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是什么?天使?魔鬼?
——"律師不是天使,不是魔鬼",律師就是律師。
律師做什么?接受當事人的委托,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
——接受當事人的委托,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重拾平常心,看平常法庭上發生的平常故事。
——職業律師,為您講述法庭內外的故事。
致年輕的律師:細節決定成敗。法庭上需要推敲各種細節,成就專業律師。
——小小筆誤,顛覆主體問題;
——熬到新法實施后再開庭,結果大不一樣;
——重新申請鑒定,一不小心讓"專業律師"無地自容;
——同樣的證據,不同的解讀,也可能改變整個訴訟格局;
致廣大其他讀者:讀平實的法庭故事,看真實的律師生活。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象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小杜酒駕后逃逸不成妨害公務,認罪態度好獲得輕判。記住王冬香的話:"以后別再干傻事了啊!"
——楊保安無法同步因愛生恨,殺害戀人被判死緩。人生只有現場直播,沒有倒回重播的機會。
——楊護士愛美不成反過敏,決意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何選擇法律武器維權,卻是真真正正的技術。
——人在江湖漂,難免會挨刀。有一件東西是這個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得到的,這就是程序公正。
專利刀客,知名律所高級合伙人,為數不多的雙證律師(執業律師+專利人),為大家講述十三個不大不小的案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暗含玄機甚至峰回路轉。
全椒印象
主體問題
專業水平
我們也"踢皮球"
過度補償
斗法
酒駕
被
簡單案件
三師傅的煩心事
遭遇抗訴
無訴訟,不律師
戀愛有風險,動情須謹慎
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
后記
種瓜得豆(自序)
我姓沈,是執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各類訴訟案件,不論民事的、刑事的,還是行政的,都在我的業務范圍之內,也就是說,我什么案件都。2012年我開始致力于業務轉型,希望能從傳統律師業務轉向專攻專利訴訟業務。在轉型過程中,我有了大把的空閑時間。
如何安排空閑時間?想了很久,我決定寫幾篇論文。目的有二:其一是意欲向我的傳統律師業務致敬;其二是企圖在專利訴訟領域揚名立萬,以增加案源。
在我看來,適合執業律師寫的論文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案例分析,二是法條解讀。其中案例分析是最適合律師寫的。旁征博引,律師比不過法學教授,但律師親自經歷過的案件也是法學教授難有機會接觸到的。
于是,我開始按照計劃認真撰寫我的論文。
做事應該有計劃。
但是,計劃很少能夠不折不扣地得到執行。
寫了幾篇之后,我停下來看我寫的論文。
我驚訝地發現:我寫的竟然不像是論文,而更像是故事。
我要種的明明是瓜,得到的卻是豆!
躊躇再三,我毅然決定:干脆寫故事。反正我也沒有必須的硬性指標,寫什么都是寫。
在這里,首先我要請非法律人士見諒:這些故事里面之所以有那么多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是因為我本來是想寫論文的;其次我要請法律人士見諒:這些故事里面的法律知識之所以那么淺顯,則是因為我已經把論文改成故事了。
法庭上,律師的職責就是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對面的法律人士也是如此。大家往往過于關注勝負本身,卻忽視了勝負之外的過程。其實勝負之外的過程有時也有精彩之處。
以下十四篇文章中,及時篇雖然也是因訴訟而引發的,卻是游記,而不是訴訟故事。雖然不是訴訟故事,卻是起源于訴訟,因此選入。
,我作如下極其鄭重之聲明:我講述的不全是真的。
閑話少說。
看官,您上眼!
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