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資本市場是一個充滿誘惑和浮夸的熱詞。并購、私募、私有化、跨境并購……專業人士欲以專業來開拓資本市場方向的業務,同時,資本市場卻是“亂花漸入迷人眼”。本書作者以通俗易懂文采飛揚的寫作風格,基于“中國的問題 世界的眼光”將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抽絲剝繭,將現實發生的商戰大戲納入生動的分析之下。同時,將資本市場的關鍵詞進行注釋予以說明,堪稱一本書輕松地讀懂資本市場。
張巍,復旦大學法學院畢業,先后留學日本和美國十余年,獲得早稻田大學民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博士學位,獲美國紐約州律師資格。現就職于新加坡管理大學
及時章 風投世界的路徑
本章導讀
及時節 硅谷無對賭
第二節 領售權的奧妙
第三節 Earnout:你離對賭有多遠?
第四節 硅谷風投:那些有的和沒的
第二章 并購攻防的范本
本章導讀
第五節 Unocal判決的臺前幕后
第六節 樂不起來的“百樂門”
第七節 “毒丸”的前世今生
第八節 請認真對待“毒丸”
第九節 輝一揮手,不叫你帶走半片云彩
第三章 私募杠桿的威力
本章導讀
第十節 經典不過期:重讀《門口的野蠻人》
第十一節 “股神”是怎樣玩收購的?
第十二節 史上較大規模的私募EB究竟是什么?
第十三節 私募EB風險有多大?毛算算艾派克收購Lexmark這筆賬
第四章 跨境收購的邏輯
本章導讀
第十四節 拆招:愛康大戰美年
第十五節 從萬豪安邦爭奪戰看喜達屋董事會的節操
第十六節 萬豪為什么贏了?萬豪真的贏了嗎?
第十七節 艾派克 vs 巨人網絡:細細品味跨境收購2.0時代
第十八節 CFIUS:中國買家,你不用忍氣吞聲
第五章 私有化交易的命脈
本章導讀
第十九節 戴爾私有化:為“藝術”付出的代價
第二十節 搜房網回歸的光和影
第二十一節 聚美優品:為什么不回購股票?
第二十二節 盛宴過后是齋月
第六章 公司治理的要義
本章導讀
第二十三節 “同股不同權”的是是非非
第二十四節 萬科:算術題承托不住之重
第二十五節 吾愛股東權利,吾更愛章程自由
第二十六節 看寶萬之爭,說公司自由
第二十七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伊利股份的章程能不能改?
第二十八節 商海月明珠有怒,股市云深法無邊
第二十九節 公司狙擊手:經理之仇,股東之友
第三十節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公司?
第三十一節 卡梅倫走了,王石走不走?
第三十二節 百度要是違了法,股東又能做些啥?
第七章 證券監管的基石
本章導讀
第三十三節 美國怎樣控制內幕交易?
第三十四節 拉卡拉的神跡與監管的邏輯
第三十五節 店大莫欺客:為什么不許董事會剝奪股東表決權?
第三十六節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怎樣處罰過線不披露?
第三十七節 險資入侵: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
第八章 公司法律職業的視野
本章導讀
第三十八節 律界“天元”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十九節 好律師到底值錢嗎?
第四十節 人才輩出的美國法學院
力薦本書!
很長知識,包裝完整
#論簽名的意義# 張老師的新書很好,好評率卻好低,主要是因為簽名的風波。愛胡思亂想胡說八道的我,不禁想多說幾句。簽名本質,應該是一種愛屋及烏吧。不管是因為喜歡作者而及書(一般偶像派出書有這個效應),還是因為喜歡書而及作者(一般是實力派作者),其實對作者和書是都喜愛的。有一個簽名,則感覺跟真實的作者建立一絲聯系。沒有收到簽名版的讀者,給書一個差評,真真是殺當當一千,自毀八百。因為給自己喜愛的張老師和書,都拉低了好評。我個人對簽名版并沒有執著,覺得遠遠地閱讀,收獲新知,享受智識的愉悅,期待張老師再出新書,足矣~
我是清澄君的真愛粉兒。得知出書后,馬上入手一本瞻仰。頗多驚喜和震撼:一是從作者簡介才知道,清澄君原來復旦早稻田哈佛加州伯克利的背景,簡直“王炸”!羨慕嫉妒木有恨。。。二是,雖然以前有的讀過,變成書之后感覺還是不一樣,真是大家,深厚的功底,老少皆宜的文風。出版社宣傳的既適合外行掃盲,又給內行以啟發,確也實不我欺。。。撇開公司證券理論實務人士,大概從學院的師生到炒股的小散到執業的律師到金融大鱷都能讀~三封面很有意趣,以報紙形式展示了那么豐富的信息,這個創意,給99,少一分是怕滿分驕傲,哈哈~ PS:看因為簽名版給中評差評的讀者,替作…
還沒看,朋友推薦的,應該不錯!
值得一讀。
講并購多,美國的例子多,還不錯,寫得清晰直白
非常滿意,繼續努力
很好的一本書
開卷有益多看看有好處~
書各個方面都非常不錯,現在這個社會能靜下心來做事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推薦各位好好學習學習!
內容翔實,很棒!
這書很不錯
好書,強力推薦
很精致的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對于了解資本是一本不錯的書。
經典好書!
還沒看,不好看,一般般。
還不錯,作者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結合的很緊密。
挺好,沒有磨損
專業性很強
mmmmm
讀后再追評
一本送人,一本自留,還沒看,但是質量不錯
好好好好好
沒有簽名,與描述不符。商品描述干脆說是隨機的也就罷了。。。。欺詐么不是
緊跟時代變化,關注熱點問題,提高了我對證券法,金融資本市場的理解水平
書很好,但對當當的態度無感,我的簽名版呢?在我后面下單的為什么有?
我和作者是多年的朋友,雖然沒見過面,但微博微信多有交流,他是法學院出生卻對法經濟學有較深研究的學者,理論實務俱佳,理論師承庫特,(不了解的自己看看他和優倫那本教科書),實踐則得益于有個華爾街律師媳婦。老張本科碩士階段就發過中國社會科學這種重量級期刊,與臺灣簡資修張勇健也是談笑風生,物權公司制度也頗有見地,雖然有時候遠走他鄉對中國金融圈不很熟知,但是就是這種局外人的視角才更清晰把握問題實質。相信我,不管懂不懂llsv,不管你是不是法學金融相關領域,兩杯咖啡的價格,讀著語言極其流暢的本書,簡直是太值了。(作者上海人,長得帥,脾氣…
作者視角具有國際性,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熱點問題,高屋建瓴,非常實用。
絕對的神作啊,能夠很好地理解美國的資本市場規則以及我國相關法律的參考
張老師書里的文章基本每一篇都認真讀過,分開來讀每一篇都是一個有營養的分支,集結起來再度,可以獲得一些從細節到全景的感覺,以自己的學習經歷來看,只要追求打通“任督二脈”,才是應該追求的學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