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幫助那些愿意以特定仲裁或臨時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當事人了解臨時仲裁程序并參與其中,從而推動臨時仲裁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促使仲裁法適時修改以適應國際仲裁的發展需要。建議制定的《中國臨時仲裁示范仲裁規則》借鑒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2006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20年)、《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仲裁條款》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機構仲裁規則的精華部分,以適應中國臨時仲裁當事人的需求和習慣。實務部分緊緊圍繞該示范仲裁規則進行分析講解,為當事人、人、仲裁員在實際操作提供指引。
本書亮點在于創設了臨時仲裁管理機構以行使機構仲裁的職能、管理臨時仲裁程序,從而使習慣于機構仲裁的中國當事人能夠進行臨時仲裁程序。
本書是我國仲裁實務界和理論界在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保障意見》之后作出的積極回應,作者對于如何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特設仲裁制度的發展進行了認真思考和潛心研究。本書既匯聚國際條約、各國立法和國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又有對中國機構仲裁60年豐富經驗的總結和反思。
高菲,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南京大學法學院國際法教師、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較高人民法院及時屆特邀監督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及其上海分會秘書長、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秘書局副秘書長、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仲裁與司法》主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經辦和作為仲裁員審理案件、管理仲裁程序案件愈千件。
出版《論美國反托拉斯法及其域外適用》、《中國海事仲裁的理論與實踐》、《仲裁理論及實務》(上、下)等著作,在《時代法學》等期刊100多篇。
榮獲中國法學會/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中國仲裁與司法"論文一等獎、中國法學會法學文書研究會全國法律文書評選一等獎。
徐國建,德國法學博士,一級律師。曾先后于西南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瑞士比較法研究所、海牙國際法院夏季講習班、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和國際私法研究所以及德國漢堡大學攻讀和研習法律科學,精通英語和德語。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等仲裁機構仲裁員。作為仲裁員和人處理過上百起國際和國內仲裁案件,涉及國際投資和貿易、企業兼并收購、股權投資中的對賭協議、金融衍生品服務、建筑工程、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糾紛和法律爭議。
曾在中國、英國、瑞士、荷蘭和德國出版和發表過50多部(篇)包括仲裁法律問題在內的法學專著和論文。
及時章臨時仲裁概說
及時節臨時仲裁的概念及歷史淵源
一、臨時仲裁的概念和本質
二、臨時仲裁的淵源和演變
三、現代商事仲裁的定義或概念
第二節中國的機構仲裁制度
一、中國機構仲裁制度概說
二、中國機構仲裁的特點及優勢
第三節臨時仲裁在中國發展的法律問題
一、臨時仲裁協議的效力問題
二、臨時仲裁適用的仲裁規則
三、臨時仲裁的仲裁地
四、臨時仲裁的仲裁員
五、臨時仲裁適用的程序法律
六、臨時仲裁裁決撤銷的管轄權法院
七、臨時仲裁的管理機構問題
八、臨時仲裁如何啟動及進行問題
第二章中國臨時仲裁的崛起
及時節《較高法院意見》第9條述評
一、《較高法院意見》第9條規定的綜合簡評
二、《較高法院意見》第9條第1段規定國內合同約定涉外仲裁有效
三、《較高法院意見》第9條第2段規定禁止反言及誠實信用
四、《較高法院意見》第9條第3段規定臨時仲裁的有限放
繁榮仲裁理論研究推動中國商事仲裁制度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重要舉措。較高人民法院積極落實四中全會決議內容,改革完善仲裁司法審查制度,鼓勵仲裁制度創新發展,促進仲裁公信力提升。2017年1月9日,較高人民法院了《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自貿區司法保障意見》),其中第9條規定了注冊于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當事人相互之間可以約定將其爭議在中國"內地特定地點、按照特定仲裁規則、由特定人員"通過仲裁解決。《自貿區司法保障意見》提出在自貿試驗區內有條件地允許特設仲裁,其目的在于通過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積累特設仲裁經驗,推動我國商事仲裁制度國際化、現代化。
第一本關于臨時仲裁實務的書籍
本書是我國目前成體系地介紹臨時仲裁制度的第一本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