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名校名師名課實錄中西文化比較十一講圖書
人氣:36

名校名師名課實錄中西文化比較十一講

這是中西文化的模式,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把握。中國的文化呢,首先他是以"忠誠",以"人性本善","反璞歸真"來作為他的基點。他沒有個體獨立的意識。個體被融化在群體意識之中。個體被融化在群體意識之中。個體...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比較文化學  
  • 作者:[鄧曉芒] 主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5552099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2
  • 印刷時間:2007-1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435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是中西文化的模式,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把握。中國的文化呢,首先他是以"忠誠",以"人性本善","反璞歸真"來作為他的基點。他沒有個體獨立的意識。個體被融化在群體意識之中。個體被融化在群體意識之中。個體被融化在關系之中。孔夫子講"仁",這個"仁"就是二人關系嘛。人的本性就在于二人關系。我個人那不是仁,有了關系才是仁。所以中國的這個個體不獨立。西方進入到文明的門檻的時候,頭一件大事就是使個體意識獨立起來。當然它的基礎就是私有制。我們現在也強調私財產,不能夠隨意侵犯。也是朝這個方向在走,但是那是希臘人早就做過了的事情。我們現在還要補上這一課。

中西文化比較的問題早中國當代歷中文化研究中一個長期探索的任務。本書收入了作者在最近幾年有關中西文化比較的一系列講座的錄音,書中的講座題目大都來自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它們在課堂上獲得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和共鳴,而且在各種場合的講座中也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具體包括"我們為什么沒有真信仰""西方倫理精神探源""蘇格拉底與孔子的言說方式比較""中西藝術精神比較"等。

作者簡介

鄧曉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長沙人,1964年初中畢業后即下放農村插隊,1974年返城,當過臨時工、搬運工,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攻讀西方哲學史的碩士研究生,1982年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任講師,1988年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5年評為博士生導師。現為

目錄

(一)我們為什么沒有真信仰

(二)西方倫理精神探源

(三)中西懷疑論比較

(四)從康德的道德哲學看儒家的鄉愿

(五)蘇格拉底與孔子的言說方式比較

(六)黑格爾辯證法與中西哲學

(七)中西藝術精神比較

(八)中西生死觀比較

(九)中西法制思想比較

(十)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十一)對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反思

后記

在線預覽

(三)中西懷疑論比較(本文為2002年12月2日于吉林大學逸夫樓十六階講演的記錄稿,經本人整理)

非常高興能到吉林大學和同學們見面,吉林大學是我很早就仰慕的地方。在這里,我想談一下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中西懷疑論的比較》。選擇這樣一個話題來談。是因為當前國際和國內思潮的現狀引起的一些思考。哲學與現實結合得很緊密,我考慮這個問題主要是從中國當前的現實和上個世紀末中國知識界興起的一股懷疑論思潮出發的。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已經討論了許多年,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人文精神的討論就涉及這個問題,一些文學作品里面也包括有這種傾向。當代中國的懷疑論是一個主流思潮,也是當今國際上流行的思潮。在西方有后現代,從尼采以來西方人也陷入了價值失落和虛無主義的境地。中國當代的知識分子包括一般老百姓,表現在文學里面,包括以王朔為代表的痞子文學,都表現出對價值的懷疑,對神圣的東西采取否定和鄙薄的態度。

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但是這個潮流里還是有一個區別。西方的懷疑論從古到今有它自己的傳統;而中國當代的懷疑論也跟中國的懷疑論傳統有一脈相承的關系,而這兩種傳統之間又有一種深層次的差別。我研究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從現實出發,從中國當前的懷疑論思潮來進行挖掘,來討論當前中國社會心理的動向,看是否能從這里走出一條路來。懷疑論思想,對于以往的傳統信仰、信念,都保持著一種懷疑的態度,這和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是極不適應的,中國傳統的懷疑論對社會的積極方面有腐蝕作用,它不同于西方的懷疑論。西方的懷疑論在消極否定中仍然有一種積極向上的作用。而中國的懷疑論思潮,從王朔的痞子文學開始,我們會發現,雖然對傳統的教條的東西有一種解構作用,但缺乏積極的建設力。所以我想討論一下這種懷疑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根基。如果說要尋求一條出路的話,那么和西方懷疑論作一點比較,看看是否能找到理論上的出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理論上的出路,那就意味著現實中也可能有出路;但如果連理論上都沒有出路,那么現實中肯定沒有出路。所以這個話題很具有現實性,雖然談起來好像離現實很遠。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看。

中國當代的懷疑論思潮直接導源于中國的道家即老莊思想。老莊哲學在先秦時代就表現出了懷疑論、不可知論、無是無非的特點。但中國還有禪宗的懷疑論思想,我暫時還沒有涉及,因為我認為禪宗作為中國式的佛學,基本原理仍然導源于老莊,特別是在懷疑論方面,它的根子還在老莊那里。老莊的懷疑主義、虛無主義是中國文化更深層的東西,跟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以及法家的治國之道相比較而言,老莊的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似乎更深。因為在涉及終極關懷方面,無論你是儒家還是法家,當你考慮到人生的終極關懷的時候,都有道家的東西。這是題外之話。

我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中西方懷疑論的比較,試圖從里面找出有規律性的東西。一是懷疑論和知識的關系,二是懷疑論和信仰的關系,三是懷疑論和理性的關系。這三個方面涉及西方懷疑論三個不同的時期,一個是古希臘,一個是中世紀,一個是近現代。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jiayewa**的評論:

只看了第一講,口語的形式,不艱澀,很有啟迪性

2009-08-26 18:21: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和描述的差不多

2010-11-22 19:17:59
來自郭繼全**的評論:

值得一讀!

2011-05-27 16:23:29
來自太陽底**的評論:

比較中西文化若干專題,挖掘深刻細致。

2011-11-18 21:10:55
來自愿得一**的評論:

不錯,對個人有大幫助

2011-12-15 10:4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深入淺出,思想的力量盡在于此

2012-06-24 18:45: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通俗易懂,很有哲理

2012-07-24 17:27:44
來自古月一**的評論:

很好,通識課用的

2013-11-12 23:36:47
來自愿得一**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1-14 16:12: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1-26 18:46:27
來自鴻飛踏**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2-04 17:34:57
來自清水溪1**的評論:

收集材料時買的,希望以后寫文章時能后用得上!

2013-12-08 00:06:46
來自dadadax**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2-16 15:37: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8-12 16:00:35
來自**(匿名**的評論:

一直在當當買書,感覺服務很好,不喜歡的、后悔的可以7天無理由退書,所以我喜歡當當。

2017-06-27 12:41:04
來自j***z(**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呀

2017-07-23 15:53: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想了解學術界對中西文化比較的評價狀況,這是本不錯的參考書!

2012-02-25 10:20:10
來自ayl923**的評論:

感覺這個老師講的一般,也許是我還沒有看到亮點

2010-07-19 07:38:11
來自小小瘦**的評論:

對于有國粹傾向的人來說,這本書讀來也許會讓他們感到偏頗,但我們需要有反思和批判自身文化之不足的勇氣和精神。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

2009-04-04 14:57:18
來自鴻飛踏**的評論:

中西文化比較必將長期研究下去,鄧先生研究能讓人深思,反思我們的文化,以警惕國人。中國走向世界,必須了解西方。

2010-05-14 12:20:28
來自tubill**的評論:

該書經典之極,可以一口氣地讀完,令人深思,發人深省,而且各個章節似無聯系,但實際上都圍繞著最深層次的中西人的差異展開,但遺憾地是,作者并未交代中西文化可比性的原由是什么?出發點是什么?整書給人的感覺是說一會中國,又說一會西方,不知道作者這樣做的根源是什么?

2009-07-07 08:29: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關于中西文化對比的文章,我比較喜歡鄧老師的,讀這樣的書,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中國傳統和中國現狀,都比較有幫助。

2009-10-17 22:52: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因為借閱時間按有限,覺得前面幾章的觀點比較獨特,就干脆買一本好好琢磨,個人覺得比起人與亦云的抄抄剪剪的中西文化比較方面的書來說,這本書的角度還算新穎,值得一看。

2010-12-06 10:01:42
來自大眠**的評論:

講比較哲學的老師不停地搬鄧曉芒的那一套,這回終于找到了老鄧的原書《中西文化比較十一講》,嘿嘿好親切啊。雖然火力過猛,書中的90%還是贊同的。老鄧痛快大罵了30萬字,過癮哈哈!

2011-11-19 02:43: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有什么可說的,看書吧。中國的知識分子若是大部分能做到鄧老師這樣,中國就有救了。里面有幾篇記錄了學生提問和其他老師的點評,對照看一下很有意思,也可以看出鄧老師雖然“吾道不孤”,可是真正懂了,能與他對話的人還是太少。

2008-12-15 09:54:38
來自彭康**的評論:

本書收錄了作者十一篇講座錄音,受眾主要是青年學生,內容親切易讀,以起啟發思想。作者在中西方文化對比中,對中國傳統思想基本是持批評態度。中國人沒有真正的信仰是因為沒有獨立的個人,古希臘的商品經濟促成了個體意識的發生。從孔子排斥自然宗教開始,中國人宗教信仰的精神就沒落了,儒教介于自然宗教和政治教化之間,精神和物質不分。上帝是人格神,中國的天道和天是自然神的概念,上帝做事沒道理可講,人不可理解,中國的天理、天道實際上是人間的道德。中國的自由概念有兩種:道家的自由是一種沒有意志的自由,沒有責任、義務、規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儒家…

2009-11-03 22:31:2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