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有100萬個人在它死的時候哭過,可是它連一次也沒哭過,它先是國王的貓,然后又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只貓,但它活得渾渾噩噩,對一切漠不關心,直到有24小時,它變成了一只只屬于自己的野貓,愛上了一只美麗的白貓,它才頭一次知道為什么而活……
暢銷全球40載,簡體中文版銷量超過100萬冊 被眾多學校列入課外閱讀書單
佐野洋子(Yoko Sano)1938年出生在北京,在中國度過了9年童年時期。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系畢業。1967年赴德國柏林造型大學學習版畫。 主要圖畫書作品有《活了100萬次的貓》《五歲的老奶奶》《我變成了一棵圣誕樹》等,其中《紳士的雨傘》榮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獎”,《熊爸爸》榮獲“日本繪本獎”和“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 曾榮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新美南吉兒童文化獎”“小林秀雄獎”和“巖谷小波文藝獎”等各種獎項。2003年被日本天皇授予“紫綬褒章勛章”。
一本《活了100萬次的貓》就足以讓許多成人對兒童文學刮目相看!——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朱自強
這是一部關于生命意義的偉大寓言,貓雖然沒有永生,但這本《活了100萬次的貓》已經銷售100萬冊,那就是說,它至少又活了100萬次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理論家 翻譯家 圖畫書研究者 彭懿
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本書,想那個虎斑貓后為什么不能再“活”?它使我的思路變得靈動而深入。在我所見過的圖畫書里,佐野洋子這本杰作可以說是深刻的,兩三歲的孩子也聽得津津有味,雖然他們還不能進到此書的深處。——著名作家 學者 文學評論家 批評家 劉旭源
她是一個日本人,由于她所不能左右的原因,出生在北京,并度過了童年時代。中國的風土人情自然環境滋潤了她,造就了她,形成了她作為作家的基本風格。而她又把這些來自中國的營養通過作品輸給無數讀者。——佐野洋子生前好友 日本福音館書店 圖畫書編輯長 作家 翻譯家 唐亞明
真正經典的童書不僅屬于孩子,也屬于成年人。這只貓因為找到自我而找到了“愛”,而真正活了一回。人生僅僅“被愛”是不夠的,沒有“自我”怎能有真愛?——親近母語兒童閱讀研究中心創始人 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 徐冬梅
本來是買給8歲的小孩看的,沒想到是繪圖本,只有十幾頁沒幾個字,適合不認識字的幼兒看,要是在實體店看到內容,肯定不會買的,二分鐘就看完了,錢白扔了,還這么貴。
從孩子八個月的時候就堅持陪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因為我一直相信書籍帶給孩子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變化。讀了很多繪本,但今天和兒子讀的這本《活了100萬次的貓》讓我讀著讀著流淚了,兒子可能太小還沒有看懂里面的內容,看著我流淚了把小腦袋靠在我肩上小手拍拍我說:“媽媽,你怎么了?不哭,我保護你”雖然孩子沒有理解書籍里面的內容卻讓我們母子的感情在一點點加深。這也許就是經典童書的魅力,不僅是給孩子看的,同樣也是給大人看的。從這本書里我看到了這只貓自我意識的蘇醒、生活里的瑣碎、親情的圍繞、愛情的甜蜜、以及生與死這個沉重的話題…書籍的供養如…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開始看的時候都沒有看懂,以為是為愛而死的故事,之后看了隨書贈送的導讀,才發現,它是因為找到了了自我,才有了真愛,最后才甘愿隨愛而死。一個寫給成年人看的繪本,非常棒。我們只有認清自我,才會擁有真愛。
這是莫老師推薦給家長閱讀的一本書。他的學生有的覺得貓很可憐因為都是為它死了那么多次,有的覺得貓很幸福因為它最后為自己活了一次,我覺得是為愛活了一次。死了100萬次,沒哭過一次;活了100萬次,也沒有愛過一次。最后是愛讓它活著,是愛讓它哭了。
從孩子2,3歲就開始在當當買書,一直很相信當當的品質,比實體書店的便宜多了,而且質量有保證。每次買完書送到家,孩子最開心了,馬上拿出書來讓我給她讀。這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孩子很喜歡,說這只貓很好笑,讓我讀了好幾次。后來都會自己翻著看了。
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因為它不懂愛,除了會炫耀自己活了很多次以外什么也不懂,終于和白貓找到了真愛以后,死了就再也沒有活過來。這是一個小孩子還不太明白,只會看熱鬧的故事,大人們看了卻有了小小的感動。
故事看似淺顯卻意味深長。貓在做了野貓后,遇到了白貓,生了小貓。經歷過愛與被愛,貓不再是一只僅僅喜歡自己的貓了。繼而白貓的離去讓它心痛不已。沒有了愛,活100萬次也成徒勞。
到手了,寶貝還沒有看我先讀了。看到虎斑貓抱著白貓哭的那段我感動得落淚了。一個原來愛自己盛過任何的貓,死了100萬次,但當遇到了自己的真愛覺得相守走過一生即使短暫但是可以無憾!
貓活了100萬次也死了100萬次,但它每次死多不傷心,雖然它的主人很傷心。知道貓遇到了它愛的白貓,還生了小寶貝,當白貓死后貓也傷心而死,再也沒活過來。講述了愛情,親情的重要
貓活了100萬次也死了100萬次,但它每次死多不傷心,雖然它的主人很傷心。知道貓遇到了它愛的白貓,還生了小寶貝,當白貓死后貓也傷心而死,再也沒活過來。講述了愛情,親情的重要
終于在第一百萬零一次的時候,貓成了一只野貓,他成了自己的主人。貓太喜歡自己了,它注意到一只漂亮的白貓,它非常喜歡白貓,在白貓面前,它總是說:“我是一只活過一百萬次的貓,你肯定一次也沒有活過吧。”
死了100萬次的貓,每一次生活在不同人的身邊,她并不幸福,因此即便死了100萬次,也沒留一滴眼淚,但這一次,貓變成了流浪貓,找到了生活的自信,也找到了自己最愛的白貓,最后白貓死在貓的懷抱里,貓放聲痛哭——這本書寓意很深,大人都可以看
以前我看過,這次買來給兒子看,多閱讀外國作家的書可以多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
本書翻譯得不是很好,沒有網上繪本翻譯的文字好,比如貓喜歡什么國王,貓喜歡什么小偷等等,不管哪一只母貓,讀起來不是很舒服。而網上的顯示就好得多,它最討厭國王了,它最討厭小偷了,所有的貓小姐等。不過,這不是商家的原因,而是出版社的原因,我還是給5分,好評。
死了100萬次的貓,每一次生活在不同人的身邊,她并不幸福,因此即便死了100萬次,也沒留一滴眼淚,但這一次,貓變成了流浪貓,找到了生活的自信,也找到了自己最愛的白貓,最后白貓死在貓的懷抱里,貓放聲痛哭——這本書寓意很深,大人都可以看
這本書很耐讀,值得反復品味,對小孩子來說是很難完全領會其中的內容的,更適合大人去閱讀。它可以看做是一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真諦,如果沒有自由,沒有真愛,活一百萬次也是白活,而找到自我,找到真愛,活一次就已足夠。
說是兒童書,實際上小孩子根本理解不了,這完全是給大人看的書。說的是封面這只貓從沒愛過任何人、任何貓,活了100萬次后,竟然愛上了一只白貓,于是全身心都在白貓和孩子身上,后來白貓老死了,他也傷心而死。小孩子怎可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彭懿的演講會上,他說:“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在日本,他家喻戶曉,幾乎每一對戀人在將要不如婚姻的殿堂前,都讀過這本故事!”后來買來讀,確實很深刻,語言雖然簡練,故事也很簡單,但是卻如此深刻的詮釋了什么是愛情!以前對圖畫書了解不多,但是最近看了很多,我發現像這本書一樣經典的獲獎圖畫書,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也許圖畫所表現出來的不如文字那樣精準,但是它卻包羅了更多,往往比文字更能夠觸及人的心靈!
東視藝術人文頻道《世說新語》周一到周五晚上10:30開始有“子涵講童話”的節目;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梅子涵主講;那天晚上正好是梅老師講《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聽完了以后,感動得直流淚!很久沒有這樣感動過了;而且是為了這樣的一個關于貓的故事而感動;從當當買這本書并不是給兒子買的;而是給自己買的;因為每次都沒有辦法給兒子講完;講到了后面白貓死了,就無法繼續了.....兒子說“媽媽,不要講了;后面的我自己看圖就可以了!”后來要再給兒子講的時候,兒子說“媽媽,不要講了;聽了我心里很難過!”4歲的兒子也為這樣的故事感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