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二十一歲時,踏上了游歷考察之路。他一路風塵,經義陽、襄陽,過南漳,潛心尋覓茶事、茶情。
經過十余年實地考察,踏遍三十幾個州,搜集上千條茶聞軼事,歷經五年研究著述,又經五年增補修訂,終成世界上及時部茶學專著《茶經》。
《茶經》共十節,綜合論述了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制、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飲茶技藝、茶道等內容,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自此,飲茶品茗成為中國人“意在物外”的生活藝術。
之后的茶道演變,無論是宋代宮廷的點茶斗茶,明清庭院的清雅茶聚,寺院茶儀的空靈持修,日本茶會的清寂和敬,都因《茶經》的啟示,得以開創自稱體系的飲茶天地。
《茶經》堪稱歷代制茶、飲茶、茶道演變的百科全書,既可作為烹茶、飲茶,賞鑒茶具的技藝之書,也是修身養性、品賞茶美感之道的經典。
讀什么書可以提高生活格調?
中華雅文化經典——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
這是一套什么書?
中華雅文化經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能代表古人雅致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后的詩意與優雅的表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
內容有什么特色?
全彩四色裝幀 幾百幅經典插圖 名家雜說 閑情趣味知識擴展
雅致文化、實用操作、趣味知識 融匯一爐
適合哪些人閱讀?
文化藏書——作為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是中產階級提高文化格調理想;
案頭之書——作為古人審美趣味的體現,是文化研究者的必備書;
普及讀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明珠,是大中學生文化修養必讀書。
《茶經》是世界首部茶學專著。
《茶經》是歷代制茶、飲茶、茶道演變的百科全書。
《茶經》有數百幅經典插圖,全彩四色裝幀,打造迄今精美版本。
《茶經》,品賞古代中國人清雅寂靜的生活藝術。
《茶經》文白對照,名家詳解,教我們輕松讀懂“茶道”的妙趣。
《茶經》既可作為烹茶、飲茶,賞鑒茶具的技藝之書,也是修身養性、品賞茶美感之道的經典。
陸羽(733—804)
唐代著名茶學家,被尊為“茶圣”。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及時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著述《茶經》期間,他常身披紗巾短褐,腳穿麻鞋,獨行山野,深入農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
宋代學者陳師道寫道:“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
一之源
古時文人有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國人從何時開始飲茶,尚無定論,不過從西漢時,已有關于飲茶的文獻記載。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茶就這樣淡然地在杯中微微漾開,參與見證著千百年來人間的繁華或寂寥。
二之具
唐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盡管這時已經有貢茶,陸羽也說過貴族之家飲茶要二十四器皆備才行,但是這依然是以文人、僧人為領導的茶文化時代,更看重品飲時的精神享受。
三之造
采茶不僅是茶農的樂事,也是一些文人隱者的雅事。唐代皇甫曾寫了一首《陸鴻漸采茶相遇》,詩里說:“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其中的隱逸之趣,給采茶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層美學色彩。
四之器
陸羽所說的茶器,并非今人狹義的飲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風爐、筥、炭、火等二十四種。飲茶不僅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對器具的要求非常講究。
五之煮
古代文學作品里,不乏對“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詩人白居易《晚起》中說:“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陸游《雪后煎茶》詩云:“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六之飲
無論是戴昺“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還是徐禎卿“悶來無伴傾云液,銅葉閑嘗字筍茶”,或是鄭板橋“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文人杯中永遠蕩漾著茶之性靈。
七之事
與茶有關的軼聞傳說,體現出茶非同一般的自然本性。它源于自然,又和自然界的人神鬼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沖淡純凈,卻被世人賦予高貴的品格。在所有的飲食素材中,它應該算最特別的一種。
八之出
湖州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陸羽就曾經隱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帶,考察茶事,潛心著《茶經》。這里不但出名茶,還出現不少著名的茶人。
九之略
那些喜歡山林野趣的古人,一路尋蹤心靈自由的山野高人,飲茶則大壺大碗,溪邊林下,開懷暢飲。茶佳器潔,只要有購買能力,人人都可做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風竹爐、隔籬相呼的那份情懷,今人卻難以追尋。
十之圖
陸羽所說的圖,是用白絹把采茶制茶的全部工程繪制書寫出來,以做日常指導之用。據考證,古時家用屏風多以四六幅為主,陸羽所述之圖可以是掛于墻壁的掛圖,也可以做成屏風放置家中。
喜歡茶的可以看看,還有延伸內容
屯書中,印刷紙質不錯。
挺好的,之前買了本隨園食單,這次買了這本,中華雅文化,好好學習一下!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必有其合理之處,值得去讀,很多茶知識也許有些行業人員也不自知
沉靜生活必備,非常實用。
辦讀書會,朋友們人手一本,大家都很滿意。
內容不知道,但但書的味道有點刺鼻,聞著讓人難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好評!好評!
書很好,值得收藏。
很不錯的一本書,很適合靜下心來慢慢讀
喜歡這個系列
挺好的,插圖也好看
挺好的,前次購買的是送同學的,這次自己閱讀并收藏。
看了很多版本的茶經,這本真的很滿意,是我一直以來期待的
書還沒看,之前買過這個系列的,紙質不太好,但是內容很好。
書非常棒,物流很快!這套書打算以后陸續都集齊!
沒有像想象的介紹很多茶葉,什么樣,更多是茶文化
挺好的書,沒有破損,包裝有改進,紙箱比袋子要好保存得多了,運送過程中也不會傷了書。
這個系列的都買了,還沒看。不過,包裝很好!正版書!
內容細致詳實,無論是學習茶藝或是修煉氣質,都獲益匪淺,值得細細品讀。
這本書是非常棒的一本書,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買了你絕不會后悔!
一直想買這系列的書,紙張質感超好,書有些大,不方便攜帶。不過相對沒有那么厚,而且灰常有手感,后悔沒買全套了。
中華雅文化經典,博大精深、值得收藏。閑時品讀。^o^
收藏了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高品質茶經版本,這本絕對算是高品質的一本。
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茶經
這本書的內容有原文,注釋,譯文和延伸閱讀組成,并配有大量的圖片,排版和書的用紙都不錯。
非常惱火,《茶經》本來最讓人詬病的就是生僻字多,這本書那么厚,竟然沒有注音解釋。書中文字編撰很空洞。這類書沒有臺灣出版的那些有文化底蘊。
書特別棒,無論從排版還是內容,物流也很快,物流小哥也很貼心,之前沒有聽到他的電話,他放在云柜了,之后又打電話提醒了,特別好
在書店看過 才來當當上面搜索的 紙質很好 和新華書店的一樣好,內容也豐富。現在快餐茶藝班太多了,還是先多讀書,才能能好的鑒別。
典籍,早就想看看,畢竟此地很盛飲茶,但還沒看入味。
內容豐富。有很多延伸的內容,包括很多茶詩。注釋說明得很細,通俗易懂。比如“南方之嘉木也”中的“南方”,地理位置寫得很詳細。還有很多彩印配圖。這本書真的物超所值。
很有內涵的感覺,攻了這本書對茶就有大致了解啦?
之前了解了一下茶知識,只是沒有系統看,這本書滿足了我
一直就想學習一些關于茶的知識,茶經是個不錯的選擇
茶經有很多的版本,唯獨雅文化經典的這個版本看起來賞心悅目。淡淡的綠色的配色與茶相呼應,素雅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