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著名學者、青銅器研究的專家、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先生主編,初版于1988年出版,是國家文物局主持編寫的文物博物館系列教材之 一。該書初版受到了文博專業人員和廣大業余愛好者的廣泛好評,先后多次重印。這次修訂,補充了近年的一些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同時更正了多處錯誤,并對插圖作了較大調整。修訂本比之初版本敘述更清楚,講解更明白,配圖更美觀。本書對于青銅器研究者、學習者和愛好者而言,可謂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
認識中國青銅器,從本書開始。本書從青銅器的歷史淵源開始說起,然后又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了它的類別、紋飾、銘文、斷代、分期、冶煉、鑄造、鑒定等內容,在書的后,還以附錄的形式,展現了中國青銅器的出著錄編年。
馬承源,1928年出生,浙江鎮海人。1954年起就職于上海博物館,歷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銅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館館長。主要從事青銅器、簡牘研究和鑒定工作。現任上海博物館顧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保利藝術博物館顧問、中華世紀壇名譽館長。1984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
及時章 青銅器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及時節 早期青銅器和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節 青銅器研究的簡述
第三節 青銅器研究的對象
第四節 青銅器研究的任務
第二章 青銅器類別
及時節 青銅器的各種分類
第二節 兵器
第三節 飪食器
第四節 酒器
第五節 盥、水器
第六節 樂器
第七節 雜器
第三章 青銅器紋飾
及時節 青銅器紋飾的發生、發展及類別
第二節 獸面紋類
第三節 龍紋類
第四節 鳳鳥紋類
第五節 各種動物紋
第六節 各種獸體變形紋
第七節 火紋
第八節 幾何紋
第九節 人物畫像
第十節 其他
第四章 青銅器銘文
及時節 銘文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銘文的格式
第三節 銘文的內容
第四節 銘文書體的演變
第五節 銘文的研究
第五章 青銅器的斷代和分期
及時節 青銅器斷代的意義
第二節 青銅器斷代的方法
第三節 青銅禮器分期
第六章 華夏族以外地區的青銅器
及時節 冀、遼、吉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的青銅器
第二節 晉北、陜北及內蒙古河套地區的青銅器
第三節 成、渝地區的青銅器
第四節 滇、黔地區的青銅器
第五節 湘、桂、粵地區的青銅器
第六節 蘇、皖、浙、贛地區的青銅器
第七章 青銅器冶煉和鑄造
及時節 采礦和冶煉
第二節 各個時期的青銅合金成分
第三節 陶質塊范鑄造
第四節 失蠟鑄造
第五節 復合金屬鑄造工藝
第八章 青銅器的鑒定
及時節 偽作青銅器
第二節 鑄造辨偽
第三節 器形辨偽
第四節 銘文辨偽
第五節 紋飾辨偽
第六節 銹蝕辨偽
附錄 青銅器著錄編年簡介
修訂本編后記
很好 買過幾次了 就是這個價格浮動的有點受不了
馬承源先生的大作,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學等專業的入門必備
紙張有些薄,質量一般。但是書的內容是極好的!特別是對青銅器的介紹極為詳盡,配的插圖對喜歡青銅器的朋友或者想了解青銅器的朋友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幫同學買的,是專業書。很值得購買的。難得碰上活動,也不貴。
大師的著作,薄皮大餡,很有料,關鍵是能沉下心看完
不錯的教材,講的很清楚,就是在圖片上有所缺乏。不過本來就是為了去博物館看的更明白一些,所以這也算不上缺點了。更何況一旦有了彩圖,價格會……考古書籍的價格別提多變態了。
朋友推薦,挺好的,如果字可以大一點看起來舒服一點就好了嘻嘻嘻
這次的書大部分都沒有塑封,估計都是老版的非主流書的原因吧,略有失望,部分書傷害比較大,但是可以接受。
馬承源先生的中國青銅器是入門級讀物,但紙質不高,像db,正讀。好書。
文博專業人士的必備工具書之一,非常不錯,就是快遞慢了點。
好書!馬承源先生的著作,通俗易懂、包含內容豐富。此書雖裝幀一般,但對真正喜歡內容的讀者,無妨。實惠!
對于青銅器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都有很詳細的闡述,同時對各種青銅器的功能用途也有詳細的描述。如果能換成彩圖或者直接拍照效果更好,當然那樣的話書的價格肯定要大幅上漲。
以前看過八十年代的第一版,現在買了本修訂版,新版刪去了青銅器分類中的"農具"一項,回避了中國古代青銅農具的使用問題,在圖例方面有所增改.
這本書對于研究先秦考古的人來說,非常之好。專業知識講解很是透徹,而且配圖清晰。馬承源是考古,古文字大家,上海博物館前館長,他領頭主編的書,是質量保證。
我喜歡看青銅器,此書能幫助我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畢竟便宜 我就不說啥了 紙張很差很差 還好書是經典 讀吧 但是必須得吐槽的是 包裝真的是史上最差 根本沒包裝 就裝在一個塑料袋子里寄回來了 都磨破了
按不同器型、紋飾、銘文、地區、工藝分類講的,沒有彩圖,是黑白線描圖,買來結合《青銅器入門》一起看的
內容系統、觀點獨到。一、因成書時間早,錯過了30年來機械大建設時代(這一時期出土許多青銅文物),沒有了物證及其研究。可惜!如果馬老健在那該又有多少新觀點問世;二、手繪物線圖,沒有彩圖,直觀感覺差;三、版本最好改為16開吧。紙質應好些。
作為一個學古文獻的學生,和女朋友去南京博物院看文物,竟然有許多青銅器名字我不知道。所以買此書好好學習一下。
終于搜集齊了《文物博物館系列教材》的6個品種,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看扉頁說明,應該還有《中國考古》,搜索沒有發現,其他書友能否告訴一聲?
馬承源先生是著名的青銅器專家,這本書淺顯易懂卻又能夠引人思考,真是一本好書
馬承源先生是中華知名的文博專家,于文物保護事業多有貢獻,值得尊重!該書是馬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多費心血;所含內容也極為豐富,值得拜讀!尤其是書中部分圖片,較為少見,附于書中,輔以文字,也算形象生動!初學者讀此書需要一點耐性!
沒有塑封 但是很新 還沒看 想學習一下,部分章節內容,活動一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