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軟權力(Softpower)建構中,“國家形象”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本書集合了國內(nèi)外以及港澳臺地區(qū)新聞傳播學領域學者們從國家形象的跨文化理論建構、國家形象與傳播能力、國家形象與族群交流、跨文化傳播中的形象管理四個維度展開。全書反思文化軟權力的表現(xiàn)形式,尋找互惠性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文化力量,以文化間性、主體間性、平等權力作為族群交流與國家形象建構的基礎,把我們從軟權力的困境中解救出來。
單波,男,1964年12月生,漢族,湖北天門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武漢大學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云山學者,中國外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法國蒙恬大學客座教授、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訪問教授,The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編輯顧問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編輯委員會委員。1998年被列入“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干”,武漢大學第五屆十大杰出青年獲得者。2002年10月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教授。2008年3月,并被聘為法國波爾多三大傳播學專業(yè)客座教授。主要從事跨文化傳播、比較新聞學、新聞傳播思潮研究。自1985年留校任教以來,共60余篇。
劉欣雅,武漢大學博士,研究方向: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學。
導論國家形象的危機及其跨文化轉向的可能性
及時章國家形象的跨文化理論建構
一技術哲學與國家形象建構
二國族想象與全球挑戰(zhàn):從軟實力到數(shù)字對話
三國族認同、多元文化藝術與跨文化傳播
四刻板印象的建構與國族認同
五跨文化傳播中的國民性影響研究
第二章國家形象與傳播能力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軟實力
二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三個有效條件
三中國形象: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他者視角
四西方傳教士的中國形象感知及其跨文化分析
五跨越界限:身份、意識形態(tài)和跨文化傳播
六國際品牌負面事件對國家形象的溢出效應
第三章國家形象與族群交流
一國家情感、身份協(xié)商與跨族群傳播
二數(shù)位時代的敘事傳播
三敘事傳播與日常情感生活
四建構新現(xiàn)實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轉型
五公民文化與城市形象
六跨民族、跨文化沖突與巴基斯坦全球形象
七文化混雜性及其在跨文化傳播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跨文化傳播中的形象管理
一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喜與憂
二外交官在國家形象建構中的角色
三“正念”的跨文化傳播:一種佛教哲學的路徑
四歐盟對外跨文化形象分析
五跨文化語言教育中的國家形象與跨國形象
六瑞典和俄羅斯商業(yè)報紙國家產(chǎn)品形象的大眾媒介再現(xiàn)
七國家形象在文化內(nèi)與跨文化傳播中的功能考察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