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的教育不行,為什么中國留學生的孩子在美國成績那么好?
如果說中國的教育很棒,為什么中國的科技落后?
如果說美國的教育好,為什么長年在美國讀書的孩子回國后無法跟班?
如果說美國的教育不行,為什么人口只占世界5%的美國,卻獲得了世界上多的諾貝爾獎?
就上述問題,黃全愈教授歷時二十余年,深入到美國教育的“心臟”中去做研究,并對國內的教育進行了發人深省的反思。作者從他跨文化的經歷和獨特的視角,揭示美國基礎教育成功的精髓,從而指出中國素質教育的盲區。
作者的敘述和分析,引人入勝,誘人深思;所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振聾發聵。本書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愛彌兒》”,曾榮登中國大陸非文藝類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素質教育在美國”全新修訂版 中美教育的震撼對比與剖析
黃全愈,旅美教育學家。先后擔任美國邁阿密大學亞洲、亞—美學科部主任,孔子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老教授協會基教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被邁阿密大學授予“(學術)重大影響獎”,并被提名為杰出教授。黃全愈是中美教育和文化比較專家,他長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其作品《混血虎》曾榮登《紐約時報》《出版家周刊》推薦書單。所著中美教育比較系列,在中國教育界不斷引起強烈反響,其中,《素質教育在美國》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愛彌兒》”。
引言001
及時章創造性能不能教001尷尬的問題003
第七章教育要不要平等159
引言001
及時章創造性能不能教001 尷尬的問題003
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中,選修教育專業的不多,堅持讀完的更少。
說來有點兒俗,我選修教育專業的動力,來自那個插隊時還似懂非懂的“水桶定理”。
農伯說:“小黃,其他可以了。還是弄弄最差的那塊桶板……”
二十年后,遠渡重洋來到美利堅合眾國“洋插隊”。教授說:“Mr.Huang,還是選修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可能影響或者決定性影響貴國發展的有關專業吧……”
二十度春秋,浩海如煙,竟然時空交錯,殊途同歸,還是周旋于那塊最差、最短桶板的深邃哲理。
1993年拿到博士學位至今已五年有余,小“洋”樓有了一棟,雖不是豪宅,也占地近六市畝。
有初通風水者耳語:此宅很有點風水,四已得三——“前有橫流”(小溪),“后有靠山”;“左有青龍”(道路),只缺“右有白虎”。
妻問:“什么是白虎?”
此君訥訥一笑:“Agoodquestion!”
博得眾人哄堂。
后來把服役多年的道吉轎車換成凱迪拉克,教授們就有人半揶揄半贊嘆為“美國夢”。
但我自己心里常常有點莫名其妙的不安!
24小時夜里,夢回插隊那群山中碧波粼粼的水庫,我在光著身子“戽魚”——當地一種捉魚的方法,即圍堰般圍好一小片水,將堰中之水一桶一桶地“戽”到外面,直到堰內的水差不多干了,才抓那些活蹦亂跳的魚兒。不管堰堤圍得多好,漏水總是難免的,這樣“戽魚”的多是身強力壯的小伙子,而且戽水的桶一定要好;不然,漏進堰堤的水比戽出去的水還快還多,就永遠別想抓魚了。
那夜的夢中,魚兒都蹦襠了,水就是戽不完……
猛一抬頭,只見戶主阿奇在笑。
再一低頭,發現手中的桶板參差不齊,根本盛不了水。
于是,我醒悟了,那個促使我選修教育專業的原動力常常暗地里作弄我,攪得我不能安寧。
又于是,這種內心的不安成了一股騷動,進而變成一種沖動!我想為曾經養我育我的那片土地寫點東西,寫一本有關教育的小冊子。
怎么寫呢?
在美國流傳著一個笑話。
有個美國人,大概還是個學者,訪問中國一個月,回來寫了一本關于中國的書。
他第二次訪華,待了三個月,這次只寫了一篇關于中國的文章。
后來,他又到了中國,一待就是一年,返美后竟然沒有提筆寫哪怕只言片語。
人們覺得奇怪,怎么會待的時間愈長寫的東西愈少?
此公意味深長地笑笑,才說:“當你對某個事物了解得越多,你會越發感到自己了解得太少。我在中國待了一年,我發現中國文化是那樣博大精深,反而覺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太渺小、太膚淺,以致無從下筆。”
我總覺得這個笑話是在說我。
剛到美國時,應邀作演講,最喜歡聽眾提問關于中國教育的問題,什么中國高等教育的體制是在起跑線判決學生,而美國高教是在終點線判斷學生;什么中國的教育觀念崇尚父母與子女般的師生關系,而美國的師生形同路人……
說得滔滔不絕,聽得津津有味。
但是當我對中、美教育比較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入,研究得越系統,越不知道怎么回答美國聽眾的提問。
如果說中國的教育不行,為什么中國留學生的孩子在美國學校都那么出人頭地?
如果說中國的教育很棒,為什么中國的科技落后?
如果說美國的教育很好,為什么留學生的孩子一旦回到中國就根本無法跟班?
……
越了解得多,越研究得深,就越感覺答案不、不系統、不深入,就越欲言又止,欲罷不能!
越想找一個系統的答案,就越覺得沒有找到答案。
1982年,我大學畢業留校當老師。按要求,設計了有關課程的教案。
有一位熱心的教授看我的講義后,表示滿意,但語重心長地指出兩個問題:
及時是我多次對傳統理論提出質疑,但不少地方只有質疑,沒有答案。特別是作為一個老師,對學生說:“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答案……”這不好!
第二是講義中有錯別字,過去是學生可以有錯別字,當了老師就不允許了!特別是要板書在黑板的,一定要謹慎!
老教授對我的厚愛是顯而易見的,我誠惶誠恐地表示自己的深深感激,并作了修改。
到美國之后,我發現多位教授對我的提問讓人難以置信地回答道:
“我不知道!”
“我無法回答你!”
有一次,我對一個問題窮追不舍,一位我十分敬重的、知識非常淵博的教授稍有慍色地抬起眼睛對視著我,說:“我已經告訴你啦,我不懂!”
我的一位博士論文審查委員會的教授更是坦誠:“我一向對哲學感到頭痛,你今天對‘我’和‘自我’,‘無意識行為’和‘有意識行為’這兩組概念的縱橫交叉坐標的哲理論述,還有‘概念’和‘觀念’的異同分析,讓我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哲理思維成問題……”
只有神才是的,但塵世間沒有的神。
我不是教育理論,我沒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成功的實驗,對許多教育問題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但我有不解的惶惑、有百思后的疑問、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真實的思考。
我想把我的不解、疑問、經歷和思考寫成一本小冊子,與我大洋彼岸的同胞共享!
有人問我:“這是不是不求結果,只求過程?”
我想起了那位我十分敬重的、知識非常淵博的教授稍有慍色的眼睛。
沒有過程哪有結果?
有“不懂”才會有“懂”!
沒有啟疑哪來解惑?
中國的中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但中國高校歷年無成人獲諾貝爾獎(2015年才產生一位),這是不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百慕大三角區”似的困惑?孩子的創造性能不能由老師來教?有了計算器,還要不要背九九表……
但愿有人能沿著這個探索過程,最終找到一絲半縷的結果!
書本是正版,紙張質量也很好,送貨也很快,包裝也是!
看完后來評價的,書的最大不同在于傳達了一種教育理念,但是文化不同,只能借鑒不能照搬。
此訂單已評論0/11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5500積分
書包裝很好,內容豐富,家長必讀
教育經典,一生必讀
可以的不錯
教育課老師推薦的,還不錯,可以讓我們換一種思維來看待我們的教育,把西方教育中好的方面拿過來用,多了解一些,看看我們的不足總沒有壞處。
包裝嚴實、物流快,印刷精美,值得期待。
不錯不錯。
信息前位,內容豐富,家長必請,教師比讀,學校領導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