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業于北京大學,求學美國,經過數年奮斗,成為華爾街交易員。本以為面前的是一條金光大道,卻不料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將世界經濟推到了懸崖邊緣,也將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風暴眼——華爾街上。《亂世華爾街》以小說為題材,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基本內容,將這場人類歷史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展現給讀者。華爾街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作者把市政作為切入口,帶讀者親歷了鍍金時代、夏季風暴、貝爾斯登陷落、雷曼地震、黑暗時刻的腥風血雨,整個故事緊湊到讓人容不得半點喘息,仿佛在看一部懸疑劇,說故事的人抽絲剝繭,把故事的來龍去脈說的仔仔細細,把讀者引入不知深深幾許的連環計,次貸危機的魔爪一點點在華爾街蔓延開來,燒毀了五大投行中的三家。作者更描畫出后海嘯時代華爾街的新秩序、新市場、新思維,讓讀者對現在的華爾街有更深層次認識和了解,其目的在于,不是為了簡單的再回首,而是警示當下,在美聯儲量化貨寬松幣政策之下,新一輪隱患又埋下伏筆。
業余賭徒到華爾街精英,一位華人交易員的魔幻歷程!
詼諧幽默,描寫全球金融危機引人入勝的圖書!
真實交易,再現金融海嘯,金融愛好者入門必讀!
畢業于北京大學,求學美國,經過數年奮斗,成為華爾街交易員。本以為面前的是一條金光大道,卻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將世界經濟推到了懸崖邊緣,也將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風暴眼——華爾街上。身為華爾街一線交易員,作者從市場交易冷暖的角度,看出華爾街乃至全球經濟的風云變化, 帶領讀者體會“風起于青萍之末”的細微、“火燒連營船”的慘烈、“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崩盤。
序
及時章 鍍金時代
1. 賭場到華爾街
2. 高盛實習
3. 魯西銀行
4. 宇宙的中心
5. 杜邦公式
6. 永不凋謝的花朵
第二章 次貸危機
7. 連環計
8. 夏季風暴
9. 危機似乎過去
10. 十面埋伏
11. 華爾街之踵
12. 亂世梟雄
第三章 金融海嘯
13. 小陽春
14. 二美落難
15. 沙地中的紅線
16. 潘朵拉的盒子
17. 保爾森計劃
18.最黑暗的時刻
第四章 峰回路轉
19. 曙光初現
20. 圣經故事
21. 善敗者不亂
22.新市場,新思維
23.關系學
24.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后記
及時章 鍍金時代
1.賭場到華爾街
我的華爾街之路,是從賭場開始的。
若干年前,我坐在賭場里對著一大堆紅紅綠綠的籌碼計算得失,給自己掙點零花錢;?干年后,我管理著數億美元的交易賬簿,為銀行創造著以千萬美元計的利潤。 這之間的跨度不可謂不大,卻又似乎不是很大:都是賭,賭注不同而已。
關于賭,我應該很有些遺傳:據說我太爺爺就好賭,我太姥爺還開過麻將館。 我繼承了兩邊的基因,然而由于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我的好賭本性很長時間內受到了壓抑,以致轉而熱愛數學,并且混進了北京大學。 不過大學四年我只學明白了一件事:數學這個領域太過艱深,而我真正精通的只有算術,還是揚長避短,找個與算術關系密切的職業比較穩妥。
畢業后我隨著?國大潮“盲流”到美國?踏著前輩們的足跡轉學了電腦,卻沒有順理成章地奔赴硅谷,而是誤打誤撞進了某投資銀行從事IT工作。 其實那時候我都不清楚投資銀行到底是干什么的,只覺得每天與變幻莫測的市場打交道應該很酷。
到了華爾街之后我才發現,雖然“身在賭場”,可我的工作與“押寶下注”毫不沾邊。 我所在的部門屬于“后臺”(Back Office),與直接負責融資交易的“前臺”(Front Office)不是一回事,待遇也差別很大。形象地說:前臺負責戰斗,后臺負責保障支援,雖然陳老總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可立功受獎的都是解放軍戰士。中央軍委的新年嘉獎令上寫得明白:解放軍指戰員,每人慰問一斤豬肉、五包香煙;支前群眾,每人一包香煙。投資銀行發放年終獎金,也照此辦理。
在投行久了,我自然想轉到前臺工作,其中固然有“一斤豬肉、五包香煙”的誘惑,更重要的是我很想體驗在市場中沖浪的感覺,每天和數字打交道似乎也能發揮我“精通算術”的特長。 但想從后臺轉到前臺十分困難,基本只能靠“二進宮”,去名牌大學商學院“回鍋”讀書,畢業后重新找前臺的工作。我本來早想走這條路,無奈為了個破綠卡蹉跎了好幾年。不過這幾年倒也沒有?度,我自學成材完成了“華爾街預科教育”——在賭場。
典型的美國賭場就像阿里巴巴的藏寶洞,似乎遍地是錢,大堆的籌碼在賭桌上被推來推去,四周時時響起“叮叮”掉硬幣的聲音,好象在召喚著賭客們趕?來發財。 其實絕大多數賭場游戲對玩家來說都是“久賭必輸”,例如老虎機和輪盤賭。如果能控制沖動不在這些游戲中下注,就算練成了一項重要功夫:沒有機會絕不出手,兵法中叫“不動如山”。
在密布陷阱的賭場里也隱藏著機會:21點(Blackjack)。 高手可以通過記牌打敗賭場,許多華爾街前輩年輕時都干過這事。 從概率上講,21點是莊家優勢很小的游戲,只要玩家掌握了基本戰術,莊家的優勢就只有0.5%左右,也就是說玩家每壓一百塊,平均只輸五毛錢。更妙的是,這個0.5%微小差距還會隨著剩余大小牌張的比例有上下 1% 左右的浮動。21?的取勝秘訣就是:通過?牌估算概率,當形勢于莊家有利時,下小注,當形勢于玩家有利時,下大注。
一個偶然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傳授21點贏錢“秘笈”的小冊子,如獲至寶,馬上挑燈夜讀。 不久后我確信自己“武功”已成,遂奇襲拉斯韋加斯。 那是痛快的一個星期,我一家家賭場掃過去,十步贏一把,千里不留行,揣著兩褲兜百元大鈔回到紐約。
贏錢如此容易,我一度覺得21點可以當成提款機。 其實,那次只是幸運女神向我微笑了一下而已。 因為在那之后,我雖然總體能贏,但起伏很大,再也沒有每戰必勝的運氣了。 經過一番研究,我?于從數學上認清了21點的內在問題:風險太大,與回報期望值不成比例。 比如想達到平均每小時贏20元的期望值(Expectation),就得承受上下浮動1000元左右的風險(Standard Deviation),用金融行話來說,就是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投資回報與風險的比例)太低。 換個角度講,21點輸贏波動很大,因此賭注不能下得太大(相對總賭本),否則很容易賠光,但不下大注又怎么可能贏大錢呢?所以21點是個“贏不了大錢”的游戲。
這些看似彎彎繞的分析中其實蘊藏著深刻的道理,下面的章節中將會談到:風險、回報和杠桿正是“對沖基金”模式的核心。
由于賭場規則改變,靠記牌贏21點很快變得近乎不可能了,這時美國又開始流行“得州撲克”(Texas Hold’em)。相比21點的機械戰術,得州撲克更強調“與人斗其樂無窮”——你不需要好的牌技,只需要找到比你更差的對手;你不能只看自己的牌,更要揣摩對手的牌;你不能總是虛張聲勢 (bluff),但也不能總是實實在在,你必須七實三虛,在對手以為摸透你的時候,悄然改變戰術。初級玩家根據自己的牌押寶,高級玩家根據對手可能的牌和對手的心理押寶,得州撲克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極其深奧的游戲,網絡牌室和電視轉播使其迅速風靡美國,我一度沉迷此道,甚至想過辭職做專業牌手。
得州撲克教會了我一個重要的投資、交易和賭博原則:在新游戲中最容易賺錢,只要你能先行一步,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時把策略研究清楚,在別人還猶豫不決時搶先行動,你就把握了較大的勝算。例如,當網絡賭場剛剛推出“無限壓注”(No-Limit) 撲克時,很多玩家都錯誤地延續了“有限壓注”的策略,那段時間很容易贏。等群眾們漸漸明白過來了,競爭就變得激烈了。后來網絡賭場又推出了“單桌淘汰”(Single Table Tournament):十個人一桌,每個人只有一定數量籌碼,輸光了走人,三個人按名次分錢。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數學化的游戲,出牌方法可以依據自己的牌、位置、對手人數和各方籌碼情況做出量化分析。我在大多數人還在“瞎玩兒”的階段就總結出了一套簡單方法,并通過同時玩五到六桌牌的辦法提高利潤率,在群眾們戰術水平提高之前贏了不少。
在賭場里我還養成了觀察其他玩家的習慣。 例如,賭客們在拿到好牌的時候往往十分保守,生怕“煮熟的鴨子飛了”,為確保眼前的小利往往采取相當糟糕的行動;而他們在輸錢的時候卻又變得十分激進,不斷加大賭注力求翻本,全然不顧“適時止損”的法則。 也許這些都是人類本性的反應,但一個好的賭客必需反其道而行之:我從不押輸不起的賭注,輸到限額絕不戀戰;我甚至不十分關心某次的輸贏,只在乎是否運用了正確的戰術;我不相信運氣,我相信技巧、概率和風險控制。
賭得多了,又看了不少明星交易員和基金經理的傳記訪談,我漸漸悟出一個道理:真有本事在賭場上贏錢的人,反而最不應該賭博,因為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如果專注于正業往往能取得比賭博贏點錢大得多的成就,所以賭博的至高境界乃是不賭。正好此時那雞肋綠卡也終于拿到了,我于是決定金盆洗手,投考商學院。
此書有三個特色令人印象深刻:其一,作者用風趣詼諧的筆觸描寫了投行交易員的日常工作,讀起來象一部關于投資銀行的漫畫版教科書,引人入勝;其二,書中關于金融危機前后美國市場動蕩的細致描述,不亞于一部生動鮮活的紀錄片;其三,書中不乏對本次金融危機起源和歐美金融體系制度缺陷的深刻感悟,發人深思。現在這種寓教于樂、確有助益的金融書籍實不多見,值得一讀,特此推薦。
——范文仲,中國銀監會國際部常務副主任
漁陽從一位業余的“賭徒”,到華爾街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高級“賭徒”。他以復雜深奧的衍生工具,結合自己交易的親身經歷,揭示了華爾街的一個常識性密秘:從全世界低息借錢,到全世界投資回報的生意。為什么整個華爾街能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合法“賭場”,其背后深層的原因,是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與美國發達的現代金融體系的結合,使華爾街成為美國的金錢機器。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漁陽能通過自己的交易實踐,直觀而有趣地觀察金融危機前后華爾街市場的變遷——據我所知,這是國內出版的有關華爾街著作中分析得較早和可讀性的。
—— 周健工
快遞拖件。
Satisfied
物有所值,很好
還不錯。。。。。。
開頭部分不錯,后面部分偏向空洞說教。不過整體看下來還是略有收獲
好
還沒看呢,精裝的書不是很厚,滿意的購物
作者文字功底不錯
很好的書,值得推薦
很信賴當當,一直在這里購買,包裝有保證,溝通方便
有參考啟發意義
送貨速度給力,包裝很結實。下次還會再來。
,。。,。。,
Satisfied
好書,做活動買,劃算,開卷有益。
從中國人的視角看待2008年金融危機。角度新鮮。值得一讀。
還行,正版書,很快就送到了,買了好幾本,快遞員很負責任。
漁陽的這本書讀了十遍以上,這次買了送朋友,描寫2008年金融危機最好的書,沒有之一。
書做得非常精美、用心。一個朋友推薦的書,內容大致翻了翻,挺有意思。作者進入投行的經過都很有意思。
難免的快遞會磕書,網上買書的缺點,但送達快方便。
這本書非常值得閱讀,是很有,寫作水平的。現實中也非常有指導意義,尤其是掌握大資金的人。
作者的文筆很好。邏輯也超一流。用講故事的方式把華爾街的歷史以及自己的從業經歷娓娓道來。小中見大。真是好書。非常喜歡。
文筆很有趣,難得一見得好書。算是華爾街的“科普”讀物,從交易員的角度,讓你認識下2007-2008的次貸危機。
作者可能是交易員中最會講故事的,把華爾街的商業模式,次貸危機的原因經過,交易員的日常,市場的運行邏輯都講得很清楚。受益頗多。
這本書我讀了三遍。想讀三遍是因為里面有些知識點要加深了解,能讀三遍是因為作者文風詼諧幽默,有趣且有料。很喜歡作者,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其扎實的功底(從中國文化、到數學金融),以及其幽默與自信。
朋友送的書,很少寫評論,這本書必須寫啊。書寫的很靠譜,深入淺出,內容生動,我花了一晚上一口氣讀完。這也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書,術語很少,談及復雜的衍生品,也沒有復雜的模型,相信非專業的 讀者也有很好的閱讀體驗。
這本書是寫作者自己2006~2010年間作為華爾街債券交易員身份,經歷那場金融海嘯的故事,作者是以小說的形式寫出來,是我讀過的最漂亮的微觀角度看次貸危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