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如何走進女孩的內心,怎樣培養女孩的獨立性、責任感、智商、情商、溝通能力等方面,結合生動而真實的案例,總結了“不嬌不慣教育女孩”的108招。
用理性和智慧的方法教育、培養出自信、自立、充滿愛心、有責任感的女孩。
不嬌不慣,走進女孩的內心。
沒有教不好的女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精彩同類作品推薦:
陶紅亮,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先后從事教育、出版行業多年,曾供職某著名教育出版集團,任高級策劃。長期關注國內外教育,對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入研究,倡導“平等教育”的教育理念。
已出版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早期教育著作多部,《如何對待受挫折的孩子》創下10萬冊銷量,受聘各學校講課。
其主要作品:《媽媽的早教決定孩子的人生》《做老師眼中的好父母》《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卡爾威特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智商情商加速跑》《好的性格成功的開始》等。
及時章 發掘潛能,培養不平庸的女孩
鼓勵女孩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激發女孩的求知欲,做有智慧的女孩
提高心理素質,克服畏難心理
培養女孩的觀察能力
讓女孩盡情地發揮語言天賦
放開雙手,讓她做個有主見的女孩
讓女孩在游戲和快樂中成長
想象力,為女孩插上夢想的翅
及時章 發掘潛能,培養不平庸的女孩
每個女孩都是一顆種子,她亟待發芽、抽枝、開花、結果。她也許是一顆茉莉花種,以后會長成清新淡雅的茉莉;她也可能是一株小草,今后會煥發出蓬勃向上、頑強不息的生機……她像待人開發的寶藏,蘊藏著無限的潛能,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小小的鼓勵,她都會回報給你一個驚喜,讓你發現,原來她是如此“深藏不露”,而這些,都需要你去發現、去探索。
鼓勵女孩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女孩需要經常被鼓勵,尤其是敏感的女孩。在女孩的學習和生活中,在她體驗和探索的過程中,父母要及時發現她的進步,就算是只進步了一點點,都要抓住這個機會對她進行積極的鼓勵與贊揚,當女孩看見每次自己的進步得到認可與肯定,就會增強她的成就感與信心,她會更加愿意更加努力地去嘗試新的事物。
缺乏自信心的女孩膽子特別小,只要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物就會躲到父母的身后,所以父母們培養女孩的自信心非常有必要。
幫助女孩克服恐懼心理
研究表明,女孩天生懼怕兩種東西:一個是自己的身體失去支撐而跌倒,另外一個就是大且怪異的聲音,而其他的懼怕心理均為后來養成,有時大人們的恐嚇或父母遇事時的大驚小怪都會使她產生懼怕心理。還有不要嚇唬女孩,不要講恐怖故事,消除導致她膽小的因素,要試著讓她與她所害怕的東西慢慢接觸,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熟悉和習慣那些令她害怕的東西。父母們要試著放任女孩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不斷的追求中,她才能逐漸克服自身的懼怕心理,從周圍的生活中學到一些常識,從而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險可怕的。同時,父母還應克服自己的懼怕心理,這會對女孩產生正面影響,更有利于改變女孩膽小的狀況。
常常受到鼓勵,女孩才更加自信
人生道路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很重要。父母應理解女孩犯錯,要給她改正錯誤的機會。女孩在犯錯后很容易產生挫敗感,不要讓她失去自信心,多鼓勵,少責罰,并幫助女孩分析其失敗原因,尋找對策,要幫助她樹立起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童童是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24小時,童童的媽媽接童童放學,由于風很大,媽媽的圍巾被風撩了起來,媽媽本想用手按住飛起的圍巾,可手里還提著皮包,十分不方便。看到這種情形,童童便主動對媽媽說:“媽媽,我幫你拿包吧?”媽媽稍微遲疑了一下,還是讓童童拿了皮包,接著她才開始整理圍巾。
可就在這時,風刮得更大了,童童一不注意就將皮包掉在了地上的水洼里。童童一臉驚恐,馬上把皮包撿了起來。
看到這些,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十分難看,大聲地訓斥童童:“你怎么這么笨啊!連個皮包都拿不住!你看看,包都臟成這樣了,你讓我怎么拿?你真笨……”
只見童童低著頭,一聲不吭,眼淚嘩嘩地涌出來。
女孩生性敏感脆弱,媽媽的訓斥一定傷透了女孩的心,若是以后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女孩肯定就不會那么主動地從媽媽的手里接過皮包,并且還會在做類似事情的時候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如果媽媽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是像那樣嚴厲訓斥責罵女孩,而是安慰她,告訴她下次應該怎樣做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并鼓勵她,說一些“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等鼓勵的話,樹立起女孩的自信心,你會發現她真的比上一次做得好很多。
父母要相信,“我相信你能行”這句話對女孩有一種潛在的激勵的力量,您可以反復地強調這句話,并在女孩退縮畏難的時候用這句話來鼓勵她。當然,您在日常生活中還要讓女孩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激發女孩的求知欲,做有智慧的女孩
女孩在成長中必然會遇到很多新鮮的事物,面對這些新鮮的事物,她會主動地去嘗試、探索,只有在不停的嘗試和探索中,她才會體會到生活的含義,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所以,父母要鼓勵和培養女孩的求知欲。
有想法的女孩都喜歡問問題,喜歡探究各種有趣的事物,因此她們的腦筋會比較靈活。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鼓勵女孩多提問,好讓女孩的創意得到更自由的揮灑。也許女孩在有時候會提出一些連父母也回答不了的問題,但父母們千萬不要胡亂編個理由搪塞過去,可以讓女孩自己也先想一想,過一段時間后再與女孩一同討論這個問題。
如何激發女孩的求知欲
首先,父母要認真對待女孩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對于女孩提出的問題,父母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訴女孩,應該正確地引導女孩去探索、去發現。而如果父母無法解答女孩提出的問題,就要鼓勵女孩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并支持女孩親自去嘗試與探索的行為。
其次,父母在激發女孩求知欲的同時,還要教會女孩怎樣去觀察周圍事物,觀察對女孩來說是一個培養興趣、發展智力的好途徑。女孩在觀察中不僅可以活躍思維、獲取知識,還會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一日,李先生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有關德國數學家高斯的故事,讓他感到吃驚的是高斯竟然在8歲時便發現了著名的數學定理。這時,李先生剛上二年級的女兒姍姍放學回來,他便喊住姍姍,說:“爸爸今天考你一道數學題好不好?”“什么問題呢?”姍姍好奇地問。“你來算算,從1到100這100個數相加是等于多少呢?”
聽罷,姍姍便拿起筆和紙,認真地算了起來,邊算還邊說:“這算起來也太麻煩了。”
過了很長時間,姍姍終于興奮地說:“爸爸,我算出來了,結果是5050!”
“不錯,算對了,但算的時間太長了,想不想學習一個更快更簡單的方法?”李先生問姍姍。
“想!什么方法啊?”姍姍好奇地問。
“你看看,如果這樣有沒有什么特別?”李先生邊說邊在紙上寫“1+100,2+99,3+98……
姍姍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會兒,她便驚喜地喊道:“我知道了,在1到100里一共有50個101!”
“對,你看像這樣計算是不是簡單多了?”李先生欣慰地對姍姍說。姍姍點點頭。
李先生又繼續說道:“其實這是德國一個叫高斯的數學家在8歲的時候發現的,現在你也發現了,爸爸相信你以后會有更好的發現!”
“嗯,我一定會努力的!”姍姍堅定地對爸爸說。
鼓勵并引導女孩,讓她從觀察中獲取更多
當女孩主動地向你展示新發現時,父母不要因為她發現的事物幼稚而去嘲笑她,應該鼓勵女孩,對女孩說:“你真棒!發現了一個這么大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經常問女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又有了什么新的發現。例如:“寶貝,今天你又有什么新發現呀?”
父母還要注意引導和激勵女孩去自己發現,要常問她:“這里面隱藏著一個小秘密哦,你能看出來嗎?”
提高心理素質,克服畏難心理
女孩的畏難心理,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所表現,通常只是對某件事情或者某一方面產生畏難心理。
女孩產生了畏難心理,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對于學習來說,一旦產生了畏難心理,就可能考不出理想的成績;若女孩對生活也產生了畏難心理,就會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不利于培養健康的心理。因此,畏難心理是女孩好好學習和積極生活的敵人。
了解并幫助女孩克服畏難心理
父母要地分析女孩畏難情緒的表現,找出女孩到底是在哪方面有畏難心理,從而幫助女孩去克服這種情緒。首先父母自己要克服“女孩難教”的這種畏難心理,否則便沒有辦法幫助女孩;其次父母要有耐心,多做一些細致的教育工作,促使女孩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終提高女孩主動學習和做事的積極性。
每個父母都想把女孩培養成堅強勇敢的人,但是父母不能急于求成,在開始的時候可以將目標定得稍低一點,有了效果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讓女孩逐漸適應,從而克服自己的畏難心理。
韓美已經15歲了,雖然已經面臨中考,可她還是提不起精神好好讀書,尤其對考試非常抵觸。24小時,韓美又從老師的手中接過數學試卷,眉頭緊鎖,心想:糟了,才72分,回家肯定又要挨罵了。
回到家中,韓美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這是我這次數學考試的試卷,考了72分。”
“你這不爭氣的東西,你是怎么讀書的,這么多書你都讀哪兒去了,才考72分,我看你是瘋了!”媽媽瞪大眼睛呵斥道。
韓美含著淚,聽著母親的責罵。
晚飯過后,媽媽又大聲喝道:“不爭氣的東西,還不趕緊洗碗去!”
低著頭,韓美咬著下唇含淚整理好餐桌并洗好碗筷。
父母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是責罵并不是好的教育方法,相反這只會讓女孩“知難而退”,面對困難時產生恐懼心理。女孩的畏難情緒主要是不自信造成的,而不合時宜的責罵會讓女孩的自信心蕩然無存。因此當女孩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責罵,而是客觀地分析失敗的原因,向女孩闡明道理,督促她改正自身的缺點。
學會傾聽,保護女孩對生活的熱情
父母們要明白,女孩在小時候所考取的分數是暫時的,沒有必要為此而過分責備女孩。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護女孩對生活的熱情。父母要懂得賞罰有度,當女孩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適當地給女孩鼓勵,要告訴女孩:“只要你下次努力,你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你能行的。”只有等她主動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而不是被迫學習,才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同時還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一旦女孩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狀態與良好的思想基礎,她就能經受得了磨煉,不會因困難與失敗而失去信心,面對困難勇敢地迎面而上。
培養女孩的觀察能力
觀察力是指人通過眼、鼻、耳、舌、身去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動,而不是隨意地、盲目地去感知,學習便是從觀察開始的。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智力活動的基礎就是觀察,觀察力是智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是觀察事物的能力的體現,也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父母想要提高女孩的學習成績,只是發展她的智力而不提高她的觀察力是不行的。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縱然是復雜的,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
有計劃地觀察事物
觀察力是開啟女孩智慧的鑰匙。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80%~90% 是通過耳朵和眼睛所得到的。所以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不論什么樣的人,倘若不具有較強的觀察力,那么他的智力就很難達到較高的水平。
觀察活動有范圍大小、時間長短、內容繁簡的分別,需要有計劃地進行。有計劃地觀察是指在進行觀察活動之前,先制定好觀察的目的。例如想要觀察怎樣做米飯,就要注意觀察有多少米、怎么洗、鍋里放多少水、大火煮多長時間、小火燜多長時間這幾個關鍵點。若教導女孩像這樣有計劃地進行,看著父母怎樣做,然后自己在一旁一邊幫忙,一邊觀察,不僅能讓女孩學會做飯,還提高了她的觀察力。女孩若是沒有計劃地觀察,難以起到良好的觀察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女孩的觀察能力。
朵朵今年雖然才上初二,可已經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了,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在家中更是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別的父母羨慕不已,總是問朵朵媽媽到底是怎樣教出這樣一個全能的女兒的。
朵朵媽媽欣慰地說道:“朵朵還小的時候,我一做家務或是做飯時她就喜歡在我旁邊打轉,有時還有模有樣地記錄一些東西,我一直以為她是在玩。在她11歲的時候,我和朵朵爸爸都很忙,很晚才能回家給朵朵做飯,沒想到有24小時回家之后竟然看見朵朵已經把飯做好了,我們都特別感動,從那以后只要一有時間,朵朵就搶著幫家里做家務、做飯。”
而朵朵卻說:“之前只是因為好奇,才一直跟在媽媽身邊,看她到底是怎么做出那些好吃的飯菜的,我又怕忘了,所以才會記錄一些步驟。爸爸媽媽及時次吃我做的飯,看到他們那么感動,我也特別激動,覺得爸爸媽媽為了我特別不容易,就想著以后要為他們分擔一些負擔。”
如何培養女孩的觀察力
女孩的觀察力是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由成人的引導與鼓勵逐漸發展而成,父母可從兩個方面入手,更好地培養女孩的觀察力。
首先,從女孩的興趣入手,父母要激發女孩觀察的欲望,才能讓她進一步地進行觀察。在家中,父母們要鼓勵女孩說出自己喜歡的事物,然后讓她說出為什么,并鼓勵女孩更多地去觀察這種事物,從而發現更多新奇的事物。
其次,經常變化的環境能激發女孩的好奇心,并且更有利于女孩發展觀察能力;活動著的事物比靜止的物體更容易引起女孩的注意力,并且觀察的持續時間也比較長,這就是女孩為什么喜歡看汽車或是看動物。因此,父母應注意引導女孩觀察的對象,好是一些形象鮮明、生動活潑的具體事物,這樣才會讓女孩更加喜歡觀察。
當當品質!萬贊!
好
整體感覺還可以,內容可以更精練一些。
不錯!
不錯
好評
正在看 值得推薦
非常的好,不錯
聰明女孩寶典
寶貝很喜歡
好
囤貨,培養孩子用,借鑒好方法
大愛
好
一般
希望可以把女兒帶好
不好看
不知道是不是東拼西湊的內容,沒辦法看下去。里面的字體很小,讀起來也很費勁。性價比不好,建議考慮其他的同類書籍。
非常好的一本書了,值得推薦。
海貝的東西很喜歡,物美價廉,你值得擁有
非常滿意,很喜歡,非常好的商品
對于家長來說非常有意義
非常好的書值得買
很喜歡,還在看
值得一買的教材,有點讀功能,能讓小朋友聽到比較純正的發音。教材內容也很很可愛,符合小朋友的接受能力
經常來當當屯書,價格比較優惠。
經常來當當屯書,價格比較優惠。
內容簡潔通俗,具有可操作性。關鍵發貨太快了:不到24小時,我已經開始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