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共十四單,外加一序。詳細記述了我國十八世紀中葉流行的三百多種南北菜肴、飯點和名茶美酒。舉凡菜點的選料、加工、切配、烹調及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論述。各個環節,皆順物之性,循物之理,自然為本,引之導之,調之劑之,合于口味。
讀什么書可以提高生活格調?
中華雅文化經典——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
這是一套什么書?
中華雅文化經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能代表古人雅致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后的詩意與優雅的表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
內容有什么特色?
全彩四色裝幀 幾百幅經典插圖 名家雜說 閑情趣味知識擴展
雅致文化、實用操作、趣味知識 融匯一爐
適合哪些人閱讀?
文化藏書——作為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是中產階級提高文化格調理想;
案頭之書——作為古人審美趣味的體現,是文化研究者的必備書;
普及讀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明珠,是大中學生文化修養必讀書。
《隨園食單》是研究傳統菜點、提高烹飪技藝的餐廚圣經。
《隨園食單》數百幅經典插圖,全彩裝幀,打造迄今精美版本。
《隨園食單》重現中國古代珍饈美味及烹制法則,直觀解讀物性為上、適口為珍的飲食藝術。
《隨園食單》堪稱中國古代餐飲文化的百科全書,詳述中華餐飲之制法及精髓,既可作提高廚藝之范本,亦可作品味生活之借鑒。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晚年自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與紀曉嵐并稱“南袁北紀”,撰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著作傳世。
袁枚是中國歷史上及時個公開聲明飲食是堂皇正大學問的人,所著的《隨園食單》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該書的飲食理論與烹制技法至今仍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須知單
飲食之境界與做學問之道相同,皆要先學習了解再動手實踐。善烹之人在制作菜肴之前,就要知曉材料選用及搭配、作料調放、火候掌握、上菜順序等事宜,切忌盲目烹制傷及食材本味。故袁枚作此單并置于全書之首,突顯其重要。
先天須知 / 003 作料須知 / 005 洗刷須知 / 007
調劑須知 / 008 配搭須知 / 010 獨用須知 / 012
火候須知 / 014 色臭須知 / 015 遲速須知 / 017
變換須知 / 018 器具須知 / 020 上菜須知 / 022
時節須知 / 023 多寡須知 / 025 潔凈須知 / 026
用纖須知 / 028 選用須知 / 028 疑似須知 / 030
補救須知 / 031 本分須知 / 032
戒 單
一物有一物之味,若能除去食材弊端,便是參悟飲食之道。廚者烹飪菜品,不可浪費食材,不可違背食物本性,不可制作將就湊合;食者品用菜肴,不可一味追求菜品的名聲,不可貪圖用餐豐盛奢華,不可囫圇吞棗而忽視食物本味。
戒外加油 / 037 戒同鍋熟 / 037 戒耳餐 / 038
戒目食 / 039 戒穿鑿/ 041 戒停頓 / 042
戒暴殄 / 044 戒縱酒 / 045 戒火鍋 / 047
戒強讓 / 048 戒走油/ 050 戒落套 / 051
戒混濁 / 053 戒茍且 / 054
海鮮單
海鮮本不在古代八珍之列,但時人喜歡,袁枚亦作海鮮單,收錄海參、魚翅、鰒魚、淡菜、海蝘等海鮮食物九種。江南文人雅士眾多,受到高雅飲食文化熏陶的江南廚師,其烹飪技藝自然也得到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海鮮類菜肴的發展。
燕窩 / 059 海參三法 / 061 魚翅二法 / 063
鰒魚 / 065 淡菜 / 067 海蝘 / 068
烏魚蛋 / 069 江瑤柱 / 070 蠣黃 / 071
江鮮單
江鮮乃江中出產的魚蝦等水產品。六朝以來,由于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吃江鮮成為風尚。本單收錄最常見之江鮮——刀魚、鰣魚、鱘魚、黃魚、班魚、假蟹六種,對其制法作詳細論述。
刀魚二法 / 074 鰣魚 / 076 鱘魚 / 077
黃魚 / 078 班魚 / 080 假蟹 / 080
特牲單
豬肉在做菜時用得最廣,可稱得上各種食材之首,因此古人有用整頭豬作為禮物互相饋贈的禮節。本單食材選用豬頭、豬爪、豬筋、豬肚、豬肺、豬腰、豬里肉等部位,羅列煮、煨、紅燒、干蒸、碗裝等烹制方法。
豬頭二法 / 085 豬蹄四法 / 086 豬爪、豬筋 / 087
豬肚二法 / 089 豬肺二法 / 090 豬腰 / 091
豬里肉 / 092 白片肉 / 093 紅煨肉三法 / 094
白煨肉 / 096 油灼肉 / 096 干鍋蒸肉 / 097
蓋碗裝肉 / 097 磁壇裝肉 / 098 脫沙肉 / 098
曬干肉 / 099 火腿煨肉 / 100 臺鲞煨肉 / 100
粉蒸肉 / 101 熏煨肉 / 103 芙蓉肉 / 103
荔枝肉 / 105 八寶肉 / 106 菜花頭煨肉 / 107
炒肉絲 / 107 炒肉片 / 108 八寶肉圓 / 108
空心肉圓 / 110 鍋燒肉 / 110 醬肉 / 111
糟肉 / 112 暴腌肉 / 112 尹文端公家風肉 / 113
筍煨火肉 / 114 燒小豬 / 115 燒豬肉 / 116
排骨 / 117 羅蓑肉 / 118 端州三種肉 / 119
黃芽菜煨火腿 / 119 蜜火腿 / 120
雜牲單
雜牲為牛、羊、鹿三種肉類,并不是南方人家中常備之物,但其烹飪方法卻不可不知:牛肉味道獨特,單獨烹制為宜,不可與其他食物搭配食用;羊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烹飪技法,其肉味道甘美酥脆;鹿肉做菜,其鮮嫩勝過獐肉,可燒可煨。
牛肉 / 125 牛舌 / 126 羊頭 / 127
羊羹 / 128 羊肚羹 / 129 燒羊肉 / 130
全羊 / 131 鹿肉 / 133 鹿筋二法 / 133
獐肉 / 134 果子貍 / 135 假牛乳 / 136
鹿尾 / 136
羽族單
羽族單包含禽類及鳥類食材的加工。雞肉在烹調中做法最多,許多菜都離不開它。本單寫及雞肉烹制方法二十六種,鴿子烹制方法兩種,鴨肉烹制方法九種,另有麻雀、鵪鶉、黃雀、鵝等羽族之烹制方法。
白片雞 / 141 雞松 / 142 雞粥 / 143
捶雞 / 145 醬雞 / 146 雞丁 / 146
雞圓 / 147 蘑菇煨雞 / 148 梨炒雞 / 149
假野雞卷 / 150 黃芽菜炒雞 / 150 栗子炒雞 / 151
灼八塊 / 152 珍珠團 / 153 黃芪蒸雞治瘵 / 153
鹵雞 / 154 蔣雞 / 155 唐雞 / 156
雞肝 / 156 雞血 / 156 雞絲 / 157
糟雞 / 157 雞腎 / 157 雞蛋 / 158
野雞五法 / 159 赤燉肉雞 / 160 鴿子 / 161
鴿蛋 / 161
好書,對于喜歡廚藝的人來說,是可以讀出趣味的,讓境界也提高了。
簡直是清代菜譜哈哈哈。挺好的,就是晚上看容易饞
對于吃貨來說,尤其喜歡動手的吃貨,這本書真的要好好看看才能懂得更多美食的真諦
23333我只是想看看,隨園食單到底為什么被吃貨如此推崇!
圖書圖片很隨意,都是簡單圖片,文章好多錯別字,感覺像是粘貼復制過來的,作者很沒有誠意
袁枚是有名的大吃貨 想要這本書很久了今天終于買到了很開心
包裝極差,連個箱子都沒有,袋子都破了,提起來里面的書全掉出來!有幾本書的包裝都爛了!非常不開心!真想一分都不給!
隨園食單這本的封面太討喜了。很喜歡這套書,最一開始買了一本園治,看完后就決定要把這一套都攢齊慢慢看
哈哈哈,我早就知道就是菜譜,所以我買了個有插圖的精裝版,添加點趣味~
看到圓桌派里舌尖導演陳曉卿推薦,對美食感興趣雖還未看,但應該會值得一讀!
可以看出,中國菜肴幾百年來沒有多少根本性的變化,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廣受追捧,非常實用。
做活動買了很多書,這個系列的書讀起來很美,平時靜下心閱讀,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很喜歡。
雙十一時屯的書,買了好多回來慢慢看,話說當當告別黃馬甲快遞是個明智的選擇,黃馬甲實在是無力吐槽了,汗多典故,消遣看看不錯
老師正好介紹了袁枚,和套書一起買下來看看~
天啊\(^▽^)/!簡單翻兩頁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肚子了!食,不僅僅是為裹腹,更是一種藝術
古之文人精致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態度在飲食上到底是什么樣的?一本書告訴你……
傳說袁枚去別人家做客自帶廚子,覺得哪道菜好吃就讓廚子去學,后來就有了這本書。本來想學兩道菜,無奈手殘。
雅文化系列買的第二本,上一本是長物志。這一系列的書都很有意思,不過隨園食單上面一些菜已經不能做了,但是有的研究一下,品讀一下還是很有味道的。
之前買了《長物志》,感覺不錯,這本是袁枚的經典,配上翻譯、圖片,很不錯的一本書。不知道按照里面說的做個菜怎么樣。
6.20下的單,顯示6.24配送中,6.27晚上才收到,這是什么效率呀!!!
覬覦這本書很久了,買回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圖片很誘人,內容很詳實,無論是作為菜譜,還是文學作品 都有它的獨到價值,會好好看的,贊。
《隨園食單》堪稱中國古代餐飲文化的百科全書,詳述中華餐飲之制法及精髓,既可作提高廚藝之范本,亦可作品味生活之借鑒。值得購買!
版本最厚的《隨園食單》,附有許多插圖,解說很好。打破時間的界限,觸動味覺的記憶。
隨園食單是袁枚作為吃貨四十多年的經驗之談,古代中國烹飪著作。他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頗豐。作為一位美食家, 《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也介紹了當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名著。
看美食節目知道了這本書,“南袁北紀”,了解一下古代吃貨怎么吃。很不錯的書,趕上活動,選了不少書,先后下了三個訂單,由不同倉庫集中后第三方快遞發出,到了市里后幾個單一起轉了EMS,可能是快遞太多送不過來吧,時間稍微長了點,個別書有點小磕碰,無傷大雅,總之很不錯。
中華雅文化經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能代表古人雅致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后的詩意與優雅的表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
古代吃貨大全,不過大致瀏覽了一下,這本書上說的還是挺限于當時的生活水平的,有很多東西都是如今很常見,當時需要一定經濟水平才能吃的東西
感覺看完之后會胖好幾斤,中國古人對吃這方面很研究,畢竟民以食為天。包裝很棒紙張質量也很不錯。很有格調的一本書,尤其喜歡這個版本,適合慢慢品讀。一口氣買了這個系列的四本《隨園食單》《園冶》《林泉高致》《長物志》,還有兩本《茶經》和《瓶花譜》沒買。希望以后能買到這個系列的全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