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男孩相比,女孩天性柔弱,需要更多的愛和呵護,因為,富養是合適的教養方式。富養,才能讓女孩開拓眼界,精神富足;富養,才能讓女孩氣質高貴、人格獨立;富養,才能讓女孩變得更聰明、更自信、更有用內涵。
富養不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養女孩不是嬌生慣養,而是給她更為精細的教育。
●和男孩相比,女孩天性柔弱,需要更多的愛和呵護。富養,才能讓女孩開拓眼界,精神富足;富養,才能讓女孩氣質高貴、人格獨立;富養,才能讓女孩變得更聰明、更自信、更有用內涵。
●富養不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養女孩不是嬌生慣養,而是給她更為精細的教育!
●女孩是天賜的公主,我們應該給她怎樣的愛?怎樣才能培養一個聰明自信、人格獨立、氣質高貴的女孩?揭示富養的終極秘訣,培養棒的女孩!
劉克龍,碩士,博學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暢銷書作者。現為北京市房山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分中心教研員、信宏文化家教委員會名譽主編。立足于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通過多年對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提出"培養棒的孩子,情商、德商、智商、勵商、財商、學商,一個都不能少"的獨特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領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已出版家庭教育圖書多部,代表作有《培養棒男孩100招》《培養棒女孩100招》等,深受讀者好評。
章解析女孩成長密碼,走進女孩的內心世界
01女孩的關系情結:我想得到每個人的認可和尊重
02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女孩更渴望愛與關注
03天性使然,女孩更容易沒有主見
04與男孩不同,父母需要了解女孩的特質
05天性敏感,女孩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
06從出生到7歲——父母需要投入全部的愛
078~12歲——走向屬于女孩的世界
0813~16歲——女孩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期
第二章養育女孩,父母必須掌握的10種教育藝術
09媽媽,做女孩的偶像
10爸爸,為女孩做好人生的路標
11培養女孩的法寶——愛護而不嬌慣
12"女兒在想什么?"——傾聽女孩的技巧
13送給女孩一個溫馨的"家庭港灣"
14父母的鼓勵——女孩能力的催化劑
15巧妙利用"獎勵"和"懲罰"的藝術
16與"貼心的小棉襖"做"知心朋友"
17肢體語言——增進親子關系的方法
18用撫摸來安撫女兒敏感的情緒
第三章女孩一定要"富"著養:理解富養的內涵,把握富養的關鍵
19富養女孩的正確含義
20富養,才能讓女孩更聰明、更自信
21富養,才能讓女孩更有內涵和氣質
22富養,才能讓女孩更自愛、自重
23富養,才能讓女孩看得更高、望得更遠
24富養的女孩也要吃些苦
第四章富養關鍵之一:為高貴的女兒投資,打造女孩的超凡氣質
25舉手投足間培養女孩的淑女氣質
26培養女孩有品位的穿衣打扮
27儀表美是女孩的要素
28引導女孩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
29氣質美來源于文明禮儀
30音樂氣質:培養女孩靈動的氣質
31優美形體:舞蹈賦予女孩優雅氣質
32知性美:女孩必不可少的魅力
第五章富養關鍵之二:高貴品格,培養充滿內涵和氣質的女孩
33孝順長輩,培養女孩必不可少的品質
34誠實守信,彰顯女孩的品格
35擁有責任感,讓女孩更優
01女孩的關系情結:我想得到每個人的認可和尊重
關于小女孩,臺灣兒童教育專家洪淑慧評價為:世界上安靜的小動物。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爬上爬下,她們喜歡安靜地聽媽媽講故事,喜歡做安靜的游戲;
不像男孩那樣崇拜英雄奧特曼、衛斯理,她們更喜歡灰姑娘、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競爭,她們更希望自己多幾個知心朋友;
……
小男孩天生就是個"衛斯理",他們崇拜英雄,喜歡競爭,似乎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可以說這一切都是男孩的天性。
同樣,女孩也有一定的特質。那么,女孩的特質又是什么呢?
剛剛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誰是這群孩子的頭兒?而女孩想知道的是:我能與哪個小伙伴成為親密的知心朋友?
剛剛到了一個新的班級,男孩更關心的是:誰是班主任?誰是班長?而女孩關心的是:這些陌生的同學不會欺負我吧?
美國的艾里姆夫婦在名為《養育女兒》的暢銷書中也曾提到:"走進女孩的世界,我們會發現,在任何場合,女孩關心的事情都是:人際關系。"
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是由于女孩體內的荷爾蒙決定的。
從媽媽受孕的那一刻起,女性染色體基因便被女性荷爾蒙激活,這些荷爾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女孩固有的特質,比如細心、安靜、敏感、溫柔等天性,同時也決定了女孩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女孩身上的雌性激素主要影響和控制著女孩的行為方式,比如女孩的情緒變化,個人的喜好,以及如何處理身邊的一些突發狀況。然而,雌性激素活動并不是穩定不變的,當產生波動時,女孩的情緒也會產生相應的波動。
當然,雌性激素只是影響女孩行為方式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女孩還受其他激素的影響,比如孕激素、催產素,而這兩種激素則是女孩擁有母性的根本原因。這種母性表現為充滿愛心,喜歡小動物,這就是女孩不同于男孩的地方,也就是女孩特有的"母性的本能"。
另外,女孩體內也有睪丸素,但是水平只及男孩的1/20,因此女孩不像男孩那樣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正是由于女性荷爾蒙的影響,女孩不像男孩那樣富有攻擊性、冒險性和控制欲,但女孩更具預測力、穩定性、謹慎細心、穩定從容——女孩把友誼和家庭看得比成就和機會更重要。
雖然這些女性荷爾蒙使得女孩溫柔、有很強的同情心、會體諒和關心他人,但這也導致她的情緒天生就變化無常。因此,兒童教育專家又把女孩稱為"人類感情的綜合體"。
的確,情感對女孩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對女孩來說,她的自我意識的提升,從根本上來自情感的滿足以及人際關系的質量。
女孩固有的特質決定了女孩不像男孩那樣總是活蹦亂跳,而是喜歡圍繞著"感情""人際關系"來思考,比如:
今天很高興,因為媽媽夸我懂事并擁抱了我;
爸爸好像對我今天的表現很不滿意,我該怎么改正呢?
怎樣才能讓老師喜歡我呢?
我的好朋友好像有心事,她的心事不會與我有關吧?
身邊的朋友是否都喜歡我呢?
……
由此可見,女孩是感性的動物,永遠都具有人際關系情結。
女孩與男孩的不同,決定了父母教育女孩的方式與教育男孩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
女孩不像男孩那樣獨立和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因此她們會渴望父母更多的愛,渴望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她們需要在人際關系中得到認可和尊重。
根據女孩的這兩大特點,我們為女孩的父母總結了以下兩種方法。
給父母的建議:
方法一:關注女孩情感變化,降低女孩的敏感度
我們都知道,敏感性強的人很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即使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觸到敏感處,女孩在感情上也會出現超乎常人的波動。
其實,不僅僅是不經意的一句話,有時候,甚至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都能使她的心靈受到傷害。
因此,要想女孩不受傷,父母就要想辦法降低女孩的敏感度。
一位有經驗的爸爸曾這樣說過:
我的女兒從小就很敏感,有時候,我和她說話聲音大了一點,都會讓她受到驚嚇,因此我和她媽媽對她講話時,從來都是用溫柔的聲音、和善的態度。但盡管如此,有時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讓她受到傷害。
后來我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對女兒的成長并不是好事,于是我開始有意識地通過一些事情來降低她的敏感性。
有時,在大街上遇到乞討的老人,我就會告訴她,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沒有房子住,他們只能以乞討為生。
此外,我還讓她在暑假的時候參加夏令營活動,到一些貧困山區里去體驗生活。這樣幾次之后,女兒的敏感性逐漸降低,她還經常對我說:"爸爸,那些山里的孩子好可憐呀,我長大了要利用假期去山里支教,幫助那些孩子。"
通過我有意識的培養,我發現女兒不再那么敏感,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了,而且她的愛心也隨著她的年齡在一點點地增長。
女孩的敏感往往是由于她的那些"胡思亂想"造成的。所以,當女孩的眼界放寬后,當她不再只關注自己的小世界時,當她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時,女孩就不會那么敏感、那么容易受到傷害了。
方法二:讓女孩子告別軟弱,變得堅強
女孩子給人的感覺常常是非常軟弱,經常會因為注重關系放棄自己的正當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時候,父母就應向她們灌輸一種這樣的思想:要堅強,要勇敢。
5歲的可人在幼兒園大班,有24小時放學之后,媽媽接她回家的時候,發現她一路上悶悶不樂,媽媽就問原因,原來是他們班在上美術課的時候,她的橡皮擦被一個男孩子借去了,由于她膽子很小,畫畫時不敢說話,所以沒敢跟同學要回來。結果畫的畫自己不滿意,才悶悶不樂的。
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太軟弱,引導她說:"那你為什么不要回你的橡皮擦呢?"
女兒囁囁嚅嚅地嘟囔了一句,但是聲音很小,媽媽看得出來,她很膽小,不敢要。
媽媽細心地跟她說:"你把橡皮擦借給別人,說明你是個好孩子。可是那橡皮擦是你的,在你要用的時候,你要要回來。你看你沒有要回來,影響到你的美術成績了吧?"
"可是我怕他不還給我。"女兒小聲地說道。
"不會的,你們都是好孩子,如果他不還給你,不是還有老師嗎?你是正確的,老師一定會支持你的。"媽媽說。
聽了媽媽的這些話,可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女兒高興地對媽媽說:"我要回我的橡皮擦了。"
女孩的父母們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借橡皮擦事件,如果女兒一直沒有膽量維護自己的利益的話,她會一直表現得很軟弱。在女兒小的時候就要告訴她:女孩子,也要堅強一點。
當當網賣的書都是正版,印刷很好,閱讀起來賞心悅目,價格合理,我現在絕大部分都買當當網的圖書,堅持一如既往的支持正版圖書。
好!
好
很好
不錯非常不錯
還不錯,下次再來
內容不錯 但是沒有包裝 厚度那一面都蹭臟了!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