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國學常識圖書
人氣:25

國學常識

【出品】此版本銷量經驗豐富!(公版書)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國學入門書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中國文化>其他  
  • 作者:[曹伯韓]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50239333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4-12
  • 印刷時間:2014-1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作者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歷史、文學、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源流、派別及學術觀點,一一做了評述。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國學常識》可以作為進入國學之門徑。

編輯推薦

本書的特點是,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要點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并包含其學術源流的變化發展,及其學術派別和代表人物的介紹。此書雖成于民國時期,但其國學理念及其講述國學的方法,具有現代的學術眼光。及至今日,這本書依然是讀者學習國學的必備之書。

參照章太炎《國學概論國學略說》閱讀本書,效果更佳。

作者簡介

曹伯韓

1897-1959

原名曹典琦,后改名曹伯韓,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負責漢字簡化研究)主任等職,對漢字簡化工作做出過重大貢獻。

曹伯韓一生著作頗豐,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國學常識》《民主淺說》《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二十余部社會科學普及讀物。

目錄

及時章概說

一所謂國學

二國學在清代

三國學的分科

四國學的派別

五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六歐美學術的影響

七“五四”以后的國故整理

八國學與世界學術

九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一〇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第二章語文

一一研讀古籍的階梯

一二所謂小學

一三六書

一四字形的演變

一五字義的演變

一六訓詁學

一七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一八方言學

一九字音的變遷

二〇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二一雙聲疊韻

二二反切

二三四聲

二四音韻學

二五字母

二六韻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學

二九殷墟發掘

三〇甲骨之學

三一古物與社會學

三二無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與考證學

三四古物與古書

第四章書籍

三五傳寫本與刻本

三六版本之學

三七校讎之學

三八章句之學

三九目錄之學

四〇圖書分類法

四一輯佚及辨偽

四二類書及叢書

四三考證學與讀書法

第五章經學

四四五經、十三經、四書

四五《易經》

四六《書經》

四七《詩經》

四八三禮

四九《春秋》

五〇《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五一經之傳授

五二今文經學與讖緯

五三古今文學派的斗爭

五四漢以后的經學

五五清代的經學

五六經學的揚棄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謂正史

五八正史的內容

五九編年史

六〇紀事本末

六一別史

六二政書

六三雜史傳記及其他

六四學術史

六五史評

六六地理

六七歷史哲學

六八新史學的產生

六九新史學的業績

第七章諸子

七〇諸子的學術派別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別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學

七八魏晉時代的玄學

七九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第八章佛學

八〇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國化

八二流傳中國諸宗派

八三小乘諸宗

八四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八五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

八六佛學與儒學

八七因明學

八八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八九現時佛學的趨勢

第九章理學

九〇宋明理學的產生

九一周敦頤與邵雍

九二張載及二程

九三集宋學大成的朱熹

九四陸象山與楊慈湖

九五浙東學派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九七王陽明之學

九八清初各大師對于理學的批判

九九理學批判的較高發展

一〇〇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

第十章詩賦詞曲

一〇一文學的范圍與類別

一〇二最早的詩總集

一〇三楚辭

一〇四賦

一〇五樂府

一〇六五言詩

一〇七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一〇八唐詩

一〇九李白、杜甫

一一〇唐以后的重要詩人

一一一詞

一一二重要詞人

一一三散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散文和駢文的分別

一一五散文與駢文的分合

一一六周秦漢的散文

一一七六朝文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明清兩代的古文家

一二〇所謂古文義法

一二一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八股文及對聯

一二三文藝論評

一二四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第十二章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戲曲的搖籃期

一二六戲曲的成長期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說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說

一二九清代的小說

一三〇寶卷、彈詞、鼓詞

一三一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一三二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系

第十三章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一三四天文學和歷法

一三五數學

一三六物理學及化學

一三七醫學

一三八應用技術

一三九科學與迷信

一四〇藝術

一四一繪畫及書法篆刻

一四二音樂

在線預覽

王陽明之學

陽明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曾筑書屋于陽明洞講學,被稱為陽明先生,其學派稱為姚江學派。他曾學朱晦庵格物,因格竹子的理,想出病來,至三十七歲時,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驛。一夜夜半,忽然大悟格物致知的方法,原不應在事物上面去探求,因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種學說教人,而良知說尤其是根本。陽明的著作,有《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一至三卷的《傳習錄》,系門人所記,為其哲學思想的結晶所在。陽明的(一)心即理說,是繼承陸象山的主張,他說“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所以反對在心外“即物窮理”。(二)知行合一說,是由“心即理”說推演而來,他說“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又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三)致良知說,是將《大學》上的“致知”,同《孟子》上的“良知”,拉在一起,他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此便是良知……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禮,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良知之在人心,無間于圣愚”,“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又說,“天地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天地矣”。可見陽明所說的“良知”,一方面是先驗的知識,一方面又是宇宙的本體。

陽明所謂良知,是直覺,有時又是本能或反射,所以知與行是一體。至于心即理,也就是以良知為本體的心,包含了萬物的理,這和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相似;尤其和禪宗的“頓悟”相似,他曾對一看花的人說:“此花不在爾的心外”,很明顯地表現著主觀的唯心論思想。

晦庵哲學中本來包含了唯心論要素,陽明將晦庵著作中這一部分的言論搜集起來,強指為晦庵晚年成熟的見解,輯成《朱子晚年定論》,以證其與自己思想的一致。有人說陽明修正晦庵的學說,正和新康德派修正康德哲學一樣,因晦庵與康德同為二元論者,陽明與新康德派都是唯心一元論者。與陽明同時有羅整庵(名欽順)者,著《困知記》,指出陽明《朱子晚年定論》的曲解,認朱陸之學,實不相同。整庵自己主張氣一元論,他說天地間“無非一氣而已”,氣的變化規律就是理。他的見解很高,可惜沒有大加發揮。

王陽明之學,后來分為左右兩派。右派以王龍谿(名畿)為代表,公然引用佛教禪宗的思想,主張無念無知,達到生死輪回的解脫,又認為儒、釋、道三教可以貫通,儒家排斥異端為不合理,他把宋學以來的根本立場取消了。左派以王心齋(名艮,泰州人)為代表,他講所謂“淮南格物說”,以己心為使天下國家方正的格式,心正則天下國家亦正。心齋將哲學常識化,以求實用,其行動頗不守一般禮法,喜在民間活動。他的門徒顏山農、何心隱都有游俠風,心隱最終因反張居正而被害。左派王學的空想浪漫色彩,至李卓吾而達到極點,他曾為文反對儒者,斥名教累人,又說是非本無一定。他被人們指為名教罪人,著作數次被焚,本人也被誣下獄,后自刎死。

王學末流太近于禪,又多狷狂不守禮法,所以引起一般人的不滿。明末東林學派高攀龍、顧憲成等,也研究理學,講求靜坐,但對王學有所批評。又有劉宗周(號念臺)講學于蕺山書院,雖出自陽明的傳統,而兼主程朱之說。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鋼鐘百**的評論:

這本國學常識還不錯,孩子還沒看過,搞活動時候買的,當當里買了二單,書店也買了一單,世界讀書日共買了四百多塊近四十多本書。不錯

2016-04-26 09:37:04
來自輕語無**的評論:

作為中國人,豈能不了解國學經典?非常好的一本書,給大家推薦下!

2015-06-10 00:0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國學常識 理 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產生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 九二 張載10及二程 九三 集宋學V大成的朱熹 九四 文學和歷法 一三五

2015-10-24 09:19: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學國學,看大師經典。補補課,提高自己。靜下心來仔細體會……

2016-10-04 11:14: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1、首先該書是解放前寫的,沒有意識形態傾向。2、作者是舊文化和新文化的時期的讀書人。3、該書不是現在羅列性質的國學常識,而是簡短有內容。

2015-03-24 17:54:29
來自果先生**的評論:

所謂國學,指的是西學傳入之前,中國的大一統的學問。因為整理歸納還沒做好,所以還不能分門別類到現代學科中去。

2016-04-23 11:06:37
來自天磨人**的評論:

這也是介紹國學的經典書籍。看完后什么是國學,大家對國學會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2015-05-28 22:43:29
來自初九陽**的評論:

初學者入門級知識,對國學有個大的框架的認知。不錯

2016-12-08 03:10: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來就很喜歡國學,但學的是理科,現在這本書滿足了我想了解國學的愿望。

2015-09-26 12:16: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簡要介紹了許多國學常識,對我們離傳統越來越遠的這一代人來說不失為一種血脈回歸。

2016-11-09 11:03:26
來自俊陽Aeg**的評論:

很好的課外書,小孩子可以從一年級就可以開始看這本書了,多了解一些國學常識可以幫助提高文學修養。

2016-03-13 12:36: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內容不錯,解釋國學的一些基礎知識,也有大師的見解,很不錯

2017-08-02 14:15: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讀了本書,從此對什么事國學有了一個基本清晰的認知,以后別人在玩面前高談闊論國學時,我就不會聽之任之

2016-04-23 13:33: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想學點國學,看見這書的評價不錯,也買了一本,的確很好

2017-10-03 10:50:20
來自螢***(**的評論:

這本書不錯,有助于對國學現有的框架做一個了解

2017-04-21 22:17:33
來自cqzh200**的評論:

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并包含其學術源流的變化發展,及其學術派別和代表人物的介紹。

2015-02-13 16:28:51
來自t***g(**的評論:

語文老師推薦的,感覺看完后對作文尤其是的書寫很有幫助,可以開闊視野。高三剛高考完,感覺對高考作文很有幫助。物流和配送很快,書籍沒有折損,快遞員態度也很好,很不錯。

2017-06-10 13:55:37
來自雨樵父**的評論:

該書全面介紹國學,系統且權威,曹氏觀點折中,是本入門好書。強于呂氏國學大全

2017-08-04 15:40: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國學博大精深是為中華民族精神之傳承。而今商巧財黑人心不古,民族之學無矣!

2017-10-06 14:33: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國學常識 國學常識真的很好,語言表達能力到位,讓人對國學認識加深。但書角有一點瑕疵。

2017-08-12 16:52:59
來自lulu333**的評論:

本書的特點是,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全面、要點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并包含其學術源流的變化發展,及其學術派別和代表人物的介紹。此書雖成于民國時期,但其國學理念及其講述國學的方法,極具現代的學術眼光。及至今日,這本書依然是讀者學習國學的必備之書。

2016-03-15 21:11:49
來自wonderf**的評論:

不錯,每次確定收貨后,偶都會很興奮地打開包裹,然后好評,接著把星星填滿,偶覺得這是個好習慣,目前為止還沒給過差評,與商家的高質服務水平息息相關,馬云大叔都說了,給好評的買家都是好買家哈,買書上當當不上當。紙質版的看著不傷眼,希望一如既往的好。

2016-12-05 19:07:44
來自mjnhwy**的評論:

只看了開頭,可能興趣不大,看不太進去,但推廣國學,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推廣之前,我們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國學

2015-08-28 20:14:22
來自馬扣兒**的評論:

作者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歷史、文學、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源流、派別及學術觀點,一一做了評述。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國學常識》可以作為進入國學之門徑

2017-09-13 20:34:16
來自三木吃**的評論:

大體的介紹了國學。。。但是要是內容在介紹的多點就好了。整體還哦是很不錯的。用來裝逼哈哈哈。哦開玩笑的,真的要懂一些國學常識啊。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還是要好好傳承那些文化。大家一起加油吧。

2015-10-05 17:34:3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