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際上較流行的一部的科學哲學教科書。作者在書中介紹了 20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哲學大家,如波普爾、庫恩、拉卡托斯和費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學術思想,還介紹了20世紀20年科學哲學的發展。
本書是英國著名學者A.F.查爾默斯論述當代科學哲學的代表作。提起查爾默斯,相信許多讀者對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這部著作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國出版,是當時國內早而系統地介紹20世紀西方科學哲學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對科學哲學在學術復興后的中國的傳播、對我國科學哲學人才的培養以及學術研究的開展,都起到過重要的作用,有不少人正是讀著這本書走人科學哲學的殿堂的。
本書是1999年出版的《科學究竟是什么?》的第三版。作者在介紹20世紀有影響的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庫恩、拉卡托斯和費耶阿本德的主要思想的同時,在新增加的部分回顧了20世紀后20年科學哲學的新發展,重點闡述了貝葉斯主義、新實驗主義、科學規律的本質以及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
及時章科學是從經驗事實中推導出來的知識
1.一種廣泛持有的常識科學觀
在《導論》中,我斗膽指出,對于科學知識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的流行觀念,可以用一句口號來表現:"科學是從事實中推導出來的"。在本書的前4章中,我將對這種觀點進行一種批判性考察。我們將會發現,對人們典型地認為包含在這個口號中的許多東西,是無法為之辯護的。不過,我們依然會發現,這個口號也不是被誤導的,我將試圖闡明它的一種有理可辯的形式。
當有人聲稱科學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時,這些事實被假定為就是一些關于世界的主張,它們可以通過仔細和無偏見地運用感官直接證實。科學是以我們所能看到、聽到和觸摸到的東西為基礎的,而不是以個人的觀點或推測性的想象為基礎的。如果對世界的觀察是仔細的和無偏見的,那么,以這種方式確定的事實將為科學構建一個的和客觀的基礎。如果再進一步,推理使我們從這些事實基礎到達構成科學知識的定律和理論,而且這種推理是完備的,那么,由此產生的知識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得到了證實的和客觀的。
以上這些評論,就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傳說的梗概,它在范圍廣大的有關科學的文獻中都有所反映。在其論述科學方法的一本著作中,J.J.戴維斯[J.J.Davies(1968),第8頁]寫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一棟大廈",對于這樣一個論題,H.D.安東尼[H.D.Anthony(1945),第145頁]曾作過詳細的闡述:
導致與傳統決裂的與其說是伽利略所作的觀察和實驗,莫如說是他對觀察和實驗的態度。對于他來說,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事實就被認為是事實,并且被認為是與某種先入之見無關的……觀察事實也許能也許不能符合現已承認的宇宙圖式,但是,按照伽利略的觀點,重要的是接受事實,并且建立符合這些事實的理論。
……
看網絡公開課,復旦大學科技哲學教授張志林推薦的教材,科哲入門書,我買來考研復試之用。
一本闡述范圍比較廣的科學哲學教學書籍。可以用來當做科學哲學的入門輔助讀本。~
常說科學精神,什么是科學,這本書對梳理我們的思維有幫助
自然辯證法教材,提出科學的范式,并指出科學必須是可證偽的,不能證偽的學說不叫科學,叫詭辯。
假如你是科學哲學專業學生或者愛好者,或者研究者,必看的一本書。
哲學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學的基礎,這本書闡述了許多問題。
這本書很好,可以對科學哲學有一個比較清晰地入門了解。翻譯還可以,有些句子不是很順口。
用哲學的思想討論科學是什么,適合哲學方面的讀者,不適用于科普。
一本暢銷全球的科學哲學入門書。本書為讀者系統而全面地介紹科學哲學知識。既可以作為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教師的參考書。
極為難得的科學哲學導論,對于各家的介紹既準確又平易,更為難得的是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意見。另外本書文筆流暢且深邃,是學術寫作的好范本。
的確很有利于入門的人,相當于科學哲學20世紀發展史了。
雖然經常說科學,但何為科學,平時的理解是否偏差?想要更多的認識“科學”這個探索世界的方法。
看了一些,買了兩本,送了一本給同學。系統從理論性闡述科學結構,對想做科研的小伙伴來說是本很不錯的書,
學工科的人剛接觸波普爾的證偽主義一定會被搞糊涂:科學有沒有嚴格的定義?如果科學僅指經驗世界的事實,這個經驗世界又如何劃界呢?數學為什么不屬于科學?數學的公理體系不也是建立在經驗假設基礎之上嗎?數學不正是天生可證偽的嗎?現代物理學基本上成了數學物理的天下,難道都不是科學的方法(難怪有人說,超弦理論也是不能證偽的,讓物理學走入了困境)?這個可證偽性與形式主義的不完備性有什么本質聯系?我是被徹底搞糊涂了,想從這本書里看到些讓人更明白些的理論。
對搞學術研究的人來說,一定要讀讀這本書,樹立一個良好的科研態度。
《科學究竟是什么》是一門入門關于科學哲學的入門書籍,該書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當前關于科學哲學中的歸納主義、否證主義和科學研究綱領等,對于把握過去和了解未來指導自己的科研將會產生不小的啟發,我推薦此書!
國際上較流行的一本較優秀的科學哲學教科書。
之前甚是猶豫該不該看、能不能看懂這本書,豈料看了以后真是手不釋卷。這本書真是好書!從觀察的局限談起,把歸納主義、否證主義、庫恩的“范式”、拉卡托斯的“研究綱領”、費耶阿本德的“無政府主義科學理論”的優劣講得清清楚楚,貝葉斯方法和新實驗主義也有所涉及。而且本書在編排上很是用心,彼此間的關系、承接講得非常清楚(最明顯的是在引入否證主義之前,他就鋪墊了實驗可能錯,而實驗可能錯之前他又鋪墊了觀察可能不可靠)。科學是從事實中推導出來的,其可靠基礎是被觀察牢固地確定下來的可靠的事實。但觀察是有局限的:同一現象可能隨角度不同而結論不同和觀察…
科學究竟是什么(第三版)論與實驗可喜的一致 補充讀物第十四章為什么N世界應當遵循規律? 引言 規律即規6則 規律是對能動力量或傾科學究竟是V什么(第三版)及研究綱領的比較 新穎6的預見 根據歷史對方法論的檢驗 拉卡托斯
科學究竟是什么(第三版)科學究竟是什么(第三版)命題W的可錯性 補充讀物第Z二章作為實踐介入的4觀察 觀察是被動的和個人性的還是主動的T和公共性的? 伽利6略科學究竟是什么(第三版)論與實驗可喜的一致 補充讀物第十四
科學哲學的一本通俗讀物,了解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的歷史進程,對于自己做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讀書時,書的內容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書中內容的思維模式所帶來的思想上的震憾才是真正打動人心之處,值得一閱。何時中國有了這種思維,才是強國。
此書對于有一定科哲基礎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容易讀懂的;對于沒有此基礎的人,可能會困難些。總體感覺,語言平實,閱讀順暢。作者的態度還是比較客觀的——難免會有些傾向和自己的主觀情節。總之,值得一讀。考復旦博士,請購買此書,此絕非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