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倉天心在20世紀初旅英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解,因此相繼用英文寫下《東洋的理想》、《日本的覺醒》、《茶之書》,并稱為岡倉天心的"英文三部曲"。三部作品中,《茶之書》的影響,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多種譯本,并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該書在為岡倉天心贏得世界性聲譽的同時,也向西方世界譜寫了一曲意味深遠的以"茶道"為主題的"高山流水"。
我們讀《茶之書》一方面每每被天心那激情澎湃、一言以蔽之的滔天詩情深深感染,一方面又不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是一位天才東方藝術家的"茶論",而恰恰是假借藝術的翅膀,"日本茶道"才得以在全球文化的天空得以展翅飛翔。
更多推薦:香乘(集歷代香典之大成 窺中華香道之門徑,中華香學人周嘉胄,二十余年,嘔心瀝血,終成此書!首次整理為簡體版問世)
自岡倉天心的英文著作 The Book of Tea(《茶之書》)1906年在美國出版,立刻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進入了美國的教科書,至今已有十幾種語言譯本,百年暢銷不衰。 岡倉天心以"茶道"為切入口,娓娓道來,條分縷析地剖陳日本古典美學的精髓,通過茶道的產生、流傳、儀式及其背后的哲學思想,來解釋東方日本的生活藝術和審美觀,為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及藝術之美打開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歐美人士譽為是日本次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念的代表作。
影響世界110年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以優美文辭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
一百年來用英語介紹東方思想的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之一。
隨書附贈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茶具十二先生圖贊》(影印版)小冊子。
插圖采用及其寶貴的《賣茶翁茶器圖》《歷代名瓷圖譜》《煎茶圖式》,全四色印刷,版式精美。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傾情作序。
岡倉天心(1863-1913)被譽為"明治奇才"的日本近代美術先驅、美術活動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岡倉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啟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致力于保存和發揚日本傳統藝術和美學。他用英文著有《東方的理想》、《日本的覺醒》和《茶之書》等書,向西方宣傳東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被日本美術界尊稱為"日本近代美術之父"。
徐恒迦,本名徐晴,浙江上虞人。大學教師,文字癖,飲茶人,附庸風雅,一無是處。
仁者之飲
飲法流變
禪道淵源
茶室幽光
品鑒藝術
蒔花弄草
茶師之死
茶師之死
在宗教里,未來是身后之事;在藝術中,當下即是永恒。茶師們的觀點是,真正的藝術鑒賞,只存在于那些以藝術為生活方式的人中間。他們在茶室中獲得高水準的優雅精致,以此引領瑣碎的日常生活。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持心靈的寧靜;必得慎言而不使話語破壞周遭的和諧;衣裝的剪裁色調,體態姿勢,行路風范都可能是對藝術性情的表露,皆不可等閑視之,因為如果一個人不把自身引向美,那么他就沒有任何資格接近美。所以,茶師努力使自己超越藝術家的概念,而成為藝術本身。這便是唯美主義的禪。境界處處存在,只需我們的辨識與認同。千利休總愛引述一首古歌:
盼春久不至,無處覓芳蹤;
融雪潺潺處,且看春草萌。1
茶師在諸多方面對藝術產生了的貢獻。在茶室那章我們已經描述過,他們徹底革新了傳統建筑與室內裝潢的樣式,建立了新的樣式,甚至十六世紀以后修建的宮廷與寺廟建筑都屈從于它的影響。多才多藝的小堀遠州,在桂離宮2、名古屋城3、二條城4,還有孤篷庵5,都留下了天才的印跡。日本所有著名的庭園,皆出自茶師之手。而我們的陶藝,如果沒有茶師賦之予靈感,恐怕無法到達卓絕的品質。正是茶道中茶具制造的需要,陶藝師潛在的智巧天分被較大限度地激發了。凡是日本陶器的研究者,對“遠州七窯”6一定耳熟能詳。而我們的很多織物,也常因其色調或樣式出自某個茶師之手,而冠以其名。確實很難發現一個茶師未曾涉獵的藝術領域。至于他們對于繪畫與漆器藝術的貢獻,則更是無需贅言。日本繪畫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琳派7,就起源于茶師本阿彌光悅8,此外他還是有名的陶藝家與漆藝家。在他作品的光芒里,連他的孫子光甫9,及甥孫光琳10和乾山11的佳作都幾乎黯然失色。整個琳派就是茶道精神的表達,這已然是眾所周知之事。在那粗獷的筆觸之間,我們似乎能觸摸到自然本身的生命力量。
茶師在藝術領域影響巨大,但倘若與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相比,那便有些微不足道了。不僅是禮儀社交的慣俗,還是日常瑣事的瞬間,我們無時無刻不能體會到茶師的存在。我們很多精致的菜式,以及奉食的方式,都由他們所創。他們教會我們衣裝須樸素穩重;他們指導我們用正確的態度蒔花弄草;他們強調對簡樸之愛源于本心;他們向我們展示謙遜之美。通過茶師的教誨,茶已浸潤了我們生活的點滴。
這充滿愚蠢紛擾的人生之海啊,碌碌的人們終日在那洶涌波濤中沉浮打滾,對如何調適自身的奧秘一竅不通。他們的狀況是何其悲慘,卻仍要徒勞地裝作幸福自足。我們望見地平線上涌流的每一朵云上,舞動著暴風雨的先兆,自己卻仍小心翼翼地在守護道德標界的道路上步履蹣跚。君不見,在那卷襲一切奔向永恒的驚濤駭浪中,正涌動無限的喜悅和美嗎?何不就縱身躍入這狂風巨浪,與風浪的靈魂一道律動,或如列子那樣御風而行?1
唯有那些生時環抱美的人,才有絕美的離去。利休,這位偉大茶師的辰光仍舊雅致純凈,一如他生前。茶師們追求與宇宙自然的節律和諧一致,早將死生看作平常之事,隨時準備踏入那未知的河流。而“利休的絕飲”,作為悲壯莊嚴的,將在時光中永存。
那時利休與豐臣秀吉結交已久,這一代梟雄給予了茶師極高的評價。然而伴君如伴虎,與暴君的友誼終是危險的榮耀。利休非精于阿諛奉承之徒,常毫無顧忌地對暴戾的主公出言不遜。那是一個盛傳背叛之事的時代,人們甚至連至親都不相信。利休的敵人利用他與豐臣秀吉之間時而產生的冷漠齟齬,誣陷他參與了毒害君王的陰謀。他們偷偷告訴豐臣秀吉,利休已為他備上了一碗劇毒的茶湯。還需辯解什么,光是秀吉的疑心已構成即死之罪的充分理由;還能辯解什么,憤怒的暴君哪還容你絲毫辯解的余地。賜你自我了斷的尊嚴吧——這是罪人獲得的特權。
在執行自決的那24小時,利休將他的大弟子們邀至此生的一場茶會。指定的那一刻來到了,客人們相會在門廊,心情哀沉。當他們望著露地小徑,樹叢似在悲傷顫抖,葉子沙沙作響,如同孤魂野鬼的低語。而那些灰色的石燈籠,仿佛是幽冥地府門前的威武守衛。這時,一襲稀有的熏香香味自茶室款款飄出,那是邀請客人進屋的召喚。客人依序入屋就座。只見壁龕之上,懸著一幅古代僧人的書法掛軸,遒勁絕妙,講述著諸行無常的佛家至理。水壺在火爐之上沸騰吟唱,如同對漸行漸遠的夏日傾吐悲聲的鳴蟬。未待多時,主人進屋依序奉茶,客人也依序默默飲盡。,主人舉杯喝完自己那一碗。根據茶道禮儀,次位較高的那位客人要向主人要求品賞茶具。利休便將所有器物,連同那副掛軸,一齊放在了客人面前。在所有人都表達了贊嘆欣羨之意后,利休將它們一一贈予在座的客人,以作留念。唯獨利休留下了那只茶碗。“此器已被我這不幸之唇所污,它不應留存世間,再供他人之用。”說著,便將它摔成了碎片。
茶道結束,客人都含淚辭了茶屋。只有一個最親近之人留下來,見證一刻的到來。利休褪去茶袍,露出之前藏在茶袍內潔白無瑕的喪衣。他將茶袍細致地疊好,端放于席子之上。他溫柔地凝視那致命短劍上閃亮的刀鋒,頌出如下絕唱:
人世七十,力圍希咄。
吾這寶劍,祖佛共殺。12
隨后,微笑著,利休邁向了那未知的彼岸。
……
東西很不錯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書很好!!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不錯的書很喜歡
很喜歡的一本書~比較推薦 喜歡的不要錯過
生命是一場很美好的經歷,但也會充滿不幸。20歲以前的我們,很少有機會去獨自面對和擔當,但20歲以后的我們,會逐步成為承擔這些不幸的主角。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相約星期二》對我的觸動很大。他的老師,一個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患了絕癥。曾經的得意門生米奇每周星期二都會上門去聆聽老師的教誨,一個社會心理學家在生命最后的時光發出的對生命的箴言,只是這場教學的畢業典禮是莫里的葬禮。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爺爺被癥斷出患了肝癌,而且是晚期,我那時候在異地實習,我每周都像米奇一樣去奔赴這場最后的生命儀式。可終究留給我的時間還是不那么充裕。爺…
包裝很好,內容會很棒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紙張很好!
內容清楚。不錯。。。。。。
書已褶皺,,,快遞特別慢
書很好,可讀性非常強
電子書已經看過,太喜歡了,所以買紙書。
《茶之書》我看過五個翻譯的版本,這本是翻譯得最差的,唯一的亮點是插圖。
有很多茶具的圖片,還不錯吧,具體沒有看太多,送人的
從哲學到美學,非常透徹;從文字到插圖,十分講究
比較山東畫報版(谷意譯本),排版、印刷、贈本皆好,收藏啦。但翻譯明顯不如前者。值得購買!
文字比較精煉耐讀,譯者有一定的中英文功底,個人感覺在幾個版本里面較為上乘。隨書附贈的畫冊也較精美,具有參考價值。
觸動心靈的書,譯文非常美,作者和譯者者很厲害。
翻譯非常好(個人更喜歡這個版本,而不是谷意的版本),插畫也非常有品位。
這是看到的茶之書第四個版本,應該也是最新的中文翻譯版,買來收著,有時間抽出來看看很舒服
喜歡茶的人應該都喜歡這本書,翻開書的感覺超好!值得擁有!
喜歡茶的人應該都喜歡這本書,翻開書的感覺超好!裝幀精美,內容豐富簡潔明了,值得擁有值得擁有!
之前買了一本,專業是這方面的,還有送審安老人的十二圖贊。書看了,前部分是關于陸羽茶經的解釋,后面是日本當代的茶道發展吧,瀏覽了一遍。
經典圖書,實際是以茶為引子,宏論東方文化、東方精神。想學習具體應該怎么泡茶、怎么洗杯子之類裝13的方法守則的人請別買,你會失望。但是想借此了解茶背后的深層文化的人,絕壁應該讀讀
這個譯本與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譯本可以說是各有所長,隨書附贈了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茶具十二先生圖贊》影印版的小冊子,很不錯。書中增加了插圖有《賣茶翁茶器圖》《歷代名瓷圖譜》《煎茶圖式》版式精美,值得入手。
岡倉天心以"茶道"為切入口,娓娓道來,條分縷析地剖陳日本古典美學的精髓,通過茶道的產生、流傳、儀式及其背后的哲學思想,來解釋東方日本的生活藝術和審美觀,為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及藝術之美打開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歐美人士譽為是日本**次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念的代表作。
平心而論,這個譯本翻譯得不錯,跟臺灣谷意翻譯的那個版本不相上下,語言優美流暢,而且譯者還做了較詳盡的注釋。此外內文的插圖非常精美,非常符合岡倉天心富有詩情畫意的文字,尤其是《賣茶翁茶器圖》跟《歷代名瓷圖譜》古色古香,超喜歡。附贈品《茶具十二先生圖贊》也很有意思。。。從版本上講,這個算是最精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