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第四次出訪日本,在此期間他應石坂基金會的邀請在東京做了三場演講,這三場演講正是此書的三個部分,演講所圍繞的主題即為此書的書名:面對現代世界問題的人類學。
為了突出并深入探討此書的中心主旨,并使之貼近現實,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從他的作品中吸取靈感。他翻讀了曾讓自己聲名大噪的文章,重新提出了一直擔憂的重要社會問題,特別是“種族”與歷史、“種族”與文化的關系。或者說他還在找尋著人文主義的新形式以面對當今這個巨變中的世界的未來。
在這里,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的老讀者們能夠找到那些他一直致力研究的問題,而對于新一代讀者來說,這位著名的人類學家將提供給他們一種未來的視角。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強調人類學作為一種新型的“大眾人文主義”的重要性的同時,也在思忖著“西方文化霸權的終結”以及文化相對主義與道德評判之間的聯系。當他在審視一個全球化了的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時,主要關注的是經濟活動、非自然生育問題以及科學思想與神話思想之間的聯系。
在這三場演講中,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表現出了對這個正要邁進21世紀的世界的擔憂,因為它正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意識形態爆炸”的多種形式與傳統主義演變之間的類同。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法蘭西學院榮譽退休教授,法蘭西科學院院士,著名人類學家,法國結構主義人文學術思潮的主要創始人,當初五位結構主義大師之一。
譯者簡介:欒曦,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法語系任教,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法國社會與文化。出版《新編法國語言與文化》一書。
列維-斯特勞斯早年就學于巴黎大學。青年時代愛好哲學,并醉心于盧梭、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類學研究達50余年之久。20世紀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當地土著社會多年;40年代旅美期間鉆研英美人類學與結構語言學,陸續發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教授。他的學術影響波及人類學、語言學、哲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
在素重人文科學理論的法國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兩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應為: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和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
Ⅰ 西方文化霸權的終結1
向他人學習2
獨特且奇怪的現象5
一個共同點14
“真實性”與“不真實性”21
“按照我的西方觀點”30
一種“最理想的多樣性”40
Ⅱ 當代的三個重要問題:性、經濟發展和神話思想48 2
面對現代世界問題的人類學
生育者、子宮出借人和社會親子關系50
人工生殖:處女和同性戀夫婦56
從史前史的燧石到現代工業生產線63
“自然”的矛盾性69
“我們的社會生來就是為了改變”74
科學思想、歷史思想和神話思想有何相似?82
Ⅲ 承認文化的多樣性:日本文化教會我們的91
人類學家與遺傳學家91
“種族”——一個不恰當的詞99
多樣性引發的議論105
“不的藝術”113
文化相對主義和道德評判122
參考文獻130
引人入勝,不能自拔
列維-斯特勞斯越來越重要了
非常好!!
好好讀讀吧!好書總不會過時的!
包裝很好。
結構人類學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的演講,強烈推薦。
列維施特勞斯文集,值得一看
書本寫得不錯
經典書目!值得擁有!
單位圖書室集中采購,質量很不錯!
其實這是一本湊單書,但是人類學的東西總是很獨特的視野,希望不錯
老師說結構主義人類學的著作是比較難懂的,希望能讀懂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