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下崗失業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進入司法局直屬的國辦律師事務所實習,開始了律師生涯。
2003年,作者滿懷信心從老家來到深圳,希望這個年輕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想。但是,在這里作者處處碰壁,內心失落。突然爆發的非典疫情,更讓作者心灰意冷。來到深圳一個月后,作者決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返回家鄉。
2009年春,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作者再一次出發,尋找自己的夢想。這一次的目標是首都。和當初在深圳一樣,和大多數剛剛來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樣,在這個城市,作者舉目無親,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律師這個職業,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幾乎是寸步難行。作者終于堅持了下來,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
這十年中,從國辦律師事務所到合伙制律師事務所,從江西九江來到北京,從只有十幾個人小所的普通執業律師,成為擁有幾千名律師的全國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部門主任,作者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
作者把這些成長的歷程記錄下來,希望對遠離故土、追逐夢想的年輕朋友,特別是剛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們,能有一些啟發。
本書有勵志,講述了一名在地方上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實習律師如何一步步成長為京城知名律師的經過,作者本身十年的律師生涯,從故鄉到異鄉,從一無所有的北漂到"逆襲"突破,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無論對普通的打工者還是剛從業的年輕律師,都有激勵作用。
本書有故事,講述了是作者多年以來辦過的具體案例,情節生動,貼近生活,其中不乏國內知名案例,普通讀者更有興趣。
易勝華:江西九江人,2009年至北京發展。現為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刑事部主任。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聯合導師。2013年被ALB(《亞洲法律周刊》)評為中國級訴訟律師0。
讓海天為我聚能量
拔劍四顧心茫然
止戈為武
較大的敵人
師父和徒弟
天堂在左,深圳在右
新面孔
閃亮登場
眼淚為你流
虎口脫險
與工商過招
細節決定成敗
風流命案
瞳孔里的人影
為夢想,千里行(上)
為夢想,千里行(下)
及時桶金
沖動的懲罰
初戀有毒
血疑
無情的情人
夢想在開花
讓海天為我聚能量
我從小生長在廬山南麓、鄱陽湖畔的一個江南小縣城里。這里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民風純樸。參加首屆司法考試之前,我在縣城里有著一份舒適的公務員工作,收入也還算不錯。閑暇的時候,和幾個好朋友一起爬爬山,打打牌,喝喝酒,逍遙自在,有滋有味。偶爾,還有幾篇附庸風雅的散文發表在報刊上,雖然稿費不多,也能夠帶給我小小的滿足。
轉折發生在2000年初。
我心血來潮寫了一篇關于"旅游興縣"的萬字論文,提出結合時代特點,重新整合全縣旅游資源的思路,引起了某位縣領導的關注。領導特意找我談話,希望我能夠到旅游線去"鍛煉",為全縣的"旅游興縣"大戰略作出貢獻。組織上如此器重,我頓時豪氣干云,滿口答應。我被一竿子插到底,派到某風景區去做旅游宣傳促銷工作。
但是沒過多久,那位賞識我、讓我去"鍛煉"的領導突然調走,臨走時也沒有給我一個說法。而景區在當年下半年又被承包出去,我一下子成了無靠無依的閑散人員。
這時,縣里正在舉行"副科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考試,我只有十幾天的復習時間。七個公開招錄崗位,我報考的是競爭為激烈的團縣委副書記崗位。在將近兩百人的考生中,我以筆試第三名的成績順利入圍面試。在面試中我名列第二,排在的是團縣委的一名工作人員。終,這個崗位與我失之交臂。一時間生活被全部打亂,不知道今后該怎么辦。領導們讓我"服從大局,等候安置",朋友們則笑話我,一篇賣弄才學的文章,竟然落得個如此下場。有勁沒處使,有氣沒處撒,我只能游手好閑,四處游蕩。
2001年5月,到一位在檢察院上班的同學家串門時,看到他案頭有一套《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厚厚的幾大本。同學說,他考這個律師證,是為了哪24小時不想做公務員了,就去當律師,自由自在。
我想起了當年在學校里教憲法的一位女老師,她同時也是一名兼職律師,經常在課堂上跟我們說起她辦的案子。說到高興處,眉飛色舞;說到傷心處,淚如雨下。那個時候覺得,原來律師這個職業可以讓人如此忘情投入,連一向端莊的女老師都控制不住自己。當年這位老師建議我也去考律師證,說我比較適合做律師。那時的我年少氣盛,認為當公務員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才是好的出路,沒有把老師的建議當回事?,F在,我的公務員身份已經變得不明不白,人生理想沒有了出路。我決定參加律師資格考試,為自己尋找一條新路。
于是,我買來《律師資格考試用書》,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專心準備考試。7月,我在縣司法局填表報名參加考試。但是,沒幾天就傳來消息,因我國《法官法》、《檢察官法》修改,"律師資格考試"改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原定于10月份的考試時間取消,時間待定。雖然考試時間變得遙遙無期,我仍然沒有放棄考試準備。只要不取消律師這個職業,總有考試的那24小時。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自己能否通過考試沒有太大的信心。律師資格考試號稱"天下考"(現在應該是算不上了)。幾十萬考生中,不乏大學的高材生,其中有不少在讀的碩士、博士,每年考試的通過率都低得可憐。與高考相比,律師資格考試的殘酷程度更令人膽戰心寒。高考是與普通人的較量,司考則是與高手過招,而我離開學校、不摸書本已有好多年,自認為與法盲無異……
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以后,我打定主意,要比別的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爭取在這場艱難的比拼中脫穎而出。從"法盲"的基礎重新開始學習,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達到一個律師的水平,必須加油!
從高考的時候開始,我應付考試就有一個屢試不爽的笨辦法:抄書、做筆記。我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認真抄一遍,勝過心不在焉地看十遍。走出校門這么多年,心里已經裝進了很多的雜事,書本拿在手里很容易走神,半天時間都翻不過去一頁,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做筆記可以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還能加深印象。由于抄得慢,還可以邊抄、邊思考,慢慢消化,不會遺漏重要的細節。
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少做了六遍以上的詳細筆記。遍筆記花的時間長,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進度規定在50頁以上。有時,一句拗口而又重要的筆記,我要一口氣連抄十遍,直到滾瓜爛熟才罷休。到后來,一些簡單易記的內容我就不抄,多看幾遍就掌握了。
到開考之前,我用掉的草稿紙已經堆積如山,鋼筆寫壞了三支,用掉的筆芯更是不計其數,有時24小時用掉一支筆芯??荚囉脮媳晃覍憹M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各種顏色的筆在書上做的記號層層疊疊,書本上有些地方還貼上了小紙條做歸納。我總算有效明白了"書越讀越厚,然后越讀越薄"的道理。到了考試的后幾天,所有的考試內容都被我濃縮在幾張A4紙上。憑著這幾張密密麻麻的A4紙,我的腦子里就可以迅速展開幾大本復習用書的全部詳細內容。
司法考試的內容不僅多,而且雜,很容易造成記憶混亂。例如,三大訴訟程序(民事、刑事、行政)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的差異,加上行政復議、商事仲裁和勞動仲裁等程序,一不小心就會張冠李戴,腦子里一團糨糊,令人抓狂。在復習之后,為了加深印象,我精心制作了不同的訴訟流程表,進行"對比記憶",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法律關于"期限"的規定,靠死記硬背也不行,還要認真分析立法者的用意。例如:不同的程序中對于期限有"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十五天"等時間規定,這些都是重要的知識點。為什么通知開庭的時間是"提前三天"而不是"五天"、"七天"?為什么刑事案件上訴期是"十天",而民事案件上訴期是"十五天"?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盡量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同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揣摩作出這種規定的理由,即使想不明白,經過了一番思考,對相關規定的印象也深刻了許多。
P1-5
這個商品不錯~
非常滿意,一本好書
夢想就是敢闖
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