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全世界特色的大學,春光秋色,櫻開楓謝;一位全中國曾經最年輕的校長,風流云散,潮起水落。八十章精彩文字,八十年傳奇人生,石琢成玉,玉化作石,為理想的教育墊基,為精彩的學子鋪路。他眼里的學生沒有身份之別,只有青春、學子、人才;他的心中沒有高官、大權、重利,只有百年武大、學者風骨、教育改革。譽之者稱其為中國的羅素、當代的陶行知、武大的蔡元培……在百年武大的歷史上,他成就一段傳奇歲月。在魂系母校的學子記憶中,他永遠是"我們的劉道";他的全名叫劉道玉……
武大學子魂系母校的記憶音符百年武大精神薪火的風骨傳承中國當代教育改革的別樣奇峰
中國當代作家,祖籍湖北竹溪,武漢大學首屆作家插班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寫作,迄今著有系列長篇小說《庸國》五卷、《紙廈》、《阿洋的別墅》、《荒誕斯人》、《行色倉皇》、《王先生》、《云飛雨散》等,散文隨筆集《墨客》、《竹影聽風》,法文版小說集《開電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飛盤的王永樂師傅》,另有影視作品《祝你好運》、《高爸再見》以及其他著作《詩經選譯》等,共計四十余部,一千多萬字,部分作品獲國內文學獎,被翻譯成英、法、日、俄等國文字。
及時卷少年壯氣
及時章民國插班生
第二章偽造的畢業證
第三章擦肩徐懋庸
第四章崇拜萊納斯?鮑林
第五章仙山"修道"
第六章保衛大堤的英雄
第七章在郭和夫化學研究室
第八章拔白旗,插紅旗
第九章化學家曾昭掄的助手
第十章白蘿卜湯婚禮
第十一章冰雪莫斯科
第十二章五個不受歡迎的人
第十三章火蔓珞珈山
第十四章李達之死
第十五章在北大的日子里
第十六章上京告狀
第十七章被追捕的蘇修特務
第十八章學校軍管
第十九章工農兵大學生
第二十章"劉"尾巴的功能
第二卷大風起兮
第二十一章教育部新來的年輕人
第二十二章北戴河的晚潮
第二十三章五百七十萬大軍殺奔考場
第二十四章高考作弊案
第二十五章病識聞家駟
第二十六章諾夢重溫
第二十七章喜看后生超先生
第二十八章塞納河邊的中法會談
第二十九章法蘭西榮譽勛章
第三十章美國神父羊城遇阻
第三十一章群英會
第三十二章艱難的建筑
第三十三章新官上任三瓢水
第三十四章第二次虛驚
第三十五章五個人換易中天一個
第三十六章穿牛仔褲的講師
第三十七章勞改犯楊小凱
第三十八章問鼎諾獎的希望
第三十九章哈佛博士鄒恒甫
第四十章天才少年留美記
第三卷不拘一格
第四十一章 珞珈山上七聲炮響
第四十二章 孔乙己與肥皂章
第四十三章 槍打九頭鳥
第四十四章 一個要當野人的大學生
第四十五章 蟲落鳳窩
第四十六章 快樂學院
第四十七章 電影《女大學生宿舍》
第四十八章 兩個惹出麻煩的演說家
第四十九章 異國相逢
第五十章 洛杉磯夜話
第五十一章 三不愿封萬戶侯
第五十二章 以人頭作保
第五十三章 遠隔重洋的知己
第五十四章 驕傲的騾子
第五十五章 作家要砍櫻花樹
第五十六章 楓園女詩人
第五十七章 狀元與和尚
第五十八章 38 次列車上的奇遇
第五十九章 神秘的電傳
第六十章 百年古樟在大雪中倒下
第四卷壯心不已
第六十一章 海南島的誘惑
第六十二章 九宮山上一塞翁
第六十三章 謝辭五個大學的校長
第六十四章 他的"女兒"
第六十五章 為旁聽生求職
第六十六章 特別通行證
第六十七章 中國私立大學之夢
第六十八章 孔雀東南飛
第六十九章 歸去來兮
第七十章 探監
第七十一章 生命六十始
第七十二章 基金會的名字叫路石
第七十三章 教小學生的大學校長
第七十四章 與君一"席"話
第七十五章 赤子還鄉
第七十六章 寒冷的夏夜
第七十七章 笛音頻弄晚星垂
第七十八章 夜色下的凝思
第七十九章 第二個是銅像
第八十章 魔盒里飛出的希望
后記
1983 的夏天,身為中文系學生從來不聽中文系教授講課,卻一頭鉆進圖書館里研究美學著作的,中文系險乎兒不讓他畢業的本科生彭春富,被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與李澤厚并稱為南劉北李的美學家劉綱紀,要到自己名下做了一名哲學系的教師。這件事在珞珈山傳為奇談,有人說是荒唐,有人說是胡鬧,有人說是張冠李戴。還有人打謎語讓支持劉綱紀的校長來猜,問他說"一蟲落鳳窩,一鳥飛出來"是一個什么字,意思是讓一個不合格的中文系學生來教合格的哲學系學生,還想把一個本來合格的教師給擠走不成?
兩年以后,彭春富報考中國社科院美學研究所,考取了中國首席美學家李澤厚的研究生。臨行之際,他到他的伯樂劉綱紀家告別,接著又到全力支持伯樂的劉道玉家告別,他對校長說:"請校長相信,三年以后我還會回來的!"劉道玉說:"也請你相信,你回來我會破例讓給你一個副教授,讓你真正成為劉綱紀教授最得力的助手!"現在三年到了,李澤厚門下的彭春富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碩士論文答辯,獲得美學碩士學位,他信守自己的諾言,又回到了他的母校武漢大學。但是,劉道玉在他碩士畢業的前五個月已經不再是校長,信守不了自己的諾言了。新的校長上任,當年把中文系學生彭春富留在哲學系當教師一事說是胡鬧,荒唐,張冠李戴,蟲落鳳窩的人重新抬起頭來,放開中間的劉綱紀,對劉道玉和彭春富上下二人一起進行猛烈的攻擊。在職稱評定委員會上,看見彭春富的申報表上填的是當年學校許諾的副教授,他們放言,讓過時的校長給他一個過時的副教授吧。彭春富孤家寡人,無力聲辯,竟連講師也沒評上,重新又回歸到三年前的助教職稱,這三年李澤厚的研究生算是白讀了。豈止白讀,簡直不如不讀,與他同一年來校任教的教師,好的已經晉升為副教授,最次的至少也是講師了。
一門心思研究美學的彭春富百思不得其解,已經對丑有所研究的劉道玉心里明白如鏡,毫無疑問,彭春富是受了他的連累。他及時次失信于自己鐘愛的弟子,覺得今生今世生欠了彭春富的,早知如此,只恨當初沒有勸其畢業以后另投明君。
彭春富不會對因故不能守信的校長心生怨恨,相反把對他的體貼和同情化為更加的敬重。但是又沒辦法忍受這份胯下之辱,于是決定再一次離開這里,這次要走索性走得更遠,走出國門。德國堪稱是世界哲學的故鄉,發誓此生一定要獻身哲學的彭春富,收拾好他從北京帶回的行裝,毅然走下珞珈山,踏上遙遠的德國之旅。除了被卷、衣服和書,他的所有東西都留在武大,那是在當代
中國最重要的東西。檔案關系,一只用牛皮紙糊著的袋子里密封著當事人此前的歷史,好或不好,清不清白,有哪些事情需要隨著生命的終結進入火葬;工資關系,含學歷、職稱和工資表,中文系本科,哲學系助教,每月薪水五十六元;戶口關系,性別生年,姓甚名誰,何方人氏,五族三代;糧油關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吃飯沒有這個不行,讀大學每月三十三斤糧食,半斤菜油,一兩香油,教大學每月二十八斤糧食,油量不動,糧食少了是因為活動少了。德國不要這個,所以他沒有帶,也帶不走。
……
不錯,物流快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就是抄自傳,根本沒有深入研究
非常非常滿意
朋友是武大的學生,很崇拜這位老校長,特買了這本送他,他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