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文化作為視角,從中日兩國攝取西方文化的異同比較入手,揭示中日兩國攝取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動態縱向發展進程,探尋兩國現代化進程迥異的緣由。采用了比較史學、計量史學、系統論等 研究方法,總結中日兩國攝取西方文化的異同、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和歷史規律,探尋中日兩國現代化不同歷史命運的深層原因,以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在沖突融合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提供借鑒。
本書為國家211工程重點項目《中外文明比較研究系列叢書》之一。
導論
及時章 西學東漸的發軔
一、東西文明的相遇
二、最初的接觸
三、耶穌會士的東來
四、所謂"拉丁文明"時代
(一)天文學
(二)地理學
(三)醫學
五、中日西學水準的比較
第二章 "鎖國閉關"時代
一、由"禁教"到"鎖國閉關"
(一)"禁教"政策的出臺
(二)限制外人措施
二、了解西方的渠道
(一)"風說書"制度
(二)"漂流問題"
(三)外國使團商館參拜
三、西學傳播的不同趨向
(一)康熙大帝與德川吉宗
(二)中國:西學東漸的斷落
(三)日本:蘭學的勃興
四、歷史影響
(一)危機意識的萌生
(二)近代世界觀的形成
(三)精英集團的出現
第三章 "開國"時期西方文化的攝取
一、"外壓"沖擊波
(一)炮口下的震撼
(二)柏利"黑船"叩關
(三)被動"開國"
(四)中日兩國"開國"進程比較
二、攝取西方文化的媒介
(一)譯書、著書
(二)使節出洋
(三)留學
三、攝取西方文化的進程
(一)西洋軍事技術的引進
(二)對歐美國家制度的介紹
(三)西洋物質文化的傳入
第四章 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一、求知識于世界的舉措
(一)遺使西洋
(二)教育改革和留學生的派遣
(三)聘用外國專家
二、西方文化傳入的軌跡
(一)近代工業化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