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取決于良好的監管治理,需要監管者自省其身,改進內部治理并構建有效的獨立性保障,以此避免監管者動輒受到政治干預和商業捕獲,同時基于監管目標盡責履職,接受問責約束?!督鹑诒O管治理——關于證券監管獨立性的思考》在比較研究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回答了為什么需要監管獨立性、什么是獨立性、如何實現獨立性、如何制約獨立性和如何運用獨立性等系列問題,提出了應將監管治理列為中國未來金融監管改革重要內容的觀點。
為了寫序,我仔細讀了洪老師這本書的電子版,她的主要觀點是:監管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監管者能不能自省,完善監管治理的基礎就是要確立監管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包括監管目標、手段以及監管部門預算和監督的獨立性等。
監管獨立,應該是大的方向和原則,起碼我們學法律的人是這樣認識的。這種獨立性,往往與程序的正義、結果的公平是正相關的。但是,空談獨立性并沒有多大的意義,獨立也不可能是的,只能是相對的。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個制度問題,更可能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問題。構建一套制度,不能僅靠抽象的理念,更要在復雜的經濟社會文化土壤之上去反復斗爭、反復妥協。
這些年來,我國金融監管部門遇到了許多新問題,情況之復雜,或者可以用"舉世罕見"來形容。這兩年中國的股市,出現了多少戲劇化的場景,這背后又有多少曲折的故事!我不想舉具體的例子,但我想,讀者如果仔細讀洪老師這本書,或能找到一些很好的解釋,以及解決的方案。
——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 吳志攀
洪艷蓉,女,廈門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任CSSCI來源集刊《金融法苑》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法、證券法、公司法。出版有《資產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房地產金融》(合著)等書,并已在《中外法學》《比較法研究》《法學》等核心期刊近20篇。
書是準備買的,尊重作者全價購買,但是,購書體驗非常差,上午全價購買下午調價,書還沒有到手里,申請保價卻建議我退貨重新買,讓購書者體驗上極其不舒服,網購應該有別于實體店購買,實體店談好價格買定離手,網購則不然買定后商品不能及時到手,物流環節應理解為商家送貨在途,在這個過程中卻調價了,在買賣交易未結束時調價而不保價實在有悖于公平原則!建議當當作為網商平臺充分考慮尤其不能剝奪消費者享有公平定價的權利。建議:調價保價至消費者簽收以完成交易。望貴平臺不忘初心,捍衛交易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