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二手時間圖書
人氣:36

二手時間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全新力作、豆瓣2016年度高分圖書榜榜首、新浪好書榜2016年度十大好書、單向街?書店文學獎2016年度圖書。歷時20年采訪,再現轉型時代普通人帶血的歷史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紀實文學  
  • 作者:[S.A.阿列克謝耶維奇]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8658346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2
  • 印刷時間:2016-01-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編輯推薦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全新力作

豆瓣2016年度高分圖書榜榜首、新浪好書榜2016年度十大好書、單向街 書店文學獎2016年度圖書

目錄

參與者筆記

及時部 啟示錄的慰藉

街上的噪音和廚房里的談話(1 9 9 1 ―2 0 0 1 )

紅色裝飾內的十個故事

專政之美和水泥中的蝴蝶之謎

兄弟和姐妹,劊子手、受害者和選民

耳語和吶喊……還有高興

孤獨的紅色元帥和三天就被遺忘的革命

施舍的回憶和欲望的感覺

另一種圣經和另一種信徒

殘酷的火焰與高尚的救贖

苦難中的甜味和俄羅斯精神的焦點

殺人者自稱替天行道的時代

一面小紅旗和斧頭的微笑

第二部 空虛的迷惑

街上的噪音和廚房里的談話(2 0 0 2 ―2 0 1 2)

沒有修飾的十個故事

羅密歐與朱麗葉……瑪格麗塔和阿布爾法茲

后共產主義時代,他們立刻變成了另一種人

與幸福很相似的孤獨

想要殺死他們所有人,又為這個想法而恐懼

扎著辮子的老太婆和美麗的姑娘

上帝把外人的不幸放在了你家門口

生活就是婊子,白色小瓶中的一百克粉末

難以污名的死者和寂靜無聲的塵土

狡猾的無知和由此產生的另類生活

勇氣和勇氣之后

一個小人物的附錄

譯后記

在線預覽

1 9 9 1 年8 月1 9 日,我照例來到區黨委。在走廊里我就聽到各個樓層所有辦公室的收音機都開著。女秘書告訴我,“一號”(及時書記)讓我去他那兒一下。我過去了。“一號”的辦公室開著電視機,音量很高,他一臉愁容,坐在收音機旁邊,一會兒調到“自由電臺”,一會兒調到“德國之聲”和B B C ,有啥聽啥。桌上放著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名單。他對我說:“只有瓦連尼科夫讓我尊敬,畢竟是將軍,在阿富汗打過仗。”這時,第二書記和組織部長陸續進來了,我們開始談話。“太恐怖了!會流血的。血流成河。”“不會所有人流血,但必須有人流血。”“早就該挽救蘇聯了。”“會堆尸如山啊。”“瞧吧,老戈玩砸了,終于有正常人出來了,將軍登場掌權了。胡鬧該結束了。”“一號”發話了,決定不開每天上午例行的工作會議,有什么可報告的?任何指令都無法執行了。當著我們的面,他又打電話給警察局問:“你們有什么消息嗎?”“什么消息都沒有。”大家接著談戈爾巴喬夫,他到底是真的病了,還是被逮捕了?結果呢,大家越來越傾向于第三種可能――戈爾巴喬夫和家人一起溜到美國去了,不然還有哪里可去啊?

我們就這樣整天坐在電視機和電話旁邊,心惶惶然:上面到底誰在掌握權力呢?大家都在焦急等待。實話告訴您,那時候我們只有等待。一切都有些像赫魯曉夫被推翻時那樣。又開始回憶往事……當然現在的談話有了新主題――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對于我們人類來說,就像猴子想戴眼鏡一樣,誰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到處都是小商小販,但是他們不需要精神啊。我記得前幾天遇到以前給我開車的司機,這可是一個精彩的故事……那個小伙子退役后直接就到我們區委了。當司機關系廣路子多,他開心死了。但改革開始后,允許搞公司了,他就從機關離開去做生意。這樣一來,我簡直認不出他了:他剃一個光頭,穿皮夾克和成套的運動服。我明白那是他們這種人的標準服飾。他吹牛說他24小時賺的錢超過區委及時書記一個月的工資。他做的是穩賺不賠的生意――牛仔褲。他和別人合伙租用了一家普通洗衣店,在那里仿制名牌瓦倫基石磨牛仔褲。工藝很簡單(真是窮極智生):把普通廉價牛仔褲扔進氯漂白劑溶液中,里面加上碎磚頭,煮上幾小時,在褲子上加上條紋、污漬、圖案,就成了抽象藝術。烘干后再貼上“西部牛仔”的標簽就成了。我忽然間產生一個念頭:如果一切都不變的話,這些個牛仔褲的“倒爺”很快就會來管理我們的,他們可是新經濟政策的產物啊!會由他們來提供所有人的吃穿用,不管這有多么可笑。工廠建在地下室里,產品就這樣出貨了!現在這個小伙子已經是百萬富翁或者億萬富翁了(對我來說一百萬和十個億是一樣的),還是國家杜馬議員,在加那利群島有一幢樓,在倫敦也有一幢樓。沙皇時代,在倫敦居住的是赫爾岑和奧加遼夫,現在變成了這些人,我們的“新俄羅斯人”……牛仔褲、家具和巧克力大王,還有石油大亨。

晚上九點,“一號”再次召集大家到他辦公室開會。地區克格勃局長報告形勢,他談到人們的情緒。按照他的話說,人民是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沒有表現出憤怒,所有人都討厭戈爾巴喬夫。除了鹽巴,市面上什么都要憑票購買,伏特加根本買不到。克格勃人員在整個城市奔走,到處記錄人們的對話。人們一邊排著隊搶購,一邊還在爭吵:“政變了!國家會怎么樣啊?”“你家里還能翻出什么東西?只有一張空床了吧。還有伏特加。”“自由就是這樣結束了。”“啊哈!自由就像香腸一樣被切掉了。”“有誰還想嚼口香糖,還想抽萬寶路香煙啊。”“早就應該這樣啦!國家瀕臨崩潰!”“戈爾巴喬夫是猶大!他想把祖國拿去換美元。”“看來要流血了。”“我們不可能不流血……”“為了拯救國家,拯救黨,我們需要牛仔褲、漂亮的女內衣和香腸,而不是坦克。”“想要過好日子?去你的吧!別想了!”(沉默)

一句話,人民在等待,等著看我們怎么做。黨委圖書室的偵探小說到晚上全都沒有了,全都被拿走了。(笑)我們這些人本來是應該讀列寧著作而不是偵探小說的。列寧和馬克思的書,就是我們的圣經。

我還記得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記者會,亞納耶夫的手一直在顫抖。他還在那兒為自己辯護:“戈爾巴喬夫值得尊敬……他是我的朋友……”他的眼睛都不敢跟人對視……看到他膽怯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就沉下去了。這不是能夠成事的人,不是可以期待的人。他們是侏儒,是平庸的黨務官僚……靠他們哪兒能拯救國家!哪兒能拯救共產主義!他們誰都救不了……從電視屏幕上看,莫斯科的街道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人的海洋!在火車總站和城外的火車站,人民都在涌向莫斯科。葉利欽站到了坦克上,向人們分發傳單。“葉利欽!葉利欽!”人群像唱圣歌一樣齊聲高喊:“勝利了!”(她神經質地摩搓著臺布的邊緣)

這桌布就是中國產的,整個世界充滿了中國商品。中國就是成功處理緊急狀態的國家……我們現在在哪兒?已經成了第三世界國家。那些曾經大喊 “葉利欽!葉利欽!”的人現在都去哪兒了?他們以為我們將要生活在和美國德國一樣的國家,其實是生活在哥倫比亞了。我們輸了,輸掉了國家……當時我們有一千五百萬共產黨員啊!黨是能夠做到的,但是人們背叛了它……一千五百萬黨員當中居然找不出一個領袖,一個都找不出來。而對方就有領導人,就是葉利欽!我們都輸光了!至少有一半的國民希望我們能勝利吧。現在這個國家沒有了,已經成了另一個國家。

那些自稱共產黨員的人,突然宣稱他們從小就仇恨共產主義。他們放棄了自己的黨證。一些人是默默地把黨證交上來,還有一些人是砸著門進來的。也有人是夜晚悄悄溜進區黨委大樓,像小偷一樣。請來誠實地同共產主義告別吧,不要那樣偷偷摸摸。早上看門人打掃院子時,收集到很多黨證和共青團員證,用很大的玻璃紙袋裝著交給了我們。該怎么處理呢?送到哪兒去?沒有任何上級指示,上面沒有信號,死一樣的沉寂。(她陷入沉思)這就是那個時代,人們開始改變一切,是一切,改得干凈徹底。一些人離開了,改變了他們的國籍;另一些人改變了信念和原則;第三種人改變了家里的東西,改變了東西的質量,把舊蘇聯的產品扔掉,所有都買進口貨。“倒爺”啥都能整來:水壺、電話、家具、冰箱,從不知道什么地方弄來的散裝零部件自己組裝。“我有博世洗衣機。”“我買了西門子電視機。”人人談論的都是松下、索尼、飛利浦……我遇到一個女鄰居,她為有了一個德國咖啡機而開心,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太幸福了!”可是不久前,就在不久前,她還徹夜排隊購買阿赫瑪托娃的詩集呢,現在卻為一個咖啡機而瘋狂,為了一些破東西而開心……他們與黨證分手,就好像和什么廢品告別似的。雖然很難相信,但是幾天之內真的一切都變了。就像你在回憶錄中讀到的,沙皇俄國只有三天就消失了,蘇聯的共產主義也是一樣,都是幾天而已。人們在頭腦中還不能接受,真的,仍然有人把自己的小紅本黨證藏起來,用各種形式保存著。不久前,在一個朋友家里,他們從墻壁的夾層中找出列寧半身像給我看。他們都在保留著,以為說不定突然間又可以拿出來了。共產黨一旦回來了,他們就會及時批戴上紅色領結。(沉默)我的書桌上放著幾百份退黨聲明,很快就當成垃圾運走了,在垃圾堆中腐爛。(她在桌上的文件夾中尋找什么東西)我保存了一兩頁紙……終有24小時人們會找我,要我把它們送交博物館。他們會來的……

1 9 9 1 年8 月1 9 日,我照例來到區黨委。在走廊里我就聽到各個樓層所有辦公室的收音機都開著。女秘書告訴我,“一號”(及時書記)讓我去他那兒一下。我過去了。“一號”的辦公室開著電視機,音量很高,他一臉愁容,坐在收音機旁邊,一會兒調到“自由電臺”,一會兒調到“德國之聲”和B B C ,有啥聽啥。桌上放著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名單。他對我說:“只有瓦連尼科夫讓我尊敬,畢竟是將軍,在阿富汗打過仗。”這時,第二書記和組織部長陸續進來了,我們開始談話。“太恐怖了!會流血的。血流成河。”“不會所有人流血,但必須有人流血。”“早就該挽救蘇聯了。”“會堆尸如山啊。”“瞧吧,老戈玩砸了,終于有正常人出來了,將軍登場掌權了。胡鬧該結束了。”“一號”發話了,決定不開每天上午例行的工作會議,有什么可報告的?任何指令都無法執行了。當著我們的面,他又打電話給警察局問:“你們有什么消息嗎?”“什么消息都沒有。”大家接著談戈爾巴喬夫,他到底是真的病了,還是被逮捕了?結果呢,大家越來越傾向于第三種可能――戈爾巴喬夫和家人一起溜到美國去了,不然還有哪里可去啊?

我們就這樣整天坐在電視機和電話旁邊,心惶惶然:上面到底誰在掌握權力呢?大家都在焦急等待。實話告訴您,那時候我們只有等待。一切都有些像赫魯曉夫被推翻時那樣。又開始回憶往事……當然現在的談話有了新主題――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對于我們人類來說,就像猴子想戴眼鏡一樣,誰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到處都是小商小販,但是他們不需要精神啊。我記得前幾天遇到以前給我開車的司機,這可是一個精彩的故事……那個小伙子退役后直接就到我們區委了。當司機關系廣路子多,他開心死了。但改革開始后,允許搞公司了,他就從機關離開去做生意。這樣一來,我簡直認不出他了:他剃一個光頭,穿皮夾克和成套的運動服。我明白那是他們這種人的標準服飾。他吹牛說他24小時賺的錢超過區委及時書記一個月的工資。他做的是穩賺不賠的生意――牛仔褲。他和別人合伙租用了一家普通洗衣店,在那里仿制名牌瓦倫基石磨牛仔褲。工藝很簡單(真是窮極智生):把普通廉價牛仔褲扔進氯漂白劑溶液中,里面加上碎磚頭,煮上幾小時,在褲子上加上條紋、污漬、圖案,就成了抽象藝術。烘干后再貼上“西部牛仔”的標簽就成了。我忽然間產生一個念頭:如果一切都不變的話,這些個牛仔褲的“倒爺”很快就會來管理我們的,他們可是新經濟政策的產物啊!會由他們來提供所有人的吃穿用,不管這有多么可笑。工廠建在地下室里,產品就這樣出貨了!現在這個小伙子已經是百萬富翁或者億萬富翁了(對我來說一百萬和十個億是一樣的),還是國家杜馬議員,在加那利群島有一幢樓,在倫敦也有一幢樓。沙皇時代,在倫敦居住的是赫爾岑和奧加遼夫,現在變成了這些人,我們的“新俄羅斯人”……牛仔褲、家具和巧克力大王,還有石油大亨。

晚上九點,“一號”再次召集大家到他辦公室開會。地區克格勃局長報告形勢,他談到人們的情緒。按照他的話說,人民是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沒有表現出憤怒,所有人都討厭戈爾巴喬夫。除了鹽巴,市面上什么都要憑票購買,伏特加根本買不到。克格勃人員在整個城市奔走,到處記錄人們的對話。人們一邊排著隊搶購,一邊還在爭吵:“政變了!國家會怎么樣啊?”“你家里還能翻出什么東西?只有一張空床了吧。還有伏特加。”“自由就是這樣結束了。”“啊哈!自由就像香腸一樣被切掉了。”“有誰還想嚼口香糖,還想抽萬寶路香煙啊。”“早就應該這樣啦!國家瀕臨崩潰!”“戈爾巴喬夫是猶大!他想把祖國拿去換美元。”“看來要流血了。”“我們不可能不流血……”“為了拯救國家,拯救黨,我們需要牛仔褲、漂亮的女內衣和香腸,而不是坦克。”“想要過好日子?去你的吧!別想了!”(沉默)

一句話,人民在等待,等著看我們怎么做。黨委圖書室的偵探小說到晚上全都沒有了,全都被拿走了。(笑)我們這些人本來是應該讀列寧著作而不是偵探小說的。列寧和馬克思的書,就是我們的圣經。

我還記得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記者會,亞納耶夫的手一直在顫抖。他還在那兒為自己辯護:“戈爾巴喬夫值得尊敬……他是我的朋友……”他的眼睛都不敢跟人對視……看到他膽怯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就沉下去了。這不是能夠成事的人,不是可以期待的人。他們是侏儒,是平庸的黨務官僚……靠他們哪兒能拯救國家!哪兒能拯救共產主義!他們誰都救不了……從電視屏幕上看,莫斯科的街道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人的海洋!在火車總站和城外的火車站,人民都在涌向莫斯科。葉利欽站到了坦克上,向人們分發傳單。“葉利欽!葉利欽!”人群像唱圣歌一樣齊聲高喊:“勝利了!”(她神經質地摩搓著臺布的邊緣)

這桌布就是中國產的,整個世界充滿了中國商品。中國就是成功處理緊急狀態的國家……我們現在在哪兒?已經成了第三世界國家。那些曾經大喊 “葉利欽!葉利欽!”的人現在都去哪兒了?他們以為我們將要生活在和美國德國一樣的國家,其實是生活在哥倫比亞了。我們輸了,輸掉了國家……當時我們有一千五百萬共產黨員啊!黨是能夠做到的,但是人們背叛了它……一千五百萬黨員當中居然找不出一個領袖,一個都找不出來。而對方就有領導人,就是葉利欽!我們都輸光了!至少有一半的國民希望我們能勝利吧。現在這個國家沒有了,已經成了另一個國家。

那些自稱共產黨員的人,突然宣稱他們從小就仇恨共產主義。他們放棄了自己的黨證。一些人是默默地把黨證交上來,還有一些人是砸著門進來的。也有人是夜晚悄悄溜進區黨委大樓,像小偷一樣。請來誠實地同共產主義告別吧,不要那樣偷偷摸摸。早上看門人打掃院子時,收集到很多黨證和共青團員證,用很大的玻璃紙袋裝著交給了我們。該怎么處理呢?送到哪兒去?沒有任何上級指示,上面沒有信號,死一樣的沉寂。(她陷入沉思)這就是那個時代,人們開始改變一切,是一切,改得干凈徹底。一些人離開了,改變了他們的國籍;另一些人改變了信念和原則;第三種人改變了家里的東西,改變了東西的質量,把舊蘇聯的產品扔掉,所有都買進口貨。“倒爺”啥都能整來:水壺、電話、家具、冰箱,從不知道什么地方弄來的散裝零部件自己組裝。“我有博世洗衣機。”“我買了西門子電視機。”人人談論的都是松下、索尼、飛利浦……我遇到一個女鄰居,她為有了一個德國咖啡機而開心,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太幸福了!”可是不久前,就在不久前,她還徹夜排隊購買阿赫瑪托娃的詩集呢,現在卻為一個咖啡機而瘋狂,為了一些破東西而開心……他們與黨證分手,就好像和什么廢品告別似的。雖然很難相信,但是幾天之內真的一切都變了。就像你在回憶錄中讀到的,沙皇俄國只有三天就消失了,蘇聯的共產主義也是一樣,都是幾天而已。人們在頭腦中還不能接受,真的,仍然有人把自己的小紅本黨證藏起來,用各種形式保存著。不久前,在一個朋友家里,他們從墻壁的夾層中找出列寧半身像給我看。他們都在保留著,以為說不定突然間又可以拿出來了。共產黨一旦回來了,他們就會及時批戴上紅色領結。(沉默)我的書桌上放著幾百份退黨聲明,很快就當成垃圾運走了,在垃圾堆中腐爛。(她在桌上的文件夾中尋找什么東西)我保存了一兩頁紙……終有24小時人們會找我,要我把它們送交博物館。他們會來的……

媒體評論

她的復調寫作,稱為我們時代里苦難與勇氣的一座紀念碑。――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蘇維埃人是存在的,阿列克謝耶維奇見到了他們……這部復調寫作的杰作,混合了民眾的聲音、報道的談話、電視的片段,每種聲音都反映了某種真實。一種迷人的魅力就此顯現……這本書像河流一樣厚重、有力。

――《費加羅報》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杰作《二手時間》在試圖濾去20世紀蘇維埃人作為人類的特殊經歷,然后質問我們:如果烏托邦引來了災難,貪婪的資本主義模式把我們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破壞了環境,造成了精神的虛無,還留下什么路可以走?阿列克謝耶維奇從來不只是寫她的同胞。她關照的是我們所有人。

――德國書業和平獎頒獎詞

寫別的民族的故事,需要厲害的作者。這種寫作者少之又少。我們可以回想起那些光輝的報道,比如基塔瑟倫利和雷沙德卡普欽斯基。但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可能是描繪時代本身為成功的一位……在她用三十五年寫就、幾乎耗其一生的作品《烏托邦之聲》中,她創造了一出關于20世紀烏托邦的神劇。這是一部的作品。之前的“傷痕文學”從來沒有把那個社會描繪得那樣栩栩如生。――瑞典《每日新聞》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她一直專注于描寫蘇聯和蘇聯解體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她的作品并不是關于那些歷史事件本身,而更多地將目光投向普通人的情感歷程。

――瑞典文學院秘書薩拉達尼烏斯

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近四分之一世紀了,俄羅斯仍然在迷茫中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在西方世界對戈爾巴喬夫時代一片盛贊之時,多數俄羅斯人卻似乎寧愿選擇遺忘。

在紅色大廈的廢墟上如何建立一種新的身份認同,不僅在俄羅斯,也是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前蘇聯地區生活的俄語族群的精神苦悶。

作者使用“二手時間”作為本書標題,寓意深刻,一言難盡。

時間,真的能夠重來嗎?

――本書譯者、鳳凰衛視資訊臺執行總編輯呂寧思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二手時間 正在看。歷史政治或其它原因,從蘇聯人的生活思想中能夠窺探出中國人的影子,哪里是在了解蘇聯民眾的訴說,分明是曲線傾聽中國人的聲音。

2017-11-11 10:57:34
來自tennism**的評論:

因為在豆瓣上看到這本書的評分很高就打算買來看看,而且除了上學時課堂學習的內容,再沒有接觸過蘇聯的作家,而且也是寫后蘇聯時代的書,感覺有它的歷史價值,還沒讀,希望是了解當代俄羅斯的佳作。

2017-11-16 22:50:17
來自書無文**的評論:

二手時間 很好,第一次讀時就愛上了,對話式的寫作很厲害!

2017-11-07 22:50:25
來自蘇西蒙**的評論:

一部記錄蘇聯解體后普通人的歷史。值得推薦,發人深思!

2017-10-31 16:10: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我喜歡的白俄羅斯紀實性女作家的作品,蘇聯解體后20年的風風雨雨,很喜歡。周五下午下單,周六就收到。喜歡這種自述式作品。長期在當當購買,繼續支持!

2016-06-27 11:00:23
來自g***2(**的評論:

紀實文學,真實描寫了蘇聯解體后普通人民大眾生活的缺少歸屬感的痛苦。

2017-03-15 09:06:50
來自半雙拖**的評論:

制度塑造人。蘇聯分子接受了蘇聯的烏托邦理想,沉醉在詩歌和鮮花中。蘇聯制度卻不可能給他們學習操作民主政治的條件和機會。以至于解體之時,想飛的人們已不知如何正常走路。所以極權政治的最大危害不是集中營,而是麻痹普通人的良知,掩蓋常識,混淆是非,制造昏聵自私的人。這些不可能在這本書中出現的人也是一種蘇聯的產物,將繼續傷害極權崩潰后的社會。

2017-08-30 15:20:03
來自8341loo**的評論:

更好了解蘇聯老大哥解體的幾年間平民的生活,發人深省。

2017-09-05 13:52: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可以更好的了解蘇聯解體前后人們的生活,看了以后想對蘇聯時期的更多事件更多人物作更多的了解,很好的一本書。

2017-08-23 14:33:48
來自艾***(**的評論:

看完了,花了一個月時間看完的,內容涉及很廣,描寫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普通民眾的生活的改變,有贊同有痛恨有追憶,其實都是政治的犧牲品

2017-04-22 17:48:35
來自fxr0810**的評論:

講述的是蘇聯解體后,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化,倒出不錯值得了解的點點

2017-08-15 15:54:04
來自m***o(**的評論:

我們這一代人,離不開前蘇聯的影響。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變幻。從她的書,她采訪的人看幕后。

2017-05-04 12:24:23
來自李尋歡l**的評論:

讀這本書更多的時候是返觀自身,我們要是這樣做,有多少驚駭世人的歷史細節會發掘出來啊。文學與歷史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書中形成了一個統一。值得五星推薦

2016-03-04 09:07: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喜歡這位女作家的作品,切爾諾貝利和阿富汗戰爭那兩本都看過了,都很好。這一本比那兩本深澀一點,但也很不錯,一個紅色帝國的記憶,破滅的激情幻夢。事實上,看過她的作品,你會發現中俄兩國建國之后的經歷竟是如此相像,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吃饅頭稀飯,他們吃面包牛奶,我們走過來了,他們的紅色帝國分崩離析了。

2017-09-22 11:12:23
來自j***8(**的評論:

書非常震撼,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書。主要是寫蘇聯解體以后的。比古拉格系列書,更有現實意義。你驅逐了古拉格,現實就一定美好么

2017-01-22 11:19:12
來自皮***用**的評論:

二手時間 印刷出錯,從109頁開始出錯,又調回到77頁,中間重復了幾十頁的內容,好失望

2017-05-27 14:27: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的一本書,紙質也很好. 向了解蘇聯解體后群眾生活意識等改變的可以看看此書. 建議在看之前簡單了解一下歷代蘇聯的領導人和發生的重大事情,這樣更有利于理解

2016-05-01 00:00:36
來自h***k(**的評論:

趕在下架書真正斷貨前購入,200-100疊加150-15相當優惠。塑膠紙包裝相當嚴密,全新無污跡。2015年諾獎得主作品,觀照戰爭的黑暗和探索人性的極限邊緣,是個勇敢的作家。

2017-04-22 11:21:58
來自多莉妹**的評論:

文字紀錄片,了解前蘇聯的歷史……原來以為歷史應該是客觀的,但世界是主觀的,歷史是你看事件的眼光,怎么可能客觀?所以歷史也是主觀的。但是歷史當中人物的敘述,此刻,他們是真實客觀的。

2016-05-30 18:50: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沒想到讀的感受是這么難過,讀一會兒就扔到一邊不敢看。歷史上這樣凄慘的事情太多,當事人出來說話,歷史的在場感和痛楚感生動直觀地展現在眼前,讀的人也能感受到那種崩塌和絕望。

2016-11-10 19:58:18
來自小丸子**的評論:

這本書讓我很震撼,很像中國剛解放到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有人憎恨也有人懷念,好的壞的都過去了,現在更重要不是嗎?這本書會讓你更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很喜歡這個作者,用心用真實的還原事故……

2016-10-19 20:37:07
來自wanshu1**的評論:

這本書看完,對斯拉夫民族有了初略的了解。蘇聯解體是必然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撕裂的聯盟內部,朝鮮這個國家至今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的縮影。阿列克謝耶維奇以客觀的態度如實記錄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對蘇聯前領導人,政治,生活,人性的不同看法。讓人引發深思。

2016-12-12 16:56:17
來自阿不333**的評論:

曾獲得包括瑞典筆會獎、德國萊比錫圖書獎、法國“世界見證人”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 2013年和2014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最終決選名單,2015年獲獎。

2016-04-23 21:54: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極權政治講述的很深刻,有很多人間煉獄的描寫,讓人難以接受,無法平靜。自由真好!同時關于前蘇聯男人經常私奔,很輕易組建家庭的情況,感覺到男少女多社會的便利!

2016-08-20 09:34:4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曾獲得包括瑞典筆會獎、德國萊比錫圖書獎、法國“世界見證人”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 2013年和2014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最終決選名單,2015年獲獎。

2017-05-09 17:27:32
來自***(匿**的評論:

包裝精美,內容精彩,價格實惠,很喜歡這本書!!!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全新力作、豆瓣2016年度高分圖書榜榜首、新浪好書榜2016年度十大好書、單向街?書店文學獎2016年度圖書。歷時20年采訪,再現轉型時代普通人帶血的歷史

2017-06-15 20:25:14
來自暗靨**的評論:

二手時間 關于蘇聯,我們知之甚少。真相是什么,每個人看到的不同,每個人說出的不同

2017-09-08 12:21:06
來自vcluck**的評論: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重磅新作 瑞典筆會獎、萊比錫圖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獲得者 鳳凰衛視資訊臺執行總編輯呂寧思傾力翻譯 歷時二十年采訪,再現蘇聯解體后轉型時代普通人帶血的歷史

2016-11-11 09:11:41
來自britney**的評論: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重磅新作 再現蘇聯解體后轉折時代普通人帶血的歷史 鳳凰衛視資訊臺執行總編輯呂寧思傾力翻譯 央視《*時間》 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竇文濤 梁文道點評推薦!

2016-07-13 12:59: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很喜歡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書,通過口述采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很沉重,但是很真實,幾乎不夾雜個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真實的歷史,與《一百個人的十年》類似,放眼于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2017-11-09 10:45:3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