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偉大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他成年之后的大部分歲月里,都是以律師的身份立足于社會。他靠這份職業養家糊口,慢慢積攢名望,逐漸涉足政壇。他是個調解專家,在法庭內外,一次次地彌合了怒火相向的沖突雙方之間的分歧。這段持續數十年的職業歷練,培育了林肯解決紛爭的稔熟技巧,為他后來在總統職位上縱橫捭闔、拯救國家于分崩離析的危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作者運用大量文獻資料,重現了林肯長達1/4個世紀的律師生涯里眾多精彩片斷,展示了他相對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位偉人為何能夠從律師辦公室最終入主白宮,本書給出了答案。
25載律師生涯歷練,成就5年總統偉業!
德克,歷史學博士,研究林肯問題與南北戰爭歷史的后起之秀,執教于安德森大學歷史系,出版過多部與林肯有關的作品,并于2008年獲得象征林肯研究好榮譽的"巴倫德斯"大獎。
鳴謝
前
及時章 "全能的上帝"
"小伙子,你在看什么書???"
19世紀30年代初的某天清晨,亞伯拉罕·林肯叉腿坐在柴堆上,聚精會神閱讀一本書,路過的戈德比(Russell Godbey)看出是林肯,打了個招呼。
這種情形在新塞勒姆(New Salem)——一個人口不少的伊利諾伊村莊——很少見,因為在這個村莊,基本上沒什么人對讀書有興趣,而林肯算是個例外。村子里的人早已習慣在田間地頭碰到正在埋頭苦讀的林肯。不過,每次人們見到他時,他的讀書姿勢都不一樣,雙腿有時直伸,有時則是彎曲成不同角度,總之,那種聚精會神的樣子,實在難以用三言兩語描述出來。
戈德比是一個身材敦實的農夫,蓄著長長的山羊胡子。他看人的時候,目光炯炯,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坦率;而他跟人說話的時候,那張大嘴巴會向下張開。他的這些外形特征,給人們留下一種非常坦率的印象。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講話不會轉彎抹角,更不喜歡胡言亂語。那些年,因為買賣馬匹,他掙了不少錢。他用這筆錢買回了牲口,購置了農地,沒多久就過上了富足、舒適而又穩定的生活。當時,他育有子女8人(4男4女),同時兼任教會執事、州民兵隊長。在他胸前,總是掛著一款金質的表鏈,一直掉到他那圓乎乎的大肚子上。這就是我們可敬的戈德比先生。
戈德比跟大多數新塞勒姆人一樣,來自杰克遜縣(Jackson County)。從外表、衣著、舉止來看,戈德比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層農夫,跟當地為數不多的幾個層次相當的居民相比,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相形之下,林肯的形象就顯得有些不同尋常了:拇指潰爛紅腫,個頭很高,衣著不太協調,行為舉止還有些怪異。盡管如此,戈德比依然對林肯很感興趣,因為林肯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戈德比曾經雇用林肯勘察土地,后來還投票支持過林肯,盡管林肯是一名輝格黨人。
"亞伯,你在看什么書啊?"
林肯緩緩抬起頭來,看到是戈德比,皺了皺眉頭。剛才還在聚精會神地看書,被突然的問話打斷,他很簡單地隨口答了一句:"法律書。"
戈德比驚訝不已,仿佛林肯告訴他自己正在研究月光一樣。他感到不可思議,咕噥了一句:"噢,全能的上帝??!"
對戈德比的反應,林肯沒太在意,繼續看他的書。
林肯從來都沒有真正向人們解釋為什么他想去做一名律師。背后的理由,可能并無特別之處。這份職業不經意地就成為了他的人生追求。但是,選擇這份職業,需要努力和付出,得經過深思熟慮。就像戈德比的反應所暗示的那樣,這種職業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
人們選擇當律師,理由各不相同。有些人是想促進社會正義,他們(不論對錯)認定,從實際的爭端解決層面來講,法院是實現公平正義等崇高理想以及謀求更大福利的平臺。"我們選擇的工作會對社會有貢獻嗎?"——這個共同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法學院院長們的腦海中。20世紀80年代末期,曾經當過記者、后來轉投耶魯法學院學習的古德里奇(Chris Goodrich)在回信給朋友談及為什么選擇來耶魯學習法律時,理由非常簡單:目的是要"幫助人們"。
另外一些人認為,法律是培養他們斗志的合適領域,因為從事法律職業能夠充分激發人們的斗志。對于滿懷雄心壯志的年輕人來說,法庭是一個崇高的戰場,可供他們參與那種(相對而言)不帶血腥的激戰。古德里奇一直記得一位名叫丹尼斯(Denise)的同學,他"酷愛辯論,不管是持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都希望自己能夠戰勝對方"。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頗有名氣的丹諾(Clarence Darrow),回憶起他在俄亥俄州金斯曼的成長歲月時,特別提到當地一位兼任治安法官的白鐵匠,"每當有案子在他所在的鋪子開審的時候,我都會爭取去湊湊熱鬧,因為我喜歡看那些巧舌如簧的律師之間你爭我奪"。
也有一些人是想找個好飯碗。從事法律職業"想要變成巨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還是不難的,"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說。法律職業通??梢蕴峁┮粭l通往中產階級乃至上流社會的道路,"錢"景可觀。這種職業對于那些頭腦敏銳而且想要過上富足日子的人來說尤其合適。這種職業是"一種謀生手段",20世紀早期就開始從事律師業務的詩人麥克雷西(Archibald MacLeish)這樣解釋,盡管他也承認"律師是一種高智商職業,非常激動人心"。"通常,這一行就意味著智慧、金錢、安全以及尊榮,"一位最近剛入學的法學院學生如是說。
而在林肯生活的時代,人們對法律職業的看法和現代人的觀念很不一樣。那個年代,教會及其信徒左右了世俗觀念,改革的步伐非常緩慢。法律職業只吸引了極少數真正致力于社會變革的人士。這一職業的競爭性特點,對那些有強烈政治野心的人具有誘惑,比方說,林肯的長期對手道格拉斯就是這類人。道格拉斯利用對法律的駕輕就熟,迅速從律師行當中崛起,1834年謀得了本州總檢察長的職位,繼而成為法官,出任國會參議員。
在南北戰爭之前,人們已經把律師看成是一個掙錢的職業,認為做個律師就可以過上好日子。從事這種職業,不僅意味著收入不菲,還代表著一種身份;這種身份,只有那些摸透其中重大利益關系的男人才能明白。在林肯父輩那個時代,男性的職責就是從事耕作等農業生產,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界線非常模糊。而林肯長大成人后,人們有了新的看法,從事律師、醫生、牧師等職業,通常會將謀生手段和家庭生活區分開來,而且,人們往往會對這些職業的工作場所傾注特別多的尊重和關注。"對于哪種人,我們找不到合適的名詞來稱呼其從事的職業呢?"1852年,一位評論人士發問,"當然是那些工作沒有確定目標的人了。這種人要么自暴自棄、懶惰成性、無所事事,要么自己漫無目的地胡亂忙活,一無所成。"那些知道自己即將步入成熟男人行列的年輕人,會不辭辛勞,抓住各種就業訓練機會。后來出任美國總統的海斯(Rutherford B.Hayes)在描述其剛開始研修法律的情形時,說了這樣一番話:"此時感覺自己已經邁入了法律職業的大門,在這個殿堂里,鎖著我一直夢寐以求的通行證。"
林肯當時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說林肯投身法律職業的動因是要追求正義,從目前的資料來看,還找不到事實證據。在"法律講座筆記"當中,林肯指出,一名合格律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包括勤奮、節儉、敬業和誠實,但是,他沒有就律師在一個美好社會中能發揮何種作用發表看法。他把對道德原則的追求放在其政治哲學的中心位置,嘗言"道德之光圍繞著我們"以及"美國人民熱愛自由,不懈追求理性之光"。但是,作為一名律師,他并不認為自己有義務在法庭上培育人們的道德情懷。
林肯擁有一種敢于拼搏的品性,他針情于摔跤,熱衷于從象棋到手球等各種游戲。他的拼搏精神與他對法律知識的摸索,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契合。一位鄰居回憶,1831至1832年冬天,林肯"白天和晚上都在看書,同時也參加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但是,似乎周圍沒有一個人認為林肯是那種斗志非常旺盛的人,也沒有人說過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來爭取勝利。有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林肯對法庭上的論辯逐漸產生興趣,但是他對此一直都只字不提??雌饋?,那段時間他還沒有打定主意要選擇法律職業。
他投身法律職業是想要獲得"智慧、金錢、安全以及尊榮嗎"?這個猜測可能更接近答案。1832年,他23歲,極其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當時他已經嘗試過其他很多職業——郵差、商鋪店員、土地測量員、撐筏工、內河船員以及各種各樣的體力活——這些職業僅僅只能幫他從貧困線下掙扎出來?;蛘?,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依靠這些體力行當,只能"購買面包",讓他"勉強維持生計而已"。如果他不想只做一名在鄉村里什么都干的混混,就得去找一份讓人敬重的穩定職業。
像林肯這樣身體健康的白種人,除了法律職業,還有其他可以獲得人們尊重的行當,而且風險更低,也更符合他的出身。對于他的鄰居們來說,做個農民也許是選擇。因為從入行的可能性和社會認可的程度上來講,從事農耕當然是最簡單的選擇。既然林肯的出身背景屬于"生來就是干農活的",也沒有入學接受過教育,長大后,他不難成為又一個戈德比,而不是像馬歇爾(John Marshall)或者道格拉斯那樣的人。走這條路,他能夠為家庭提供一些微薄的經濟補貼。林肯的父親托馬斯是個農夫,也會木匠活。撇開他們父子之間的緊張關系不談,林肯可以從父親那里學到一些手藝,以便在農耕收入之外補貼家用。在那個時代,這種情形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安排了。
……
要學習林肯的做人與做事
挺好的,正在看。
挺有共鳴的
這個商品不錯~
下次還來買
書怎么有點破
挺不錯的書
書還沒看。但是封面卻花了點,有點失望&;hellip;
不錯的寶貝哦,手感和品質真心好!很喜歡 以后需要還要來哦!
美國先總統,林肯額人生就是一部勵志的人生,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啊
不錯,物流慢了一點點。還有封面有一種舊舊的感覺不知道是仿老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