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尋找法治的力量:中國經(jīng)典法律格言賞析圖書
人氣:36

尋找法治的力量:中國經(jīng)典法律格言賞析

中國有沒有適足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法律格言? 這個問題乍聽起來十分可笑。但在過往占據(jù)主流的"批判型"法學(xué)史中,其答案卻是否定的。自從1840年西方列強借助堅船利炮打開清王朝的大門,中國社會遭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法律隨筆  
  • 作者:[馮玉軍]主編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3110049
  •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6
  • 印刷時間:2010-06-01
  • 版次:1
  • 開本:大16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有沒有適足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法律格言?這個問題乍聽起來十分可笑。但在過往占據(jù)主流的"批判型"法學(xué)史中,其答案卻是否定的。自從1840年西方列強借助堅船利炮打開清王朝的大門,中國社會遭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深陷落后挨打與血雨腥風(fēng)境地。

編輯推薦

律者,定分止爭也。定分止爭是關(guān)于法律功能的一個古老命題,也是常用常新的治國理政工具。管子的原話是說:"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梁啟超就此指出,"定分止爭"中的"分"就是今人所指之"權(quán)利"。"創(chuàng)設(shè)權(quán)利,必藉法律,故曰定分止爭也。"定分:確定名分。止爭:止息紛爭……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目錄

及時章 春秋時期法律格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律者,定分止爭也。

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錯而已。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第二章 戰(zhàn)國時期法律格

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善人賞而暴人罰,則國必治。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

凡立公,所以棄私也。

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fā)乎人間,合手人心而已。

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分也,由未定。

由未定,堯且屈力,而況眾人乎?積兔滿市,行者不顧,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雖鄙,不爭。故治天下及國,在乎分定而已矣。

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第三章 秦漢時期法律格

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

刑罰不足以移風(fēng),殺戮不足以禁奸。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刑一而正百,殺人而慎萬。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治國有兩柄:一日賞,二曰罰。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律格

設(shè)而不犯,犯而必誅。

喜不應(yīng)喜無喜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準五服以制罪。

自始及終,往而不窮,變動無常,周流四極,上下無方,不離于法律之中也。

第五章 隋唐時期法律格

刑網(wǎng)簡要,疏而不失。

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shù)種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生奸詐。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須務(wù)存寬簡。

行賞之本,在乎勸善而懲惡。

法,國之權(quán)衡也,時之準繩也。權(quán)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

第六章 宋元時期法律格

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

以變風(fēng)俗,立法度為先。

立善法子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悅之,則曰亦不足矣。

法者天下之大公。

勿私賞以格公議,勿私刑以虧國律。

第七章 明清時期法律格

視民冤而不為言,知奸發(fā)而莫以告,上慢殘下,可以為民父母哉!

嚴刑峻法用之恰當,為愛中之勞;差之毫厘,為勞而無愛之毒。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蓋天下之興亡,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澤之利不必其盡取,刑賞之權(quán)不疑其旁落,貴不在朝廷,賤不在草莽也。

第八章 清末民初法律格

法無不改,勢無不識;事例無不變遷,風(fēng)氣無不移易。

國家以法制為先,法制以遵行為要,能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國家。

太平之世不立刑。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

第九章 新中國法律格

憲政就是民主的政治。

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讓人講話,天不會塌。

說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項。

調(diào)動積極性是較大的民主。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xí)呦蚍疵妗?/p>

后記

在線預(yù)覽

特權(quán)法在民事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官民之別。傳統(tǒng)中國在良人范圍內(nèi),社會成員的身份因爵位和官職的差異而呈現(xiàn)鮮明的等級化。在西周時期,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構(gòu)成五等序列,戰(zhàn)國秦漢時官民差異增大,在魏晉時期則有門閥等級之分、士庶相別,隋唐以后,則主要是官僚貴族與庶民的區(qū)別。根據(jù)等級性的貴賤之別,貴族官僚享受與其等級相配套的民事特權(quán),可以享受國家經(jīng)濟上的支持,如歷代皇親國戚占有大量的土地并免除稅收的現(xiàn)象一直層出不窮,而普通民眾只有糊口的田糧卻要承擔(dān)沉重的國家賦稅。二是良賤之別。良人在職業(yè)上可以分為"士、農(nóng)、工、商"。從事不同的職業(yè),具有不同的社會地位,也享有不同的政治權(quán)利和法律特權(quán)。賤指"賤民",相對于良人,賤民不具備獨立的民事法律主體身份。賤民中的某些部分,甚至不具備獨立的人格,而只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產(chǎn)。賤民在各個時代所包含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在戰(zhàn)國秦漢時代包括奴婢、贅婿、后父等,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出現(xiàn)部曲,隋唐時期對賤民作了法律上的規(guī)定,賤民由其身份上的不同,可以分為"官賤民"和"私賤民"兩種。"官賤民"包括:官奴婢、官戶、工樂戶、雜戶等,"私賤民"包括:奴婢、部曲、客女等。明清時期因地域性地從事下賤勞動者而被劃人賤民范圍的有:蛋戶、丐戶、惰民等。賤民基本上沒有獨立的人格,如唐律中私奴婢的地位僅為"律比畜產(chǎn)",沒有法律地位。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獨立寒**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1-08 15:57: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2-09 21:52: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2-12 14:02: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2-22 19:47:40
來自lynu**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2-23 16:59: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4-25 11:01:21
來自mike620**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4-30 14:04: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還沒看,每條格言內(nèi)容很短,沒有展開

2014-07-01 22:07: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8-06 09:20: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可以吧,經(jīng)典名言名句,稍欠畫龍點睛。

2014-11-10 23:28: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實惠又好的書,沒的說。只是快遞不讓刷pos機,說沒帶。可我明明注明的就是刷卡啊,結(jié)果跑兩趟。

2014-11-17 14:51:06
來自triger_**的評論:

好評!

2014-12-09 13:20: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2015-01-23 16:49: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真版,O(∩_∩)O謝謝!

2015-10-23 08:51: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比想象的薄。

2016-01-06 09:38:54
來自Legist**的評論:

還行

2016-04-23 12:53: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

2016-07-29 13:20:33
來自枯木枯**的評論:

不錯,好書,早就聽說這本書,現(xiàn)在得好好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實。

2016-11-28 15:08:48
來自f***o(**的評論:

當當網(wǎng)搞活動期間買的,非常實惠,平時根本不可能這么便宜。這書當然也是很好的,在收藏夾里面呆了很久很久了,這次終于到手了。謝謝!

2017-04-25 15:14:15
來自空***滴**的評論:

很喜歡這本書

2017-04-29 22:30:43
來自空***滴**的評論:

非常喜歡的書

2017-06-04 08:24: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很好

2017-06-30 14:58: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7-07 22:51: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7 22:54: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希望對包裝重視下,有的書角都裂了。收藏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2014-04-24 11:36: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筆者以清晰的文路,帶我們穿越歷史,感受法家的法治正能量。

2014-06-03 14:08:19
來自巖淵**的評論:

挺好的,就是看起來不引人入勝,可能有點平鋪直敘吧

2015-04-20 15:59:18
來自deepwei**的評論:

因為工作關(guān)系,研究法律制度,這本書都是格言類的挺好,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及經(jīng)典法律格言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著名學(xué)者梁治平客觀、全面地評價道:“它曾是一種文明,一種健康的和有生命力的文明。

2013-06-18 10:28:00

免責(zé)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