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美好的愿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好的結果。
自1981年本書版初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中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次修訂之后,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出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廣受爸爸媽媽和老師們歡迎的《正面管教》線上課程,正在火熱招募中,了解詳情請點擊。2016年11月底前點擊購買,享受特價優惠!非常超值的12次線上課程,附贈一本正面管教修訂版圖書,別導師團隊帶領,誰點誰受益!
1、 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2、 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3、 自1981年本書版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4、 簡 尼爾森——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么對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面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超級父母”對孩子會有什么危害?
各種性格的父母對孩子會有什么正反兩方面的影響?父母如何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如何避免對孩子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家里和學校的氣憤,改變自己的人生。
譯者的話:我為什么要翻譯這本書
序言及致謝
引言
第1章正面的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
當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10
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么辦?/ 12
和善與堅定并行/ 13
相反相吸:當一個家長和善,而另一個堅定時/ 18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 18
是否長期有效?/ 19
教給孩子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19
正面管教之旅/ 20
回顧/ 21
正面管教工具/ 21
問題/ 21
第2章幾個基本概念
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家長和老師們更多地了解人類的行為,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不良行為,以及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幫助孩子學會成為一個快樂的、有益于社會的人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態度……
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的概念/ 25
“贏得”孩子/ 26
我們言行背后的感覺/ 29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30
1孩子是社會人/ 30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30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31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31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32
6平等/ 35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35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39
回顧/ 42
正面管教工具/ 42
問題/ 43
第3章出生順序的重要性
對出生順序的了解,能增進你對孩子們基于自己在家里的出生順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對自己的錯誤觀念的理解。這是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的一條途徑。家里的老大、老小、獨生子、排行中間的孩子會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你怎樣幫助孩子……
排行較大的孩子/ 47
排行最小的孩子/ 48
排行中間的孩子/ 51
獨生子/ 51
一些例外/ 52
家庭氛圍/ 54
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 55
出生順序和婚姻/ 58
出生順序和執教風格/ 59
小組練習/ 60
回顧/ 61
問題/ 61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后有其錯誤觀念和行為目的,但孩子意識不到,那是隱藏的“密碼”。大人們要識別出這些不良行為背后的錯誤目的,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責任感不等于責難或羞辱/ 64
什么是不良行為?/ 64
幫助識別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線索/ 72
及時條線索/ 72
第二條線索/ 73
對每一種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75
尋求過度關注/ 76
尋求權力/ 77
報復/ 77
自暴自棄/ 78
目的揭示法/ 82
失望行為的不同表現/ 85
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88
回顧/ 89
正面管教工具/ 91
問題/ 91
第5章當心邏輯后果
邏輯后果只有在運用得當、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讓孩子從中學到有益的東西,它不能成為偽裝的“懲罰”,而自然后果在運用恰當的情況下,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自然后果/ 96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么/97
邏輯后果/ 100
轉移孩子的行為/ 103
邏輯后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105
轉變態度的必要性/ 106
讓孩子們事先參與/ 107
回顧/ 111
正面管教工具/ 111
問題/ 112
第6章關注于解決問題
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為別人是“那么說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么,關注問題的解決。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積極的“暫停”/ 122
啟發式問題/ 126
回顧/ 128
正面管教工具/ 129
問題/ 129
第7章有效地運用鼓勵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但是,要對一個正在作出不當行為的孩子進行鼓勵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許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勵……
時機/ 133
相互尊重/ 134
改善,而不是/ 137
著眼于優點而不是缺點/ 138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139
作出彌補/ 139
避開社會壓力/ 142
安排特別時光/ 143
鼓勵與贊揚/ 146
鼓勵與批評/ 149
鼓勵自我評價/ 149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 150
日常慣例表/ 153
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機/ 154
啟發式問題/ 155
試試抱一抱/ 156
一個孩子的觀點/ 157
回顧/ 158
正面管教工具/ 158
問題/ 160
第8章班會
班會為老師和孩子們提供了好的環境來學習和實踐合作、相互尊重以及專注于解決問題,給孩子們提供了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而且能夠消除孩子們的行為問題并促進學業知識的學習……
成功班會的態度和指導原則/ 163
班會的幾個目的/ 166
教會孩子們相互尊重/ 166
致謝、感謝以及感激/ 167
專注于問題的解決方案/ 168
超越邏輯后果/ 169
班會指南/ 170
使用議程/ 170
使用冷靜期/ 171
圍成圓圈/ 172
班會的組織/ 172
老師的態度和技巧/ 174
1放棄控制,邀請孩子合作/ 174
2做出榜樣/ 175
3問啟發式問題(“蘇格拉底法”)/ 175
4要為一些問題承擔起責任/ 177
5要客觀,不要評判/ 178
6尋找每個行為背后的積極意圖/ 179
常見問題/ 179
其他建議/ 188
秘密好友/ 188
班級規則/ 189
如何結束班會/ 190
事情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 190
回顧/ 191
班會指導原則/ 191
班會失敗的六個原因/ 192
第9章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在培養孩子的能力和解決管教問題方面能夠起到和班會同樣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強家人之間的合作和親密感的好辦法,但由于家庭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家庭會議和班會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家庭會議與班會有哪些不同/ 196
家庭會議的“構件”/ 197
主席/ 197
秘書/ 197
致謝/ 197
感激/ 198
議程/ 198
解決問題/ 199
計劃家庭活動/ 199
計劃家庭娛樂活動/ 202
討論家務事/ 202
一些特殊的挑戰/ 205
年幼的孩子/ 205
十幾歲的孩子/ 205
單親家庭/ 207
為家庭會議增添趣味/ 208
家庭格言/ 208
感激紙/ 210
致謝紙/ 210
家庭娛樂表/ 211
家庭晚餐計劃/ 213
回顧/ 214
正面管教工具/ 215
問題/ 216
第10章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一樣,大人也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生活態度取向。這是你從自己孩提時代的大量潛意識的決定積累起來的,決定了你的性格……并且直接影響著你對孩子的態度和孩子的性格。
什么是生活態度取向?/ 219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態度取向/ 223
你的人生藍圖/ 223
搞清楚你的次級生活態度取向/ 225
生活態度取向和養育風格、教學風格/ 226
安逸型/ 226
控制型/ 229
取悅型/ 230
力爭型/ 231
互相沖突的生活態度取向/ 233
回顧/ 235
第11章綜合應用
當我們把本書中的原則和正確的態度結合起來時,我們就有了一個極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來幫助孩子形成讓他們受益終生的品質……
衛生間的使用技巧/ 237
小說的使用技巧/ 238
積極的“暫停”/ 240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讓孩子做什么/ 243
情緒的撤出/ 246
避免早晨的麻煩/ 247
日常慣例表/ 248
避免就寢時的爭斗/ 249
睡前分享/ 251
避免就餐時的爭斗/ 252
讓孩子參與/ 253
不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 254
無言的信號/ 259
給孩子提供選擇/ 262
“你一……我們就……”/ 263
零花錢/ 264
回顧/ 265
正面管教工具/ 265
問題/ 266
第12章家里和教室里的愛與歡樂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要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
三個提醒/ 269
1我們做什么永遠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270
2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 271
3有時候,我們必須反復學習同一件事情/ 274
尋找積極的方面/ 275
先假定孩子無辜/ 276
表達我們無條件的愛/ 276
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281
教給孩子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做出榜樣/ 282
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284
承擔起你自己的全部責任/ 285
對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285
加強自我學習/ 286
回顧/ 287
正面管教工具/ 287
問題/ 288
附錄1發起一個正面管教學習小組
附錄2通過“同伴輔導”培養社會責任感
附錄3給家長的信
引言
(第三次修訂版)
讓我激動不已的是,《正面管教》已經出版發行了25年,并且現在已經被公認為是一部經典。更讓我激動的是,我從那么多父母和老師那里聽到《正面管教》怎樣讓他們的家庭和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善。下面這兩條評論是其中的代表:“執教25年之后的今天,我就要退休了。孩子們在這25年中的變化多大啊。然而,《正面管教》幫助我適應了這種變化,從而更好地與孩子們相處,我真想再當25年老師。”“我的孩子并不,我也不,但我現在真正能夠享受到為人父母的快樂了。”
所以,你可能會奇怪,既然這么成功,為什么還要對這本書進行修訂呢?原因很簡單,在過去的這25年中,我又學到了很多東西。25年來,我有幸在各種研討會和講座上和成千上萬的父母和老師一起探討,分享他們的成功,傾聽他們的苦惱。我因此知道了哪些方式很有效,哪些需要做些調整,哪些需要特別強調,而且有一些新的想法也需要包括進來。
在第1章,你會看到“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父母和老師們發現,這些標準有助于理解管教方式之間的區別,以及什么能夠給孩子帶來長期的積極效果。這4個標準幫助他們消除了對孩子不尊重的、沒有長期效果的錯誤管教方法。
我有時會疑惑懲罰和嬌縱之間的較量是否永遠不會停止。似乎很多人都從這兩個極端考慮問題。那些認為懲罰有效的人,通常就會懲罰孩子,因為他們認為不懲罰就只能嬌縱。那些不相信懲罰的人,常常走向另一個極端,并對孩子過于嬌縱。正面管教能夠幫助大人們找到一條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中間路線。正面管教倡導的是和善而堅定,并且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給孩子。
在這個修訂版里,你會發現我們對和善而堅定有更多的強調。父母和老師們似乎對這一概念理解得仍然不到位。部分原因在于他們把和善與堅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兩個詞。我發現用呼吸來做比喻也許能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我們只吸氣而不吐氣——或者只呼出而不吸入,會怎樣?答案顯而易見。和善還是堅定,不是什么性命攸關的事情;但和善而堅定卻能決定我們對孩子管教的成功與失敗。還要知道,當你既和善又堅定時,和善能抵消過于堅定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而堅定則能抵消過于和善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淘氣鬼、對自尊的挫傷)。
我還更多地介紹了將“積極的暫停”作為一個對大人和孩子都非常有效的生活技能來運用。父母和孩子們發現,用“爬行動物腦”的說法既容易記住,又生動有趣:在發生沖突時,我們會轉向受“爬行動物腦”的控制(爬行動物會吃掉自己的幼仔),此時的選擇是“戰”(權力爭奪)或者是“逃”(放棄努力,無法溝通)。所以,我們需要用“積極的暫停”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并且在親密和信任(而不是疏遠和敵意)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有時候,在我們冷靜下來、道歉之后,再運用一個正面管教工具,就更容易做到和善而堅定。因此,在這個修訂版中,我更加強調了能幫助孩子們和大人感覺好起來從而能做得更好的一些“積極的暫停”的重要性。
說到“積極的暫停”,很多大人都很難接受將“暫停”Timeout,原意為體育比賽中的暫停,或工作中的暫停,引申為管教孩子的一種方法。——譯者注作為一個積極體驗的想法。他們錯誤地認為這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賞”。然而,當他們真正理解懲罰和“爬行動物腦”所造成的長期效果時,他們就能看到“積極的暫停”的好處。
專注于解決問題是這個修訂版的一個主旨。多年來,我因為一直聽到人們關注邏輯后果而深感失望。父母和老師們似乎認為只有兩種管教方式可用:邏輯后果和“暫停”。他們的“暫停”是懲罰性的,而邏輯后果往往是經過拙劣偽裝的懲罰。大人們要改掉懲罰的積習真的頗費掙扎。
我受歡迎的一句話是:“我們究竟從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讓他感覺更糟?”在面對這個觀念時,父母和老師們能夠明白這的確很荒誕;然而,當他們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他們仍然會滑入懲罰的舊習。
關注于解決問題來自于我的一次靈感。我有一次旁聽一個班會,孩子們在會上對一個課間休息遲到了的學生提出了很多“后果”。我注意到,孩子們建議的“后果”都是懲罰性的。我叫了一個暫停,并且問道:“如果你們關注于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后果,你們認為會出現什么情況?”孩子們立即就“明白”了。隨后,他們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是有助于解決問題的。從此,我開始把“關注于解決問題”的想法推薦給父母和老師們,他們不久就紛紛驚喜地告訴我,家里和班里的權力之爭大大減少了。
你在這個修訂版中將會看到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我對大人們在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中應該承擔的責任的強調。在繼續說下去之前,我想告訴大家,在寫到這一點時,我的較大顧慮是,我不希望這聽上去像是指責——我只是希望大家意識到這一點,并承擔起責任。也就是說,我一直注意到,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沮喪的很多行為難題,是能夠改變的,關鍵是大人要首先改變自己。坦率地說,我已經聽膩了大人對孩子們的行為喋喋不休的抱怨。
我開始盡可能溫和地問,大人做了什么導致了孩子行為上的問題。在我看來,有些“不良行為”是大人“建立”起來的。例如,當父母和老師們發號施令時,有多少孩子“反叛”啊。同樣是這些孩子,如果大人換種做法,他們就會非常愿意合作,比如讓孩子們在家庭會議或班會上參與解決問題;或者幫助這些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日常慣例,然后問他們:“咱們達成一致的是什么?”或者“你現在該做什么了?”當然,這不會對每一種情形都管用;這就是為什么要有那么多正面管教工具的原因。
“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全新的一章,有助于大人們理解自己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點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許多人意識不到,以自己孩童時代所作出的決定為基礎形成的性格,此時正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這一章的內容能讓我們了解,在孩子形成其性格的過程中,如何克服那些使孩子做出錯誤決定的行為。我要再說一次,這不是用來給人貼標簽、作評價的,也不是用來責備人的。意識到問題所在,才能做出改變。
在過去的25年里,孩子的養育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一個大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父親參加我的講座和學習班——并且更多地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些變化(比如物質至上以及“超級父母”)能夠得到糾正,如果父母們注意我們在《正面管教》中一貫提倡的一些建議的話,比如下面的做法會對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傷害——替孩子做本該他們自己做的事、對孩子過度保護、給孩子買太多東西、包攬孩子遇到的困難、不花足夠的時間陪孩子、替孩子做作業、對孩子嘮叨、發號施令,以及對孩子高聲叫嚷,然后又趕快解救。
健康的自尊,是孩子培養出“我能行”的信念的基礎。當父母對孩子做出上述任何行為時,孩子就不會培養出這種信念。當孩子們總是由別人告訴他們去做什么,而沒有自己受尊重地參與解決問題的體驗,從而練習父母希望他們擁有的技能時,他們就無法發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
家庭會議和班會越來越普及了,但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正是在這些會議上,孩子們才有機會培養本書第1章提到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但仍然有太多的父母和老師好像以為孩子們不需要任何體驗或練習,就能擁有這些能力和技能。
最近,我接受了一家雜志的采訪,采訪我的編輯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懲罰對孩子不管用。我真希望這是事實!在實現這一理想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通過在家里和教室里實現和平來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仍然是我的夢想。當我們能以尊重和尊嚴對待孩子,并教給孩子為了形成好品格而應該掌握的有價值的人生技能時,他們就會在世界上傳播和平。
在對孩子進行管教的書中,有些是寫給父母的,有些是寫給老師的。這本書既是寫給父母的,也是寫給老師的,因為:
不論對父母還是對老師,概念是一樣的。的區別是應用的場合不同。而且,許多老師自己也同時是父母,他們愿意在家里和學校里都運用這些概念。
當父母和老師能用同樣的方法積極地攜手幫助孩子時,會大大增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
正面管教的原理可以比作一幅由很多概念(拼板)組成的拼圖。在你把這些拼板全部或大部分拼到一起之前,很難看到整個畫面。有時候,如果你沒有把一個概念和另一個概念或態度結合起來,這個概念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
拼圖中的幾塊拼板
理解孩子的四種錯誤行為目的
和善與堅定并行
相互尊重
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社會責任感
家庭會議和班會
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
給予鼓勵
當有些事情不管用時,你應該檢查一下是否漏掉了上面哪塊“拼板”。例如,如果大人或孩子不理解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解決問題可能就不會很有效。在學會相互尊重和社會責任感之前,家庭會議或班會也許會無效。過于和善而不堅定可能會變成嬌縱孩子,過于堅定而不和善則可能變成過度嚴厲。有時候,我們必須停止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而首先修復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這種修復中包括的鼓勵往往能消除孩子不良行為的動機,而無需再直接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在大人能夠通過理解孩子的錯誤目的,從而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信念之前,鼓勵似乎也不會起作用。
這本書中有很多實例,說明如何在家里和學校里有效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原理。一旦你理解了這些原理,你的常識和直覺就能夠讓你自然而然地把它們運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成千上萬的父母和老師,通過學習小組在學習正面管教概念的過程中相互支持。在這些學習小組里,沒有誰是專家,每個人都自由自在地談論自己犯過的錯誤,并且互幫互學。我們都知道,明白別人的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多么容易——然后,我們就有了洞察力、客觀性以及富有創意的想法。對于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因為糾纏于自己的情感,而喪失洞察力和常識。在學習小組里,父母和老師們發現自己并不孤獨,沒有誰是的,大家都有類似的煩惱。參加過學習小組的父母和老師們無一例外的反應都是:“知道我不是正在體驗那種沮喪感的人,真讓我如釋重負啊!”知道別人和自己面臨同樣的難題,會使我們舒服一點。
在學習小組里,組織者明確地聲明自己不是專家。如果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專家,小組活動會更有效。小組長的職責是提出問題,并使小組活動不偏離初衷,而不是解答大家的問題。如果小組中沒有人知道某個問題的答案,那就花時間從這本《正面管教》中找到答案。
本書后面的附錄為成功地推動小組學習提供了一些指導原則。一個學習小組可以只有兩個人,也可以多到10個人。如果超過10個人,每個人的參與機會就少了。小組成員的責任是按要求閱讀指定章節,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并且與組長合作完成小組任務。如果某個小組成員沒有時間讀完指定的章節,他就無法從聽大家的討論和參與實驗活動中得到收獲。
你不需要一下子就接受這本書中的所有原理,可以只使用那些當時對你有意義的方法。而且,如果你覺得有些事情聽起來不對,也不要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此時你難以接受的一些概念,稍后可能會對你有更多的意義。一個小組成員說,她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嘗試了一些原則,只是想證明它們是錯的,結果,她驚訝地看到她和孩子的關系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后來,她成了一個家長學習小組的組長,因為她想把這些對她非常有幫助的概念推廣給更多的人。
在你努力改變舊的習慣時,對你自己和孩子要有耐心。隨著你對這些原理的理解的加深,在實際運用中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耐心、樂觀、原諒自己會促進你的學習過程。
還有一點要注意:每次只嘗試一種新方法。你將要學習很多新概念和技巧,要成功地運用就需要練習。對自己期望太多,難免會令你困惑和沮喪。要每次用一種新方法,并且逐漸前進。還要記住,要把犯錯誤看成是學習的機會。
很多父母和老師們發現,在運用正面管教的概念和態度之后,盡管他們的孩子沒有成為的人,但他們和孩子在一起比以前快樂多了。
這也是我對你的祝福。
感覺印刷得不如之前買的正面管教A-Z 紙張和文字印刷清晰度也有點縮水。不知道是否正品。內容還沒有細看,沒有錯漏就行。
第一次使用當當購書,以前都是在書店,或者車站周圍書攤買書。物流速度還是有點慢,不能跟正常快遞速度相比。這本書是關于孩子家教和培養孩子基礎性格的,紙張很脆的感覺,印刷的都還好。以后購買實體紙資書還是會來當當的,就是希望能夠更快更便宜些。
最近應付孩子有些吃力,必須充充電了,這本書挺好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我想這是這本書的一個大前提,也是一個宗旨,如果我們能帶著這個前提走在我們教學的道路上,相信,我們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出現在大的問題,我們都能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決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
值得了解和閱讀的一本書,幫助父母更好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了解父母自己的育兒誤區、錯誤理念。獲益匪淺!推薦小學階段孩子父母購買。初中生的父母建議可以加購作者另外一本《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這本書是我們學校好多老師推薦的,無論是對于家長還是老師來說都是一本很好的書。由于我接觸的學生都是十幾歲的,正處于青春期,要想教育真正取得成效,必須得了解他們的心態,于是這本書對于新手的我來說十分有用。
為了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陪娃一起看書,開始在當當上買育兒書籍,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書中學到不少與孩子相處的技巧,不錯!
看了這本書之后也上網搜了一下尼爾森的視頻,給了我很多啟發,但要真正做到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推薦當爹媽的可以看一下!
這本書是第二次買,因為學習了正面管教,再買一本來送人。正面管教是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發展而來,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養育孩子,發展孩子良好的個人品格和有用的生活技能為基礎。讓家長從容,真正體驗做父母之美。
看了許多教育類的書,這本比較實用!指明了問題根本,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當天試用孩子確實給我的反應不一樣,比起以前確實控制欲太多,太把自己當領導了,孩子也明顯出現很多問題讓人頭疼,高還總把錯誤讓孩子背,看了書之際才明白也太不尊重孩子的權利和想法……現在明白了再也不做超級媽媽,尊重他們!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準則。簡·尼爾*——教育學Y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在本書中告訴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懲罰和嬌正面管教(如何不2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孩C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家里4和學校的氣氛,改J變自己的人生。簡介【作者】簡·尼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度的必要性讓孩子們事先參與回8顧·正面管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的創始人。她是個孩予的母親,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經擔任8過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F小學Z、大學心理咨詢教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6縱地有效管教孩子)D量超過萬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Z、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善與堅定并行相反相吸:當一個家長和善R,而另一個堅定時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是否度的必要性讓孩子們事先參與6回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之爭?超級父母8對孩子P會有什么危害?各種性格的父母會對孩子有什么正反兩方面的D影響?父母如何發4揮自己尋求過度關
么要翻譯這本書序言及致謝引言第章正面6的方法當心!是什Z么在起作用!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么辦?P和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幾個基本概念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6的概念贏得孩子我J們言行P背后的感覺阿德勒的基本概念·孩子是社會人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信息書J名正面管教(如何不懲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推薦語商品名稱正面管教(2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暢銷多萬H冊,被翻T譯為種語言暢銷全球。讓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尋求過度B關注·尋求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正面管教(如何不6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師。她是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譯成超過種語言,在銷量超過萬冊,征4之外的國F家銷T量超過萬冊),是眾多育兒及養育雜志的顧問。本書根據英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的創始人。她是個孩予的母親,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經擔任8過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F小學Z、大學心理咨詢教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6縱地有效管教孩子)D量超過萬
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自1981年本書*版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沒看呢,別人推薦的,應該很好,教育孩子就應該正面管教。
感覺有點亂,重點不突出,有些地方不太適合中國國情。我更喜歡類似《家有小苗初長成》這樣的,每篇一個主題,什么情況,為什么發生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么辦,注意些什么?條分縷析,都給你清楚明白的整出來了。呵呵,可能我比較懶吧
里面有很多教育理念刷新了我曾經的錯誤觀念,比如要孩子做的好,就要讓孩子感覺好起來,這句話很重要,收獲很大
這是本非常好的教育書,教我們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每個做了父母的人都感到父母難做。父母是孩子至親至愛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情緒言語都無形中影響著成長中的孩子。書中倡導對待孩子要“和善和堅定”,和善堅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堅定的氛圍里孩子才能更好的發展和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和善和堅定也有利于親子關系更加親密融洽。最簡單的教育模式也是我們常實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言詞厲色或予以懲罰,因為這種教育效果最快可是也最短,孩子因為害怕家長的威嚴而屈服做出暫時的妥協,結果是家長得到了滿足同時又會覺的心疼而孩子…
對于家長,都應該買這本是好好看看,書中方法非常簡單,我根據書上建議的方法去做,和8歲的女兒溝通,竟然有非常神奇的效果,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并且發現我自己以前的教育方法真的非常簡單粗暴,呵呵,我屬于書上說的典型的懲罰型的家長。看了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學到了很多又好又有效的方法,非常感謝推薦給我這本書的韋老師。這里真心的推薦給各位家長,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學習并使用這些金玉良言。
一直為兒子的教育問題傷腦筋,不知道要怎么做他才能真正接受。這本書我是懷著試試看的心理買的,沒想到還真是實用,書里教我的那些管教原則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和兒子按照這些原則去溝通,兒子竟然很開心的接受。現在兒子聽話多了,我現在希望能買到這位作者寫的專門的關于12歲以后的孩子的正面管教的書,不知當當網上有沒有。
這真是本非常好的書, 對現在的80后來講大都是獨生子女,本身都處在被照顧的地位,加之有個孩子,更是手足無措!提到對下一代的教育更是頭疼,這本書適時的給我們提供了如何不對孩子懲罰(如打罵等),而是從正面管教出發的極好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雖然有些深奧,但是如果細細看的話,收獲肯定是相當大的!既然我們身為父母,就應該嘗試里面的任何一種方法,不要讓我們做父母的情緒無形中影響著成長中的孩子。書中極度倡導對待孩子要“和善和堅定”,我認為是非常需要的,因為和善堅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堅定的氛圍里孩子才能更好的發展和掌握各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