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輩子只看一本教養書,那它一定就是《奶蜜鹽》! 《奶蜜鹽》以專業的教育理論為依據,遵照兒童的身心成長規律,從孩子一生的發展出發,為中國教育提煉出簡單、有效、直接的解決之道,從根子上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家庭教育問題——
2歲以前,以母愛為核心的奶,讓孩子永遠都不會缺乏安全感;
2-6歲,以鼓勵與贊賞為主的情感支持方式,讓孩子永遠珍視自己,肯定自我的價值,奠定一生的自信;
6歲以后,通過約束、引導,塑造孩子發展所必須的品格與智識,包括生命安全、身體教育、責任教育、社交訓練、習慣教育、懲罰教育等。
奶、蜜、鹽是孩子生命所需的核心元素,是孩子成長的本能需求,當這種本能需求得到滿足時,我們可能看不出這個滿足對他有多大的意義;但當這種需求發生欠缺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看到這個欠缺的影響有多大。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中國語文教育家葉開、著名數學特級教師黃愛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閆學等全國118位教育名師推薦!
◎深入教育本質,從根子上并且一勞永逸地找到解決方案,簡單、直接地解決中國上億家長的教育問題!
世上到底有沒有教子良方,既教得輕松,又能使孩子成長順利?答案就在《奶蜜鹽》中!
張文質
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
長期植根于中小學課堂,與上千萬家長保持親密的互動與溝通。在深諳中國教育現實的基礎上,張文質首次提出 “教育是慢的藝術”“保衛童年”等教育理念,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認可,并將這些教育理念推廣到千萬學校、家庭之中,被譽為“中國真正懂素質教育的專家”。其多部作品入選“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繼暢銷書《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后,張文質跨越了中國18個省市,深入到上千所中小學學校,與家長、父母和孩子傾心交談,把脈中國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并結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總結出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的“奶”“蜜”“鹽”三大核心元素。只要父母在相應的階段給與了足夠的 “奶”“蜜”“鹽”,孩子可以一生都不缺。
Part 1 奶—— 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
01 哪些隱秘需求,必須充分發現與滿足?
※ 哈佛的“面無表情”母嬰互動實驗及嬰兒心理分析
02 為什么強調母親的“在場”?
※ 三種不夠好的父母,你會是其中一種嗎?
03 家庭教育不是去 “教育”,而是去還原
※ 孩子都不陪,愛從何說起?
04 愛應該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
※ 建設你的家庭日常生活
05 孩子的快樂,只是因為你
※ 哪些因素改變了我們的相貌?
06 給孩子的愛,永遠不怕多
※ 童年時給夠了,一生都不缺
07 生物傷疤:童年傷害的后遺癥
Part 2 蜜—— 讓孩子認識與體察“好的世界”
01 先弄清“愛”的本質,然后去愛
※ 父母的愛,孩子的債?
02 讓兒童成為兒童
03 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天鵝一樣去鼓勵
※ 打擊教育下的成功,是什么樣的成功?
04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
※ 了解生命的“復演”,讓孩子自然地生長
05 學會與孩子的不足友好相處
※ 自卑也有可能成為正能量
0 6差一點,又何妨?
※ 不要輕視“ 弱勢”孩子的內驅力
07勵志教育,90%是無用的
※“聞雞起舞”,害人不淺
08沒成為天才,卻得了天才病
※ 莫扎特生活在農民家庭會怎樣?
09 真正天才的品質是什么?
※ 過早的判定,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10 每個孩子都應該去體驗“意義非凡”的事
11 一切教育都可以游戲化
Part 3 鹽 ——我們的人生缺的往往是品格與智識的“鹽”
01 教育權利一定要掌握在父母手里
※ 家庭戰爭爆發前,請先算一筆賬
02讓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 家庭教育的核心:身體教育學
03 孩子應裝“避雷針”
※ 英國兒童十大宣言
04 如何與孩子“訂契約” ?
※ 哪些小問題會變成大麻煩?
05小時無擔當,老大徒傷悲
06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不接地氣,怎么成人?
07 制定與孩子相適應的學習目標
※ 你的孩子是追趕者,還是飛翔者?
08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斗而不破”
09 電子產品的使用,也需要“駕照”
10 把孩子放到群體環境之中
11 懲罰教育,傷害是雙向的
12 每個強勢的父母背后可能站著一個懦弱的孩子
※ 1次批評,需要24次表揚才能補償
13一個新問題——“尿不濕”時代孩子的敏感與無感
14為什么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15永遠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 所有孩子害怕的三件事是什么?
16必須要承擔的生命之重
附:給父母們的進階課
永遠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有人說,中國的父母有點兒可悲:中國的父母為孩子付出了這么多,但當別人問孩子你崇拜的人是誰時,回答說崇拜父母的孩子還不到10%。為什么父母做了那么多事情,孩子卻不領情呢?
我曾經在全國的幾十所學校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的結果讓我相當吃驚。這個調查就是問孩子:當你生活中出現危險時,出現很難處理的問題時,你首先會想到向誰求助?
首先能夠想到向父母老師求助的人,加起來不到7%;有35%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是他的同學和朋友。而他的同學與朋友基本上都是他的同齡人,和他一樣缺乏相應的經驗與判斷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作出這樣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他有可能在遇到真正的危險時令自己置身于險境中。
父母和老師們,為什么會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呢?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在家庭教育中,我堅定地持有一個觀念,就是父母一定要無條件地站在孩子背后。這個觀點遭到了很多家長的質疑:你說要無條件站在孩子身后,是不是指孩子無論犯了什么錯誤,我們都要支持他呢?
無條件地站在孩子身后,其實不是指無條件地站在孩子做的事情身后,而是無條件地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要把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防范發生任何危險的事情,排在首位。
在我看來,父母要把孩子的生命安全置于任何的是非對錯判斷之上。只有父母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讓孩子建立起對父母很強的信賴感。
建立這樣的信賴感,其實是一個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可這個很普通的道理,有多少父母想過呢?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對孩子所作的事情做判斷,做對了給予鼓勵,做錯了給予批評,卻沒有想到,作為父母,無論在什么樣的情形下,首先應考慮的其實是孩子的安全問題。有時當事情發生時,如果你只顧判斷事情對錯,卻看不出這件事情給孩子帶來的潛在危險,就很可能令孩子受到傷害。
從我的孩子非常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會不斷跟她強調,不管發生什么事情,你如果自己不能處理的,一定要首先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再大的事情,爸爸媽媽都不會指責你,而是馬上就會幫你想辦法,或者是趕到你身旁來幫助你。
我女兒在她的學習、游玩或跟伙伴的相處過程中,只要發生任何一件事兒她處理不了,她就會首先時間告訴我。
她高一的時候,參加學校的軍訓,有24小時突然往家里打電話,在電話里號啕大哭。我們嚇了一跳,問她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她告訴我們,她班上的女同學跟另外一個班女同學拔河比賽拔輸了,結果老師非常生氣,就在班上罵同學沒有榮譽感,沒有進取心,沒有協作精神,所以才輸了。她批評了一個多小時后,我女兒忍不住站出來說了一句話:“老師,你不要批評我們,其實我們心里都很難過。”沒想到老師聽完這句話后當場崩潰,居然當著所有學生的面哭起來了,接著就沖到學校領導那去了。過一會兒領導就沖到班上來批評我女兒,然后其他的同學也開始批評她,她受不了了,也大哭起來,這才給我們打電話。
我們聽完事情經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判斷這件事情的對與錯,而是想辦法馬上安慰和幫助孩子,我覺得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足以支撐她面對這些指責和圍攻的。我就跟她說:“你不要難過,首先,我認為你這么做是對的,你只不過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第二,你要相信,不管老師同學怎么罵你,爸爸媽媽都會保護你的。”
我告訴她“你這么做是對的”,不是指她那句話有沒有說錯,而是指她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行為是對的;再就是要讓她知道,不管同學們和老師們怎么罵她,可能他們有他們的看法,但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會保護你的。
我們當時就給學校打電話,要學校馬上來處理這件事情。我要求學校先不問對錯,而是先要去找孩子,去安慰、保護她,不要讓她出現任何的危險。在這之后學校對這件事處理到什么狀況,我們再通過電話隨時溝通。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坐車去訓練營地,把已經開始發燒的孩子接回來了。回家之后,我們沒有過多在孩子面前談及老師的問題。讓孩子身心放松下來,她自己就會有辨別對錯的能力了。
實際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這一類的事情。身為父母,無論發生什么樣的事兒,首先要有一種本能的要保護孩子生命的意識,不要讓孩子因為向父母求助而受到不當的批評,從而失去了對父母的信賴,這樣才不至于讓孩子在遇到麻煩時陷于求助無門的危險境地。
福建泉州有一個高二學生,因為失戀決定自殺。自殺之前他在QQ上給所有的同學留言告別。他自殺之后,大家去看他的QQ名單,發現他把父母列入了黑名單,也就是說,他根本不愿意跟父母作任何溝通。后來老師跟記者談到這件事情時說,他覺得孩子雖然是因為戀愛挫折造成輕生,但其實核心還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這個孩子不管跟父母交流什么事情,都不順利。尤其是學業上,每次他考試成績不如意,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陣咆哮,幾次三番過后,孩子就把父母列到黑名單里去了。當孩子把父母列到黑名單里去的時候,這個孩子其實就已經身處某種危險之中了。
在家庭教育里,父母除了要保護孩子的生命,還需要保護孩子的天性,保護孩子的愛好,保護孩子的個人趣味。
其實孩子的很多天好或者趣味,有時候會跟社會跟學校跟他人產生沖突。孩子面對沖突時,總是會產生某種惶恐,因為有時他很難判斷他是否做得對,或者他的方式是否妥當。這個時候父母出面保護孩子,其實就是幫助孩子的好方式。這個我所說的保護孩子,并不是一種沒有原則的溺愛,而是父母對孩子人身安全的一種責任。要做到這點,父母是需要有某種抉擇與擔當的。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的環境里面,孩子隨時隨地都可能遭遇危險,父母一定要有很明晰的安全意識,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我們也要讓孩子相信,父母愿意也有能力保護他,這樣他才會對父母自然而然地產生信賴。
我經常和文質老師溝通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每次交談都讓我受益匪淺?!赌堂埯}》是文質老師數十年家庭教育研究與實踐的結果,揭示了孩子成長重要的真相,值得推薦給每一個父母!
——(清華附小校長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
文質兄是一名目光敏銳、情感細微的教育家。他專注于家庭教育,注重對孩子生命核心元素(奶、蜜、鹽)的積聚與激發,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核心的動能。
——(中國語文教育家 作家)葉
總體感覺還不錯,和孩子一起成長,這么多教育專家推薦,值得一讀
論證還是很實際的,特別是對現在各種教育理念的看法。其實也是一種指導,所有的書都是一種借鑒和指導,實際養孩子的過程還是得自己總結經驗。
名字比較抽象的一本書,看評論都說好,就買來看看吧!
強烈建議有孩子的父母買,這是一本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書
200減100時買的,超劃算。給孩子什么才是重要的?
非常好的一本書,為我的教育理念找到了理論支持
紙張質量好,整體感覺不錯,內容很好,家長朋友們值得一讀
老師推薦買的,今天收到了,質量不錯。內容還沒看。
很新穎的教育理念,希望以后可以教出乖巧的寶寶
不知道看了多少本育兒方面的書了,很多道理心里明自,但做起來并不容易。
這本書真是寫到心坎里了,對孩子的不同階段,就該用不同的方法
朋友看我朋友圈寫的評論不錯,想借我的看,因為我想珍藏,所以再買一本給她們
還沒讀完,讀一半看別的書去了,和其他家庭教育的書大致意思差不多
物流快得令我驚訝,昨天下午兩點下的單,今天早上就收到了,謝謝快遞帥哥!書還沒拆!
深度剖析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并給出了可行的解決辦法。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我們用的,所以幫很多家長買了,不過書寫的很不錯值得購買
物流非常快,昨下午訂單今早上就收到了,包裝很好,沒有破損,紙質挺好,滿意,愉快的一次購物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 這類似的書大部分都看過了 不為什么 只為了可以和孩子更好的面對面成長
買給媽媽的,我這個女兒也是盡力了,她看的很入迷,還時不時給我和弟弟念里面段落
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張教授寫得比較接地氣,父母改變,孩子改變,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因為家有小寶,所以買來一讀。既要給孩子愛,包容,又要嚴格要求。你想教育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大人也要多學習,以身作則吧。
標題的設定很符合我個人的育兒觀,孩子目前正處于性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希望讀了這本書以后能給我一些啟發和指引。
對我啟發很深,之前有些道理雖然略懂,但經老師作者一分析就通透多了,接下來是堅持去實踐,希望我的大小寶都能快樂成長、將來成為他們希望的人物!
姐姐推薦來買的~一口氣就看完了~很多育兒觀點跟我和老公的不謀而合~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終歸要根據寶寶和自家情況來~還會看第二遍,也許還有第三遍~
書香節買的,一下買了很多,還來不及看,書的外觀不錯,紙質、排版、包裝都是用了心的,書很精美,內容在買之前看了評論和介紹覺得書應該不錯,等看完了再來一一追評。
書挺快到了,速度快快滴郁悶的是,晚上下的單,第二天上午居然發現降價啦降價啦降價啦限時,五折,差9塊多錢呢一本書才多少呀為什么不早點提示將有活動呢另,包裝有點薄呢,只有一個包裝袋,幸好書都封著
這本書寫的很不錯,只看了封面的幾句話就買下來了,一向不怎么看書的老公竟然一口氣讀了65頁。里面的教育觀念值得學習、思考。這次幾本特價書都非常滿意,買書還是最愛當當!
本來對這樣管著很大名頭的書很不感冒,什么第一定律,我不置可否。不過剛好在研究親子關系的話題,所以多看點不一樣的書來學習下也不錯??唇榻B作者是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人,期待看完有不一樣的感悟吧。
此書非常好,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包裝也是完好無損,這次又在當當買了很多書籍,今后會繼續支持當當,繼續做當當的忠實粉絲,也希望當當能夠一直對待顧客長期以往地認真負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