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涌現(xiàn)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她是代女性教育家,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她才華橫溢傾倒眾生,她的婚姻受到當時媒體的關注,她傾盡一生帶大四個孩子。她,就是沈葆德。
本書用最清澈的文字、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xiàn)了沈葆德用"解放腳"走過的一生。生命逝去,但光輝永存。全書以時間為主線,共47章。從1889年沈葆德在湖南四咸湖出生,一直寫到1987年沈葆德病逝為止,以詳實筆觸為您揭開走在民國時期前列的女性教育家的勵志一生——從她讀私塾的童年到被教育部選送留美求學,從羨煞他人的婚姻到獨自撐起一個家庭并撫養(yǎng)四個孩子,從日本侵華時期的坎坷流離到最終病逝。內容跨越一個世紀,中間穿插了半世紀以來中國的歷史興衰。
她的人生,不是口口相傳的傳奇,而應是勵志之作,讓人汲取到向上力量——獨立堅強的生活,堅守自己的夢想。讓讀者感知一位名女人所經(jīng)歷的光輝和艱辛,發(fā)人深省,具有強大的勵志作用。
纏足,纏的是中國婦女的權益!
解放腳象征著中國婦女從中國千萬年封建束縛中獲得解放。
沈葆德,她是民國時期才華橫溢的女性,
她的人生,不是口口相傳的傳奇,
但卻能從中讓人汲取到向上的力量——獨立堅強的生活,堅守自己的夢想。
英文原著:破橋(1926-),真名周傳鈞,在一個政府鐵路局長的家庭里長大。童年隨著父親的事業(yè)從一個鐵路局轉到另一個鐵路局。1937年,日本人進犯中國,家庭生活就此終斷。學業(yè)上雖曾讀過十四所學校、但是高中沒有畢業(yè)。1955年,他與朋友揚帆橫渡了太平洋,到達了舊金山。在伯克利加州大學讀完本科,又埋頭五年,在西北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后的29年中,他從事大學的物理、天文、計算機的教學與顧問并參加小學科學教育。1994年自加州北嶺州立大學退休后,從事寫作,已出版兩本英文小說:MOISHE FANTASY和IT'S JUST A FLY,一本英文的橫渡太平洋冒險日志THE JUNK THAT CHALLENGED THE YACHTS。
中文著述:周惠民(1928-),出生于醫(yī)生家庭。結識周傳鈞兄弟于銘賢中學和山大。在山大又結識了周鐘歧先生。周鐘歧先生對他的影響極為深遠,并成為忘年之交。山大醫(yī)學院畢業(yè)后,他留校任教。1997年在山大醫(yī)學院后身青島醫(yī)學院退休。自1974年,因興趣開始英中翻譯。在國內多家著名出版社出版過書籍,包括《阿西莫夫科學引言》《最年輕的科學》《布什傳—無盡的前沿》《卡爾薩根的宇宙》《挪威—指向北方》等二十余本。至今仍從事翻譯工作。
及時章
共產(chǎn)黨解放了中國兩年后,1951年開展了思想改造運動。沈葆德交給組織的自傳是這么開始的……
沈葆德,字君玉,女性,今年六十七歲。生于公歷1889年8月1日,在湖南四咸湖外婆家出生。五個月時就回到父親家,是上海人。
家庭成分──三代以前務農。曾祖經(jīng)商。祖父經(jīng)商,但不內行,交給別人做,自己捐了一個小官,獨自一人到湖南上任。大概也不會做。據(jù)三叔告訴我,他死后的棺材還是同鄉(xiāng)會捐出來的。
祖母是地主出身。聽說嫁妝很多,有一百畝田。父親有兄弟四人、姐妹二人。商葉(業(yè))倒閉之后,一家人全靠祖母過日子。
大伯父早亡,存下寡婦大伯母。祖母視之猶如女兒,所以很相安,生活在一起。她工縫紉,天天替衣莊上做衣服。這樣積蓄了不少錢。
父親行二,是秀才。三叔是上海南洋公學師范班畢業(yè)的。之后到日本去留學。回來在南洋公學附小做主任,有三十余年之久。并著有《沈心工唱歌集》,富有革命思想。全國學校都采用它的。四叔在衣莊上學生意,沒有出息。
我的生日是光緒十五年的七月初。那年頭沒有醫(yī)院,沒有出生證,也沒有人口調查。可查的出生日期是學校的檔案:那檔案是我上學的時候,我父親給我登記的。可是我母親卻堅持說我出生在虎年,而且那天的月亮是圓的(虎年是光緒十六年,光緒十五年是牛年。月初是月牙,月中才是圓月),一個母親怎么能夠把自己孩子的屬相和出生日期弄錯了?!特別我是她最小的孩子,而且是家中的女孩子。一個父親是決不會注意到屬相和月亮的圓缺的。
我的祖宗在浦東有地,那是在黃浦江的東岸,面對著上海;他們后來在上海又有了買賣。在咱們這共產(chǎn)主義的社會里,我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兼資本家。我既然是他們的后代,就必須承擔他們剝削無產(chǎn)階級的罪惡。為了贖自己的罪,我一定要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
按照都姆媽(大伯母)告訴我的,我們家在浦東定居之前,祖先是在浙江靠海過活的。
都姆媽告訴我,我家是這么起家的:
清朝嘉慶元年(1796),我們家的一個祖先從浙江駕著船來到高橋(黃浦江入口處的一個小漁村),他一不小心,把吃飯的碗掉進了江里。
于是他就對他自己的船員說:"這是老天爺給我的應承。飯碗是一個人的生計。老天爺?shù)膽惺钦f要我在這里安家立業(yè)。"
這樣,他就把船賣掉了,上岸從事耕種。從此,他就再也沒有下過海,也沒有再回過浙江的老家。
三叔卻有他自己的說法:我的六世祖沈臥云,由于受到他血液里繼承來的海鹽的召喚,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出海覓生活。他一步一步地從學徒爬到了老大(船長)。幾年之后,他買了一艘沙船。從這一個沙船的買賣開始,沒過太久,他就擁有了一個五十三艘沙船的船隊。他甚至造了自己的船塢和碼頭,那就是在老上海南市的"生義碼頭"。在鼎盛時期,號稱是上海三大船家之一。
臥云對他的員工很大度,對窮人很慷慨、慈善。在長毛匪占據(jù)浦東的時候,他自己出錢開辦了一個難民收容所。那個收容所維持了好幾年,直到長毛匪被鎮(zhèn)壓了才停辦。他在收容所里甚至還開了一個診所和一個學校。
但是一到生意上,他卻十分精明,毫厘不讓。有一次他去了東北的港口牛莊買大豆。當?shù)氐纳倘硕己苁煜に坏剑驼埶コ曰ň?。正喝得高興的時候,他的賬房先生氣喘吁吁地跑進來,對他說上海有個商人來到了牛莊,不知道搞什么鬼,正在收購當?shù)厮心軌蛸I到的大豆油。原來,沈臥云離開上海后,那里的油類突然缺了貨。在洋油(煤油)進口到中國以前,植物油不只是用來做飯吃,而且也用來點燈。
他聽完賬房先生的報告后,不置可否,打發(fā)他馬上走開;他一連幾天仍然在那里飲酒作樂,絲毫不動聲色。就在那幾天里,上海來的那個投機商,買斷了牛莊所有豆油的存貨。
那個商人要裝貨上船的時候,發(fā)現(xiàn)牛莊所有裝油的簍子都已經(jīng)全賣光了,多方詢問后,才知道油簍子都賣給了一個沒有買一滴油的人。那個買了油的商人為了抓緊時間運油,不得不低聲下氣地去求那個買了所有油簍子的奇怪買主。那個奇怪的買主不是別人,就是他沈臥云。臥云非常大方,滿口答應把他全部的油簍子讓一半給對方;但條件是,對方必須把豆油也讓給他一半。雙方就這樣達成了協(xié)議。那個油商所沒有料到的,是沈臥云的沙船桅高帆大,比他的那些船快得多。等他的船到達上海的時候,沈臥云運來的貨,已經(jīng)把上海的油降回到了原來的價錢。
臥云對他的后輩說:"那次生意大家都沒有賠本,即便那個貪婪的投機商也沒有賠錢;他只不過是沒有宰到消費者而已。做生意,你必須先考慮你顧客的利益,要飲水思源;你自己的利潤要放在后面考慮。我更高興的是,我沒有留在我祖上的農田里去剝削窮苦的農民,而是在船運業(yè)上為公眾服了務。"
十九世紀中葉,汽船來到了中國海岸。到咸豐十年(1860),生義碼頭開始走下坡路。在我祖父接管它不久,那個企業(yè)就一蹶不振了。我敢說,如果那時候臥云還活著,他的企業(yè)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正像他在牛莊買了所有的油簍子那樣,他會在他所有的風力沙船上安裝蒸汽機;沙船比洋船小,吃水淺,能停靠比較淺的碼頭,能兜攬小批貨物,而且船期靈活;有這些優(yōu)勢,裝上輪機的沙船一定能打敗那些大輪船。
可是我祖父不懂生意經(jīng),不久就破了產(chǎn),欠了一大筆債。為了躲債,我祖父離開上海,去了湖南。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我祖母說過,那些債主有多么可怕。債主把我祖母的家具和個人的物品都拿走了,住進了她的房子,在里面吵吵鬧鬧。家里男人都跑了,只剩下了女人。債主們要那些女人伺候他們,喝醉了酒還打孩子。
在清朝末期,皇帝也缺錢了:朝廷除了巧立名目多征稅之外,就賣官給有錢的人,來增加收入。我祖父借此就給自己買了個湖南的五品官。
當他逃到湖南之后,發(fā)現(xiàn)他買的那個官銜比知縣還大,職位僅次于道臺。我祖父沒有涉獵官場的經(jīng)驗,但他感到這么大的官不是自己能干得了的,于是就放棄了那個五品官,重新捐了個九品的小官,就任了一個"督查":他覺得他還能夠勝任這個職務。一切安頓下來之后,他雇了一個人,讓他把他在上海的家眷偷偷接到湖南他身邊來。
但是我祖父做督查的薪俸養(yǎng)活不了一家八口,所以不得不讓他妻子的娘家?guī)兔︷B(yǎng)活他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我祖母家是上海富裕的地主。她嫁到沈家的時候,帶來的嫁妝里,光是城里的地就有一百畝。
作為富裕地主家的閨女,我祖母忍受不了掙錢很少的政府小官家里的生活。她在湖南沒多少時候,就帶著兩個女兒和最小的兒子,回到了上海娘家去住。
我父親是祖父的第二個兒子。(祖父有兩個女兒。由于女兒總是要嫁出去的,所以在家里不算數(shù)。)我父親讀經(jīng)書讀得很好,他中了秀才,有了這個功名,他就在湖南教書。
我祖母還沒有回上海之前,就為我父親定了親,娶了當?shù)匾粋€文官的女兒。他們生了兩個孩子。
我父親只靠他教家館的束修很難養(yǎng)活四口人。,他不得不把我母親、我哥哥和我(當時我才五個月)送到上海的姥姥家,而他自己留在湖南教書。
我五歲的時候裹了腳。在那個年紀,我還不知道在那糟蹋女人的封建社會里,裹腳是不人道虐待婦女的陋習。我把裹出來的小腳當成了美,心甘情愿讓男人日后把我看成是步態(tài)婀娜、三寸金蓮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