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衛星要上天,既不選擇本國的航天飛機,也不選擇法國的“阿里亞娜”,卻偏偏選擇了中國的火箭;且發射地點竟在四川大涼山深處一處原始的大山溝。這本身就是一部傳奇。《飛向太空港》寫的正是中國“長征三號”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場發射美國“亞洲一號”衛星的故事。書中既有中美專家在大山溝里攜手合作的秘密與友情,也有中西方兩種文明在發射場上的碰撞與沖突。作品縱橫捭闔,張弛有度,充分展露了作者吞吐與消化大噸位題材的氣魄與潛能。該書打破了中國幾十年來寫科技題材的傳統的思維模式,開創了中國文學書寫“空間文明”的先例,被稱為中國“航天文學”的開山之作。
中國航天文學家、三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李鳴生航天七部曲 國內首部航天通史,講述中國航天事業不為人所知的秘密,書寫中華民族挺進太空的全紀錄
獨立人格 獨立立場 獨立思想 獨立寫作
數十位專家、學者、科學家聯袂推薦
狂濤迭起、艱辛叢生,且看長征號初闖太空港
——展示中美攜手的秘密與友情,再現中國箭首次托舉外國星的揭秘之作
李鳴生,四川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專家委員會委員。供職于解放軍總政治部。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中國863》《全球尋找“北京人”》《震中在人心》及“航天七部曲”等二十六部,小說、電視劇、電視電影紀錄片多部。 作品曾獲三屆魯迅文學獎、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三屆全國報告文學獎、《當代》文學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中國三十年報告文學獎、中國長篇廣播金獎、上海重大文藝工程精品圖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全軍文學作品特等獎等二十余項。
及時章 通向宇宙的門前
一、西昌:問步衛星的故鄉
二、發射場:原始與現代同構的神話
三、酒吧:一個中國人與三個美國人的對話
第二章 歷史,從昨天的彎道走來
四、20世紀的中國與美國
五、舉起火箭的大旗
六、序幕在戴高樂機場拉
及時章通向宇宙的門前 站在發射場上,你還能看到遠處彝家山寨里升起的縷縷炊煙,近旁荒坡上一堆堆冒著熱氣的新鮮牛糞,以及發射架附近一個個農夫扶犁耕地的身影。望著那銹跡斑斑的犁鏵,也許你會想到,貧困與愚昧曾經怎樣在這片生長著野草和五谷的土地上一頁一頁地翻動著歷史,現代高科技如何在這原始的大山溝里嘲笑著古老的文明。
然而,站在發射場上,當你望著那威武雄壯、高聳云端的“通天塔”,幻想著火箭一聲令下、沖天而起那偉大的一瞬間,你想不到,這些即將把“長征三號”火箭和“亞洲一號”衛星托舉上天的發射官兵們,竟會屈居在“水簾澗”里。
所謂“水簾洞”,即指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一棟 “協作樓”;而所謂“協作樓”,就是專門為外來協助參加發射任務的專家技術人員新蓋的一棟樓。由于 “協作樓”尚未交付使用,正在興建過程之中,所以樓上樓下,屋里屋外,一片混亂不堪;水泥、污水,滿地都是;廁所、水房,一概不通。
但是,發射“亞星”在即,外協科技人員和搶建新發射場的工程人員等數千人一下全都涌進了發射場,造成小小山溝人滿為患,住房成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一個突出的大難題! 怎么辦? 西昌衛星基地的頭頭腦腦們思來想去,別無他法,只好被迫決定:把基地發射官兵原來住的房子倒騰出來,讓外來的專家技術人員住進去,而基地官兵們則搬進了“協作樓”。
由于“協作樓”正在搶建之中,從早到晚,拌水泥、和沙子、裝窗戶、刷墻壁,噼里哐啷,叮叮咚咚,每天響個不停。所以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都無法睡常。
更為嚴重的是,“協作樓”的大梁上、墻角邊,24小時到晚,總是“滴答”“滴答”不停地滴著污水;加上時值冬季,山溝里本來就冷,新房又很潮濕,所以屋里寒氣浸骨,衣服、被子擰上一把,仿佛都能擰出水來;有時遇上某個水管突然爆裂,房里便會一片,滿屋子都是一只只漂浮著的拖鞋。
于是,大伙把“協作樓”戲稱為“水簾洞”。
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的基地指揮官們,便住在這樣的“水簾洞”里:每人一張單人床,外加一張辦公桌。桌上放著一部電話、一臺電視機以及一堆文件、資料,剩下的四分之一地盤,便是運籌帷幄、發號施令的地方了。
假若不是我親眼所見,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國的火箭發射指揮官們,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組織指揮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的。
而且,住在“水簾洞”里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發射指揮官們,每晚都要加班至深夜,有時甚至還要干通宵。但他們每晚領到的夜餐,就是兩包大多數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方便面。
這就是中國放衛星的人。他們一方面從事著這個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學技術,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偏僻荒涼的環境和很差的物質條件下艱難生存;盡管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秘密的面紗遮掩下苦熬著一個個春夏秋冬,但他們用心血和智慧播種的卻是光芒四射的現代文明! 在西昌衛星發射場,還能見到另一類放衛星的人。
每天傍晚,他們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或者沿著山道,或者順著公路,或者圍著發射架,一邊散步,一邊聊天。他們當中,有男性有女士,有老人有青年,有專家有工人。勞累了24小時之后,他們借助散步,作一次短暫的喘息。
這群發射架下的散步者,便是航空航天部組織的參加“亞洲一號”衛星發射的工作隊。他們來自北京、上?;騽e的某個城市,都是中國的火箭專家和技術人員。P14-15
李鳴生的作品既是中國航天發射的大寫真,也是在一個特殊的角度對中國社會歷史與現實生活的文學審視和觀照。他的成功固然與他選擇了航天這個題材有關,但更重要的還在于作家具有一種明顯的獨立審視意識。李鳴生的思維是十分自由理性的,他不像有的作家那樣擺不脫事件的約束,把作品等同于事件的自然過程。他既注重報告事件過程的完整性,又非常看重對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運、不同科學精神和科學行為的表現。我們從中感到了作家對題材的超越,看到了作家個性化的表現。
圖書已收到,絕對是正版的!
很適合閱讀。
這樣的紀實文學讀來還是蠻震撼人心,文字的力量!
不錯,很好,很好用5403
書完好,內容還沒看。初二新入選的課外讀物
男孩子對這書特別好奇
質量很好,物流快捷。
不錯,課標要求讀系列。。。。。。。。。。。。。。。。。。。。。。。。。。。。。。。。。。
很好,感覺對太空人,中國的航天史有更多的了解。
還可以吧!
兒子很喜歡
學校要求的必讀之書
書挺好,包裝,物流速度,快遞員投遞很滿意
印刷很不錯
非常的不錯
很不錯的書,喜歡。
孩子很喜歡
韓國將計就計
太快了?,F在的速度驚人
非常非常好
物流快,包裝好,書也好,是正版。
孩子比較喜歡。一后還好光臨本店其他書。
幫同學家長買的,挺好!
質量好,印刷精美,實用
非常好看的書!
質量有保障,挺劃算114366
比商城超市便宜137718
很實用,很方便27435
比任何店都便宜186173
好書值得一看
孩子超喜歡。
在李鳴生老師的微博上了看了本書的部分章節,太感動了,果斷買了這本書。剛剛收到,好激動!讀好書如飲清泉,終生受益!
已經買了很多次了,很好,快遞給力第二天就到了,還會繼續光顧
不錯的書 ,老師點讀,不愧為是經典的好東西。應該好好品讀。
印刷質量有保證,字跡清晰,感覺很好,就是一次買的有點多還沒來得及讀。
看完這本書,真覺得中國航天的發展是無數航天人,奉獻和犧牲的結果。點贊作者,點贊中國航天?。。?
書中既有中美專家在大山溝里攜手合作的秘密與友情,也有中西方兩種文明在發射場上的碰撞與沖突。作品縱橫捭闔,張弛有度,充分展露了作者吞吐與消化大噸位題材的氣魄與潛能。該書打破了中國幾十年來寫科技題材的傳統的思維模式,開創了中國文學書寫“空間文明”的先例,被稱為中國“航天文學”的開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