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是我國清末民初時期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國學大師。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縣東鄉倉前鎮,父親曾任縣學訓導,并在詁經精含擔任監院多年。9歲時外祖父就對其進行系統的文字音韻學教育。13歲在父親和表兄的指導下研讀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顧炎武《音學五書》、郝懿行《爾雅義疏》、王引之《經義述聞》等,打下初步漢學基礎。16歲時參加縣試,癲癇病突然發作,沒有考成。從此放棄科舉,廣泛涉獵經史子集。
在蘇州,章太炎的"章氏國學講習會""聽者近五百人,濟濟一堂,連窗外走廊等地,也擠滿了人。各省來學者,寄宿學內者,有一百余人,盛況空前。"
章太炎的國學演講,衍傳中華學脈,導夫先路,指明治學方向,被時人評為"革命元勛,國學泰斗"。病逝時,國民政府令以國葬,葬杭州西湖湖畔。
星期講演會記錄
及時章 說文解字序
第二章 白話與文言之關系
第三章 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第四章 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
第五章 再釋讀經之異議
第六章 論經史儒之分合
第七章 論讀史之利益
第八章 略論讀史之法
國學講習會講演記錄
序
及時章 小學略說
第二章 經學略說
第三章 史學略說
第四章 諸子略說
第五章 文學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