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標志著破解養老保險"雙軌制"的改革再次啟動。這場改革直接關系到廣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曾經被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被打破但該怎么交、交多少、退休后又能領多少養老金、視同繳費部分的錢由誰來出等諸多問題,牽動著每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神經。《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知識解答與政策解讀》一書,則有針對性地回答了廣大讀者心中的疑問.相信,在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只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量力而行、穩中求進的改革策略,把握改革的節奏和力度,就能使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步伐順利推進。
岳宗福,男,山東工商學院教授、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常務理事。199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主要從事社會保障政策與立法的研究與教學,在《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社會保障制度》(人大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保障研究》等學術刊物50余篇,出版《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實用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社會保險法實用問答及應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社會保險法制度解讀·案例應用與實務答疑》(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解讀及應用指南》(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五險一金制度·案例·答疑》(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等多部著作。
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
上篇 知識解答與政策解讀
及時章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背景與總體思路
關鍵詞:養老保險"雙軌制";兩次重大改革;新改革決定;改革依據;
改革范圍;改革目標;改革原則
[本章政策指引]7/[本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索引]7/[本章內容提要]
問題1:新中國成立后,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雙軌制"是如何形成的?
問題2:改革開放以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問題3: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文件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哪些重要部署?
問題4:在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何法律法規依據?
問題5:哪些單位及人員被納入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范圍?
問題6: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目標是什么?
問題7: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第二章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模式與資金籌集
關鍵詞:"統賬結合";籌集資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共同負擔;20%,8%;
30O%,60%;足顛繳納;代扣代繳;按時足額發放
[本章政策指引]18/[本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索引]18/[本章內容提要]19
問題8: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何時采用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經過了怎樣的演化過程?
問題9: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何選擇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這種制度模式有何優勢?
問題10: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采取怎樣的籌資機制?如何建立健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籌資機制?
問題1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如何計算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工資總額如何確定?
問題12: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其工作人員每月如何計算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本人繳費工資如何確定?
問題1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其工作人員如何確認單位是否為本人代扣代繳養老保險費?如果單位沒有代扣代繳,本人是否要繳納滯納金?
問題14: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其工作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為何要限制在"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乎均工資300%—60%"之間?
第三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金計發與調整
關鍵詞: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本人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新人"、"中人""老人"、"特人";建立正常調整機制
[本章政策指引]29/[本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索引]30/[本章內容提要]31
下篇 相關法律法規選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