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個民族復興、持續發展,為基礎、為關鍵的力量。在知識經濟勃興的今天,讀書不僅關于個人修身養性,還將決定一個人的終高度,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競爭力。
本書根植于同名紀錄片腳本。攝制組以跨越大半個中國的現場采訪、豐富的歷史素材、的學術觀點,從文明、精神、人生、強國四個層面。對“讀書的力量”進行深入、的發掘與展現,還原了人類通過書籍改變命運的文明史詩。同時,深刻闡釋了倡導和開展全民閱讀的重大現實意義。不僅四色圖文,更新增了超級訪問、書里有話、閱讀大事記、書中錦句等趣味單元,多元、生動地詮釋了讀書的力量。
一次探索人類閱讀文明的發現之旅。
全民閱讀推薦圖書。
追尋“新時代的勸學篇”,“這是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適用于:干部充電、學生勵志、社會各界人士。
《讀書的力量》編輯出版委員會編。該片由著名導演夏駿執導,馮天瑜、朱永新、肖東發、劉玉堂等政策理論和文化專家團隊顧問。
夏駿,歷任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制片人、《中華遺產》雜志社主編、中國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
壹:文明根脈
1.文字的誕生/5
2.載體的演變/19
3.印刷術的演變/25
超級訪問:新技術?暢銷品?/32
書里有話:風雨藏書樓/38
文字,造紙術和印刷術,當人類文明的三個偉大成果在同一時空不期而遇,現代意義上的書籍便橫空出世。它既是文明累積和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時又肩負著傳承文明的巨大使命。從此,讀書變成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如涓涓細流匯成了一瀉千里的奔騰江河。
貳:精神底色
1.東方的原典/45
2.古希臘的光輝/55
3.軸心時代/65
超級訪問:拯救生命,還是回歸靈魂?/69
書里有話:巨人的肩膀/74
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三個巨人,同樣沒有留下自己的親筆著作,而承載他們思想觀念的書籍又分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這就是記錄孔子思想的《論語》、記錄蘇格拉底思想行為的《對話錄》和描述耶穌言行的《福音書》。可以說,那些及時記錄他們思想言行的學生和門徒與這些巨人具有同等偉大的文明貢獻,沒有他們以書籍的形態及時傳承,偉大的思想和人格就可能曇花一現,文明的火種就可能再一次熄滅于歷史的漫漫長夜之中。
叁:歷史之輪
1.東學西漸/83
2.西學東漸/100
超級訪問:誰?在哪兒?看什么書?/108
書里有話:最暢銷的書/114
書籍像一粒種子,每到一地便生根發芽;書籍有一種力量,是數十億地球人靈魂深處的動力,因為人類旺盛的求知欲,世界呈現出無限的可能性,在以書籍為核心媒介的傳播影響中,我們的世界在充滿戲劇性的變幻中演進。
肆:書寫人生
1.貨與帝王家/122
2.文明的底盤/132
3.長盛的家族/141
超級訪問:當我們讀書時,我們在讀什么?/148
書里有話:經世致用的中華讀書觀/155
回首千年歷史,那些活躍于鄉間,或教書育人,或救死扶傷,或著述傳世的落第者,無形之中影響著中國最廣大的群體,其中不乏李漁、洪昇、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這樣自成一派的大家。他們用讀書人的視野和胸懷構建起中華文明寬厚深廣的底盤,成為這個古老文明雖歷經風雨卻綿延不斷的堅強支撐。
伍:全民閱讀
1.數字閱讀/161
2.讀書天堂/171
3.城市書香/182
超級訪問:經典的山,還是碎片的云?/193
書里有話:為了心靈的閱讀/198
國際閱讀協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對于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家來說,當“牛角掛書”的動人情景再也找不到棲身之所時,我們必須正視實際上已經存在的“閱讀危機”。
附錄:
世界閱讀史大事記/203
書中錦句/211
后記:
追尋“新時代的勸學篇”/236
壹
文明根脈
文字,造紙術和印刷術,當人類文明的三個偉大成果在同一時空不期而遇,現代意義上的書籍便橫空出世。它既是文明累積和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時又肩負著傳承文明的巨大使命。從此,讀書變成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如涓涓細流匯成了一瀉千里的奔騰江河。
一個意味深長的現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在人類可追溯的300多萬年歷程里,人類并沒有“主宰”這個星球,生存的方式也大致相同,人類控制了火以后,便從大型貓科動物的捕食對象變成了捕食其他動物的萬物靈長——火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護,拓展了他們的生活空間。這個動作也被視為人類文明的開端。
在江蘇省吳江市的松陵公園內,坐落著一位著名學者的墓地。一本攤開的石雕書卷安放在他的墓前,象征著他在學術領域的杰出貢獻,也表達著他對于文化的終身熱忱。這位學者就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費孝通。費孝通的一生學貫中西,著作等身。他所寫作的《江村經濟》一書更是成為國際人類學界和社會學界的經典之作。
然而,費孝通與文化的初識,卻來自于他不識字的祖母。
在他童年的記憶中,八十多歲高齡的祖母總會帶著他在屋前的巷弄里撿拾書有字符的紙片,再恭敬地置于爐火中燒掉。祖母告訴他“要敬惜字紙”。
千百年來,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承續著“敬惜字紙”的文化傳統,有的城鎮還有專門用于焚燒字紙的“惜字塔”。
人們對紙片上的文字保留著敬畏之心,他們相信:字為世間至寶,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貧賤者富貴,疾病者康寧。這些附著字符的紙張,不但記錄著歷史、傳播著文化,還印刻著人類文明的密碼,蘊藏著改天換地的神奇力量。
文字的誕生
一個意味深長的現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在人類可追溯的300多萬年歷程里,人類并沒有“主宰”這個星球,生存的方式也大致相同,人類控制了火以后,便從大型貓科動物的捕食對象變成了捕食其他動物的萬物靈長——火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護,拓展了他們的生活空間。這個動作也被視為人類文明的開端。
如果不是這個意外的發現,我們現在可能還在小河邊打磨一把堅硬的石斧。河水退去后細膩光滑的泥土上,幾只小鳥留下“到此一游”的足跡,一個正在苦苦思索的人為這個發現高興得手舞足蹈。
在直立人的社會中,合作與群體協調行動變得極為重要,有意識的模仿行為是那個時候最重要的教與學。
然而創造了文明的早期智人不得不面對這樣的苦惱——之前人類所獲得的知識只能為自己所用,下一代必須又從頭開始,老一輩死去后,他們的智慧也隨之永遠地封存在頭腦中了。
時間軸展現發展歷程,660萬年前,人類開始從黑猩猩中分化出來。300萬年前,雙足行走讓人類祖先的大腦容量迅猛增長。 142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火。
而在橫亙中國北部的陰山山脈中,這些刻印在砂石上的巖畫已經默默存在了數千年,它們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關于狩獵、放牧、舞蹈、戰爭等事件的記載。
讀書的力量
梁偉年
不少人有因某本書或某次書緣影響人生甚至改變命運的記憶。這記憶,不會隨歲月的流逝淡忘,而愈發成為領悟和提升人生價值的火種,成為向前進的動力,成為生命中珍貴的一部分。
這本《讀書的力量》,呈現的是關于書與人類命運、民族命運根連魂牽的深沉歷史記憶。人類進化的步履因文字的產生而陡然加快,人類文明的色彩因書的出現而斑斕多姿。書的傳承形成了族類的獨特文化基因,書的傳播鞏固著人類的命運共同體。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文尚德、詩書傳家的傳統,這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華夏文明的根脈。讀書給人增添智慧,所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使人身心愉悅,所謂“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讀書助人修心養德,“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件好事還是讀書”……讀書的力量,推動著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在科技進步、文明昌盛的今天,讀書更是如同空氣和水一樣不可缺少。互聯網大潮席卷著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沖擊著傳統閱讀方式,但相比快餐式、碎片化、被動型的知識獲取,讀書提供的系統知識和豐富營養,依然有力地支撐著人們,使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啟發,增強精神之氣。
總書記強調,要把讀書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納入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內容,“倡導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列為“國家‘十三五’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全民閱讀在中華大地蓬勃開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起到了重要作用。
讓書香飄揚在城鄉每個地方,不斷提高全民閱讀水平和文明素養是長期的任務。電視系列片《讀書的力量》在央視播出,《讀書的力量》一書出版,讓人們更多更深地了解書的魅力、體悟讀書的力量,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實事。 我們早已告別書籍匱乏、買不起書的年代。我們現在有條件多讀書、讀好書,以傳承民族文脈,建設偉大時代,實現偉大夢想。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好書值得點贊,推薦所有人閱讀!終身學習
書的質量好,正品
物流送貨太慢
單位圖書館買的書,還不錯。
夏駿主編的電影,好!生動、通俗的勸學篇!
驚喜,價格便宜,質量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