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朱元璋傳圖書
人氣:32

朱元璋傳

本書是吳晗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歷代帝王>明清  
  • 作者:[吳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3894235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9
  • 印刷時間:2013-09-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吳晗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復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本書終成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

編輯推薦

開國皇帝的心路歷程,草根逆襲成功登上社會頂層的代表

明史專家吳晗三十年心血結晶。親自批閱經典圖文版

帝王傳記的又一巨制,康熙大帝非常敬佩的人物

作者簡介

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1949年后,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并因此于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朱元璋傳》,先后寫作四稿,投入了畢生精力,是明史研究的經典之作。

目錄

及時章小流氓

一小沙彌

二游方僧

三逼上梁山

第二章紅軍大帥

一小親兵

二小軍官

三大元帥、大丞相

第三章從吳國公到吳王

一鄱陽湖決戰

二取東吳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大皇帝的統治術

一大明帝國和明教及時章小流氓

一小沙彌

二游方僧

三逼上梁山

第二章紅軍大帥

一小親兵

二小軍官

三大元帥、大丞相

第三章從吳國公到吳王

一鄱陽湖決戰

二取東吳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大皇帝的統治術

一大明帝國和明教

二農民被出賣了!

三新官僚養成

在線預覽

皇覺寺坐落在孤莊村西南角,規模不大。照例一進門是四大金剛,橫眉怒目,韋馱菩薩拄著降魔寶杵,二進是大雄寶殿,三進是禪堂,左邊是伽藍殿,右邊是祖師殿。油漆都已剝落了,佛像金身披著灰塵,殿瓦上滿是青草,院子里鋪的石板也已坎坷不平,顯出一副衰落樣子。八九個和尚,穿得挺寒磣,講佛理說不上三句,光會念阿彌陀佛。平時靠有限的一點常住田租米,加上替本鄉人念倒頭經,打清醮,做佛事,得一點錢,雖然吃不上大魚大肉,總比當粗工墾田地出氣力安逸。原來那時候出家當和尚也是一門職業,有的是迷信,以為當了和尚真可以成佛成祖,這類人很少。有的是做了壞事,良心不安,躲進佛門醫心病。有的呢?殺人放火,怕官府刑法,一出家做佛門弟子,就像保了險似的,王法治不到。更多的呢?窮苦人家養不活,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布施吃不完,放印子錢,多幾張嘴不在乎。而且,寺院里多的是有錢人舍的田地,挖地墾田都要人力,多一個徒弟,強過雇長工,得力還省錢。朱元璋年青力壯,正是使氣力的時候,高彬長老便收留了他。朱元璋沒有受過戒不能算和尚,照寺院規矩叫小沙彌。至于真正要講佛學、弄經典、說道理,那是從來也沒有的事。

元璋生性潑辣陰狠,從小貪玩撒野,愛出主意,支使人,又是小兒子,父母哥嫂都寵著些,就越發自尊自大,忘其所以了。兼之有點小聰明,看事情比別人準,也來得快,打定主意要弄成什么,一定要做到,也常常做到,伙伴們都服從調度。可是一到皇覺寺,景況便全不相同了,不說師伯師叔師父師兄,還有師娘師姊——原來高彬長老是有家小的,[19]個個都是長輩,得低聲下氣,成天賠笑臉伺候。就是打水煮飯的長工,也威風得很,講先來后到的規矩,支使元璋做事。這么一來,元璋除了做和尚的徒弟之外,還兼了兩個差使,一個是長老家的小廝,一個是長工的打雜。事情多,閑氣也就多,日子久了,堆滿一肚子火氣,時刻要發作,卻又使勁按住,為的是吃飯要緊,鬧決裂了沒去處。

對活人發作不了,只好對泥菩薩發作了。24小時掃佛殿掃累了,掃到伽藍殿,已是氣喘吁吁的,不留神絆住伽藍神的腳,跌了一跤,沒地方出氣,順手就用笤帚使勁打了伽藍神一頓。又24小時,大殿上供養的大紅燭給老鼠咬壞了,長老數說了元璋一頓。伽藍神是管殿宇的,菩薩不管老鼠,害徒弟受罪,新仇舊恨,越想越氣,向師兄討了管筆,在伽藍神背上寫上“發配三千里”,罰菩薩去充軍。這兩件事都被長老看在眼里,也不說話。[20]

皇覺寺是靠租米過日子的,這一年災情太大了,收不到租,師父師叔成天和佃戶吵架,恫嚇著要送官。眼看著地都曬白了,十成糧食還收不到半成,幾百年的古寺及時回鬧饑荒。師娘出主意,先打發掛單的和尚走路,接著師伯師叔也出門云游。不上十天,除了師父一家子,全各奔前程去了。朱元璋當沙彌才滿五十天,末了一個被打發。沒奈何,雖然念不得經典,做不得佛事,也只好學個做和尚的樣子,出門行腳。一頂箬帽,一個木魚,一個瓦缽,背上拳頭大的包袱,拜別了師父一家子,硬著頭皮,離開了家鄉。

說游方是和尚的話,俗人的呢,就是叫花——見大戶伸手要米要錢要飯吃,也叫化緣。大戶人家多半養狗看門,狗有種德行,專咬衣衫破爛的窮人。為著不讓狗咬,離大門幾步使勁敲木魚,高唱佛號。做大戶的和狗一樣,也專打窮人的算盤,可是和狗不同,為的是壞事做得太多,這輩子不好,要修來世,求佛菩薩保佑,死后免入地獄、上刀山、下油鍋。要讓佛菩薩說好話,就得對和尚客氣,把從佃戶榨來的血汗,勻出一星星做布施,算是對佛菩薩的賄賂。這樣,一聽見木魚響,就明白是做好事的機會來了,一勺米,幾文錢,絕不吝惜。主人對和尚客氣,狗也落得大方了。要是主人不出來,硬賴著不走,把木魚敲得震天響,響到鄰舍四面都聽見。這時候,不是大娘大母出來打發,就是主人出來,為的是他一向有善人名氣,吵得鄰舍都知道了,會落不信佛的壞名譽。而且,明知道和尚上門絕不肯空手走,多少總得敷衍一下。還有化緣的只要學會說謊話,明明是鐘離皇覺寺的,偏說是峨眉山金頂寺,天臺山國清寺,普陀什么寺,反正和尚沒有籍貫,無從查對;再說一套大殿翻修、菩薩開光或者裝金,遞上化緣簿,多少是一筆財喜。積少成多,走上幾百千家,這筆錢也就夠一些時候花銷了。

朱元璋雖然只住了兩個月廟,成天聽的是這一套,見的也是這一套,不會也會了。打定主意,聽人說往西汝州一帶,年歲比較好,反正只要有飯吃,不管什么地方都可去。也沒有規定的日子,愛走多久就走多久,就往南先到合肥,轉向西,到固始、光州、息州、羅山、信陽,北轉到汝州、陳州,東返由鹿邑、亳州到潁州。游來游去,只揀繁華富裕的地方,穿城越村,對著大戶人家敲木魚。[21]軟化硬討,受盡了人生的辛苦,走遍了淮西一帶名都大邑,熟識了每一條河流,每一個山脈的地理,尤其是人情、物產、風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鍛煉了堅強的體力。這時期的景況,用他后來寫的《皇陵碑》的話:

眾各為計,云水飄揚。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仰窮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凄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

文字雖然極拙劣,感情卻是很真摯的。一直到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聽說家鄉一帶在鬧土匪強盜,很不太平,人心惶惶,不由得勾起想家的念頭,依然是一頂箬帽、一個木魚、一個瓦缽,回到皇覺寺。

在朱元璋游方的幾年中,后來西系紅軍的開山祖師彭瑩玉正在淮西這一帶秘密活動,傳布彌勒佛下生的教義。彭瑩玉也是游方和尚,朱元璋即使沒有見過彭和尚,至少也和彭和尚的黨徒接觸過。幾年后,這地方又成為東系紅軍的根據地。在這大元帝國的火藥庫周游了幾年,二十一歲的窮和尚,接受了新的宗教、新的看法,嗅飽了火藥氣味,當然,也加入了秘密組織。回到皇覺寺以后,開始結交朋友,物色有志氣有膽量敢作敢為的好漢,時時進濠州城探訪消息,同時也立志多識字、多讀書。不久,便被人發覺他是一個不安分的家伙。[22]

彭瑩玉秘密傳布的宗教,是多元的,并且有外國來的成分,燒香誦偈,奉的神是彌勒佛和明王,主要的經典有《彌勒降生經》《大小明王出世經》。彭瑩玉生于瀏陽,出家于袁州,布教于淮西,可以說是南派。另一個系統是北派,頭目是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的韓家。韓家幾代以來都是白蓮會會首,燒香結眾,很得一般農民的信仰,潛勢力極大,礙了官府的眼,被謫徙到廣平永年縣(今河北永年)。到韓山童接手當會首后,宣傳天下要大亂了,彌勒佛降生,明王出世。這兩派在起兵以后,因為目標相同,都要推翻這個政府;信仰相同,都指出有一個新的光明的前途,就混而為一了。教徒用紅巾裹頭,時人稱之為紅巾、紅軍。因為燒香拜佛,又稱為香軍;所奉的偶像是彌勒佛,也叫彌勒教;宣傳明王出世,又叫作明教。[23]

明教的來源可以往上推到唐朝,原來叫摩尼教(Manichaeism),是波斯人摩尼(Mani,216—277A.D.)所創。這個教是大雜燴,糅合了祆教、基督教、佛教,成為新東西。主要的道理是世界有兩個不同的力量,叫作明暗二宗,明是光明,暗是黑暗,光明一到,黑暗就給消滅了;明就是善,就是理,暗是惡是欲。明教的神叫明使,也叫明尊、明王。還有凈風、善母二光明使,和凈氣、妙風、妙明、妙火、妙水五明使。光明必然戰勝黑暗,人類必然走上光明極樂的世界。[24]唐武后延載元年(公元694年)傳到中國,后來又傳到回鶻,回鶻朝廷和百姓極為信奉。[25]教規不設偶像,不崇拜鬼神,吃齋,禁止殺生,教徒穿白衣服,戴白帽子,天黑了才吃飯。[26]回鶻當時幫唐朝打仗,援唐有功,因此,回鶻人崇信的宗教,唐朝不敢不保護。[27]到九世紀中期,回鶻內亂,為唐軍所大敗,唐武宗會昌年間禁止佛教,明教也連帶倒霉,教堂被封閉,不許傳播。[28]從此明教便成為秘密宗教,因為沒有外國力量來支持,弄的一套又和中國人的習慣不大對勁,站不住腳,只好慢慢地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許多東西,加上民間的原始信仰,成為一種雜七雜八的新宗教。

因為明教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就要到來,所以有勇氣、有力量,敢于鬧革命,當時叫作造反。五代時首先在陳州起事,武裝暴動,被政府軍打垮了。[29]僥幸逃生的人一部逃到福建。到北宋時,福建南部是明教最重要的教區,明教的經典,編進道教的道藏,安置在亳州明道宮。[30]又從福州傳到浙江,光是溫州一地就有明教齋堂四十多個。齋堂里的長老叫行者,執事有侍者、聽者、姑婆、齋姊種種稱呼。[31]到南宋初年,已經傳遍了淮南、兩浙、江東、江西一帶地方了。[32]教徒嚴格執行在密日(日曜日)吃齋。神的畫像是摩尼和夷數(耶穌),全是高鼻子、凹眼睛、黃頭發,鄉下人看不慣,以為是魔鬼,以此,這教在教外人說起來是“吃菜事魔”,吃菜指的是吃齋;事魔呢?拜魔神。又叫作魔教。為了深入農村,適應農村的環境,明教提倡素食、薄葬,節省消費,使貧苦農民可以稍為過得好點。同教的人互相幫助,大家湊錢來幫助新參加的和窮苦的教友。每逢初一、十五出四十九文銅錢,給教頭燒香,匯齊后交給教主做教里的經費。一家有事,同教人齊心合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被捉去坐牢,大家出錢幫著打官司,[33]充分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中國的農民向來只有被政府剝削、被官吏虐待、被地主紳士奴役的份兒,從來沒有人關心過、救濟過,甚至于憐憫過。沒有組織,不能團結,當然也沒有力量來保護自己,反抗壓迫。如今,有了這么一群和自己一樣的人,穿一樣衣服、說一樣話的力量在招手,好處多,而且日后還有大好處,不再受人欺侮,又怎么肯不參加?農民入教的愈來愈多,明教的教區跟著越發擴大,反抗政府的行動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從北宋末年起,睦州、臺州、衢州、東陽(以上都屬現在的浙江省)、信州(江西)、涇縣(安徽)都曾發生明教徒的武裝革命。[34]

明教又和彌勒教、白蓮教兩種宗教混合。彌勒教和白蓮教都出于佛教的凈土宗,一個叫彌勒凈土,一個叫彌陀凈土。彌勒佛是佛教里的著名人物,傳說在釋迦牟尼滅度(死)后,世界就變壞了,種種壞事,全都出現,不但氣候壞,莊稼收成壞,連人心也壞了,人的生活苦到不能再苦。幸得釋迦牟尼佛在滅度前留下一句話,說再過若干年,會有彌勒佛出世,這個佛爺一出世,你看這世界立刻變了:地面又寬又大又干凈,刺人的荊棘不見了,青的山、綠油油的水,滿地鋪著金沙;到處是清汪汪的水池,碧森森的樹林,燦爛的花,芊綿的草,還有各種無名的寶貝,像在比賽誰更美些。人心也慈善了,搶著做好事,好事做多了,壽命也長了,太太平平過日子。人口24小時天加多,城市越來越稠密了。種的稻麥,下一次種有七次的收成,用不著拔草翻土,自會長大。[35]這樣美麗的遠景,有誰不想望呢?何況是吃夠了苦,流盡了汗,受盡了氣的窮苦農民!自從有了這個故事以后,成千萬的農民伸長了脖子等待著、期望著這24小時的到來,十年、百年、幾百年都過去了,依然在等待,在期望。一聽見什么地方有彌勒佛出世的話,十傳百,百傳千,搶著去跟隨。從隋唐到宋元,這一悠長的世代中,歷史上寫滿了彌勒佛教徒“造反”的記錄。說起關于彌勒佛的若干部經典的翻譯,是西晉時候才開頭的,到南北朝時期就已產生很大影響。舉例說,那時代興的風氣,在巖壁上挖洞刻佛像,一個洞有幾十個大佛,一個山有好多石洞,往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刻成。刻像最多的就是彌勒佛和阿彌陀佛。傳說的煽動,經典的傳布,佛像的禮拜,加上無數次彌勒降生的革命號召,使得這一神秘親切的名字為每一個窮人所熟悉、所歡迎,深深扎根在農民的心坎中,甚至魂夢中了。信彌勒教的人也穿白衣服,戴白帽子,也燒香,[36]也相信世界上有明和暗、好和壞兩種力量,大體上和后起的明教很相像,結果這兩個教就混合在一起,再也分不清。

白蓮教供養的是阿彌陀佛,勸人念佛修行,多做好事,死后到西方凈土白蓮池上,過快活日子。這團體創始于五世紀初年,到十二世紀前期,又加進了天臺宗的格言,忌蔥乳、不殺、不飲酒,衍變成白蓮教,因為儀式和戒條都和明教、彌勒教相近,所以三教也就合流了。[37]

明教和彌勒教都以為目前的狀況不好,都不滿意現在,都相信不久以后會有而且必然地有更好的或好的世界來到。這理想世界的實現有一個顯明的標志,就是“明王”或“彌勒佛”的出世。聽從他的號召,用人民大眾的力量來實現這理想,由宗教的預言成為現實的政治革命。以此,從隋唐以來,凡是現實政治最使人民失望的時候,“明王”“彌勒”出世的宣傳就自然而然地出現,跟著是竹竿鋤頭隊伍農民軍的起義。雖然都被有組織的正規軍所壓制、掃蕩、屠殺,以至消滅,但是,農民永不會屈服,跌倒了,舐干凈血跡,再爬起來,再反抗,永遠反抗下去,一直到實現這個理想才罷休。人人的心目中,都憧憬著美麗而又肯定的遠景,相信總有24小時,“明王”或“彌勒”會來解放他們,滿足他們。

“明王”和“彌勒”這兩個名詞,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讀作衡量政治的尺度。

遠在朱元璋出生前三年,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六月,息州人趙丑廝、郭菩薩就宣傳彌勒佛要來治理天下了。[38]十二年后,陳州人棒胡(閏兒)又說彌勒佛已經降生了,燒香會齊教友,在汝寧府信陽州起事,打下歸德府鹿邑,燒了陳州(陳州正是四百多年前明教徒起義的根據地)。[39]這年朱元璋已經十歲,懂人事了。第二年周子旺在袁州起事——周子旺是袁州慈化寺和尚彭瑩玉(又叫彭翼,諢號妖彭)的徒弟——勸人念彌勒佛號,每晚點著火把,燒香禮拜,口宣佛偈,跟從的人極多。約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起兵,參加的人背心上寫一個佛字,刀兵不能傷。元順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戊寅是寅年,年月日時都湊齊,周子旺自稱周王,改了年號,率領五千人動手。這一支未經組織訓練的烏合之眾,雖然有信心,打仗卻不中用,剛一點火,就被撲滅了。彭瑩玉僥幸逃脫,躲在淮西民家,秘密傳教,準備再干。[40]

朱元璋這幾年內所到的地方,息州、陳州、信陽和整個淮西流域,前三個是彌勒教徒起事失敗的場所,后一個是彭瑩玉的教區。[41]

跌倒了,舐舐血,爬起來,再干。

媒體評論

統一中國創立明王朝的朱元璋,在位期間實行特務政治,大興文字獄,屠戮功臣、知識分子和百姓,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此書解讀雄猜之主自私的深心,可謂層層剝離,直入堂奧,讀后令人倒吸一口冷氣。中國士大夫偏好帝王之學,希望輔佐明主并有所建樹,其實這是一門如履薄冰的學問,君心依然深不可測。從改寫《朱元璋傳》到發表《海瑞罵皇帝》,作者曾力圖在政治與學術之間魚與熊掌兼得,結果事與愿違,對君臣關系的揣摩越深入,后果越致命。——章立凡

朱元璋懲治貪污……掃蕩了腐敗的既得利益者……具有歷史的進步意義。

——陳梧桐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明史研究的高峰,現在要找能夠與那個時代的明史學者如吳晗、鄭天挺、孟森并駕齊驅的人很難。

——樊樹志

吳晗是位勤奮、正直、誠實的歷史學家,他一貫愛好自己的工作,以研究明史有名于世。吳晗對自己的要求是嚴格的,他在多年的時間里利用余暇改寫《朱元璋傳》,改寫宗旨在充實內容,力求成為一本翔實的科學著作,對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很用了一番功夫。

——黎澍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嚦,在父親的影響下,小孩子很喜歡這本書,值得買回去閱讀。

2017-08-04 10:49: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本身不錯,語言簡練卻又刻畫出一個清晰的古代開國帝王。

2016-03-22 16:17:05
來自雯***媽**的評論:

沖著作者去的,翻了一下還不錯。給女兒買的,7年級,作為學習歷史的課外書。

2017-08-20 08:16:30
來自書***(**的評論:

這傳記,既客觀,也不客觀,之所以如此,乃是人也,歷史也。

2017-05-25 12:41:58
來自畢逍遙**的評論:

本書比較濃縮的展示了朱元璋一代帝王的多方面,的確能學到很多有實際意義的理論和思維方式。贊

2016-07-14 11:53:16
來自不愿鞠**的評論:

實際上吳晗就是因為寫的這本書,沒按照毛的意思來寫,最后遭到厄運

2017-04-30 16:49:56
來自dizi333**的評論:

朱元璋傳 這本書是1949年的重版,以小說加史料形式寫了朱元璋的一生,后面還附有朱元璋年表。

2017-09-08 14:54:42
來自搬家搬**的評論:

去除一些依風附草的政治味,書倒是好書。老子有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位老先生倒好,也不估摸一下當時的形勢,不知道當朝毛公行事,大有太祖的遺風,居然縱筆行文,直指圣意,其不出人命,豈可得乎?

2013-09-18 14:54:19
來自云泉浪**的評論:

明史傳記經典之作,一是吳晗先生的《朱元璋傳》,一是朱東潤先生的《張居正傳》

2016-09-30 08:27:23
來自。***(**的評論:

正在看,吳晗的書,作于泛政治化的時代,有隱射的意味。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17-05-10 15:39:29
來自蒲云波**的評論:

細膩的筆法,真摯的感情,嚴謹的結構。無不彰顯著作家的品格,意志。給人一期待,一希望,使讀者愛不釋手。書告訴并教會了我們其知識,其哲理。推薦你擁有,值得一看真不書。從乞丐到皇帝的華麗轉身

2014-11-03 16:09:03
來自可不可**的評論:

史學大家吳晗的代表作,對于明朝朱元璋的那段歷史研讀,相較"明朝那些事兒"的詼諧幽默,這里更多的是嚴謹與引經據典。而作為帶有政治傾向的學者作品,不免有帶影射色彩,只不過當初本意下對的影射到頭來隨著環境變化下又換成了另外一個人,聯想下吳晗最后的結局,有點唏噓。

2013-10-13 12:42: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朱元璋傳 趁著便宜一次買了好幾本,印刷不錯,朱元璋傳是明史研究的權威經典之作,是明朝歷史讀物的最佳選擇。

2017-06-19 15:46: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帝王傳記巨制!親自批閱圖文典藏版,明史專家吳晗三十年心血結晶。草根逆襲成功登上社會頂層的代表!

2015-12-11 20:09:47
來自書鄉門**的評論:

朱元璋傳 朱元璋是個有故事的人,吳晗是我國史學界的大儒,值得一看

2017-09-04 15:04:22
來自冷***鐵**的評論:

每天培養小孩閱讀多一點,小孩的語文就不用請家教了,閱讀水平決定了你的思維水平。良好的閱讀習慣,精心選擇的讀本,嘔心瀝血的寫作。

2017-06-02 09:32:13
來自倔***(**的評論:

朱元璋傳 明史大家吳晗的作品,無論是從治學還是了解歷史都有可觀性

2017-06-06 21:24:44
來自光腳去**的評論:

五大傳記《蘇東坡傳》是以文人情趣取勝,《張居正傳》以史料見長,《李鴻章傳》則以見識爭雄,《王安石傳》則史料與見識兼具,是梁啟超傾注了大量精力的力作。吳晗的《朱元璋》在其中,能感覺到作者的史家功底,遣詞用句也很費心,但也顯出吳晗面對朱無璋這樣人物縛手縛腳一意縫合的一面。

2013-09-18 14:39: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經典好書,大明王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從滿清開始,有意矮化,丑化大漢民族的王朝,以混淆視聽,但歷史終究會回復本來面目,險惡居心的異族不會得意太久。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掃進歷史的**堆。

2014-04-24 15:29: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吳晗不虧是明史專家,此書很值得一讀。看朱元璋傳,不由得想到毛時代。毛六十年代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都知道是從朱元璋那里移植過來的,毛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也與朱皇帝一脈相承。推薦各位讀一下朱元璋傳。

2014-08-08 21:08:06
來自宋曉昆**的評論:

事就那些個事,人就那么個人,吳晗生活的時代畢竟帶有嚴重的時代局限性,文人做官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史料客觀,讀者當有己見,如何評價,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

2017-10-19 23:32:26
來自超級大**的評論:

吳晗先生的這本書超值。圖文并茂,言簡意賅。特別是從此書可以看書它治學嚴謹,對現在人浮躁的學風很有借鑒意義。本書每一章至少都參看了七八十本古籍,可謂充分尊重、還原了歷史事實。也是吳晗先生數年研究成果的展示!

2013-09-18 13:43:0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朱元璋傳 ★開國皇帝的心路歷程,草根逆襲成功登上社會頂層的代表 ★明史專家吳晗三十年心血結晶。親自批閱經典圖文版 ★帝王傳記的*峰巨制,康熙大帝*敬佩的人物

2017-07-20 19:02:15
來自imagine**的評論:

毛當時提出:第一,彭(瑩玉)的下落是消極的、道家的,稱贊不當。第二,國家機器由軍隊、法庭、特務機構等組成,而不是由官僚機構和軍隊組成。第三,朱元璋由農民階級轉變為地主階級,不是由個人的人性物欲決定的,團體利益決定個人利益。

2015-09-01 20:33: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吳晗主要研究明史,雖然他受到一些爭議,但是對于學術應該比較權威!

2016-04-29 12:17: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翔實,考證確鑿,對于朱元璋的生平有一個相對客觀的介紹,對明朝的興起和朱元璋時期的統治,都有記敘,尤其后者,更是翔實,對于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來說是很好的讀物,可惜對于朱元璋前期的崛起,筆墨和篇幅都比較少

2016-07-23 11:00:4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