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圖書
人氣:41

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

傳播常識,呈現復雜 (譯者序)普利策獎得主、專事美國較高法院事務報道達30年之久的琳達·格林豪斯,在《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中向讀者介紹了該院事實上是如何運作的:在美國,官司是如何打到較高法院的?較高法院...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法院/檢察院  
  • 作者:(美國)[琳達.格林豪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4737043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7
  • 印刷時間:2013-07-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普利策獎得主、專事美國較高法院事務報道達30年之久的琳達·格林豪斯,在《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中向讀者介紹了該院事實上是如何運作的:在美國,官司是如何打到較高法院的?較高法院大法官們如何判決?首法官的地位有何特別?法官助理如何發揮作用?通過描述大法官們面對深刻的憲法問題和難解的法律涵義時的處理方式,作者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解答。貫穿全書始終,作者檢視了許多具體個案來闡明所討論的要點,并且將美國較高法院與他國法院進行了有益的對比。

遠距離看美國較高法院(《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編輯手記作者:何本國)

我不是學法律的,但對美國較高法院的興趣由來已久。要追溯源頭,還要從旅美作家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說起。林達的這套書,用優美舒緩的文筆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以不偏不倚的節制態度,向中國讀者呈現了美國的法律和政治文化。尤其是其中對世紀大審判"辛普森案"、黑奴暴動引發的"阿姆斯達案"(電影《斷鎖怒潮》的故事背景)、水門事件引發的"尼克松案"等司法事件的描寫,勾起了我對美國法治文化的濃厚興趣。合上書,我曾在內心感嘆,原來美國法院"寧愿錯放也不濫殺"而不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原來沒有"話語權"甚至連美國"普通話"都不會說的黑奴也能勝訴,原來總統也可以受審。

后來,我又進一步閱讀了不久前故去的南大中美研究中心教授任東來和他的團隊的兩部專著——《美國憲政歷程》和《在憲政舞臺上》。如果說林達的作品是以單個的案例來講精彩的故事,讓讀者通過讀故事來想道理,任東來團隊的這兩本書則試圖在學理上相對完整地勾勒出美國憲政文化的嬗變過程和美國較高法院的歷史軌跡。從這兩部書中,我讀到了美國司法領域的不同思潮和觀念如何妥協或碰撞,如何與時俯仰、交替占據主導地位,又如何根據時代背景來不斷地調整。

再后來,我又零星讀了一些關于美國較高法院的書,如《美國較高法院內幕》《吉迪恩的號角》《沃倫法院對正義的追求》等,尤其是法政學者、較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撰寫或翻譯的系列作品,如《大法官說了算》《九人》《批評官員的權利》等??吹迷蕉?,興趣越濃,同時也在想,作為一名編輯,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做一本關于美國較高法院的書?

不久,機會便來了。2012年3月,我一直參與編輯的"牛津通識讀本"叢書推出了專門介紹美國較高法院的品種。得知消息后,我們隨即聯系,向版權方牛津大學出版社購買版權。確認版權可購后,我們正式邀請何帆法官擔任譯者,何法官慨然應允。

這本《美國較高法院通識讀本》(The U.S. Supreme Cour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篇幅不長,但信息豐富。作者琳達?格林豪斯是普利策獎得主,曾經專事美國較高法院事務報道達三十年之久,與多位大法官結下了深厚友誼。用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杰弗里?羅森的話來說,琳達?格林豪斯是"美國較高法院最敏銳的觀察者,也是其內幕和傳統的最的引介者"。

2012年10月,譯者比預定交稿時間提前完成翻譯,并經數度仔細校對定稿后交來譯稿。作為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我也在不久之后開始啟動這本書的編校流程?;蛟S是因為身為記者多年練就的敘事本領,琳達?格林豪斯在這本書中的行文簡潔干凈、邏輯清晰,讀來毫無學究之氣和晦澀之感。這本書的寫作始終有一根明確的主線,如作者在全書開篇所說的,就是要"讓廣大讀者了解當今美國較高法院如何運行"。圍繞這個目標,作者從較高法院的設立寫起,接著寫法院的運轉方式,再寫包括首法官在內的大法官們,寫較高法院與政府其他分支、與民意、與他國法院的關聯,層層推進,繁簡適當,將美國較高法院的實際運行方式生動、明朗地呈現出來。

何帆法官的譯文,如他之前出版的其他譯著一樣,流暢易讀,基本做到了翻譯理論家思果極力強調的"譯文要像中文"。作為法政學者和司法實務工作者,譯者對相關專業術語的處理也可信。付印前夕,譯者又為這本書寫下了長篇導讀,不僅詳盡梳理了相關作品,還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這本書的編輯過程,因而也是一次愉快的學習之旅。

這本書的中文版于2013年7月面市了。對我來說,是夙愿得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美國較高法院這個機構、了解維持該機構運行的更深層的憲政文化和觀念基礎,讓我們關于法治的常識更茁壯一分。

編輯推薦

普利策獎得主、《紐約時報》博學記者琳達·格林豪斯的心血之作

美國法院30年"跑口記者",報道過18位大法官主筆的數千份判決意見,被稱為"美國法院敏銳的觀察者"

IN司法八卦!舉重若輕,將美國法院重要的面相娓娓道來

化繁為簡典范,150頁呈現高院歷史和職能,傳播常識的絕佳范本

著名法政學者、《批評官員的尺度》譯者何帆翻譯并長序導讀

中英雙語,便于原文對照

羅永浩推薦:"有趣、有料、有逼格。"

作者簡介

琳達·格林豪斯1947年生,《紐約時報》博學法政記者。先后畢業于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1968)、耶魯法學院(1978)。在《紐約時報》從事過30年聯邦較高法院新聞報道(1978-2008)。1998年獲普利策獎,是美國最杰出的法律記者之一。2008年退休后,在耶魯法學院執教,并為《紐約時報》網站撰寫雙周專欄。著有Becoming Justice Blackmun:Harry Blackmun's Supreme Court Journey(2005)、Before Roe v. Wade: Voices That Shaped the Abortion Debate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與列娃·西格爾合著,2010)。

目錄

致謝

及時章 建院之初

第二章 較高法院如何運轉(1)

第三章 大法官

第四章 首法官

第五章 較高法院如何運轉(2)

第六章 較高法院與立法、行政分支

第七章 較高法院與民意

第八章 較高法院與世界

附錄1:美國憲法第三條

附錄2:《較高法院訴訟規則》

附錄3:大法官年表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網絡資源

索引

英文原文

在線預覽

及時章 建院之初

1795年,曾競選紐約州州長失利的首法官杰伊,在較高法院任上當選為州長后,辭職赴任。紐約一家報紙盛贊此舉,將首法官當選州長稱為"升遷"。華盛頓提名來自南卡羅來納的約翰?拉特利奇接任首席,拉特利奇早先曾被任命為聯法官,但還未正式開始工作,就辭職轉任南卡羅來納州較高法院首法官。這一次,拉特利奇欣然接受了總統的"休會任命",可是,參議院沒有批準他出任大法官。不過,拉特利奇的確于1795年8月12日至12月15日期間在任,所以,他仍被視為美國第二任首法官。

華盛頓隨后提名在任聯法官威廉?庫欣出任首席,參議院很快批準。但庫欣卻以健康狀況不佳為由拒絕了任命??偨y又提名來自康涅狄格的奧利弗?埃爾斯沃思,這次終于成功了。第三位首法官于1796年履任,1800年12月15日因健康原因請辭。約翰?亞當斯總統邀請約翰?杰伊回原崗位工作。但此時已經擔任兩屆紐約州州長的杰伊卻拒絕履職,說他"確信"聯邦司法系統存在根本"缺陷",也無法"獲得公眾對本國司法一道救濟途徑所應有的信任和尊重"。

正是在這樣的不利背景下,約翰?亞當斯提名自己的國務卿約翰?馬歇爾出任第四任首法官。馬歇爾是弗吉尼亞人,曾在獨立戰爭中浴血奮戰,時年四十五歲,至今仍保持著最年輕的首法官的履職記錄。(第二年輕的是小約翰?羅伯茨,2005年履任時才50歲。)馬歇爾是全國知名的人物,在推動弗吉尼亞批準憲法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還曾赴法國執行重要外交使命。馬歇爾的父母有15個子女,他排行老大,這或許可以解釋他與生俱來的領導才能。馬歇爾時常被人誤以為是美國及時位首法官。這個錯誤可以理解。1801年2月履任后,他在首席任上一干就是34年,直到1835年7月6日去世。他逝世時,較高法院已完成重大轉型,不再是跟在另外兩個政府分支后面亦步亦趨的異父姊妹。馬歇爾于1801年3月4日主持了托馬斯?杰弗遜的總統宣誓就職儀式,然而,讓杰弗遜失望的是,馬歇爾領導下的較高法院秉持強烈的國家主義理念,積極適用憲法,并且利用自己在憲法解釋上的地位推行這一理念。

1803年2月24日宣判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是馬歇爾法院最廣為人知的案件,也是較高法院歷史上最著名的案件之一。當時,馬歇爾才履任不久。這起案件之所以發生,要歸因于1800年大選后政權由亞當斯領導的聯邦黨人之手向杰弗遜領導的共和黨人手中過渡時的緊張關系和混亂狀態。聯邦黨人居多的法院系統,本來就被在大選中獲勝的共和黨人視為"眼中釘",更何況被聯邦黨人主導的即將換屆的國會,匆匆批準設立了42個新司法職位,供亞當斯總統在離職前數周內任命新人補缺。

馬里蘭州一個名叫威廉?馬伯里的征稅官得到一份"午夜"任命,擬赴哥倫比亞特區任治安法官。參議院批準了對馬伯里等數十人的任命。但是,要想正式履任,這些新被任命的法官還需得到一份委任狀。然而,亞當斯行政分支卸任時,馬伯里并沒有拿到這紙公文。杰弗遜總統的國務卿詹姆斯?麥迪遜拒絕發出委任狀。在聯邦黨人政治圈內十分活躍的馬伯里直接向較高法院提起訴訟。他想申請到一份執行職務令狀,這是一種命令對方交出委任狀的司法指令。這似乎是一條唾手可得的救濟途徑,因為國會在1789年《司法法》中明確規定,公民可以針對某位聯邦官員,直接向較高法院提出執行職務令狀申請。

作為法律問題,此案結果似乎一目了然,但是,這起案件又高度政治化,使較高法院的受到挑戰。麥迪遜極有可能無視法院將委任狀交給馬伯里的指令。較高法院應如何既維護法治尊嚴,又不與行政分支發生激烈對抗,避免從此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呢?

馬歇爾的解決方式是,主張較高法院擁有這項權力,卻沒有直接行使。判決是以較高法院一致意見的形式的。較高法院統一發聲,是馬歇爾的新創舉,判決不再由一系列單獨的協同意見組成。較高法院判定,馬伯里應當得到自己的委任狀,但較高法院無權勒令行政分支發出。因為憲法第三條賦予較高法院的"初審"管轄權,并不包括執行職務令。法院認為,國會在《司法法》第十三節中規定較高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像馬伯里申請執行職務令這樣的初審案件,這是違反憲法的,較高法院不能這類執行令。判決使較高法院得以在政治動蕩時期遠離紛爭;因為沒有執行令,杰弗遜行政分支也無從抱怨。當然,判決的重要意義,在于較高法院主張自己有權審查國會立法是否違憲。馬歇爾宣布:"決定法律是什么,是司法部門當仁不讓的職權與責任。"此話在較高法院的歷史上被不斷援引,影響一直持續至今。較高法院貌似謙恭地放棄了行動的(authority),卻為自己爭得了更重大的權力(power)。

這一權力的威力并沒有立刻顯現。事實上,"馬伯里案"宣判后的第六天,較高法院就在首法官馬歇爾缺席的情況下,回避了一場潛在的憲政對抗。在1803年的"斯圖爾特訴萊爾德案"中,大法官們以5票對0票,維持了國會廢除1801年《司法法》的決定。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上述舉措說明,較高法院不打算冒險試探,把自己剛剛自我授予的權力用得太滿。較高法院第二次宣布國會某部立法違憲,已是半個世紀之后。1857年的"德雷德?斯科特訴桑福德案"判決宣布《密蘇里妥協案》無效,并判定國會無權廢除準州實行的奴隸制。這個臭名昭著的判決,將國家往內戰之路上推進了一大步,或許并非司法審查的宣示。但是,從此以后,較高法院不再像最初那么緘默克制。它先后150多次宣布國會立法違憲。

那么,當代較高法院如何行使它掌握的重大權力?案件如何來到較高法院?大法官們又如何選案,如何判決?大法官都是些什么人?他們是如何被選中的?這是本書余下部分要介紹的內容。

媒體評論

長期以來,琳達·格林豪斯一直是美國較高法院最敏銳的觀察者,也是其內幕和傳統的最的引介者。對廣大初學者乃至專業人士而言,這本簡明、精煉的小冊子對于了解較高法院不可或缺。這本對較高法院的簡介,適合學生和各個年齡段的公民閱讀。

——杰弗瑞·羅森(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新共和》法律編輯)

在較高法院之外,國內罕有人能比琳達·格林豪斯更了解這個機構及其運作。

——梅爾文·厄諾斯基(路易斯·布蘭代斯大法官傳記作者)

琳達·格林豪斯令人信服地闡述了較高法院的歷史、職能、構成和重要性。這本可以輕易放入口袋的小書,是一個知識寶庫。

——《耶魯每日新聞》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biezhi1**的評論:

還沒來的及看,應該是一本好書,還買了林達的書

2013-10-19 00:50:27
來自liuyime**的評論:

看了推薦買了此書,就是想對法律體系有一些理解。感覺很實用,非常喜歡!

2013-08-10 14:51:44
來自Kurikae**的評論:

何帆翻譯的書向來質量很有保障,雙語版,簡潔明了

2013-08-07 14:40: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剛好想了解一下美國的法制體制,所以希望書的內容會對我有幫助

2013-08-06 21:01:47
來自justiso**的評論:

書皮比較浮夸,何帆翻譯的還不錯,初學者培養興趣的讀物吧。

2013-10-12 08:56:45
來自晨光中**的評論:

超級贊的書,中英雙語的,無論原作者還是譯者水平都很高,設計的也很典雅,非常喜歡

2013-11-20 16:02:43
來自m1911a1**的評論:

本書篇幅不大,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了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一本好書。

2013-09-28 12:44:18
來自nianshu**的評論:

果然是簡介的小冊子,不過介紹的已經很全面了

2014-05-27 09:50:02
來自Legend_**的評論:

介紹美國法律之高院,通俗易懂,何帆老師翻譯一如既往的不錯。

2013-12-21 01:05: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主要因為中英文可以學習知識的同時,學英語,不錯。內容簡練,快速了解美國最高院的運作

2013-11-09 20:36:46
來自miya873**的評論:

有些生澀的書,但是據說能硬著頭皮看完的話會對自己有很大好處,良藥苦口吧~

2014-04-11 22:03:08
來自當代四**的評論:

以前從未了解過美國的司法機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幫助。

2014-03-11 20:19: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起來還不錯的樣子。有塑封。不過英文版的感覺印的不是很清晰,估計是字體的原因。

2014-04-23 16:08: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買回來當天就看完了!內容很不錯,作者寫的很用心,老師翻譯的也非常用心!非常好的書,有時間再看看英文的部分!

2013-11-20 12:2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開始看,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想要了解美國最好大學的話,這本書應該還是挺有幫助的

2014-05-27 10:18:22
來自塵陌463**的評論:

大力推薦,作者琳達格林豪斯是普利策獎獲得者,通識卻不枯燥,相反很有意思

2014-05-20 18:42:00
來自share03**的評論:

就不用說了,這是介紹美國最高法院,了解美國最高審判機關的權威了。

2013-10-21 19:54: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真實的記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事跡的書,值得一看

2014-02-01 10:58:41
來自狼wolf1**的評論:

政治學老師強力推薦的書。對了解當今世界政治結構有很大幫助

2015-05-19 23:21:51
來自m776999**的評論:

在這么小的篇幅下,包含這么多的知識量,實在難能可貴。但也正是篇幅過小,總有點意猶未盡。占一半篇幅的英文原著,對學習英語可能有一定幫助。

2013-10-23 10:43:20
來自風雨彩**的評論:

很精美,但是中英文是分成前后兩半部分,希望是左右對照的。

2015-11-30 11:24: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深入簡出的描述了美國最高法院的相關 是表述一個常識的模本

2014-07-10 23:52:14
來自AYU2734**的評論:

在法律方面,是一本加深自己法學修養的書籍,非常好的一本書,翻譯也很精準

2015-12-02 12:25: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中英文合為一本,可以互為參照;用極少的文字介紹了最高法院的相關情況

2016-04-22 10:14:36
來自董彥峰**的評論:

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美國最高法院通識副本中最有誠意,最好的一本,作者和翻譯俱佳的著作,硬皮包裝很有感覺,紙張也很好,本人非常滿意,感謝當當,支持當當&;hellip;

2014-01-15 13:21:52
來自彼方rap**的評論:

講了挺多關于美國法案的事件和其中的具體條例。不過還以為這本書是中文版的,后半本卻還有英文原版作補充。對于美國法案的了解來說是本還不錯的書。

2015-05-16 18:46:11
來自熊傻石**的評論:

這本書超贊的 無論是從外形裝幀還是說內容上都非常非常的棒 分為中英雙語兩個部分 語言簡單而不枯燥 從這一本書散發出許多其他非常好的讀本 看過這本書以后同樣愛上了譯者 后來又買了一整套何帆法官翻譯的關于大法官的書 總之這本書就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 非常喜歡

2013-12-20 13:21:1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