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回到古典世界圖書
人氣:43

回到古典世界

本書用詩化的語言、散文的敘事梳理了東西方代表——希臘與中國的古典文化。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史  
  • 作者:[劉剛],[李冬君]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文化好東西
  • 國際刊號:9787508652931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8
  • 印刷時間:2015-08-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用詩化的語言、散文的敘事梳理了東西方代表——希臘與中國的古典文化。"希臘化世界"自希臘民族的誕生寫起,經《荷馬史詩》、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直寫到亞歷山大大帝,描述了古代希臘民主自由精神誕生的經過;"中國式天下"自神話與史前文明寫起,經堯舜禹、夏商周、諸子百家,一直寫到秦始皇,探討了中國為什么會走向專制王權。作者回溯到文明的古典時期,探尋東西方文化的分野與共性,并論述了這些分野與共性對后來世界的深遠影響。

編輯推薦

文化有民族特色,但沒有國界;東西方在地理上是相對的,在文化上則交相輝映,各有其價值。在比較中發現普世的文化快樂,這便是本書的出發點。

作者簡介

劉剛:自由寫作者,獨立學術人,以市場經濟安身,在文化江山立命,現居北京。主要著作《文化的江山》、《通往立憲之路》、《自由的款式》、《中國近代的財與兵》等。

李冬君:獨立歷史學人,自由寫作者,人稱"文化江山一女史",現居北京。主要著有《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青花里的鄉愁:關于瓷與茶的美學日志》、《中國私學百年祭》等。

目錄

一、希臘化世界

1、希臘族源記憶

2、希臘文明初曙

3、黑鐵造就城邦

4、沐浴史詩之光

5、超越神的正義

6、開啟古典文明

7、神話轉向歷史

8、哲學說希臘語

9、哲學立于始基

10、命運即邏各斯

11、存在通往上帝

12、自由化的分寸

13、守法產生民主

14、悲劇催生法典

15、命運鐘情少年

16、民主需要合唱

17、模仿神和英雄

18、從命運到法律

19、民主走向弒父

20、自由拯救自己

21、真理取代神諭

22、新神必須來臨

23、我是我的先知

24、囚徒與哲學王

25、蘇格拉底之死

26、讓真理活下去

27、駕馭靈魂馬車

28、從靈魂到理念

29、數學開顯靈魂

30、上帝的幾何學

31、理念的窮竭法

32、誰說靈魂死了

33、靈魂如何得救

34、蘇門兩條路線

35、價值重估的狗

36、師徒亞氏遺產

37、哲學體系之王

38、神是思想實體

39、實踐理性大帝

40、希臘化的王國

41、希臘化的新人

42、希臘化的佛教

二、中國式天下

1、說與寫的神話

2、中西文明分野

3、文明的搖籃地

4、五帝共和王國

5、從神話到歷史

6、五岳連山政權

7、連山出海為甌

8、甌的連山山系

9、文明的海岸線

10、歷史的修補術

11、中原地理王國

12、陶寺文化革命

13、文化中國緣起

14、從文邑到華夏

15、羿的二重身份

16、河流的統一性

17、二里頭的中國

18、夷夏東西文化

19、走向統一國家

20、通往帝國之路

21、帝佑政治文化

22、商代江南虎方

23、革命起于東南

24、方國共和地理

25、金陵王氣由來

26、漢語也有哲學

27、革命戰爭緣起

28、革命化的戰車

29、周公革命理想

30、從東西到南北

31、國風時代共和

32、詩性屬于人民

33、天命無常之詩

34、錦繡國力淵藪

35、詩性經緯兵法

36、民主政治嘗試

37、法治作法自斃

38、歷史觀的宗廟

39、素王高于帝王

40、從民心到人性

41、從有德到有道

42、從禮儀到禮義

43、文化觀的邊疆

44、做文明的反者

45、文化兩條路線

46、思想者的問答

47、思想的伸縮性

48、爭鳴帶有殺氣

49、理性三表三知

50、以真理行俠義

51、和平主義兵法

52、思想者的集市

53、自由的草根氣

54、仁政是做長線

55、讓人民富起來

56、仁義統24小時下

57、一切為了人民

58、國際人道主義

59、大我小我之爭

60、自由穿透生死

61、以無名致廣大

62、思想要有對手

63、思維還要經濟

64、楚簡里的儒脈

65、哲學從水開始

66、死于形而上學

67、美的自我意識

68、帝王學大一統

69、從內圣到外王

70、儒門王圣運動

71、王圣造就皇帝

72、封禪終結革命

73、游仙通往神權

74、讓死亡來統

在線預覽

序 重讀古希臘

我們在這里說的"東西方"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地理概念的"西方",正如天下觀里的"中國",西方人不承認,就說"地球是個圓,中國在哪一點"?如今,我們同樣可以這樣來回應:地球是個圓,"西方"在哪一點?

須知,東西和西方也是相對的,有時連"西方"都難以確認。

例如,誰能想到希臘也曾屬于"東方"?可文藝復興運動以前的天主教的世界觀就是這么看的,它把希臘文化劃入東方學范疇,把希臘化世界的基督教叫做"東正教"。

如果連希臘都非"西方",那么"西方"從哪里來?羅馬人曾把希臘當作他們的老師,可當羅馬成為教皇的地盤和拉丁化運動中心以后,就跟希臘化世界劃清了界限。羅馬天主教拉丁化運動排斥希臘化世界,雖然還承認希臘化的基督教為"東正教",但希臘已被"東方"化了。

在希臘化世界里,"東西方"沖突還不具有文明性質,希臘文化源流,就有源頭來自東方,因此,在文化上,"東西方"本來就有統一性,能一體化,化為"文化好東西"。

以此來看亞歷山大東征,除了繼承希波戰爭的歷史衣缽自居于希臘正統外,還有一個完成世界統一性實現亞歐一體化的文化理想和哲學使命在驅動,他把老師的哲學帶到東方。

還有希臘化城市,同希臘哲學一起,出現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從尼羅河口的亞歷山大里亞,一直到帕米爾高原上的巴克特里亞,分布著一個個"文化好東西"的城邦。

這是把東方式王朝統治與希臘化城市自治結合起來的新型的帝國主義的國家治理的政權形式——王朝聯邦制,專制王權同民主制度居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統一在一起。

亞氏之于帝國,情形如《荷馬史詩》,身份至尊似"眾王之王"阿伽門農,人格高貴則似美少年阿喀琉斯,此二者原本沖突,可亞氏將它們統一了,哲人王畢竟不同于英雄。

王權有神性,王權即神權,王就是神,于是乎,希臘哲學的理性主義同東方王權的神秘主義結合,哲人王獲得了神性,先是被人贊美為神,接著也就自命為神了——我就是神!

惟有神能賦予歷史統一性,而能表達這種統一性的,莫過于貨幣。

我們知道,貨幣流通基于信用,而信用之根柢在于認同,認同的形式即為信仰,信仰的對象就是神,所以,希臘城邦鑄幣,就鑄有守護神,亞氏神化以后,亦鑄自我于幣上。

亞氏造幣所需金銀,多取之于波斯帝國原來的窖藏。王權好金銀,多以窖藏之,城邦重貨幣,所求在流通,亞氏將金銀統統改鑄為貨幣,用貨幣經濟來打造他的希臘化世界。希臘化貨幣肇始于公元前4世紀末,止于薩珊王朝與阿拉伯帝國之交的公元7世紀,算來,流通了上千年。

一個未曾有過的國際經濟貿易圈,被他以戰爭與貨幣兩手促成了。在西面,形成以希臘化為中心的地中海經濟貿易圈;在東面,則開辟了一條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貿易帶。

這"一帶一圈",便是希臘化世界的樣式,雖以戰爭緣起,卻以貨幣促成,且以文化發展。或曰希臘化世界,既由帝國存在,亦因亞氏本人,更以貨幣流通和文化普及為標志。

或問希臘化始末?若以亞氏個人言之,不過十來年;若以公元前323年亞氏去世至前30年希臘化的末代王朝滅亡,還不到三百年;就算把它們加起來,也僅三百來年。王朝本位遜于貨幣本位,以貨幣論,則有千余年;貨幣本位不及文化本位,若以文化論,則從古到今,何止千年?羅馬人向希臘學習,這算不算希臘化?羅馬帝國,就在希臘化世界里興起,算不算希臘化世界的一部分?

還有"東方",我們從阿拉伯文化里,看到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在帕米爾高原上,在被埋沒的希臘化世界的城邦遺址里,看到了再現的亞里斯多德的手稿……這難道不是希臘化?

希臘化世界的重心在"東方",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一度在"西方"失傳,當此哲學重新被"西方"發現時,"西方"也就被希臘化了。希臘化標志是文藝復興運動,希臘文明回家了。

"西方"認祖,留住希臘文明的根,正如英國詩人雪萊所言: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根源都在希臘。還有德國詩人歌德也說:永遠學習希臘人。

這樣的"西方"——文藝復興的"西方",在我們看來,便是個新的希臘化世界。"西方"從拉丁化轉向希臘化,并未"全盤希臘化",而是對希臘化世界用"西方"標準作了取舍。

--

跋 走出東西方

——從軸心期到太平世

1、軸心期之始末

談"軸心期",也要三段論,要有個中心點,還要有來龍和去脈兩條線。

因此,我們來談古希臘文明的"軸心期",雖然從雅典出發,卻要從荷馬的希臘化世界談起,從《荷馬史詩》談到"雅典中心主義"再談到希臘化世界展開,這樣我們才能說明白。

以此來談中國文明的"軸心期",雖然從先秦諸子出發,但也要從比荷馬還早的周公談起,談周孔之教和周秦之制,看三代以來興起的"華夏中心主義"如何克服"夷夏東西"被封建化為"中國式天下",看三代時期形成的宗法觀如何轉化為家天下的"天下觀",用天下整合"東西方"。

希臘文明的"軸心期"始于荷馬迄于亞歷山大,中國則從周公到秦始皇帝。

亞歷山大把荷馬史詩里的希臘化世界同雅典政治的哲人王理想結合起來,開創了他的帝國,中國的始皇帝則把周公的分封制中國改造為集權制中國,把周公的宗法制天下轉化為大一統的天下。自始皇帝以后,"中國式天下"基本定型,所以,到了近代,有"三千年之制秦制也"一說。

秦與馬其頓相似,皆以虎狼之國、野蠻之邦戰勝文明之國、禮儀之邦。

中國始皇帝與亞歷山大大帝也頗有幾分相似,二人皆以帝國統一了各自的"東西方",二人一死,兩帝國亦瓦解。亞歷山大死于酗酒——人稱酒神精神,始皇帝亡于吸毒——游仙的感覺。

此二人者,各治帝國十余年,帝業速成而崩,業果尚存,或綿延至希臘化世界,而有文藝復興,或幸存于中國式天下,而有漢承秦制,而開漢唐盛世,迄于宋元明清,代代相承。

有以秦與馬其頓比,兩國皆以戰立,而問孰優孰劣,誰勝誰負?此非能以言論,當由戰爭論者。有人說,亞歷山大軍隊若翻越世界屋脊,能否實現的世界歷史的統一性,把中國希臘化?

無需回答,只要提示一下:你如果知道亞歷山大的軍隊連印度都未能統一,到了印度河流域就裹足不前,恒河流域就在眼前都未曾涉足,你還認為它能進入一個更為遙遠的新世界嗎?

何謂"強弩之末"?這就是。若弩末能入東土,它早就將恒河流域征服。

亞歷山大未能統一"東西方"就打道回府了,這使他的以世界歷史統一性為依據的哲人王理想,當然也要跟著打折扣。就大一統而言,還是中國的始皇帝更為徹底,不但思想上掌控真理的話語權,如"君道同體、王圣合一"就比哲人王要徹底,而且行動上更是各個擊破,不留余地。有人或說,秦霸西戎,拓地千里,能否鑿空西域,打通希臘化世界呢?若非二世而亡,假以百年,或有可能,可未安內焉能攮外?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jpwyr32**的評論:

內容好,可讀性強,

2016-01-12 17:24:59
來自za166**的評論:

5分非常滿意

2016-01-13 17:29: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干貨,值得閱讀。不錯

2016-01-25 23:02: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質量很好,很滿意,內容暫時還沒看

2016-02-23 18:02: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滿意

2016-03-15 10:45:12
來自alai88**的評論:

不錯好讀

2016-04-20 10:53: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文藝。

2016-05-30 09:07:52
來自天際孤**的評論:

古典精彩

2016-07-26 08:59:29
來自陌糖兒**的評論:

2016-07-27 11:02: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還可以

2016-10-20 22:34: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OK

2016-11-28 13:05: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美

2016-12-07 21:12:15
來自myperfe**的評論:

最近想整理下,學習下!!!!

2016-12-08 21:35:50
來自上古伏**的評論:

很感興趣

2016-12-14 13:49: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很好,物流快

2017-01-14 21:38:5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喜歡喜歡有用

2017-02-25 23:31: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值得一看!

2017-03-15 12:07:06
來自***(匿**的評論:

文筆很好,有很多新見解。

2017-04-06 20:32:43
來自r***6(**的評論:

內容翔實,考據嚴謹

2017-04-26 11:24: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喜歡中信出版的這本回到古典世界

2017-06-02 15:33: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 包裝完整快遞快

2017-06-13 09:45:47
來自阿遼沙**的評論:

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

2017-08-21 09:45: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9-07 20:03:21
來自tiger老**的評論:

本書用詩化的語言、散文的敘事梳理了東西方代表——希臘與中國的古典文化。“希臘化世界”自希臘民族的誕生寫起,經《荷馬史詩》、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直寫到亞歷山大大帝,描述了古代希臘民主自由精神誕生的經過;“中國式天下”自神話與史前文明寫起,經堯舜禹、夏商周、諸子百家,一直寫到秦始皇,探討了中國為什么會走向專制王權。作者回溯到文明的古典時期,探尋東西方文化的分野與共性,并論述了這些分野與共性對后來世界的深遠影響。

2016-04-22 18:35:45
來自戈心匕**的評論:

第三方第三方監督司法鑒定所看風景啊肯定是。

2015-09-28 20:59:53
來自闕里**的評論:

我喜歡的類型,古典終究值得深讀,用中西對比的方式也有特色

2017-05-05 14:00:2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