從他那里我知道了趙老師一些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軼事,使我從內心對未曾謀面的趙老師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
與趙老師相識是在北京市法學會,那里薈萃了在京高等院校和研究單位的著名法學專家、學者,很多享譽國內外的法學家都是北京市法學會的常務理事或副會長,趙老師就是北京市法學會的副會長兼北京市法學會民商法學會會長。經法學會同志介紹我見到了趙老師,及時面給我的印象是趙老師臉色紅潤、聲音洪亮,是一位平易近人、治學嚴謹的長者。雖然我不是趙老師的弟子,但不論是在法學會還是在大學校園里聆聽趙老師充滿哲理的講話都受益匪淺。我擔任北京市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后與趙老師交往日益增多,在市法學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趙老師的很多重要的觀點、意見、建議,如法學研究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民商法體系,等等,都被市法學會的文件所采納。這也使我看到了趙老師的遠見卓識與求真務實的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