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已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兩岸書香”、“中華之聲-藏也藏不住”、“神州之聲-藏也藏不住”、“文藝之聲-文藝大家談”以及“文藝廣播-品味書香”等欄目選中,由作者親自揭秘本書精彩內容及創作故事。
-
-
-
走進中國悠久的百科全書,重讀上古奇幻巨著
新定位、新方式、新視角:一改視《山海經》為小說、神話的常規視角,重新發掘其“百科全書”的新價值;以訓詁傳統為手段,再現華夏民族眼中的上古世界;開創“山海經萬物綱目”和“山海經寰宇全圖”,并將《山海經》記載的物產、神怪以“綱目”方式進行梳理,繪制囊括《山海經》所載全部地理信息的11張大地圖。
兩千年來,它的作者是誰?成書何時?究竟是一部志怪小說,還是一部地理著作?是神話文獻,還是宗教巫書?諸如此類的問題,直到今天仍被議論不休……
本書系對《山海經》的集解訓詁,以晉 郭璞注《山海經注》(四庫本)為底本,以對原著的校詮為主要內容,同時創新性地編纂了近18萬字的《山海經萬物綱目》及一張《山海經寰宇全圖》,旨在引導和帶領新一代讀者,在新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環境下,以更加、輕松、與時俱進的方式和視角,重新認識《山海經》,同時帶著更加開闊的思路、更加科學的觀點充分挖掘利用好其綜合價值及文化傳承。
劉滴川,北京市西城區人,撰稿人。從事文學創作和新石器、先秦、兩漢藝術史、文學史、瘟疫史研究,發表過多篇論文,著有長篇小說《填海》等。
劉滴川《山海經校詮》序陳尚君
刻《山海經校詮》序劉滴川
導讀
山經
山海經及時(卷一)/3
南山經
山海經第二(卷二)/58
西山經
山海經第三(卷三)/171
北山經
山海經第四(卷四)/260
東山經
山海經第五(卷五)/305
中山經
海經
山海經第六(卷六)/497
海外南經
山海經第七(卷七)/539
海外西經
山海經第八(卷八)/576
海外北經
山海經第九(卷九)/611
海外東經
山海經第十(卷十)/634
海內南經
山海經第十一(卷十一)/657
海內西經
山海經第十二(卷十二)/687
海內北經
山海經第十三(卷十三)/720
海內東經
大荒經
山海經第十四(卷十四)/749
大荒東經
山海經第十五(卷十五)/782
大荒南經
山海經第十六(卷十六)/816
大荒西經
山海經第十七(卷十七)/856
大荒北經
海內經
山海經第十八(卷十八)/889
海內經
山海經及時(卷一)
南山經
南山經一之首曰山二。其首曰招搖之山三。臨于西海之上四,多桂五,多金六、玉七。有草焉,其狀如韭八而青花九,其名曰祝馀一〇,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一一而黑理一二,其花一三四照一四。其名曰迷榖一五,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一六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一七,食之,善走。麗一八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一九,佩之,無瘕二〇疾。
練字
一、[王念孫注]《文選頭陀寺碑文》注引無經字。
二、山[吳任臣注]今本作鵲,《三才圖會》有鵲山之神,即此山也。又濟南汝寧、太原順德,皆有鵲山。《搜神記》:“仲子隱于鵲山。”蓋濟南鵲山。《通鑒》:李世民與竇建德戰西薄汜水南,屬鵲山,汝寧鵲山也。非此。[郝懿行注]任昉《述異記》作雀山,《文選》注王巾《頭陀寺碑》引此經作鵲山。[楊慎注]舊本作,近刻本改作鵲,此等古字,宜存之甚矣,今人之妄也。[袁珂注]《太平御覽》卷五〇引此經亦作鵲山;,古鵲字。[滴川案]音作雀。通鵲、雀。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河東道四》云:“內丘縣,古邢國地,在漢為中丘縣,屬常山郡。晉于此立中丘郡,石趙改為趙安縣。后魏孝文帝復立中丘縣,隋室諱‘忠’,改為內丘。開皇三年屬趙州,大業二年改屬邢州。山,在縣西三十六里。昔扁鵲同虢太子游此山采藥,因名。”鵲山,《漢書地理志》作蓬山,《樂史》作蓬鵲山。內丘縣,今隸屬河北省邢臺市,地處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鵲山即在此也。
三、招搖之山[吳任臣注]王崇慶《釋義》云:“既曰鵲山,又曰其首曰招搖之山,是一山而二名,或兩山相并也。”任昉《述異記》曰:“招搖山亦名鵲山。”
四、[郭璞注]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濱西海也。
五、桂[郭璞注]桂葉似枇杷,長二尺余,廣數寸,味辛,白花,叢生山峰,冬夏常青,間無雜木。《呂氏春秋》曰招搖之桂。[吳任臣注]王會解:“自深桂注自深南蠻也。”《楚辭》(《楚辭遠游》——滴川):“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山海經圖贊》曰:“桂生南裔,拔萃岑嶺,廣莫熙葩,凌霜津潁,氣王百藥,森然云挺。”[滴川案]桂樹,亦名肉桂、菌桂。《說文》云:“桂,江南木,百藥之長。”《楚辭離騷》云:“雜申椒與菌桂兮。”見《山海經萬物綱目木部桂》。
六、金[滴川案]金屬礦石。《韓非子 內儲說》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于市。甚眾,壅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見《山海經萬物綱目金石部金》。
七、玉[滴川案]美石,石之玉化者也。《說文》云:“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詩經小雅鶴鳴》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見《山海經萬物綱目金石部玉》。
八、韭[郭璞注]璨曰:“韭,音九。”《爾雅》云:“霍山亦多之。”[滴川案]野韭、山韭,同下文之祝馀。郭注《爾雅》所云之“霍山”,在昔洪洞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河東道一》云:“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洪洞縣今隸屬山西省臨汾市,霍山為洪洞縣、古縣之界。見《山海經萬物綱目菜部祝馀》。
九、花[滴川案]《四庫全書》本《山海經》作花,余者多作“華”。花古通“華”。《說文》云:“華,榮也。”《爾雅釋草》云:“木謂之華,草謂之榮。”《詩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一〇、祝馀[郭璞注]或作桂茶。[吳任臣注]《駢雅》曰:“祝余,療饑草也。”徐氏《蹇修賦》云:“采石蕈以夕春兮,羞祝余以鼌鋪。”《圖贊》云:“祝荼嘉草,食之不饑。”即此。[滴川案]多星韭,又名山韭菜、黑花韭。同上文韭,實為一物。朱橚《救荒本草》云:“生荒野中。形狀如韭,苗葉極細、弱。葉圓,比柴韭又細小。葉中攛葶,開小粉紫花,似韭花狀。苗葉味辛。”甘,平,散淤止痛,拔異物,止癢。見《滇南本草》。李時珍云《本草綱目菜部&山韭》:“山中往往有之,而人多不識。形性亦似家韭相類,但根白,葉如燈心苗耳。”見《山海經萬物綱目菜部祝馀》。
一一、榖[郭璞注]榖,楮也,皮作紙。璨曰:“榖亦名構,名榖者以其實如榖也。”[郝懿行注]陶弘景注《本草經》云:“榖即今構樹是也。”榖構古同聲,故榖亦名構。[滴川案]榖音作古。構樹,落葉喬木,古稱“楮”,楮實(《本草綱目》),谷桑、楮桑(《詩疏》)、斑谷(《本草圖經》)、楮桃樹(《救荒本草》)、醬黃木(《嶺南采藥錄》),皆此物也。段成式《酉陽雜俎》載:“谷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詩疏》載:“江南人績其皮可織布。”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楮》云:“楮實:味甘,性寒,無毒。治陽痿水腫,益氣生肌明目。”見《山海經萬物綱目木部榖》。
一二、[郝懿行注]《文選頭陀寺碑文》引此經無“理”字。
一三、華[郭璞注]言有光焰也,若木,華赤,其光照地,亦此類也。見《離騷經》。[袁珂注]華:光華。[滴川案]《詩齊風著》云:“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孔穎達疏:“華謂色有光華。”《淮南子墬形》云:“末有十日,其華下照地。”高誘注:“華,獨光也。”
一四、四照[吳任臣注]梁簡文帝《相宮寺碑》(《藝文類聚相宮寺碑》——滴川):“四照吐芬,五衢異色。”梁元帝集:“苣亂九衢,花含四照。”又啟(《藝文類聚謝東宮賚花釵啟》——滴川)云:“昔住陽臺,雖逢四照。”(《駢體文鈔梁元帝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云:“夜姝昔住陽臺,雖逢四照,曾游灃浦,慣識九衢。”——滴川)李百藥賦:“翫四照于花叢。”庾子山啟:“花開四照,惟見其榮。”又詩(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學見贈別》——滴川):“五衢開辨路,四照起文烽。”王巾(非也,應作王屮——滴川)《頭陀寺碑》(《文選頭陀寺碑文》——滴川):“九衢之草千計,四照之花萬品。”《晉書》:“四照開春華,萬寶成秋實。”(應出自《北齊書文苑》,云:“開四照于春華,成萬寶于秋實。”——滴川)顧野王詩(顧野王《艷歌行》——滴川):“爭攀四照花,競戲三條術。”王勃《乾元殿頌》:“四照霏紅間,靈葩于右墄。”王氏《華平頌》(《四明文獻集漢華平頌》,作者未詳——滴川):“五衢四照,未數山經。”《韻府群玉》云:“即若草木,其光四照。”本此。[滴川案]沉約《郊居賦》云:“開丹房以四照,舒翠葉而九衢。”《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云:“雪霏五彩,光流四照。”鮑照《芙蓉賦》云:“冠五華于仙草,超四照于靈木。”
一五、迷榖[吳任臣注]吳淑《木賦》:“迷穀,四照之異文;玉,五色之奇,《駢雅》曰:迷穀四照。楊榣七脊。”《述異記》云:“迷穀出招揺山。”《事物紺珠》云:“迷穀如楮而黑理。”王世貞騷曰:“佩迷穀之璀瑯兮,修途向乎叢林。”吳國倫書云:“疑網暫撤,迷穀在躬。”《圖贊》曰:“爰有奇樹,產自招搖。厥華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潛有靈標。”[滴川案]見《山海經萬物綱目木部迷榖》。
一六、禺[郭璞注]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今江南山中多有,說者不了此物名。禺作牛字,圖亦作牛形,或作猴,皆失之也。禺字音遇。[滴川案]禺:禺音玉。名果然,獼猴之屬,樹棲,狀如猿,白面黑頰,多胡須而毛彩斑斕。《南州異物志》載:“交州有果然獸,其名自呼。狀大于猿,其體不過三尺,而尾長過頭。鼻孔向天,雨則掛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長柔細滑,白質黑文,如蒼鴨脅邊斑毛之狀,集之為裘褥,甚溫暖。”李時珍《本草綱目 寓類 果然拾遺》云:“果然,仁獸也。出西南諸山中。居樹上,狀如猿,白面黑頰,多髯而毛采斑斕。尾長于身,其末有歧,雨則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讓,居相愛,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謂仁讓孝慈者,是也。古者畫為宗彝,亦取其孝讓而有智也。”見《山海經萬物綱目寓部禺》。
一七、狌狌[郭璞注]狌狌,禺獸。狀如猿,伏行,交足,亦此類也。見《京房易》。[吳任臣注]《淮南萬畢術》曰:生生即狌狌也。《太微經》曰:“狌染齒于酒,忘其努取。”《圖贊》曰:“狌狌似猴,走立行伏,櫰木挺力,少辛明目,蜚廉迅足,豈食斯肉。”[王念孫注]《類聚獸部》引作有獸人面,名曰狌狌。[滴川案]狌音作星。猩猩。《圖贊》云:“狌狌之狀,形乍如犬,厥性識往,為物警辨,以酒招災,自貽纓罥。”見《山海經萬物綱目寓部狌狌》。
一八、麗[郭璞注]音作幾。[滴川案]南方古水名,發源于招搖山,西東向西,注入西海。
一九、育沛[郭璞注]未詳。[滴川案]一說育沛即琥珀。章鴻釗《石雅珍異》云:“竊謂育沛即琥珀也。育沛與琥珀音相近。《本草綱目》引宋大明《本草》云:琥珀破結痂。則功用亦同。”又云:“琥珀率產海岸,而育沛亦見于麗注海之處,其產狀又同,是育沛即琥珀無疑。”琥珀率產海岸,然多產于舊大陸北溫帶、亞寒帶地區,今琥珀多產自撫順、西亞及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且今考古發現一未見先秦琥珀制品出土,二未見漢唐前北方以外地區使用琥珀之實證(僅見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琥珀墜飾殘件一片,系貿易所得),故以育沛為琥珀恐不確,應為水生植物,未詳。見《山海經萬物綱目草部育沛》。
二〇、瘕疾[郭璞注]瘕,蟲病也。[吳任臣注]《內經》癥瘕之疾。[滴川案]瘕音假。積聚癥瘕。《素問空骨論》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沖脈為病,逆氣里急。”《抱樸子用刑》云:“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劉晝《新論》云:“瘕疾填胸而不敢鈹,蠆尾螫跗而不敢斫。”李時珍《本草綱目主治積聚癥瘕》云:“左為血,右為食,中為痰氣。積系于臟,聚系于腑,癥系于氣與食,瘕系于血與蟲,系于氣郁,癖系于痰飲。心為伏梁,肺為息賁,脾為痞氣,肝為肥氣,腎為奔豚。”見《山海經萬物綱目主治瘕》。
本書正編,可得七十萬言,循古籍整理之規矩,會前代研治之創獲,存文存圖,有考有解,凡所特見,則列案語以補充之。每節原文下,則有《練字》以校訂異文,解釋詞語,多引字書及前賢訓讀,使文意明白,寓意清晰,梳理先說,嘉惠后學,用力之勤,發明之富,皆顯而易見,讀者亦不難體會。另列《通變》以作原文之今譯,變拗峭古文為時習之白話,方便今學,程功不易。
——復旦大學文學史專家陳尚君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陶淵明
莊生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于《山海經》見之矣。
——(晉)郭璞
作為工具書買的 這套書到手后被驚艷了一把 繪圖的品質比過去老版精致了許多 內容重新整理后更加全面清晰 綱目明確查找方便 隨書的一套山精地圖太喜歡了 好啊 嗯
除了全的山海經,還有萬物綱要真是太貼近我的需求了!送的圖是一張一張分開的,還以為是一大份的地圖,不過這樣也方便使用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后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余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
當當的包裝一向隨便,收到時封圍已破,沒有收到新書的喜悅感。
山海經校詮:寰宇全圖版 全3冊 --山海經校詮(上下)+獨創的《萬物綱目》隨書附贈函封的《山海經寰宇全圖》,這套書超值,收藏及閱讀感覺不錯。
我是個愛惜書的人,這書送來的時候滿心歡喜拆開,發現了書角都爛了,不知道是包裝的問題還是書本身的問題,讓我覺得很不爽,158的書你讓我怎么收藏?
一個信封損壞了,讓補一下,要求全部退回再換,機械教條,果斷拒絕了,不如淘寶店鋪靈活
寰宇全圖太失望了、圖片的線條極不美、居然全是起馬賽克的、插圖里面的文字也是有馬賽克
書籍印刷不錯!包裝很好!但不能只注重外表,《山海經》本身就是先秦古書,很多文字理解起來就晦澀難懂,因此歷代版本多配合圖畫,來讓人容易理解!此書里的排版是幾個意思?要么就配上小而看不清的黑白照片,要么干脆就沒有圖片,全憑自己想象,自己構建畫面感!在排版上,我也是無語了!
這是解讀山海經最好的書,并附送地圖加深理解。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是一本講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經典著作。其中的綱目部分編寫很精良,一眼就能找到想要的神話生物的簡介。內容也很豐富,很推薦這本書
復旦大學文學史專家陳尚君教授作序。著名女畫家邵飛封面題圖,奇幻演繹。正版書,里面的字跡很清晰,紙張的質量也很好,字號挺大的,看著舒服,不傷眼睛,發貨速度真快,給滿分。
最近對中國的古典書籍產生了濃厚興趣!書還沒細讀,大略翻閱了一下,有點苦惱如何才能回到遠古,探究一下書中所錄之山川怪獸等是否真實存在!特意讀了一下相柳的條目,真希望真的有相柳
又買了一版山海經,不同的人不同的腦洞不同的畫風,都值得借鑒~
完整的經書釋義加上十一幅山海全圖真的好厲害,喜歡這套能看懂的山海經
一直想看山海經,趁這次搞活動就下定決心買了
書是正版,紙張印刷都不錯,內容全面無刪減,相比其它眾多《山海經》版本,創新性地增加了萬物綱目和十一幅寰宇全圖,讀者對其結構內容有更宏觀把握,而細節部分又可以像查字典一樣,方便快速地搜索,使得該版堪稱完美。當當活動價格優惠,包裝嚴實,客服服務周到,發貨物流速度快,滿意好評!
書不錯,注解很詳細,但是有的地方感覺編寫注解和寫通變的不是一個人,例如這一篇此鼠的,上文注釋說鼠尾而下文通變卻變成了鼠毛,且注音也與字典查的不相符合,由于是跳著讀的,只看到這一個,也不希望再發現新的
很久沒在當當買書了,這次滿減活動購買的山海經套裝非常超值實惠!收到的圖書基本完好無損!包裝只有一個塑料袋似乎是當當一貫的作風,雖然這次沒有因為包裝損害圖書,還是期待當當今后能改進一下為盼(^_^)
封面很好看,書比想象中的要寬大許多。從小就聽說過山海經但是卻從來沒有看過。隨便翻了一下感覺排版也可以,等到有時間就看,豐富一下自己的知識。很多書都是由山海經作基礎寫成的,希望自己也能有所體會
裝圖的信封爛了,可惜可惜,其他都很好,書的質感不錯,不多說了,我看書去了
很不錯的書,排版很好,內容注譯也明確,值得,只是有多繁體字不認識,但也引起了興趣
神秘上古的縮影,東亞神話的原鄉,全面再現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正版書籍值得信賴,紙質質量好,印刷也不錯,字跡清晰。客服態度很好,物流也快。
感覺這套超值啊,內容很全,不僅有現代的翻譯還有古代的校注,配的圖風格也和山海經很相符,還送了一疊地圖,更驚喜的還有萬物綱目,超棒
依先秦繪圖之法,重現失傳兩千年上古神圖,非常有特點,字跡清晰,排版疏朗,封面設計也不錯,客服挺有耐心的,發貨速度特比較快,很喜歡這個版本,推薦一下。
還沒開售就已經開始關注了,第一時間下單。這部《山海經較詮》復旦教授陳尚君作序,著名畫家邵飛封面繪圖,360度全方位解讀上古奇書,并首創《山海經萬物綱目》難得一見 值得收藏。推薦給所有人
早就想拿下的一套書,對這部神仙著作早就想拜讀了,非常滿意。
當當要是再不重視書的包裝保護,將會失去很多忠實客戶,幾次了,寄過來都有破損
山海經是中國最神秘的圖書之一。之前圖文版、白話版林林總總不可勝數,選擇這一套圖書,第一是插圖多;第二是譯文全;第三十附加寰宇全圖。作為了解古老的山海經,一本書就夠了。
如果對山海經感興趣的話,買這三本一套就對了,不僅有全文注釋,帶圖,其中《萬物綱目》還專門把山海經涉及的鬼怪物質歸類匯總,而且還附贈地圖。可以很好的幫助閱讀。力薦!
從魯迅的文章里最先了解到的山海經的魅力,好多年了,如今終于收了一本。現階段市面上山海經有很多版本,除了袁珂的那版,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過一本畫冊,爭取收了
《山海經》有很多版本,但是這本山海經較詮做的非常有特色,首創《山海經萬物綱目》《山海經寰宇全圖》。作家出版社出版,精心編校,用紙考究,字號夠大,印刷清晰,閱讀不傷眼。正版書,很不錯的一本書。
《山海經較詮》和《山海經寰宇全圖》不僅值得購買,更值得珍藏。內容很全面 11張寰宇全圖看了真是讓人振奮,滿心歡喜。以前的山海經還真沒有目睹過像這樣,即豐富全面又生動形象的山海經。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涉及,被認為是中國古代一部不可多得的奇書。內容豐富,涉及廣泛,對后世具有很深的影響。
書不錯,不過買的人要注意了,這本書的正文雖有詳細注解但還是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古文功底的,大學應該沒問題,高中可能就有點累但還是能啃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圖片都不是彩色的。