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想國譯叢NO18,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獲獎作品——日本知名學者小熊英二執筆、記錄了父親小熊謙二作為一個普通人跨越90年的人生經歷,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日本社會發生的時代變遷,涵蓋日本戰前生活、戰時經驗以及社會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是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紀史”。
2. 部庶民視角的日本現代史:一位平凡的日本兵,折射二戰大歷史——過去關于戰爭的體驗,大多是有學歷有地位的人所寫,只呈現了相對少數的視野。而那些占人口多數的下層平民,卻幾乎不曾留下自己的歷史記錄,《活著回來的男人》是部這樣的作品,展示了日本社會不被記錄的“多數人”的真實生活。
3. 1924-2015,一個普通日本士兵跨越90年的生命史,一個普通市民眼中的戰爭、社會與國家—— “我的父親,一位西伯利亞戰俘營歸國者,真正日本社會的多數人,讓我們看到平凡、謙卑、為他們著想的力量”,“不要把我父親想成一個特殊的人……我父親所采取的行動,潛在性地,是所有人都可能采取的行動。比起贊揚一個人的行動,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可能性擴散到更多人身上”。
4. 作者小熊英二結合“史家”、“社會學者”和“人子”三重身份,對父親深度訪談而成——本書既是口述史,也是社會史,作者父親以個人視角和親身經歷回應了“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戰后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等社會性的議題, 不僅是單一人物的生命軌跡,也融入了法制史與經濟史的視角。
5. 梁文道作序 “一個普通人的常識” 推薦——“這本《活著回來的男人》糾正了我長存的偏見,讓我看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戰時日本底層畫像”, “這些人才是日本社會中真正的多數人……只有了解了他們,我們才能對這場戰爭和戰爭中的人有更深刻的觀照”。
◎ 作者介紹
小熊英二(Eiji Oguma),知名日本社會學者。1962年生于東京,1988年于東京大學農學部,畢業后進入巖波書店工作。后進入東京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就讀,獲博士學位。現為應慶義孰大學總和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1996年以《單一民族神話的起源》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與“愛國”》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5年《活著回來的男人》獲得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小熊英二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于2015年公開上映。
◎ 譯者簡介
黃耀進,臺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畢業,曾任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員。目前為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候選人、內容力有限公司內容制作總監。譯有荒木陽子、荒木經惟著《東京日和》、飯澤耕太郎著《寫真的思考:攝影的存在意義》、米山勇著《一日百年,東京建筑時空之旅:搭JR走訪舊時代》等書。
“所謂的國家,與人心不同,只是一種無機的物質”
“即使國家缺乏良知,但在無意之中,與國家的不義相對照,這個國家的國民卻仍展示出了良心。”
“剛從結核療養所出院時,曾暗忖自己的人生大概只能活到五十歲。我人生的前半段都處于谷底,不過從中途開始,逐漸趕上大時代的榮景,之后終于可以過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只是,我生命途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們,并不見得都如此幸運,許多人還沒達成任何成就,便走完人生旅途了。與他們相較,我現在算得上過著相當舒適的生活。”
“我沒想過能打贏官司,只是在口頭辯論能夠利用的二十分鐘內,闡述我自己想表達的話。為了沒必要的戰爭出征,被迫從事沒必要的勞務,造成大量的親友死亡。外祖父母也是,戰爭讓存來養老的財產全部消失,而且平白受了許多苦難。向法官陳述這些事情或許毫無幫助,但總要把心里想說的話一吐為快。”
“何況,為國而戰是一種可能喪命的行為。不管是受命或資源,都屬于國家和個人的一種契約,一種雇傭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國籍根本毫無干系。這是一種近代國家的常識。日本對人權的思考,在國際上既不通用,也談不上是文明國家或現代國家的做法。這是我對國家的請求。類似這種國際性的戰后賠償,應該不具時效性。請不要一直逃避責任。而且,這種負面遺產也不應該再留給下一代。”
導讀
一個普通人的常識(選摘)
吳雄根,我試著在網上搜索這個名字,除了“百度百科”錄有他的履歷,剩下的訊息幾乎全部都和《活著回來的男人》這本書有關。我看不見有任何中文媒體采訪過他,也看不見有任何中文世界的網民討論過他的事跡,如果只有在互聯網上存在才叫作真正存在的話,那么吳雄根就是一個差一點便不存在過的人了。這也難怪,這位朝鮮族、中國籍,又有過一個日本名字“吳橋秀剛”的老人,生在當年的偽滿洲國,又在日本東京念過書,一九四五年的時候還被強征入伍“關東軍”第515部隊,戰后又為蘇聯紅軍俘至西伯利亞的赤塔地區戰俘營勞役,直到一九四九年才被送回已經變了天的中國。
這樣的人生自然是有缺陷的,不只是他的經歷不夠美好,更是因為任何宏大、完整而又廣為流行的主流論述都很難恰到好處地容下他的一生。從戰后的政治運動角度來看,他是個問題相當嚴重的人,不只留學過日本,而且當過“偽軍”,或許這是他那代東北朝鮮族人常常遭逢的命運;但是革命面前,沒有身不由己這回事的,所以戰后他肯定還是要被判定為一個漢奸。雖然他早在蘇聯做俘虜的時候就已經心向共產主義,一回來就獻身革命建設新中國,可中蘇交惡之后,像他這種在蘇聯待過的人則又有了替蘇聯當間諜的可能,必須反復檢查交代好好監視。當然他是個受害者,他不是自愿跑去蘇聯,不是自愿加入關東軍,更不是自愿生為“滿洲國”國民。可是這種受害者又嫌受害得不夠純粹干凈,不像那些被戰火弄得家破人亡、上得了電影電視劇的凄涼角色,因為他畢竟在敵人那邊待過,黑白不夠分明。假如他生來就是個日本人,戰后就應該和其他仍然生還的西伯利亞日本戰俘一樣,會被蘇聯遣送回美軍占領的日本,于是又會惹起另一種疑慮,怕他其實是遭到洗腦改造特地歸日潛伏運動的“赤化分子”。
我們可以想象他這不由自主的大半生如何坎坷,一定吃過許多人想象不到的苦。如果他要在有生之年尋求正義,討一個說法,至少讓他這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個可供理解的解答的話,他該向何處尋覓?
于是一九九六年,吳雄根到了日本,訴訟日本政府,要求賠償。這該是個大新聞,可是很奇怪,不僅保守的日本媒體少有報道,今日回看,當時便連中國媒體似乎都無人關注這個消息。比起九十年代開始大量涌現的“慰安婦”索賠事件,其實來自臺灣地區和韓國的原日本軍人申訴數目更多,只不過這些人的訴求會使得熱血簡單的國族主義尷尬,不像“慰安婦”那么正邪易辨,所以大家也就只好冷漠對待,當他們不存在似的。
吳雄根的官司一路打到日本較高法院,最終失敗。日本建制的說法是很簡單的,它不只不賠償這幾十萬當年被它強征入伍的外國人,甚至也不賠償土生土長的日本兵,理由一貫是“戰爭受害是國民必須艱苦忍受之事”。《活著回來的男人》的作者、歷史社會學者小熊英二解釋道:“如果只針對特定被害者進行賠償,將會造成不公平的狀況。不過實際上,日本政府擔心的恐怕是,即便對一小部分受害者進行賠償,往后便像掀開冰山一角,接著來自國內外的賠償要求將永無止境……不賠償、不道歉,但撫慰對方。這就是日本的國家立場。”所以,無論是“慰安婦”,還是被迫從軍的日本軍人及其軍屬,日本政府皆以基金“慰問”的方式了事。那么它為什么不“慰問”像吳雄根這樣的外籍士兵呢?他根本不是日本人,你又怎能用“戰爭受害是國民必須艱難忍受之事”這種大話打發?
另一方面,處于冷戰時期詭譎的國際局勢,且別說外籍士兵,就連“慰安婦”也不一定會受到韓國、中國臺灣乃至于大陸等亞洲地區政府的支援。吳雄根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成立了“中國前蘇聯拘留者協議會”,找出二百五十名和他境遇相似的俘虜與遺族,同時要求日本負責。可是這個團體的活動到了一九九二年就停了下來,因為“當年十月正好是中日恢復邦交二十周年紀念,適逢日本天皇訪中期間”。
所以,沒有自己政府的支持,也沒有媒體關注的吳雄根,一個人來到日本。不過他居然找到一個日本人愿意和他共同起訴日本政府,成為亞洲各地對日賠償訴訟的首位日籍并列原告,這個人就是小熊英二的父親,同為蘇聯戰俘營歸來者的小熊謙二。在法庭上,他說:
他(吳雄根)身為朝鮮族,以日本國民身份接受征兵,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蘇聯對日宣戰,隔天他于海拉爾入伍,旋即遭受蘇聯軍隊的攻擊,他卷入戰斗中并身負重傷,被搬送到蘇聯領土內的醫院。一九四八年出院后,經由朝鮮回到故鄉成為中國人。但曾為日本士兵的事實為他的生活帶來許多歧視待遇。
幾年前我領取了給西伯利亞拘留者的慰問狀與慰問金。但日本國認為吳是外國人,因為這項理由所以不適用于領取條件,這點令人無法接受。
為何他必須在西伯利亞過著拘留生活?請各位思考一下。過往,大日本帝國合并朝鮮,一度使朝鮮民族的人們皆成為日本國民。其結果,他與我一樣因身為日本國民的義務而接受征兵,之后成為關東軍士兵并成為蘇聯俘虜。只要是針對西伯利亞拘留這個事實施行的慰問,他就應該享有同等的權利。
因為是日本國民所以受到征兵,使他成為西伯利亞俘虜的也是日本國。同樣都是這個不負責任的日本國,事到如今卻說他是外國人,所以無法接受慰問,這不合理。
這明顯就是一種歧視,是國際上無法認可的人權漠視……
雄辯滔滔,小熊謙二還在他自己撰寫的講稿里引用了前歐洲殖民帝國與納粹德國的案例,痛陳日本政府之過。這么看來,他應該很符合大家心目中“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可他卻只有初中文憑,是一家小體育用品行的老板,用他自己的話講,甚至是“底層中的底層”。這位小熊謙二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他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呢?
……
一部以個人為經,大量政治、社會及經濟背景析介為緯的歷史社會學佳作。
我在《活著回來的男人》里面看到的小熊謙二,他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想法,都是來得這么自然,仿佛一切合該如此,盡皆常理而已。你只需要認清現實,在有點能力的時候試著了解形成自己所處的現實的力量,同時再加上一點點同理心,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變成這樣一個常人。誠然,在他兒子小熊英二的筆下,小熊謙二就只不過是個最凡常的普通人罷了。不過我們全都曉得,一個普通人的常識有時反而是最不容易的,就連許多學養深厚的知識分子都不一定能夠擁有。——梁文道
極力推薦,打算把書叢都看了。
mirror系列真的很樂觀又令人反思
印刷清晰,包裝精美,內容還未看
滿意,感謝當當
理想國的這批書裝幀都很喜歡。活動價買入,非常合算!買書還是繼續支持當當。
好書好書,不錯不錯
理想國譯叢經典必讀
書很好,但快遞過程中,有點褶皺了
聽人介紹說這本書很有意思
理想國譯叢,一向不錯
當當買書絕對靠譜,目前買的書都包裝可以,部分書不值得閱讀,但是價格便宜,算是學費了。
包裝很好,看起來是正品,很好的資料書。
孩子選的書,好書是一定的
個人的命運在歷史洪流之中真的是微不足道,如洪流里的一朵浪花,只能掀起一點點浪花。
理想國的書非常值得看,通過不同的視角了解世界。
非常棒的一套書,爭取收齊。
這個系列的書都很棒,啥時候能再版一次就好了。
這本也是,書角折了一塊兒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揮不去巧珍哭著求高明樓再讓高加林教書的模樣,高加林沉痛的呻吟還震動著我的心。命運真是和高加林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沒能考上大學的高加林剛適應了教書的日子,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樓走后門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高加林的位置。高加林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發泄內心的怒火,任雙手鮮血淋漓,任身體精疲力竭,這也是他對權勢壓迫的無聲的無力的反抗。然后沒有多久,命運再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的叔父轉業回鄉,他再次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通訊干事。這個滿腔激情與活力、才華橫溢的俊朗小伙很快在城市大顯身手,成為一介名人…
很好很不錯
理想國譯叢非常優秀
很好,買了很多書
好書不貴,物美價廉,都是喜歡的作家,快遞也很快呀
不錯的反思
快遞很給力,也沒有破損
好書就該每一本都買!慢慢買齊,慢慢讀
趁著有券趕緊下單,希望多參加優惠活動
誤打誤撞買的,還沒有看。
整體感覺還不錯。
搞活動時買的,非常實惠!
正版圖書多次購買了,下次再來好好看看,五星級希望優惠劵多送。我家書房放不下了老是買重復書浪費錢,最近下載了一個曬書房的軟件下次買先在自己書房軟件搜一下就知有沒有了,向愛藏書的朋友們推薦一下
希望能慢慢收集理想國譯叢的每本書
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很棒啊
這套書的繼續買出一買一本。
理想國譯叢系列中的一本,該系列的每本書都喜歡,不容錯過!
書第二天就到了,很快。還沒拆,看著感覺不錯,很期待。
一直都很喜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的理想國郁蔥,很好的系列,希望不要短命。
很好的一本書,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反思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了解一下歷史,雖然有點大部頭,但是可讀性很強,不枯燥。
東西很好,快遞很快,送給同學的,總覺得一本書40多塊錢有點小貴,但內容應該很好
譯叢收好幾本了,太多了,所以看書名買,認可譯叢
希望廣西師大出版社多出精品圖書,新民說與理想國系列確實太好了,傳播現代文明,堪稱21世紀新文化運動
作者以平時的筆調敘述了自己父親作為二戰士兵的經歷,有傳奇性,有歷史感與現場感,富有啟發意義。
部庶民視角的二戰前后日本生活史,再現日本普通民眾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個和中國人一起站上原告席狀告日本政府的日本人, 講述“不被記錄的多數人”的真實經歷
作者以平實的敘事和開闊的視角記錄了自己的父親作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軌跡,同時融入同時期的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紀史”。
廣西師大是個好出版社,可惜了英雄不能造時勢,很多好書都被國內禁了,其實我挺不明白不為什么非要這樣,凡是買這種書的人幾乎不太可能是可以隨便被洗腦的,禁掉了反而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